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李蓮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靠什麼討得慈禧歡心
提起慈禧,很多人還會想到另外一個人——李蓮英。由於順治皇帝嚴禁太監干預政事,有清一代,出名的大太監沒幾個,李蓮英算是其中之一。
坊間傳說,李蓮英是河間府的一個皮匠,生性好賭,因輸光家產而引刀自宮,後經人介紹入宮當了太監,又因為善於梳頭,得了慈禧的歡心。
其實不是這樣,李蓮英生於1848年,並於1856年入宮,這時候,李蓮英才8歲,當雞毛皮匠啊,販什麼硝磺啊?皮硝李說的不是李蓮英,而是李蓮英的父親。
並且,李蓮英也不是靠伺候慈禧太后梳頭髮跡的,他入宮後,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才靠著勤快心細被慈禧調到長春宮。
那時候,安德海已經是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紅人。兩人雖進宮時間差不多,地位卻差得很遠。但後來安德海因過分張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砍頭。
這事就給後來的李蓮英提了一個醒兒,做人一定要低調。所以李蓮英得勢之後,仍然對主子恭敬,對下屬寬厚,對敵人也恭敬有加,不失禮節。
舉個例子,1886年,北洋海軍初具規模,李鴻章奏請朝廷派員閱兵。當時慈禧太后初擬人選是醇親王奕澴,但奕澴生怕慈禧太后猜忌,非要李蓮英陪同前去,以示自己沒有二心。
這時慈禧太后已經牢牢的把握了朝政大權,自我感覺和安德海那個時候不一樣了,於是決定,派李蓮英出去探探路,看看哪個不長眼的還敢動手?
於是,慈禧決定醇親王作為朝廷的正使、李蓮英作為副使,前去視察北洋海軍。太監作為欽差大臣外出視察,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朝則是第一次。
李蓮英雖然知道這次不會出什麼事,但為了避免別人說閑話,出發前,還是特意把慈禧太后破格賞賜給他的二品頂戴換成四品頂戴(按規定,太監最高只能獲得四品頂戴)。
一路上,李蓮英絲毫沒有欽差大臣的架子,一直跟在醇親王身邊好生伺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蓮英是專門伺候醇親王的太監,就連晚上醇親王洗腳,都是李蓮英親自給打熱水。
作為檢閱副使,李蓮英在檢閱的時候,刻意和醇親王、李鴻章保持了一步的距離,並拿著醇親王的大煙袋,隨時裝煙、遞煙,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給醇親王的跟班。
就是靠著這副謹慎勁兒,李蓮英總算是平平安安的回了紫禁城。但即使這樣,監察御史朱一新仍向光緒上奏,批評派李蓮英隨醇親王視察海軍。
奏摺中說李蓮英妄自尊大,結交地方官員,收受賄賂,理當查處。但慈禧一看,裡面都是捕風捉影,沒舉出一樁李蓮英違法的事實,於是下令將朱一新由御史降為主事。
李蓮英的這次出宮給慈禧太后掙足了面子,也堵住了那些王公大臣們的嘴,慈禧後來也喜滋滋的說,「總算我沒白疼他」。


※此人是漢末第二猛將,關羽、張飛、呂布在他面前都是戰五渣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里誰最慫,一槍沒放就舉了白旗
※曹操當了大官後,老爹前來投奔卻為何被殺了,誰幹的
※兄弟仨同場登科,大哥還是狀元,此前他經歷了一場不可描述的怪事
※三國名將趙雲到底是哪裡人?有人挺正定,有人挺臨城,你是哪派
TAG:大鵬看歷史 |
※清朝時,身為太監的李蓮英,究竟是憑藉什麼才討得了慈禧的歡心
※李蓮英因為一張巧嘴功夫,才討得慈禧太后歡心,這是真的么?
※為什麼男人喜歡用錢來討得女人的歡心,原因你絕對想不到
※易烊千璽如何討得王菲歡喜?聽到這個稱呼,王菲:甜到心頭了
※薛寶釵費盡心思,為何始終無法討得賈母歡心?原因只有一個
※紅樓夢中心狠手辣的王熙鳳,為什麼會討得賈府上下的喜歡?不敢信
※甄嬛傳里的女子無一不是悲慘,都要靠別人才能在皇帝面前討得心歡!
※傅人傳:鹿台為學習風遁,不惜讓鹿丸顏面掃地,也要討得老媽歡心
※奚夢瑤一個動作討得何猷君媽媽歡心,這情況,難道是好事將近了嗎?
※第一次去婆婆家,做好這5件事,才能討得了婆婆的歡心!
※男人最能討得女人歡心的四個「妙招」,你掌握了嗎?
※這3大生肖女,賢良孝順,人見人愛,最能討得公婆的歡心!
※張倫碩只顧幫媽媽遮雨,卻忽略鍾麗緹,蔡少芬卻趁機討得婆婆歡心
※男人說這幾句話,最能討得女人歡心!
※水滸中「三寸丁」武大郎為何能討得潘金蓮做老婆?原來這才是真相
※美國都要哄著的小弟,卻在敘利亞栽了跟頭,偷襲都沒能討得好處
※用一個老底子的五斗櫥 討得婆婆的歡心
※讀心術:跟喜歡的女人保持一致的觀點,才更容易討得她的歡心
※《盛唐幻夜》:遠安遭到未來婆婆的嫌棄,一句話討得她的歡心!
※說話做事很容易就能討得別人喜歡的三大星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