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透過氟康唑生物豁免專論點評BE豁免材料組織要點 下篇

透過氟康唑生物豁免專論點評BE豁免材料組織要點 下篇

透過氟康唑生物豁免專論點評BE豁免材料組織要點(下篇)

來源:葯智網 作者:兩肩霜花

—關於輔料、體內BE研究、溶出度研究和討論部分的內容

編者語:2016年5月19日CFDA正式發布了【2016】87號《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豁免指導原則》,為一致性評價中口服固體常釋製劑的BE豁免提供了指導原則。該指導原則綜合參照了最新的FDA(2015)、EMA(2010)和WHO(2006)指南草案的要求,細化了獲得BE豁免所需要的各項要求。但我們在組織BE豁免材料時發現這仍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主要是由於我們對BE豁免要求中深層次理解不夠,綜合因素考慮的不夠全面所致,因此在實踐中會出現對於獲得的各項文獻數據不知如何判斷是否可用,是否有利,是否全面等諸多問題。鑒於此,本文通過對氟康唑生物豁免專論的點評來共同理解BE豁免材料組織中的要點。由於筆者水平有限,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引起讀者的思考和討論,共同加深對與BE豁免的深層次理解。

上篇回顧:

透過氟康唑生物豁免專論點評BE豁免材料組織要點 上篇

八、輔料

鑒於澳大利亞和ICH國家的氟康唑產品已獲得上市許可,推測這些產品成功通過了體內BE研究。

一份報告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和X射線衍射檢測到了氟康唑與乳糖的化學相互作用。但是許多市售的氟康唑製劑含有乳糖,這種相互作用可能在葯代動力學上的表現是不顯著的。許多製劑還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已知十二烷基硫酸鈉通過其對藥物溶解和/或膜滲透性作用而增強藥物吸收。然而,它在某些情況下也與抑製藥物吸收有關。發現頂端腔中0.139mM(0.04mg/mL)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增加了許多藥物在Caco-2細胞單層中的通透性。這一觀察對於顯示出具有細胞旁吸收傾向的低分子量,低滲透性藥物是重要的。然而,對於高度滲透性藥物(如氟康唑),由於十二烷基硫酸鈉效應引起的細胞旁運輸的增加不太可能導致更好的吸收。這種推理是受到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受試製劑和沒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參比製劑的具有生物等效性所支持的。

點評:

1、應注意處方中的輔料——乳糖,作為常規輔料,乳糖的不同用量會對滲透性產生影響,這裡不再詳述,已有專門的文獻討論過此問題。

2、十二烷基硫酸鈉屬於表面活性劑範疇,根據FDA和EMA指南規定,對於有機會獲得BE豁免的BCS I類和III類藥物,處方中是不允許存在表面活性劑的,因此對於處方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氟康唑製劑是不符合基於BCS生物等效豁免要求的。但上文中給出了十二烷基硫酸鈉對於高度滲透性藥物(如氟康唑)是不會產生吸收影響的,並且通過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受試製劑與沒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參比製劑的生物等效結果來進一步證明,這種解釋挑戰了指南的字面規定,但似乎也是合理的,值得我們思考和進一步的調研。

九、體內BE研究

已經證明了幾種氟康唑膠囊受試製劑的生物等效性。

文獻資料中所有的研究都報道了氟康唑產品中PK參數中的「生物等效性」或「無顯著性差異」。大多數研究得出結論,多個來源產品的AUC和Cmax的90%CI在參比製劑的80%-125%範圍內。由於參與這些研究的志願者人數很少,可以推測氟康唑是一種低變異性藥物。Cmax只有一個生物不等效報告(CI90%:101%-126%),然而,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招募的志願者人數不足(只有12名志願者完成了研究),而不是製劑問題。

確定為生物等效的氟康唑膠囊的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之間的溶出曲線相似,但沒有規定溶出條件。

點評:

1、藥物屬於高或者低變異性,這是一個需要重點闡明的問題。

2、受試志願者的入組人數是BE試驗中永恆的重要因素,高變異性藥物需要更多的臨床入組人數或者採用三、四周期交叉臨床試驗。

十、溶出度研究

USP和US-FDA推薦裝置II(即漿法),氟康唑片以及用於口服懸浮液的粉末以50rpm條件進行。50和100mg氟康唑片劑和50mg/5ml氟康唑口服混懸液推薦的溶出介質為500ml水。150,200,300,400mg片劑和200mg/5mL氟康唑口服混懸液推薦的水體積為900mL。用於口服的氟康唑片和氟康唑口服混懸液在45min和30min內的藥物釋放分別不低於75%(Q)和85%(Q)

對於50和200mg的氟康唑膠囊,WHO推薦使用500和1000mL體積的0.1N HCl溶液,槳法,轉速為100rpm。在45min測試結束時,藥物釋放不少於80%。作為氟康唑膠囊溶出測試的替代方案,Correa等人推薦使用900mL0.1N HCl,75rpm的籃法。

氟康唑,BCS I類藥物,在不含胃蛋白酶(SGFsp)和胰蛋白酶(SIFsp)的模擬胃液,以及生物相關介質:即空腹狀態模擬腸液(FaSSIF)和餐後狀態模擬腸液(FeSSIF)中,45min內能夠完全溶解。

氟康唑膠囊(Diflucan)的附加溶出度研究中,使用900mL三種不同的pH溶出介質(0.1N HCl,pH4.5緩衝液和pH6.8緩衝液),籃法,100rpm中進行。在所有三種溶出介質中,15min藥物溶出超過85%,因此屬於「非常快速」溶出。

點評:

氟康唑是雖然屬於BCS I類藥物,FDA和EMA指南規定:BCS I類藥物BE豁免的溶出要求30min內溶出>85%,即快速溶出,而氟康唑的溶出特徵達到快速溶出標準,即已經達到BCS III類藥物BE豁免的溶出要求,這是達到了更加嚴格的溶出要求,保證藥物在進入腸道之前完全呈現溶液狀態,這對於申請基於BCS的生物等效豁免是有利因素。

十一、討論

點評:

1.討論部分是對上述內容的簡要總結,我們可以借鑒氟康唑討論部分的框架標題及對應的內容來組織我們的BE豁免申請材料的總結部分的內容,學習氟康唑討論部分中語言表述和精鍊概括。

2、氟康唑是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9和CYP3A4的強抑製劑,會對產生藥物相互作用產生影響。

1、溶解性

在37℃,pH範圍為1.0-6.8或1.0-7.5的劑量/溶解度比值≤250mL的活性藥物成分被認為是高溶解性的。可用的最高規格為200mg,推薦的單次最高治療劑量範圍為50至400mg,具體取決於真菌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類型。建議用於侵襲性念珠菌病治療的最大負荷劑量為800mg。

使用pH7.4和水的磷酸鹽緩衝液(37℃)測定的800mg氟康唑劑量/溶解度比值分別為115.9和106.7mL(表1)。在0.1NHCl中的劑量/溶解度比值(在23℃測定的溶解度計算值為14.0mg/mL)為57.1mL。類似地,在pH1.2,4.5和6.8中,由實驗確定的溶解度值而計算得到的最高規格對應的氟康唑的劑量/溶解度比值分別為24.9,28.9和25.6mL,遠遠低於由WHO和US-FDA定義的氟康唑最高規格的250mL標準,因此符合FDA或WHO定義的高溶解性標準。在這些溶液介質中,單次最高治療劑量800mg的劑量/溶解度比值分別為99.6,115.8和102.3mL,也小於250mL。因此氟康唑也滿足EMA BCS生物豁免指南中提供的「高溶解性」的定義。

使用實驗測定的溶解度值計算的劑量/溶解度比值,對於在嚴重真菌感染中使用的標籤1600mg負荷劑量,在0.1N HCl,pH4.5的醋酸鹽緩衝液和pH6.8的磷酸鹽緩衝液中分別為199.3,231.5和204.6mL。

如表1所示,37℃下氟康唑在水中的溶解度比23℃時的溶解度高,表明,像大多數API一樣,氟康唑具有溶液吸熱性,因此,預期在37℃ 0.1M NaOH中具有高溶解性。與在4℃和23℃-26℃下確定的溶解度值相比,氟康唑晶型II和III在37℃,pH7.2-8.0下更高的溶解度值得到進一步的支持。另外,實驗測定的約6.9mg/mL的溶解度值證實了氟康唑的高溶解性。因此,根據目前使用的所有標準,氟康唑被認為是高溶解性的藥物。

Park等在動力學溶解度研究中,晶型II在水最大的濃度確定為6.59mg/mL,其在25℃振蕩48h後降至5.09mg/mL的平衡值。相反,觀察到晶型I和一水合物的最大濃度與的平衡水溶解度相同,分別為4.96和4.21mg/mL。在內在溶解率(IDR)研究中觀察到相同的模式。在本研究和其他研究中觀察到亞穩態晶型II轉化形成I和一水合物。

Desai和Dharwadkar報道,在30℃貯存36個月的樣品中,晶型II至少有7%的轉化為I型。但沒有給出關於貯存條件的更多信息。貯存36個月的樣品增加壓力(壓力為200kg/cm2)會進一步增加轉化。類似地,Obaidat等報道,在20℃下貯存12個月,氟康唑晶型II樣品沒有發生轉化,而60℃貯存8個月,樣品轉化過程較慢。手動研磨,壓縮力和高濕度被認為是增強晶型多態性轉化的關鍵因素,這也與樣品的含水量相關。相對濕度(RH)低於41%時,如果樣品的含水量沒有變化,晶型沒有發生轉化。然而,在RH高於84%時,晶型II在4h內完全轉化為一水合物,而晶型I緩慢地轉化為一水合物,證明多晶型I更穩定,並且這些轉化是溶劑介導的。

因為晶型I和一水合物是氟康唑更加穩定的形式,因此它們的溶解性比II型溶解性更差。根據晶型I在醋酸鹽緩衝液的pH5.0溶出介質中,籃法,100rpm的溶出試驗中,30min內藥物僅溶出了65%。此外,在37℃,0.1N HCl和磷酸鹽緩衝液pH6.8溶出介質中以100rpm攪拌,晶型I比晶型II慢,這又表現出與晶型III相似的平衡溶解度。

氟康唑晶型I的內在溶解緩慢,晶型I完全溶解的時間可能超過在腸道平均停留時間3-7h。這可能是文獻報道的晶型I低BA的真正原因。

Obaidat等人似乎通過將API樣品直接暴露於高RH而高估了RH帶來的影響。然而這些研究表明,雖然市售製劑具有由初級和次級包裝提供的額外保護,但在生產和貯存的高溫和高濕條件下,仍可能出現晶型轉化。因此,在氟康唑IR製劑中形成I和一水合物形式的晶型轉化,特別適用於高溫和高濕度區域(氣候區域IV和IVb),這可能至關重要,應在生產過程和貯存期限內進行控制。

2.滲透性

已經發現通過靜脈和口服途徑給葯的氟康唑AUC值是相似的,並且在口服給葯後超過90%的藥物被吸收。來自Caco-2滲透性研究的數據證實氟康唑的分類是高滲透性的。

3.BCS分類

由於其高溶解性,高滲透性,氟康唑可以被劃分為BCS I類藥物。文獻數據也強調了這一分類,這也反映在監管當局的意願上,例如巴西衛生監督局(ANVISA),允許通過基於BCS的生物豁免批准含有氟康唑的藥物產品。

有趣的是,由於氟康唑主要通過腎臟排泄來消除而被生物藥物處置分類系統(BDDCS)劃分為III類。這是兩種分類系統之間缺乏對應關係的少數幾種情況之一。然而,這種差異可能不是很重要,因為已經提出在BCS和BDDCS的I類和III類中獲得非等效性或生物等效性結果的風險同樣較低。

4.有關輔料和/或生產的風險

氟康唑常規片劑/膠囊中使用常規輔料和常規用量。根據其BCS分類,在文獻中沒有發現生物不等效的報道,因此支持以下概念:在使用已知輔料的IR劑型中,高溶解性和高滲透性藥物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不受輔料的相互作用或過程的影響。雖然在一項BE研究中,Cmax略高於上限可接受限度,但更可能的結果是因為研究中使用的受試者數量較少,因此歸因於統計學力度不足,而不是處方問題。

5.體內BE測試的替代技術

Porta等人報道,在900mL0.1N HCl溶出介質,籃法,100rpm條件下,參比膠囊(Zoltec 150mg;Pfizer,Sao Paulo,Brazil)在20min內藥物釋放超過85%。而受試膠囊在10min內在上述溶出介質釋放超過85%,並被確定為與參考膠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Correa等人提出了一個900mL0.1M HCl作為溶出介質,籃法,75rpm攪拌30min,用於氟康唑膠囊的溶出試驗。15min後,藥物釋放85%以上。

Limpiti等報道了氟康唑膠囊(Diflucan)和其他五種仿製製劑在45min後藥物釋放超過了94%,儘管未提供溶出曲線。

發現並證明具有生物等效的受試產品和參比產品的溶出曲線是非常快速的,因此認為沒有進一步比較的必要。

氟康唑的常規測試規範是相當保守的,不符合生物豁免程序中的測試要求。為了生物豁免的目的,即使是在USP方法中推薦的水也不是優選的溶出介質,因為其緩衝能力有限。

考慮到文獻報道的溶出結果及其高溶解度(表1和表2),在生理pH範圍內的,預期氟康唑片劑,膠囊和用於口服混懸液的粉末可以迅速溶解(30min內≥85%)似乎是安全的。此外,根據不同BCS指導文件要求,推薦使用籃式裝置,轉速100rpm,在不同的pH1.2,4.5,6.8溶出介質(500mL,用於50和100mg,900mL用於其他規格)中的體外溶出度測試,可以為產品的BE提供合理的保證。因此,使用生物豁免程序批准得到非BE產品的風險相當低。

6.生物不等效的患者風險

儘管氟康唑藥品說明書中給出的作為治療侵入性念珠菌病的最高劑量為800mg,其安全性已被證明可以達到2000mg/天,因此,上述supra-BA不是關鍵因素。

NCCLS主要使用粘膜念珠菌病研究的數據,將假絲酵母菌根據其氟康唑的斷點MIC分為三類:易感(MIC≤8μg/mL),S-DD(16μg/mL≤MIC≤32μg/mL)和耐葯(MIC≥64μg/mL)。來自世界各地200多家機構的13,338種念珠菌分離株的數據顯示,其中90%以MIC≤8μg/mL感染,而假絲酵母和假絲酵母菌分別被分類為S-DD和耐氟康唑菌。雖然氟康唑的亞治療劑量可能導致氟康唑和其他唑化合物的耐葯,這種事件在僅占測試分離株的6%的S-DD感染的情況下更可能發生(由於臨床需要達到更高的藥物濃度)。

此外,考慮到能夠在治療粘膜念珠菌病方面達到>90%的臨床成功率的AUC/MIC比(25至400)幅度和在侵入性念珠菌病的情況下,在比例為兩倍(比較給葯400和800mg的氟康唑)時的32μg/mLMIC僅增加了預期臨床成功率的4%。似乎可以肯定地認為,與亞生物利用藥物產品(當然在一定範圍內)的管理相關的風險較低。

7.超生物利用度產品對藥物相互作用的潛在影響

氟康唑是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9和CYP3A4的強抑製劑,因此與共享這些代謝途徑的藥物或延長QT間期的藥物可能發生藥物相互作用。例如,氟康唑與西沙必利,阿司咪唑,匹莫齊特,奎尼丁和紅霉素同時使用是禁忌的。當使用400mg/天或更高的劑量時,氟康唑還顯著增加特非那定的血漿濃度;因此,以400mg/天的劑量,同時使用氟康唑和特非那定是禁忌的。同樣地,應避免氟康唑與氟伏他汀的組合應用,因為氟康唑有可能增加氟伏他汀的血漿濃度,這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臟毒性。同樣地,奈維那平的AUC在氟康唑存在下可能增加一倍,因此,必須監測患者的肝毒性。由於抑制相關代謝酶,當阿芬太尼、阿米替林、去甲替林、華法林、咪達唑侖、三唑侖、卡馬西平、塞來昔布、芬太尼、非甾體抗炎葯、磺脲類、齊多夫定、環孢素、西羅莫司和他克莫司與氟康唑共同使用時需要進行劑量調整。

此外,與氟康唑聯合使用利福平CYP3A誘導劑可能導致氟康唑AUC降低25%,因此應考慮劑量的增加。

Gibbs等人報道了肝和腸CYP3A4的抑製劑常數(ki)值分別為10.7μM(3.3μg/mL)和10.4μM(3.2μg/mL),而Kunze等指出氟康唑對CYP2C9的ki值為7-8μM(2-2.5μg/mL)。考慮到在使用400mg氟康唑後獲得的Cmax約為6.72μg/mL17,25(比ki高2倍以上),含有氟康唑的「supra-bioavailable」產品似乎不太可能會加劇相互作用。

十二、結論

晶型II和III的氟康唑是具有寬治療指數的BCS I類藥物。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對於氟康唑IR固體口服劑型強烈建議使用基於BCS的生物豁免,條件是

(a)氟康唑以晶型II或III或任何其他顯示高溶解度的形式存在;

(b)受試製劑僅含有以相同劑型在ICH或相關國家批准的IR氟康唑藥物中存在的輔料,並以常規量使用。

(c)受試製劑和比參比製劑都非常快速地溶出,或者在整個保存期間,在pH1.2,4.5和6.8的溶出介質中證明的溶出曲線具有非常快速溶出的相似性。

參考文獻

[1] NASEEM CHAROO, RODRIGO CRISTOFOLETTI, ALEXANDRA GRAHAM,et al. Biowaiver Monograph for Immediate-Release Solid Oral Dosage Forms: Fluconazol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Vol. 103, 3843–3858 (2014)

[2] J.-M. Cardot, A. Garcia Arieta, P. Paixao, I. Tasevska and B. Davit. Implementing the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Drug Development: Reconciling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Shared Challenges in the EMA and US-FDA-Recommended Approaches. The AAPS Journal, Vol. 18, No. 4, 2016 DOI: 10.1208/s12248-016-9915-0

[3] 《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豁免指導原則》【2016】87號. CFD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智網 的精彩文章:

中藥保護品種分析大全,那些你不知道的都在這兒!
這些典籍上的中藥藥理 確定不是古代段子手寫的?

TAG:葯智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申請FAA無人機測試範圍限制豁免權
豁免申請通過率低,你具備I-601豁免申請理由嗎?
Shopee平台法定節假日物流時效豁免規則
HAHA為了豁免權給金鐘國下跪
禁油令或成廢紙!特朗普為免打臉先找台階下,修改豁免權標準
蘋果要將生產遷往中國,已申請豁免Mac Pro元件25%關稅
制裁豁免「大限將至」 特朗普真要撕毀伊核協議嗎?
制裁豁免「大限將至」 美國真要撕毀伊核協議?
特朗普賜庫克「免死金牌」,iPhone將獲關稅豁免
漏報豁免書導致名貴象牙鋼琴被拆解,英國教授追討損失要求賠償
加密貨幣投資者與SEC會面討論加密貨幣豁免
章瑩穎案:克里斯騰森簽了豁免協議
鐵貨獲工行有條件豁免若干財務契約的責任
蘋果 Mac Pro 零件中國製造,川普拒豁免關稅
蘋果臉綠了 ! 特朗普貿易顧問指不知情對 iPhone 豁免關稅一事
癌細胞「偷走」B細胞獨門絕技!康奈爾科學家首次證實,癌細胞竟能啟動基因變異「死亡豁免」程序,逃避放化療的追殺丨科學大發現
奧巴馬健保豁免新規定 這些情況或可免罰款
談崩!特朗普拒給日本關稅豁免、拒返TPP
美國免了雙面光伏組件25%關稅,未來不排除豁免其他光伏產品
移民局:婚姻條件綠卡「轉正」 部分面談可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