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自由的人生如歌

他自由的人生如歌

第一次聽李宗盛的《凡人歌》時還不懂凡人的意義,

那時只懂得義氣。

工作這麼多年,像逛百鳥園。

大牛們一個個曇花一現,

小人物們卻也不管你看不看見,就在那裡。。。

某天在車廂里,看著來往的人生百態,

這些不悲不喜的面孔大都有著屬於自己不為人知的故事。

於是乎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想要將這些身邊的普通人提筆寫下。

也許他們只是茫茫人海之中的一尾游魚,

偶爾被生活的陽光照射到,

卻能夠用身上的鱗片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來了 就是廈門人

我們身邊自然還有許多「普通人」

他們的故事即使千差萬別

卻仍有一個共同點

勇敢的面對生活洪流打來的巨浪

絕不隨之沉浮

我們關於身邊人的故事

才剛剛開始

2017 NO.15「 潘歌 」自由業者

李銀河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自由。願意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說話,自由地愛,自由地寫。

人會以為,自由有什麼難的,只要不犯罪,不進監獄,不就是個自由人嗎?其實,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枷鎖除了有形的物質枷鎖,還有無形的精神枷鎖。所謂精神枷鎖就是各種各樣無所不在的規矩,輿論,習俗,觀念。除非人完全脫離社會生活,只要與他人打交道,就無法擺脫這些無形的枷鎖。

潘歌是泉州人,大學考上了廈大於是來到廈門。他說他是一個懶散的人,不愛學習,喜歡投機取巧。

我說為什麼不愛學習還能考上廈大,他的回答是耍點小聰明,一不小心就考上了。你們看這個人,明明人到中年講起話來一點都不圓滑,言下之意不就是考不上廈大的人你們連小聰明都沒有么。

大學時期學的專業是行政管理,大多數同學順利畢業之後就進了事業單位,人生才剛過四分之一就開始了穩定的生活。反觀潘歌,在大學時期就展露出驚人的銷售天賦,倒買倒賣不亦樂乎,畢了業就開始賣車。賣了一年就跟著朋友去深圳,做紡織品銷售,一去兩年,潘歌過著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日子。

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廈門,再之後又換了許多工作,從物流到海運,從外貿到內貿,穩定是什麼東西,在潘歌這裡彷彿是不存在的。如果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那麼潘歌還有更值得一提的東西,他的頭髮。潘歌現在的頭髮是短髮,大約比寸頭長不了多少,但是在靠近後頸處的地方留了好幾撮長發,這讓他的頭看起來像一株植物。

我問他這樣留頭髮是有什麼內涵嗎,潘歌的回答非常利落,他說沒有。之前留長頭髮,後來剪短了,現在留長這麼幾撮,都沒有什麼意思,只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可以說是非常朋克了。

潘歌是個藝術家,我一直覺得藝術家都是天生的,那些通過後天培養而成的學院派,我們能夠稱之為人才,技術過硬,但照本宣科了無生趣。我們能稱之為藝術家的,大約只有那些打破界限,讓我們看見從未見過的風景的人。

回到廈門之後潘歌開始察覺到這座城市與他的契合度,慢節奏的生活是寫意的溫床,潘歌喜歡喝茶,在一次機緣巧合與一家號稱廈門最美的茶鋪相遇了。與老闆熟識之後便加入到茶鋪里,開始著手茶鋪的改造與宣傳,也就是在同一時期,潘歌開始頻繁使用手機拍照。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潘歌的手機攝影,不靠後期,不靠專業鏡頭,竟然也能有單反拍攝出來的質感,或者說更甚。

2016年在朋友三番兩次拜託之後,潘歌終於在上海辦了自己的第一個個人攝影展,影展期間八十多幅作品幾乎都被觀展者購買收藏。潘歌說在影展之前他從來沒有系統的整理過自己的攝影作品,為了這一次個人影展,也算是一次契機,讓他能夠重新審視一段時間線,整理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攝影主題。

這一次攝影展的主題,是詩歌里的草圖,那些通過手機一次成像或明或暗的風景亦或人像,都是潘歌生活當中途徑的無數草圖,充滿了可以繼續推敲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於是我們能夠通過這些作品感受到的屬於潘歌的生活態度,大約是每一個明天都是草圖,生活永無定稿之日,保持新鮮,保持改變。

攝影展結束之後,潘歌重新整理了這些參展的攝影作品,編輯成書,自費印刷。他說這是他的一個心意,送給所有收藏他作品的朋友。在翻閱潘歌影集的時候我發現這本書無論從工藝設計或者內容都已經非常成熟,我問道是否有上市售賣的想法時,潘歌說沒有。

藉此機會我打算向潘歌偷個師,於是請教了關於手機攝影的技巧,沒想到潘歌的回答是,沒有技巧,除了細緻觀察別無他法。之所以只用手機拍攝,其實說白了就是潘歌這個人又懶又不愛學習,懶得費心思在又研究單反的各個按鍵以及拍攝技巧上。

「構圖修養是內心的東西,有思想才能呈現出你看見的世界。」

潘歌還有一大愛好,說好聽點叫收藏家,難聽點就是一收破爛兒的。他說自己小時候就有收藏癖,什麼糖果紙好看的小石頭通通都收。直到某一年做外貿,潘歌收藏到了人生第一塊手錶,從此開始了他古董表的收藏之路。據說年代最久遠的一塊懷錶,已經有兩百多年的高齡。

收藏古董表與收藏字畫不同的是,字畫古董你只能憑藉工藝或者花紋圖案來感受那些流逝的時間,而古董表是能夠與你進行交流的收藏品。它一直在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指針日夜不停的滑動,你能夠切切實實的聽見,時間的聲音。

在你眼裡時間是英雄還是一樣等待你挽救?

不可置否它是有生命力的,因為這樣一塊小小的機械,能夠定義時間。談及時間,我問潘歌是否對接下來的日子有什麼規劃,潘歌依然搖頭,他說拒絕規劃。如果說說出這句話之前的潘歌僅僅只是讓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人,那麼說出這句話之後的潘歌,在我心裡已經不僅僅只是有趣那麼簡單了,他是少數活明白了的人之一。

你看大街上那麼多人,行色匆匆庸庸碌碌,每天將自己框在限定好的盒子里,只為一葉障目般告訴自己看不見未知,也就看不見恐懼。但是潘歌不一樣,他清醒冷靜的摘下眼前的葉子,對待未知坦然且充滿探索的樂趣。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我也不去做出預設,當突如其來發生的時候,我就笑著跟它打聲招呼,說句你好然後再考慮下一步該做出什麼動作。

這也是潘歌的處事態度,第一次個人攝影展成功之後也有相繼接到大小不一的邀約,但潘歌均以再說婉拒,因為他知道如果接下來了就必須要去規劃些什麼。但他不想這樣,他希望自己做事能夠水到渠成,某天在重新整理自己作品的時候,突然有一種差不多可以了的感覺的時候,也許那個時候會重新再辦一次個人展。

不是現在,也不是規劃好的未來。

今天採訪的地點是潘歌的茶鋪,號稱廈門最美的茶鋪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店內許多四四方方的大抽屜,倒是有點古時候藥鋪的樣子。三樓養了一隻奶貓,一點兒都不怕生人,用來嚇唬老鼠的,店裡還有另外一隻,據說看到老鼠就像看到鄰居,無動於衷頭都不抬一下,於是又養了這隻奶貓,特別話癆,在我和潘歌交談期間一直都有喵喵喵的聲音作為背景音。

交談一陣過後我們轉移地點從三樓到一樓,因為來了一位學識淵博的曾老師,大家一起圍著桌台喝茶聽曾老師講那過去的故事。曾老師的閱歷之深,幾乎在場所有人除了潘歌沒有能與他對話者,曾老師脫口而出的人名一個也不認識,甚至聞所未聞。自從離開大學已經很久沒有學術氛圍這樣濃厚的座談會了,並且還有潘歌的好茶,名為醉春風。

聞起來就像山澗的清冽山泉,入口清甜,回甘餘韻無窮,正春風初扇,梅蕊飄香,雨余晴書。醉春風這個名字更是畫龍點睛。一張大桌,一副茶具,幾隻茶杯,幾盞燈火,幾個朋友,組成與潘歌相談甚歡的夜晚。說是甚歡倒也沒有激動到拍案而起的瞬間,但至少潘歌的態度我是欣賞的,我們是能夠精神交流的,這便足夠。

潘歌在《詩歌里的草圖》給自己寫的序我非常喜歡,他說「如果我一生的時光是一篇詩歌,那麼,在這個時間裡,我所見的每件事物,便是我人生的每一張草圖」。當所有人都急於給自己下定義,潘歌能夠一語中的,我們直至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來臨之前,所見所聞,都是行將時移世易的草圖。

他用手機攝影留下了屬於自己的草圖,用古董手錶對話時間,再用時間來定義時間。但他沒有被時間束縛,世界上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內心自由的同時行動自由。潘歌做到了,於是他的人生便如歌。

不論年歲如何增長,臉上的褶皺又多幾層,即使身體機能老化,他的思想和精神,能夠替他的軀體抵達到不了的任何地方。

一如歌中所唱。

「你啊你,是自在如風的少年,飛在天地間,比夢還遙遠。」

- END -

我們本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隅,

只是不知不覺習慣了在生活的洪流之中逆流而上,

於是逐漸被打磨出熠熠生輝的閃光點。

潘歌的故事告一個段落

而我們關於身邊人的故事

才剛剛開始

* * * * * * * * * * * *

撰文/一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make浪 的精彩文章:

TAG:imake浪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如戲,生命如歌
人生如歌,歌如人生,值得一看
人生驛站:人生如歌
人生,美如詩,甜如歌
人生如歌—胡歌!
人生如夢,四季如歌
佛緣春:人生如歌
人生如歌,當然要有「歌詞」。
《烈火如歌》銀雪逗如歌開心,還在眾人面前說如歌喜歡的人是自己
《烈火如歌》銀雪說出摯愛之人「非」如歌,如歌說自己愛的人是他
烈火如歌:玉自寒表白如歌,想要照顧她餘生,如歌的決定是什麼呢
《烈火如歌》玉自寒要取如歌為妻,這2個人咒他活不久
人生如酒,飽含著酸甜苦辣;人生如歌,吟唱著悲喜交加
美人如詩,亦如歌
歲月如歌,人生幾何
烈火如歌:玉自寒試探如歌對自己的感情,如歌卻是這個反應,這和原著不符啊
《烈火如歌》為了如歌,他犧牲自己去救情敵,這樣的銀雪讓人心疼
《烈火如歌》如歌失憶和玉自寒同居,銀雪咬如歌耳朵讓她記起自己!
生命如歌:做人呢 最重要的是開心
《烈火如歌》銀雪重生歸來,被如歌喚醒了,卻慘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