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所當然,只有心甘情願
沒有理所當然,只有心甘情願
沉思系列88
朋友和朋友之間,親人和親人之間,情侶和情侶之間,沒有理所當然,只有心甘情願。
朋友A和朋友B是同窗好友,兩人一起長大。之後相繼前後來到城鎮創生活,A的境況比B好些,B由於各種不順遂舉步維艱,但A也不是富裕小康。A忘不了和B的兒時情分,自己有十份收穫,就會資助給B六份,剛開始B覺得這是天大的恩情,客氣話沒少說,可是時間長了B覺得作為兄弟幫助自己是正常的。可有一陣子A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A的生病了,也沒有什麼收穫,這時B便開始埋怨起A來,還向兩人都認識的朋友埋汰A的不是。你可知,A在有十個果子的時候,可是將自己的多半收穫無償給了你,這些A可以本不給你的,他可以給任何人。B又有什麼權利要求A的所作所為呢?自然B之後再也沒有得到過A的幫助,更不用說做朋友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身邊的人對你好是理所當然,恰恰是這理所當然,成為了謀殺各種感情的罪魁禍首。
我們身邊總會有像B朋友那樣的人,習慣了別人對自己好,因為習慣而覺得理所當然,進而索取無度。不僅不心存感恩,反而變本加厲。
你會作圖,他沒幾天,就會丟給你一張圖,幫我稍微處理下,等著急用,但是一次不遂他願,就變成了不盡心,不夠朋友。
你混的不錯,多年沒聯繫了,突然打電話或是微信聯繫你,:「X總,混得不錯,幫兄弟一個忙。」你拒絕了,他轉身就會對所有熟人講,「發達了,看不起老同學,老朋友」。
……
有些人你越是對他好,他越覺得你應該,便宜佔得心安理得。可是他們忘了:在這個現實萬分的社會,誰也不欠誰,我幫你,對你好是情分,我不幫你,不搭理你是本分。
把別人的好當成理所當然,不僅會喪失友情,還會使親情提前透支。父母子女親情,血濃於水。子女理應孝敬父母行孝道。但是父母若無休無止地要求一個孩子做這做那,況且一個孩子的努力拿來溺愛另外的孩子,此時孩子的「孝」就離本應有的意義愈行愈遠,就變成了父母對孩子無休止的壓榨和拖累,看看《歡樂頌》中的樊勝美。
感情是相互共同維護的結果。如若其中一方一味付出,另一方反而不知好歹地過分苛責,即便是母子親情,再熱的心也會冷掉。若父母一味索取,孩子被壓得喘不過氣,變得崩潰甚至「六親不認」,結局就是家庭破碎,父母子女心生隔閡,乃至於反目,最終形同陌路。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對身邊人付出習以為常,總覺得,好朋友幫自己不過是舉手之勞;總以為,自己的另一半人為自己付出是理所應當;總感覺,兒女孝敬父母,父母疼愛孩子是義務所在。
「只要一習慣就會覺得理所當然」,這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惰性心理。真正成熟穩固持久的感情都是雙方共同傾注心力用心維繫的結果。心甘情願只是一時的激情支撐,有一天對方累了,倦了,心甘情願就回到了頭,心不甘情不願,一段關係也就到了結束的邊緣。
只有你我不把對方的善意當成理所當然,無論是友情、親情抑或愛情、婚姻,唯有這樣才能擁有真正交心的朋友、體貼忠誠的愛人,明事講理的父母,懂禮貌懂事的孩子。


※人的喜歡與AI的認同
※垃圾電影多?因垃圾觀眾多
※《王者榮耀》帶來的一絲曙光
TAG:鶴鳴南華 |
※晚安心語:生活中沒有理所當然,只有心甘情願。
※生活是一壺瑣碎,哪有理所當然,只要心甘情願就好
※我可以心甘情願,但你不能理所應當
※有一種愛情,明知不會有結果,但卻心甘情願付出
※脾氣不好,道歉也不心甘情願的星座有哪些
※只有心甘情願的浪費 哪有不明不白的喜歡
※付出的時候,都說自己是心甘情願,但沒有回報,還是會忍不住計較
※不要把我的愛當作負擔,因為是我心甘情願
※愛,就是情願,情願為你做很多事,情願妥協
※愛情里,只有兩情相悅,沒有一廂情願!
※即使你啥都沒有,只要做到這3點,女人都願意「心甘情願」跟你!
※愛情,不是誰讓誰變得卑微,而是心甘情願下跪!
※不甘心只是朋友,很多的感情,那都是因為一廂情願
※愛情里只有心甘情願做傻瓜的人,沒有真正的傻瓜
※愛會讓你變得不像自己,但都是你心甘情願的
※愛情,絕不是一個人心甘情願就可以,而是兩顆心的共鳴
※我不是傻瓜,只是為你甘心情願!
※付出的時候,都說是心甘情願,但沒有回報的時,還是會忍不住計較
※愛情是一份純美的情感,有時是甘心情願的,有時卻無能為力!
※超贊女頭:所有的「給你」都心甘情願,所有的「給我」都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