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篇文學傳奇:少年老竅哥

長篇文學傳奇:少年老竅哥

二、神奇「文曲星」

田螺街三拱橋的建成通行,在本地確也是一件大事,是很隆重的新鮮事。

這條三拱橋,是田螺街南頭的通行要道,架在田螺江上,像一隻缺腳的水蜈蚣,天旱時又像只死螞蟥。三拱橋以往都已築了幾次,但說是因築橋「犯日子」,沖了龍王。犯了煞,神零都不保。又有人說是因砌匠功夫欠佳,築得不牢固,被大水一衝就崩。既損了財,而且還「損」了人。尤其是聽講有幾個匠人回去後得了大病,還有人癱在床。各種傳聞不絕於耳,使人感到神乎其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因此,人們不免種種猜想,大都是說「犯煞」。所以這次特別慎重,不敢輕舉妄動。經族老幾番商議,並問「風水師」,女人也去問了巫婆。最後,由鄰近幾村的族老組成築橋會,並推街上有財勢、肚內有幾滴墨水、講得響話的大侃公為會首。他們很快向各村籌了錢,挑選了近鄰最好的一班砌匠,特別選取上等青石料,經數十日趕工,總算重新建好了一條石板橋。

這次,築橋會議定,請賓州有名的風水高手佔了一課,又讓一班「風水大師」評了一番,就選好日子進行隆重開光通行。為了更保險起見,還請當地有名的師公、舞獅隊,按習俗為三拱橋求神解煞,圖得永保。「風水師」 特別要求,這次一定找命好的貴人「文曲星」第一個過橋。

這天一大早,人們就在三拱橋頭大造聲勢,敲起了鑼鼓。一下子,鑼鼓喧天。很快就聚集來了一大群參加開光通行的人,還有看熱鬧的人。當然,還有眾多過往行人駐足觀看。

只見橋頭邊一張八仙供桌上,擺著幾具香爐,香爐插滿香燭,香燭冒出的煙霧繚繞騰起,三牲祭品擺放在前面,香燭的火光把的祭品照得油亮,供品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令人口水欲滴。窮人們生活貧寒,平時是很難見到豬牛羊雞鴨肉的。可聽說三牲肚內都被頭人先下酒。這時,幾個大漢在輪流擂鼓,個個汗流浹背。但他們是心甘情願,認為這樣能為他們今後生活帶來好運氣。旁邊還放著扎飾好的兩隻獅子,幾條長長的竹桿上掛著鞭炮,一條紅布帶攔過橋頭,給人一種神秘感。沒到時辰,沒有頭人發話,誰也不敢過橋一步,就像下了「符咒」。即使是過往的生意人,心裡再急也只是老老實實走原來鋪的木便橋。

這時,築橋會的幾個族老領著一幫人來到了橋頭,他們拂袖挽手,先在香爐上插上香燭,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些禮路套數。之後,走到場子一處,在早準備好的長排椅上坐下飲茶。其中一個六旬左右的老者問了一個大漢道:「劉莊主,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叫劉莊主的大漢道:「會首,現在只差一個過橋的文曲星。」

原來這老者正是會首大侃公。大侃公聽說沒找到領路的文曲星,便大發肝火:「不是說找好了狗公二嗎?」

「會首,狗公二可能是怕事,不知去哪了」

大侃公道:「誤事!本地大有人才,怎麼連個文曲星都找不到?給點銀子不就行了嗎?」

劉莊主說:「會首,事有原因的,好多人聽說是領路過橋,都不肯來。」

「你們真毋中用,找個生五男二女的也行!」大侃公道。

原來,傳說這過橋的必須是命好的貴人,不然,命里犯煞就病死做墊橋鬼,膽小的誰都不敢來;就是來了,也不敢站到人群前面露臉。早幾次的教訓,已經叫人們魂飛魄散了。聽說木麻村的茶辣七、老貓村的牛尾二就是因領路過橋,回去後大病一場死了。人們說得神乎其神,令人恐懼。

過了一會,會首大侃公抬頭看了看日頭,估計時辰差不多了,就道:「準備過橋了!」

「我看朦朧大吉,找個有錢有男丁的就可以了!」一個族老說。

「不行,一定要全好的。事關重要,不能馬虎,出了事,誰也擔當不起!」大侃公喊道:「眾位鄉親,時辰快到了,今日新橋開光通行,要找一個命好的文曲星引路過橋,有五男二女的也可以。這樣,保我們大家一路平安,保我們的橋永固千秋!」

「會首,這位十發叔命好,有五男二女,我硬把他拉過來了!」一個叫十發叔的中年漢子被一族老推出來。

叫十發叔的中年漢子面目飢瘦,衣衫破爛邋遢,身上散發的各種怪味令人作嘔,不用說就知道是個窮得叮噹響的,他戰戰克克地推辭道:「不行,不行,我那幾個孩子五人共三條肚褲,二個女兒兩人共半個番薯,我走過去,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誰來養活他們?你們另找貴人吧!」說著緊張地鑽回人群。

族老喊:「別走啊!你這是做好事,給幾個銀子你!」

十發叔邊走邊道:「給、給、給多少我都不幹。沒錢是艱難,沒命更要緊!」

大侃公用手敲著桌子,大罵:「膽小鬼,膽同蚊子大,有好命也是白來這個世上,回去躲到罐子里吧!」

一個大漢擠過來,額頭流著汗水。

「會首。」剛才去找人的大漢又來到大侃公身邊說:「會首,我又找到貓兒村的狗鼻七叔,他生五男二女,是好命,不過他的老母前些才故世,還沒過六七······」

「晦氣!」大侃公臉色一沉,大聲罵道:「你們怎麼這樣不中用?一個個是草包飯桶!今天是什麼日子?一定要大吉大利!快去攔住他,別讓他到橋來。這四鄉近鄰那麼多人,難道就沒有一個命好的貴人?你們都是些飯桶,好事就壞在你們身上。快另找人!」

「是,是!」

「回來。」漢子正欲走去,大侃公又喊道:「我想起來了!你快去石牛村把萬秀才請來,他是讀書人,是個文曲星,快點!」

一個族老道:「哎呀,我都忘了,怎麼沒想起萬秀才來?他是大才子,這就是文曲星!」

「哎呀!文曲星就在身邊,我們怎麼就不看見呢?都是我們不讀書識字,有眼不識泰山哪!」大漢連忙應諾而去。

「繼續敲鑼打鼓,不要停。沒有精神,神就不靈,神靈才有好運!」

大漢走後,大侃公立即吩咐道:「敲鑼打鼓的、舞獅子的,都給我提起勁來,準備開光過橋!」

「把鑼鼓敲響些!」

「咚里弄咚嗆」鑼鼓又想起,震耳欲聾。

這時,老竅、蛋屁兒、石子他們已擠向橋頭。頭戴大竹帽,掛著牛角,背著魚笭的老竅特別醒水,他身上、臉上還抹著泥巴,讓人們紛紛躲讓。他往前面瞭望了一下,就對蛋屁兒和石子道:「我們人小,在後面是吃(嗅)臭屁。走,我們上橋去看有哪門(什麼)新名頭。」

石子說:「那邊人少,我們乾脆過那邊橋頭去看。」

於是,他們放肆地在大人的腋下鑽到石橋頭。

蛋屁兒、石子看到那幾條竹桿的炮都大叫起來:「喲,鞭炮實際夠多!」

「石板橋真夠大,比禾筒(曬穀用的東西)大,我們先試走一路看!」

「幾個屁孩!」一個漢子大喊:「你們莫比三堆牛屎高,莫知天高地厚!」

「你們活膩了?」

蛋屁兒和石子剛要鑽過紅帶時,就被幾個漢子攔住。

而戴竹帽,背著魚笭的老竅卻在另一處竄上了橋。

「竅哥!」

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站在人群後不遠處石墩上大聲地喊:「竅哥,我是寶珠,我和馬管家在這裡,快、快到這邊來!」

一個老男人(管家)拉住寶珠道:「少小姐,別理他!」

聲音太吵,老竅並不聽見。老竅只管往橋上走,並且掏出「鳩鴣」不慌不忙地屙著尿向橋中間走去。

這邊,寶珠還在喊:「竅哥,不要上去,快回來!」

管家道:「別喊別喊,他只是放牛的,不是我們家人!」

老竅不顧旁人,放肆地拉尿,還不時回頭看著尿痕迹。

「哎,小子你······」一大漢見此,大驚。

另一個大漢見已經攔不住老竅,慌亂了手腳,趕忙大喊:「文曲星過橋了!」

大侃公一看,不由大驚。暗道:這不知是那路來的神仙!看時,老竅頭戴大竹帽,腰上掛著一個牛角,屁股吊個魚笭,光著腳丫,並無拘無束地拉著尿往橋中央走去。大侃公看得出奇,以為真是天註定的「文曲星」過橋了,立即大喊:「文曲星過橋了,鳴炮開光通行!」

「快點、點炮!」

「點、點、點炮!」

剎時,鞭炮聲響起,鼓聲震天,兩隻獅子舞著,尾隨老竅過橋。說來,南方許多地方都有這個習慣,每逢做大好事,都要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子、放鞭炮,以示興氣。

老竅邊拉尿邊走過橋,尿一直屙到過完橋還沒拉完,他打了個得意的手勢,咧著嘴巴看著身後大笑道:「哈,這橋還不如我這條長!」

此刻,人們議論紛紛:

「原來是蝦米村的看牛弟老竅!」

「老竅原來是文曲星呀,嘖嘖······」

老竅過橋後,眾人也開始大膽地往返此橋。這時,大侃公忙對身邊的人說:「快,快,快把那孩子找來,賞幾個銀子給他!」

然而,已不見老竅的影子。

有人說:「十有八九是往田螺街趕圩去了。」

這老竅的鬼名堂特別多,他上到橋時就有個想法,要拉尿測這條橋有幾長。往日里,他去放牛,在牛路上都屙一泡尿試看能走幾多步遠,他得到的每次數字在屙一泡尿走四十七、八步遠。而這次他過完橋,這泡尿仍未拉完,所以他就笑這橋不如一泡尿長。

老竅過橋後,頭也不回,就直接到田螺街上去賣魚。蛋屁兒、石子趁機也跟著竅一起趕圩,這是他們平時不敢去的。

這田螺街是周邊村的集市,雖然不大,但每逢圩日也蠻熱鬧,有陶器、石磨等各種土特產品及山貨不少,有木桶,有砧板,還有打獵得來的山雞、野兔之類。由於三拱橋開光剛散,這邊的人陸續來趕集,一下又熱鬧起來。切煙絲賣的、買酸味的、賣油煎棕等各種各樣的,到處叫賣聲不停,各種雜味在空氣中瀰漫。賣酸粉、買牛腩、賣白暫狗肉的把砧板剁得老響,可光顧的人很少。尤其是還有賣「唂唂雞」和「唿唿公」(當地特有的一種小孩一種玩具)的

在圩集一處,還有媒婆帶人來相親的,她(他)們穿著平時極少拿來穿的衣服,,打起最美的裝扮。有些人到不遠處偷看姑娘小伙的模樣,或試圖獲得些用來逗樂的笑料。

老竅和蛋屁兒、石子邊走邊看熱鬧,走著走著,看到一處圍了不少人,就擠過去看熱鬧。

一看,原來是一個賣木屐的,他邊做邊賣,手藝挺好,尤其是那些刀、刨、斧甚是鋒利,砍木頭如砍坭削瓜。刀斧落處,木片紛飛。

「哇,好刀!」老竅不由站到攤前觀看。

老竅想摸那把刀,光頭大漢制止道:「莫亂摸,小屁孩,屙尿莫識方向。」

老竅道:「一把爛柴刀,又不是什麼古寶!」

「你有么?」

「我這次沒帶,下次拿來跟你的砍,看誰的更硬!」老竅道。

光頭大漢道:「不知天高地厚,我玩刀半輩子,還沒見有誰的刀比我的利,你的刀拉屎用來刮屁股吧!」

「下次不敢比的是孫子!」

賣木屐的一見老竅這身模樣,就認出來道:「啊!你、你就是那頭個過橋的文曲星老······老什麼?」

「我是放牛的!」老竅說。

「他是老竅哥,我們的頭!」蛋屁兒道。

木匠說:「喲!還是阿哥頭,不簡單!」

「對,對,對,就是他!」旁邊的人說。

老竅不知道什文曲星不文曲星的,他現在只知道有什麼么熱鬧看什麼。他本想摸攤上那把鋒利的刀,心裡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一把。可這光頭漢不讓摸,心裡有些不悅,就說:「會做幾雙木屐就假夠水(厲害)!莫准用尺,你識得三拱橋有幾長么?」

「在我面前稱霸了?」光頭大漢想了想,沒有辦法,反問:「我莫識,你夠水,你量得出,試講看」

老竅道:「你賭什麼東西?」

光頭大漢道:「你吹牛皮,頭還聞姜氣敢來跟我賭!」大漢就把那把柴刀放到前面「有本事,就給你這把刀。」

老竅說:「一把柴刀值幾文?取了還怕你虧。」

賣木屐的連忙制止,道:「小屁孩,什麼不摸你摸刀口,不知兇險!」

老竅:「算什麼?摸一下都不行?刀子我都摸壞了不知幾多,你太小氣!」

「口氣不小,拿你的來給我看看!」

大漢道:「老屎批!」

老竅又說:「等一陣我說出來,你又捨不得。我白費心。」

光頭大漢瞪大雙眼說:「口氣不小,見過大蛇屙屎,莫見過泥鰍魚屙尿。我真莫信洞壘出鱉,麻雀屙鵝蛋」!

老竅就說:「三拱橋莫比我一泡尿長,莫信我再屙一次給你看。」

「哈哈哈哈!」光頭大漢大笑起來,因為他從來沒聽說過屙尿量橋,就說:「屙尿量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真是絕世神功,天下無雙。哈哈哈哈,夠水夠水,那個不服我服了!」

老竅說:「這把刀歸我了!」

老竅伸手就去取刀。光頭大漢又喊:「」

「喲!你這小子不出相,口氣還挺硬。」賣木屐的看著老竅,心想:這小子頭還聞姜氣,能算什麼文曲星,等我試看老竅有那門本事。於是就道:「好,今日君子賣木屐,碰見文曲星,價錢不講,我出對頭(上聯),你答對尾(下聯),答上白送。」

老竅說:「說話算數,不算數就一輩子窮過百虱窩。」

「算數,算數,木屐擺在這裡,贏了任你取幾對。」賣木屐的伸頭看了老竅的魚笭,笑道:「要是答不上,你的魚歸我!可惜,少了點。」

「嫌少?」老竅又從身上摸出幾個東西,說:「這幾個也押上。」

老竅又把其中一個放進嘴裡,道:「這個紅薯,不給你。」

買木屐的大漢問:「什麼東西?」

「木硬薯。你要是發瀉,吃上幾個保你沒事。」老竅說著咬了一口紅薯。

「你才發瀉!我當是什麼好貨,當心塞屎窟。」大漢說。

老竅說:「窮人塞肚角,富人塞屎窟哦。你想吃我還不給你,免得我又費神氣去挖。」

老竅又把木硬薯放起來。

大漢道:「好,少就少點。」

老竅也老竅也不示弱,解下魚笭往地上一放,道:「請!」

「嘿嘿,我今晚有魚送酒了!」賣木屐的沒想到小小的老竅敢與他作對、他眯著眼看老竅,暗道:「你小子不如三堆牛屎高,身上幾條肋骨都數得出,也稱得貴人文曲星?」

這時,賣木履佬故意打量著老竅,發現他後腦勺有一條小辮子,就一手抓了過去,說道:「雞叮黃鱔尾。請答來!」

老竅被扯了辮子,頭皮有點痛,暗道:「這傢伙,下手好狠,有仇不報就不是男子漢!」他扭著臉看著賣木屐的,發現他的頭剃得特別光亮,又看了看地上擺的木屐。但光頭大漢太高,站著肯定夠不到。老竅眼睛一轉,來了主意,便慢慢蹲下身。

「怎麼,答不上了?跟我比,你嫩了點,那我可就拿你的魚了!嘿嘿!」賣木屐的以為老竅沒有尿了,得意地笑了笑,說著腑身伸手就要去拎魚笭。

老竅趁大漢低頭時,忽地拿起一雙木屐「督」地敲了一下賣木展的光頭,說道:「狗咬烏龜頭。先別動!」

「哎喲!」賣木屐的大漢一驚,忙縮手摸住頭上的痛處。暗道:「蝕給他了!這小子下手也真狠,力氣還真不小。」

圍觀的人大笑道:「答得好!「

「答得好,正正對!」

「好對,好對!」

「口氣真夠硬,有肚才。不知是去那個書房讀書?」

「夠水夠水,莫見過大蟲也見到貓了。」

「那我就不客氣了!你們拿著,不偷不搶,靠真本事贏來的。」老竅也不客氣,就給蛋屁兒、石子各拿上一雙,然後自己一手拿木屐,還不忘拿那把柴刀放到笭里,轉身就離去。老竅走著還扭頭送來一句:「知道了吧?魯班門前你弄板斧,關公面前耍大刀。恭喜啦!下一次再來。」

「這、這小子果真有兩下!」賣木屐的搖了搖光頭,說:「真無奈,貓著老鼠欺!」

「出奇,出殼雞仔也啼!」有人說。

這時,賣木屐的覺得自己的禿頭多點什麼似的,便摸了一摸,有點疼,嘆氣道:「還真敢下狠手,下次再來敲一個包就更虧了!」

「哈哈哈哈!」

見賣木屐的頭上凸起了一個疙瘩,圍觀者又是一陣大笑。

正是:

老竅不是貴人命,

放牛變成文曲星,

沒有肚才有雜才,

屙尿量橋人人驚。

作者簡介

譚江鷹,漢族,廣西賓陽縣人,大專文化,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南寧市作家協會會員、原第0屆作家協會理事,原南地1998年首批五位簽約作家之一,賓陽縣2008年首批兩位簽約作家之一,現供職於賓陽縣民政局行政秘書股。多年來從事業餘文學創作,出版有長篇小說《老竅》、《老竅續傳》、《哥娘兒們》等,並創作出版有36集電視連續劇《草根老竅》(已改為《草根龍哥》曾申報公示籌拍)、36集電視劇《東方炮龍》(曾出版公示籌拍過)、36集電視連續劇《血祭黎明》(合作)、電視連續劇《紅石蓮》(合作)、31集電視連續劇《血色蔓陀蘿》、電視劇《在古老的東方》等、以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一大批,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深受讀者喜愛。曾多次參賽獲獎。南寧市2009—2011年度優秀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他們的故事(4)—最快樂那一年
豆瓣電影Top250: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一個商業廣告引發「血案」,竟成967和401粉絲互懟的戰場,這是要炸的節奏?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駿與《易經》六爻關係詳解
核潛艇失火,艇長全力救走年輕艇員後,陪核潛艇上50多名軍官和2枚核彈沉沒四千米海底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