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十四個故事:遺言

第十四個故事:遺言

圖片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

本周主題:告別

(本文約22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長夜將盡,宮人近侍尚未醒來,偌大永安宮悄無人聲,夜風吹過帷幕沙沙作響,遠處隱隱傳來幾聲夜梟的鳴叫。

劉備側卧在床榻上,腰間與膝蓋的關節不時隱隱作痛,戎馬征戰多年欠下的債,被一場幾乎斷送帝國基業的大火徹底誘發了。

前年——也就是章武元年(221年)——的夏天,劉備初登帝位,那是何等意氣風發銳不可當,帶著東徵兵馬誓要給敗亡的關羽報仇,卻在猇亭被陸遜打得大敗,一路亡命奔逃到永安,將將站住腳便一病不起。本打算在此暫避鋒芒安心休養後返回成都,不曾想病情愈發嚴重,竟連舟車之顛簸都不堪承受。雖然臣屬們緘口不言,他也知道,自己的時日恐怕是不多了。

「孟德,你在華容道上狼奔豕突的心境,我算是體會到了。」每每回想起夷陵焚盡天地的業火,劉備總是止不住念叨青梅煮酒的老朋友。

「咚...咚....」晨鼓敲過,窗欞外的天空逐漸從漆黑轉為深黛,宮人輕手輕腳的穿過迴廊生怕驚擾到劉備,他們不知道病痛纏身的君王又是一夜未眠。

差不多是時候了,他對著迴廊喚道。

「來人,傳諸葛丞相。」

------------------------------------

「陛下!」卧榻前一名身材修長的男子伏跪於地,正是接到詔令,從成都日夜兼程趕來永安的季漢丞相諸葛孔明。

「孔明,你我人前是君臣,人後是忘年相交的知己,不要講那些迂腐禮數,坐過來,聽我說。」劉備揮手屏退左右,招呼諸葛亮上前。

「我二十八歲起兵,帶著鄉鄰健兒討伐黃巾賊,幾十年間顛沛流離於中原,除了所謂的「仁德」之名、雲長翼德幾個忠心耿耿的兄弟故友,連一塊長久的容身之所都沒有。」等左右退下,君王開口提及的卻不是軍國大事,諸葛亮稍稍有點意外,卻也正襟危坐凝神靜聽。

「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這些人待我禮遇有加,卻也只把我當做一面大旗供著,手下儘是老弱殘兵,所轄不過方寸之地。好不容易在徐州撿了個便宜,嘿,又被呂奉先這廝打得妻離子散。」劉備幾句話自嘲,就把往年的屈辱顛沛輕描淡寫帶過,彷彿在徐州連續三次僅以數騎逃走的不是他自己一般。

「曹孟德經天緯地,雄才大略,破袁紹、征烏桓、壓服西涼,眼看已經一統中原,而我只能在劉表賬下當一個客將,還得時時忍受荊州士族的冷嘲熱諷:快五十歲的人了,還假仁假義的混飯吃!」劉備的聲音逐漸拔高,到最後竟忍不住一陣咳嗽,幾乎喘不過氣來,諸葛亮慌忙上前輕拍他的背脊,好一陣子才緩過來。

「孔明,我不甘心啊。」短暫的沉默後,卧榻上的君王望著永安宮的穹頂,吐出一口氣。

「我不甘心,所以看到髀肉復生的大腿忍不住垂淚,聽到卧龍的傳言就腆著老臉三顧草廬求你出山;我不甘心,所以拼了命也要拉孫仲謀和江東上戰場死磕孟德,管他是輸是贏賭一把大的;我不甘心,所以明知道入主西川一招險棋,也敢身率疲憊之師逼降劉璋。」

「我太著急了,可我能不著急么?雲長和翼德走的時日,我夜夜都夢到平原縣,我們擠在一張榻上飲酒吃肉,說著平定亂世建功立業的大話。」劉備一氣說完,感覺有點喘不過氣,閉眼休息了一會。

「大漢未復,舊都未還,陛下千萬要注意龍體!」諸葛亮擔憂地勸道。

「再不甘心也沒用,這幅皮囊我自己最清楚,留給我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接下來的話,你一字一句都要記清楚。」

終於到了最重要的部分,諸葛亮不由得挺直了背。

「太子天資平庸,能力有限。孔明,你的才能遠超曹丕,如若禪兒可以輔佐,還請你盡心教導;如若實非帝王之材,孔明你可取而代之。」

輕言細語,卻振聾發聵,諸葛亮驚得倒伏在地,不斷磕頭,背後冷汗幾乎浸透了官服。取而代之?季漢本就依靠「復興漢室,克服中原」的大旗勉強團結,漢高祖一系的血脈是維持這種平衡的法理依據;代劉稱帝?且不論川中大族答不答應,光是中原、荊州兩派舊臣都能把諸葛孔明碾成碎片,陛下這麼說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么?!

「孔明,不要驚慌,這句話無需保密,讓它流傳到西川各地。你應該知道我在想什麼。」劉備衰老的臉上難得的浮現了一絲笑容。

季漢的丞相逐漸冷靜下來,低頭思考這看似大逆不道的話,不過片刻腦中某個關節猛然接上,他驀地抬起頭,正迎上君上讚許的目光。

「陛下並不是縱容臣行王莽、曹丕之故事。季漢新立,蜀中大族、各郡太守,左右搖擺、心懷鬼胎的大有人在。若陛下病篤,永安又傳出陛下對太子殿下不滿,欲行廢立之事,難免有些亂臣賊子以為有機可乘跳將出來。與其讓這些人繼續潛伏,積蓄實力,還不如讓他們急不可耐的作亂。只要事先做好防範,及時撲滅,便可將未來的禍患一一剪除。」

劉備靜靜聽著,不時微微頷首。

「是啊,我虧欠禪兒太多了。他幼年喪母,我又常年征戰,教導他的時光屈指可數。還記得在長坂時被孟德衝散了本陣,倉皇間差點把他丟在亂軍里,幸得子龍將軍忠勇才保住這點骨血。」

「到了益州,作了世子、太子,也沒有安寧多少。蜀中的幾個大家族欺負他沒有母親的蔭蔽,三天兩頭暗示換永兒、理兒(注)作繼承人,就在你我交談之時,成都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永安,盤算著怎樣才能博個擁立之功。這次的詔書讓你把永兒理兒帶上,就是斬斷某些人挾持利用他們的念頭。」

「陛下放心,梁王魯王皆隨臣至永安城中。」

「很好。永兒、理兒不做太子,還能當閑散王爺;禪兒要是丟掉太子,還能往哪裡去?作為父親,最後能做的,就是幫他把棍棒上的刺挑掉,讓他緊緊握住這一點大漢的河山。」

「孔明,該說的就這些了,如何行事,都拜託你了。」

不世出的梟雄談到自己的兒子,難得地露出了溫和的神情,他相信有孔明的輔佐,自己的兒子們不會像袁本初、劉景升的後代一般反目成仇、身死家滅。

「玄德公,亮定不辱使命,為漢室鞠躬盡瘁,肝腦塗地。」

不世出的奇才長跪不起,接受了一個父親的信任,也扛下了復興漢室的擔子。他慶幸十三年前的隆中,自己並沒有錯看這位屈尊拜訪的大漢左將軍。

「讓李嚴、永兒、理兒和書記官都上來吧,朕要交代正式的詔書。」

——————————————————————

剛向諸葛亮、李嚴口述完身後安排,劉備便陷入了昏迷,一天之內強烈的情緒起伏消耗掉了他最後一點生命力。

朦朧之中,他好像來到一間農家宅院,院落的東南角長著一株桑樹,枝繁葉茂,遠看影影綽綽像是車蓋,幾個垂髫小童在樹下分成幾撥打鬧嬉戲。

只有一個小孩沒有與他們一起,獨自坐在樹蔭下。

「孩子,你在想什麼?」

「老伯,我在想,待我長大之後,出入都要坐八匹馬拉的大車,車頂裝飾的羽葆蓋就跟這桑樹一樣。」

小童仰起臉,笑著回答。

註:魯王劉永,梁王劉理,都是劉備與蜀中大族女子所生的皇子。

相關素材: 《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 額沒有鏈接,請自行搜索閱讀...

-END-

如需轉載,請發消息至後台聯繫作者。

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已經受邀開通了留言功能,歡迎把您想說的話發在留言欄里,或者通過後台發給我們。您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筆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陽光下的醫院
張作霖一生的貴人
婚姻中的惰性,該怎麼消除?
暢享盛夏:水中運動方式辣么多,光游泳怎麼夠!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謀士系列之四四:諸葛亮三句遺言,沒想到害了兩個人
慈禧的三句遺言,第一、二句打臉,第三句還想著做夢
五個著名死刑犯的遺言,一個比一個牛,第三名太有個性!
三國5大遺言!董卓最搞笑,周瑜的遺言只能排在第二位!
魯迅三兄弟遺言:一個英雄本色,一個無怨無悔,一個與世無爭
歷史名人的經典遺言,第二句遺言,至今是我奮鬥的動力!
五個死刑犯的臨終遺言
慈禧死前留下兩句遺言,兩句遺言讓人笑話至今!
慈禧統治中國半個世紀,臨終遺言只有短短三句話,專家:句句打臉
歷史上最有心計的三個遺言:兩個專業懲處仇家,一個世人都說厲害
【薩沙講史堂第八百零三期】歷史上的今天印度聖雄甘地遇刺:最後的遺言是「嗨,羅摩!」(歷史系列第337講)
張作霖死後,留下四個字的遺言,直接導致了九一八事變的發生
孫策臨死前留下兩句遺言,第一句讓張昭大驚失色,第二句讓孫權憤怒不已
崇禎臨死前曾寫下遺言, 短短15個字卻製造一樁千古奇事, 引發爭論數百年
十二星座想對你說的愛情遺言
七六年毛、周、朱分別去世,臨終遺言說了啥?周總理只說了三個字
去世前的遺言,周總理只留下3個字,毛主席一直在呼喚一個名字
一個村為一衣冠墓守護六百年,只因祖輩留下12字遺言,無怨無悔
歷史上最有心計的三個遺言:前兩個專業懲處仇家,後一個智近乎妖
此人五歲封王極其受寵,九歲拜相十歲卻被賜死,七字遺言流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