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國醫大師路志正認為,發熱主要是氣機郁遏、陽氣內郁所致,務必注意發散。邪氣外束,肌表閉塞,陽郁發熱,治當發表散火。

國醫大師張學文認為,外感高熱是邪熱內郁,或郁於衛陽,或郁於氣分,不可過於寒涼和妄用冷敷,寒涼過甚和冷敷易使汗孔閉塞而閉門留寇,邪氣內入,導致發熱更甚,變生它病。臨證常以薄荷、荊芥各30克,煎水乘熱擦洗皮膚,以宣發透邪,冀汗出熱解。

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清代醫家葉天士總結前人治療溫病的經驗,立足祛邪,提出透邪法,後經吳鞠通等發揮,成為治療溫病的重要法則。

透邪法貴在汗和泄

汗法和泄法是給邪以出路,使邪氣由表而出、由里達外、由深出淺而排出。

對於治法而言,透、泄法是使邪氣不郁滯,發散透出。《素問》云:「從外之內者,治其外。」溫病是外感溫熱毒邪所致,故治當祛邪於外,《黃帝內經》提出了汗、泄法。《素問·熱論》指出:「治之各通其藏脈,病日衰已矣。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其實者,散而瀉之。」「通藏脈」是活動氣血、解除瘀滯,所謂「結者散之」。「可汗而已」是指開泄肌腠、發汗祛邪;「可泄而已」是指邪氣入里後,當宣暢氣機、排泄邪氣。

葉天士把祛邪作為治療溫病的第一要務,著眼於透、泄,提出透邪法,《溫熱論》指出:「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在衛汗之可也??入營猶可透熱轉氣」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若其邪始終在氣分,可冀其戰汗透邪」;入血而發斑疹,「急急透斑為要」。吳鞠通繼承此說,在《溫病條辨》中強調:「溫病亦喜汗解」,「妙在導邪外出」。滲濕於熱下是泄法,使邪從下而出。可見,透邪法包括了汗法和泄法,是給邪以出路,通過開泄腠理、宣暢氣機、疏通孔竅,使邪氣由表而出、由里達外、由深出淺而排出。

透邪多用味辛質輕氣薄之品

透邪宜多用質輕氣薄勢浮之品,以宣布正氣,揚散郁滯,透熱外出,所謂「輕可去實」。

辛味發散,開腠理以發汗,行氣血而散郁滯,行津液以潤燥,故透邪多用辛味之品。《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因其輕而揚之」,「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故透邪宜多用質輕氣薄勢浮之品,以宣布正氣,揚散郁滯,透熱外出,所謂「輕可去實」。《溫熱經緯》云:「輕葯竟可以愈重病,所謂輕可去實也。蓋氣貴流通,而邪氣撓之,則周行窒滯,失其清虛靈動之機,反覺實矣。惟劑以輕清,則正氣宣布,邪氣潛消,窒滯自通。」

芳香藥性走竄,能散瘀滯,開閉結,通毛竅,辟穢濁,搜剔經脈之邪,有利於透邪。尤其是濕溫和邪氣入里損傷藏腑而生痰濕、穢濁者,當以芳香之品流通濕氣、疏散氣機、化濕透邪。

發熱以透散為要

熱在肌表,辛涼發散、泄衛透熱,所謂「在衛汗之可也」。熱入營血,則透熱轉氣,令熱不與營血相搏。

葉天士特別重視以發散法透散邪熱,《溫熱論》指出:「火郁內伏,大用清涼透發。」熱在肌表,辛涼發散、泄衛透熱,所謂「在衛汗之可也」。「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加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摶,勢必孤矣。」邪流連氣分,以戰汗透邪,「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熱入營血,則透熱轉氣,令熱不與營血相搏。

筆者恩師張學文教授認為,外感高熱是邪熱內郁,或郁於衛陽,或郁於氣分,不可過於寒涼和妄用冷敷,寒涼過甚和冷敷易使汗孔閉塞而閉門留寇,邪氣內入,導致發熱更甚,變生它病。

臨證常以薄荷、荊芥各30克,煎水乘熱擦洗皮膚,以宣發透邪,冀汗出熱解。張學文認為,溫病邪鬱氣機,熱傷津液和煎熬血液,必然瘀熱、毒瘀交加,變生它證,主張佐以辛散,加丹參、丹皮、青蒿之類,以流通氣血,散瘀熱。

恩師路志正教授認為發熱主要是氣機郁遏、陽氣內郁所致,務必注意發散。邪氣外束,肌表閉塞,陽郁發熱,治當發表散火。若外感寒邪,邪在衛分發熱,用參蘇飲、川芎茶調散,辛溫發散透熱。外感溫熱之邪,邪在衛分,用升降散、蔥豉桔梗湯等,辛涼發散。脾虛而火郁發熱,以及陽虛不達所致的麻疹隱伏不透,當昇陽散火,用東垣昇陽散火湯、火郁湯以升發清陽、托邪外出。邪鬱氣機,氣血失和,樞機不行,用逍遙散、小柴胡湯等,疏郁散火,解除郁滯,運轉樞機,使鬱火發泄於外。邪熱亢極,閉塞氣機,陽氣鬱陷,腠理固密所致的發熱,如熱厥、斑疹紫黑不透等,用火郁湯、白虎湯、涼膈散,清熱散火,開解邪熱之怫鬱,疏通閉塞,暢達表裡,使鬱火發越於外。邪熱損傷藏腑經絡,痰濁、瘀血內生,鬱閉氣機的壯熱、無汗、寒戰、厥逆煩躁、斑疹隱伏不透等,用梔子豉湯、越鞠丸、承氣湯等加減,以解除鬱閉,暢達氣血,使鬱火發泄於外。正氣虛衰,邪熱內陷所致的熱厥、斑疹不透,或出而驟退,用保元湯、生脈散、一貫煎、增液湯等加減,以鼓舞正氣,透發鬱火。濕熱郁遏發熱,用三仁湯、薏苡竹葉散、半夏瀉心湯等,辛開苦降、化濕透熱。

透邪以正氣為基,當配合它法

正盛則祛邪有力,正弱則祛邪無力。因此,使用透邪法,必須時刻注意顧護正氣。

《素問》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透邪法是祛邪於外,正盛則祛邪有力,邪易透出;正氣弱則祛邪無力,不僅邪難外出,反而易入里內陷。因此,使用透邪法,必須時刻注意顧護正氣,故配合其他治法。

素體氣陰津血不足,當透邪與滋陰生津法配合,藥用玉竹、沙參、麥冬、蘆根、梨皮、西瓜皮、甘蔗汁、生地黃等甘寒、甘淡之品,以養陰生津、清熱透邪。《溫熱論》云:舌苔「若薄白而干者,肺液傷也,加麥冬、花露、蘆根汁等輕清之品??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急養正,微加透邪之葯。」《靈樞·決氣》曰:「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汗為津液,津血互生,津能潤燥潤腸。大汗、大泄則傷津耗液,故用汗法和通腑瀉下法透邪時,當佐生津之品,既助汗源和潤腸通腑,促進透邪,又防汗、泄傷津和氣隨津傷。方如加減葳蕤湯、蔥白七味飲、增液承氣湯。

《靈樞》云:「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如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灌臟腑,外濡腠理。」溫熱病邪侵淫,常郁遏氣機,故透邪宜佐理氣活血之品,如柴胡、桔梗、厚朴、杏仁、丹參、枳實、瓜蔞、川芎等,以調理氣機,暢通氣血,消除瘀滯,促進透邪。

對於濕熱病,因濕為陰邪,易傷陽氣,若素體陽虛,濕重於熱,當配合辛溫之品,溫陽化氣,鼓舞正氣。邪在肌表,表寒明顯,用羌活、香薷之類,解表發汗、透邪外出;里陽已虛用附子、人蔘、桂枝之類,溫陽化氣、鼓舞正氣,助透邪外出,方如新加香薷飲、活人敗毒散。《溫病條辨》云:「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聚,陽傷腹痛,痛甚則肢逆,椒附白通湯主之。」「寒濕傷脾胃兩陽,寒熱,不飢,吞酸,形寒,或脘中痞悶,或酒客濕聚,苓姜術桂湯主之。」

素體陽虛之人,衛陽虛弱,或氣化異常寒冷之時,往往初起惡寒明顯,解表透邪當辛涼辛溫並用,藥用麻黃、細辛、桂枝、豆豉之類,以增強開泄毛孔之力,促進透邪。邪在肌表,鬱閉嚴重,辛涼泄衛透邪而熱不解者,不可苦寒折之,以防邪氣冰伏,當佐以辛溫,以增強開泄肌腠毛孔之力,促進透邪,所謂「火郁發之」。

素體氣虛或內濕,外感邪氣,用活人敗毒散。《溫病條辨》云:「暑濕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證正盛,里證復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毒散主之。」

溫病後期,正氣已衰,邪氣留戀,可陰損及陽,尤其是濕熱溫病後期,往往陽氣衰微,當配合辛甘溫陽化氣,以溫陽扶正、鼓舞正氣,助邪外透。陰血瘀滯,邪氣內伏,與營血膠結,當佐辛溫之品,以發散瘀滯,助透邪外出,葯如附子。《溫病條辨·下焦篇》云:「濕久不治,伏足少陰,舌白身痛,足跗浮腫,鹿附湯主之。」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分三焦病位,透邪當權變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靈樞》說:「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營衛生會》)「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決氣》)。後世醫家將三焦理論應用於外感熱的辨證論治中,創立三焦辨證論治體系。

上焦包括心肺,心肺以脈相連。肺合皮毛,主宣發,宣布衛氣。心主血脈,氣血宜運行不息,郁滯則為病。溫熱毒邪從口鼻而入,首犯肺衛,肺氣鬱滯則血瘀。故治上焦,以辛開透散、宣發肺氣、暢通氣血為主,葯宜辛涼輕開清揚,所謂「治上焦如羽」。常用金銀花、連翹、蘆根、桑葉、蘇葉、杏仁、桔梗、淡竹葉、薄荷、淡豆豉、荷葉、荊芥穗、香薷等,方如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杏蘇散。夾痰加貝母、半夏化痰開閉,夾瘀加丹參、丹皮活血散滯。

中焦是脾胃所在,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脾主運化、升清,胃主受納腐熟、降濁。邪入中焦,邪正相爭,不僅里熱蒸騰,而且脾胃氣機升降失常,運化腐熟失職,導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

故治中焦宜辛開苦降、分消走泄,以疏暢氣機,透邪外出。葯如柴胡、半夏、竹茹、厚朴、草果、枳實、石菖蒲、檳榔、茵陳、青蒿、薄荷等,以辛開宣陽,升發清陽,透熱從肌腠而出;以苦降涌泄消滯,使濁熱從下而出。冀邪郁速開,滯結潰散,使氣機暢通,三焦無阻則升降有序,動中求衡,正安而邪卻,復歸於平,所謂「治中焦如衡」。夾食滯加山楂、神曲、萊菔子以消食導滯,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散結、瀉濁熱下出。

下焦是肝腎陰分之地,邪入下焦,伏於陰分,與血搏結,膠結難解。故治當佐以透邪,輔以辛甘、辛咸、淡滲之品,如鱉甲、穿山甲、青蒿、竹葉、茯苓、澤瀉、通草、滑石。辛甘發散而行氣血,咸能軟堅散結,辛咸相合以發散血中之邪,宣通氣機,搜剔經脈之邪外透。淡滲能滲濕利尿,鹹味涌泄,鹹淡相合以通腑滲濕利尿,使邪從下而外泄,所謂「滲濕於熱下」,「治下焦如權」。方如六一散、青蒿鱉甲湯、宣清導濁湯、斷下滲濕湯方、加味參苓白朮散。

辨衛氣營血,透邪各有側重

溫病從表入里,由輕至重,病機證候各有不同,治療當據病位,依病勢,靈活使用透邪,寓透邪於它法之中。

邪在衛分,泄衛透邪

《溫熱論》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氣屬衛。」溫熱病邪侵襲肺衛,閉阻毛竅,郁遏衛陽,病在表淺,正氣未傷,正氣奮起相爭,邪易達外而解,治療要因勢利導,泄衛以透邪,辛涼解表和開宣肺氣結合。《溫熱論》說:「邪尚在肺,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涼輕劑」;「辛涼泄衛,透汗為要」,「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華岫雲說:「辛涼開肺,便是汗劑。」葯宜辛涼芳香輕宣,如薄荷、牛蒡、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桔梗、杏仁、淡豆豉,以辛宣郁散邪,宣發肺氣,使肺氣得宣,氣機條暢,腠理通達,營衛調和,津液四布,自然汗出而邪隨汗解。吳鞠通承葉氏之說,據《素問·至真要大論》之「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的法則,制定辛涼平劑之銀翹散、辛涼輕劑之桑菊飲及燥傷肺衛的桑杏湯,皆取輕揚辛香,宣透上焦,疏達肺衛皮毛,所謂透解表邪猶如拂塵,用力不能過重,自註解銀翹散云:「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葯取輕清,過煎則味濃而入中焦矣??蓋肺位最高,葯過重,則過病所。」血為汗源,血出脈絡則化為津液,津出肌表即為汗,故脈絡不通則汗亦難出。邪熱郁遏肌表,經氣不利,肌表絡脈瘀滯,故恩師張學文教授加丹皮、丹參以涼血活血,助泄衛透邪解熱之力。

溫熱病邪最易耗傷陰津,不宜辛溫發汗,以防兩陽劫,反生他患。但亦有濕溫、暑溫和新感風寒引動伏邪而致者,初起可出現表寒表濕證,當先解新邪,辛溫發散,透邪外出,葯如桂枝、豆豉、蔥白,方如蔥豉湯、桂枝湯。《溫病條辨》云:「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蓋溫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本為解肌??溫病初起,原可用之」。濕溫、暑溫初起見惡寒、無汗、身重頭痛等,先當辛溫發散、透泄表濕,葯如香薷、佩蘭、大豆卷、杏仁、荷葉、竹葉等。《溫病條辨》云:「手太陰暑溫??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飲主之」;「以暑必兼濕,濕為陰邪,非溫不解,故此方香薷、濃朴用辛溫」。

溫病初起,邪在肺衛肌表,寒涼過甚則葯過病所,邪氣內陷,辛溫透邪法表散力強,可防寒涼過度而免邪氣冰伏,故肌表鬱閉嚴重者宜稍佐辛溫。何廉臣校勘《通俗傷寒論》云:「最多冬溫兼寒,即客寒包火,首先犯肺之證,輕則桑菊飲加麻黃。」恩師路志正教授則喜用升降散、蔥豉桔梗湯以發表透邪、散火解熱。

邪在肺胃氣分,辛寒清氣透邪

溫熱病由衛初入氣分,正邪交爭,表裡熱勢俱盛,里熱蒸騰,有外越之勢,治當因勢利導、清氣泄熱、透邪外達,忌早用或過用苦寒沉降之品,以防寒涼沉降過度而使邪氣冰伏和內陷,所謂「火郁發之」。《外感溫熱篇》章虛谷注云:「清氣熱不可寒滯,反使邪不外達而內閉。」初入氣分,郁阻上焦氣機,熱勢不盛,未內結成實,津液未傷,治當輕清透達為主,即「治上焦如羽」,葯宜柴胡、葛根、連翹、梔子、淡豆豉、薄荷等,以輕輕宣氣,使邪由表達外而解,方如梔子豉湯、劉完素桔梗散、加味梔子豉湯,兼痰熱用葉氏蔞杏橘貝湯。至於黃連、黃柏、黃芩等是苦寒沉降之品,葯重而過上焦病所,則非所宜。暑傷上焦氣分,用梔子、淡豆豉、連翹、薄荷、通草、滑石、青蒿、淡竹葉、枇杷葉、西瓜翠衣、荷葉之類,以輕清芳透、清熱滌暑。濕熱郁阻上焦,以辛涼泄衛透熱,芳香開肺醒脾、化濕透邪,淡滲透濕於熱下,方用《重訂廣溫熱論》新加梔子豉湯加減。

氣分熱盛,里熱蒸迫,治當辛涼透熱與寒泄清熱並舉,主葯為石膏。石膏辛甘大寒,既辛甘發散,可解肌透邪外出,質重性寒能制陽明之熱而清泄肺胃。肺熱壅盛用麻杏石甘湯,肺胃熱盛用白虎湯,夾濕用白虎加蒼朮湯、減味竹葉石膏湯等,燥熱傷肺用清燥救肺湯。《溫病條辨》稱白虎湯為辛涼重劑。氣分熱盛,結成里實,大便不通,宜辛寒泄熱、苦寒涌泄,宣暢氣機,通腑而導熱下泄,葯如厚朴、枳實、瓜蔞、石膏、大黃、芒硝,方如宣白承氣湯、白虎承氣湯、涼膈散。

邪遏少陽膜原,辛開分消透邪

少陽包括膽、三焦,為表裡內外氣機之樞。《金匱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皮膚臟腑之文理也。蓋在外則為皮膚肌肉之腠理,在內則為橫連臟腑之膜原,皆三焦通會元真之處。」《濕熱病篇》曰:「膜原者,外通肌肉,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門戶,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熱郁遏少陽、膜原,既不完全在衛分之表,又未完全結於陽明氣分之里,非汗、下之所宜,當宣展氣機、透解邪熱。《溫熱論》云:「溫疫病初入募原,未歸胃腑,急急透解。」《外感溫熱篇》章虛谷注云:「邪初入三焦,或胸脅滿悶,或小便不利,此當展其氣機,雖溫邪不可寒涼遏之。分消走泄法能使氣機宣展,樞機疏瀹,正氣鼓邪,津液布達,邪隨汗泄而解,或因邪氣松透,小便通調,邪隨小便外泄。」風熱郁遏少陽,當和解表裡、展宣氣機、透邪外出,方用小柴胡湯、柴葛解肌湯。若寒重於熱,加乾薑、陳皮溫中,使中陽得伸,逐邪外出也。

濕熱阻滯三焦,邪伏於膜原,總以辛開泄邪、化濕透熱為原則,葯宜辛開苦降、芳香之品,如半夏、蒼朮、草果、柴胡、陳皮、枳殼、厚朴、藿香、佩蘭、鬱金、石菖蒲、青蒿、茯苓、澤瀉、滑石、通草。《溫熱論》云:「濕遏熱伏也,當先泄濕透熱。」章虛谷注云:「三焦升降之氣由脾鼓運,中焦和則上下氣順,脾氣弱則濕自內生,濕盛而脾不健運,濁壅不行,自覺悶極。雖有熱邪,其內濕盛,而舌苔不燥。當先開泄其濕,而後清熱,不可投寒涼,以閉其濕也。」方如蒿芩清膽湯和《溫病條辨》加減正氣散、草果知母湯方、濃朴草果湯方及達原飲、柴胡達原飲、雷氏宣透膜原法。但辛開芳香易助熱化火,故濕開、濁散、熱透後則應即轉清化。

邪戀氣分,戰汗透邪

《素問》說:「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溫病邪氣盛而正氣不虛,正邪對峙,勢均力敵,正邪交爭則高熱、寒戰,甚至四肢厥冷,繼而汗出,此時之汗稱為戰汗。治當因勢利導,戰汗透邪。《溫熱論》云:「若其邪始終在氣分流連者,法宜益胃,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汗為津液,脾胃是津液生化之源,故戰汗透邪是以益胃生津為主,以使汗源充足。津液化生於水谷,故宜輔以服飲米湯、粥。戰汗可透邪,但汗多則傷津耗氣,不可過度使用,邪解後應轉以甘寒清養。

熱入營分,透熱轉氣

營分證有外轉氣分或內入血分的演變趨勢,治之得法,則邪可外出氣分而解,反之則深入血分而病重。苦寒過度則邪氣冰伏,故應在清營養陰的基礎上,宣暢氣機,開通營熱外達之路,使邪熱透出氣分而解。透風熱用金銀花、連翹、薄荷等,透濕熱用青蒿、佩蘭、金銀花等。吳鞠通繼承葉氏經驗,制定了清營透熱的清營湯、清宮湯。包絡受病初起或有痰者,治以石菖蒲、鬱金清心豁痰、開竅通閉,連翹輕清透泄,方如菖蒲鬱金湯。高熱、神志昏迷者,當佐以香葯,如麝香,以芳香開竅、通閉透邪,方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溫熱論》指出:「初傳,絳色中兼黃白色,此氣分之邪未盡也,泄衛透營,兩和可也;純絳鮮澤者,包絡受邪也,宜犀角、鮮生地、連翹、鬱金、石菖蒲等清泄之。延之數日,或平素心虛有痰,外熱一陷,里絡即閉,非菖蒲、鬱金等所能開,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溫病條辨》云:安宮牛黃丸「合四香以為用,使固閉之邪熱溫毒深在厥陰之分者,一齊從內透出,而邪穢自清,神明可復也。」

恩師張學文認為,溫病熱入營分,營陰耗傷,多兼氣血郁滯,常佐以行氣涼血散血之品,如柴胡、鬱金、丹皮、赤芍,以流通氣血,化解郁滯,促進透邪。

熱入血分,涼血透邪

《溫疫論》云:「從外解者,或發斑」,「出表為斑,則邪毒亦從而外解」。溫病熱毒深入血分,既迫血妄行,又煎熬血液致瘀,常出現斑疹。斑疹既是熱入血分病情轉重的表現,又是邪氣隨血外達之機。但血宜周流不休,得寒則凝,寒涼陰斂收澀過度則瘀血更甚,故當涼血散血透邪。《溫熱論》指出:「入血猶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黑而隱隱四旁赤色者,乃火郁內伏,大用清涼透發。」清涼透發是清熱解毒涼血佐以辛涼咸寒、化瘀通絡,如犀角、赤芍、牡丹皮、生地黃、金銀花、連翹。辛涼可泄熱通絡、宣暢氣機,咸能軟堅散結而解除瘀滯,從而透熱外出。《溫病條辨》云:「太陰溫病,血從上溢者,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主之」;「疹系紅點高起,麻、痧皆一類,系血絡中病,故主以芳香透絡,辛涼解肌,甘寒清血也。」瘀熱互結,內陷包絡,阻閉機竅,昏迷或譫語狂亂,當涼血散血、輔以辛香之品,以開竅、透熱外達,如連翹、鬱金、麝香、石菖蒲,方如犀珀至寶丹、犀地三汁飲、菖蒲鬱金湯。

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恢復期,透泄余邪

溫病後期,氣陰兩傷,餘熱未盡,當扶正透邪。肺胃津傷,當甘寒清養、滋胃生津,佐以辛涼輕泄透邪,葯選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花露、蘆根汁、竹葉等,方如竹葉石膏湯、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二冬二母散。

邪氣深伏陰分,脈絡瘀滯,夜熱早涼,熱退無汗,治當育陰,佐芳香走竄通絡之品,如青蒿、鱉甲,以宣通經脈,搜剔經脈之邪,透邪外出,方用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云:「以鱉甲蠕動之物,入肝經至陰之分,既能養陰,又能入絡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絡,從少陽領邪外出。」

濕溫後期,因濕傷陽氣,邪氣伏結,當溫陽透邪,葯選辛熱甘溫、苦咸、淡滲之品,如附子、茯苓、鹿茸等,以甘溫補益陽氣以實衛,以辛溫發散邪氣,以苦燥濕、泄濕,以淡滲濕於熱下,以咸補腎兼以散結、流通氣血。方如《溫病條辨》之鹿附湯、安腎湯、扶陽湯、雙補湯。《溫病條辨》云:「少陰三瘧,久而不愈,形寒嗜卧,舌淡脈微,發時不渴,氣血兩虛,扶陽湯主之??以鹿茸為君,峻補督脈,一者八脈麗於肝腎,少陰虛,則八脈亦虛;一者督脈總督諸陽,為衛氣之根本。人蔘、附子、桂枝,隨鹿茸而峻補太陽,以實衛氣;當歸隨鹿茸以補血中之氣,通陰中之陽;單以蜀漆一味,急提難出之瘧邪,隨諸陽葯努力奮爭,由衛而出。」

總之,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有廣泛的用途,在溫熱病上、中、下三焦和衛、氣、營、血等不同的階段和層次上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臨證應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按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靈活應用。

目前我們大神黃有兩個福利,分享給大家,機會難得,切莫錯過。


①不方便去醫院?來神黃免費問專家

參與方式:關注本賬號,私信回復「義診」即可參與。

淺析中醫「透邪法」在溫病治療中的應用

進入中醫智庫app找錯別字,贏取中醫智庫超級VIP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中醫治感冒的萬能方:敗毒散和荊防敗毒散
張學文教授傳授活血化瘀十法,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前列腺炎常用的中藥方
中醫瘍門開手第一方——仙方活命飲
中醫香葯外用9法,極好的用藥經驗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溫病正宗》中的論溫病與傷寒病情不同治法各異
從非典、禽流感談談中醫溫病治療思路
王鴻士「伏邪溫病」說論治肝病
《溫病正宗》中的論溫熱五種辨法,可以學習
關於溫病發熱的食療方
中暑等高溫病集中爆發,防暑同時也要預防疾病
《溫病正宗》中的論葉派治溫熱之誤,值得參考
溫病表裡雙解的驗方妙用
溫病臨證病案之伏暑病
孫康泰:傷寒與溫病相統一,寒溫合流,貴乎辨證
郝老師講太陽病與溫病風溫(附學員討論)
吳又可對外感熱病病因學說進行了徹底改造,為溫病學說大變傷寒學說提供了借鑒一一曹東義《瘟疫論譯註》第二講吳又可對溫病學影響
舌苔的白、黃、黑、絳,指明了病位和治法——溫病名家看診,就是這麼牛!
古代中醫學溫病四大家分別做了什麼貢獻?
溫病脈證並治:梔子豉湯、銀翹散、升降散
《溫病條辨》清絡飲|預防暑病可代茶飲,這個夏天共同學習
每天推薦給你一本醫術典籍-《溫病條辨》
現代溫病學需要更好地傳承與創新
銀翹散《溫病條辨》
齒葉草,見過嗎?主溫病發熱,肝火頭痛,脅痛,瘀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