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貨可居」還是「物有所值」?揭秘「天價藝術品」背後的玄機

「奇貨可居」還是「物有所值」?揭秘「天價藝術品」背後的玄機

在剛結束不久的中國嘉德2017春拍的「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上,一部程甲本《紅樓夢》以2403.5萬元成交,遠遠超出拍前估價,被稱為「史上最貴《紅樓夢》」。另外,於兩周前結束的中國嘉德拍賣「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上也爆出一個冷門:黃賓虹的絕筆名畫《黃山湯口》以3.45億元人民幣拍出。這幅作品六年前的拍賣價格是4700萬元,六年時間漲了近3億元,其升值空間超過了部分區域同期房價上漲比率。藝術品究竟有如何魔力可以頻頻拍出高價甚至「天價」?下面就隨小編一起「追根溯源」。

程甲本《紅樓夢》

黃賓虹《黃山湯口》(局部)

一、現象:天價藝術品越買越多、越貴越買

2015年5月8日,華誼董事長王中軍再度購得畢加索名作,在此之前,他曾於2014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3.77億元人民幣高價拍下梵高畫作《雛菊和罌粟花》,創下中國人在海外為西方藝術品支付的最高價格。與王中軍類似,當下中國還有2個最著名的收藏藝術商人——買下蘇軾《功甫帖》的劉益謙和2013年底以1.72億元在紐約佳士得買下畢加索作品的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富豪買家頻頻出手,藝術品市場呈現出一個「怪現象」:天價藝術品越買越多、越貴越買。

梵高《雛菊和罌粟花》

天價藝術品火爆背後的原因不禁令人唏噓,如此高昂的價格是否真的能夠體現其實際價值?一方面,擁護者們認為「存在即合理」,不能僅僅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衡量每件藝術品的價值,天價藝術品的存在更多的是反映了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反對者則認為相較於天價與非天價的對比,價值的衡量標準依然有待商榷。藝術品如何定價的複雜性主要體現在,藝術品不同於一般商品,它是藝術與經濟共同作用的產物——商品是物質範疇,藝術又屬於精神範疇,因此藝術品具備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屬性。在對其進行市場分析時,一些不同於一般商品的現象的往往會令人困擾。

二、挖掘:藝術品定價的

影響因素

(一)經濟因素:市場與供求

市場經濟環境下商品的定價是遵循一般市場規律的,即價值決定價格,且受供求關係影響,價格始終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藝術品也不例外。以我國藝術品為例,中國藝術品近20年以來整體價格一直處於上升狀態,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和人民幣貶值等其他因素,其發展之快、價格走勢之高也遠遠大於同期其他產品。這一方面是由於一些經典藝術品,例如齊白石、李可染的畫,其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就高於一般產品;另一方面供求因素也在起作用。

李可染《萬山紅遍》

影響供求的第一個原因是傳統文化的復興。隨著傳統文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富含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的藝術品自然為人們所追捧,需求市場的繁榮導致價格上漲。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二十年來我國GDP總量一躍升至世界第二位,與老百姓越來越鼓的荷包伴生的是人們越來越豐富的藝術文化需求,而在這需求之上,藝術品消費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各種價格層次的藝術品不存在「有價無市」的尷尬境遇。第三個原因是交易目的的變化,隨著藝術品投資而非收藏的人越來越多,藝術品越來越「搶手」——這也無形中抬高了我國目前的藝術品價格。因此,藝術品價格的定價在很大程度上是遵循一般商品規律的,但受供求影響較大。

(二)文化因素:「圈子」與階層

達·芬奇《蒙娜麗莎的微笑》

藝術品區別於大眾文化產品,其價值具有多元性。藝術品不僅有審美價值,還具有實用價值及歷史價值。藝術品的價值主要來自於它特殊的文化附加值,這種文化附加值既可以使其在商場中傲視群雄,也能夠為社會和人們的生活注入活力,還能夠為某些特定人群彰顯其階層和文化特性——文化附加值越高的藝術品往往價格越高。更重要的是,藝術品可以幫助建構階級:在當代,藝術品往往與「時尚圈」「有錢人」聯繫在一起,藝術家總是選擇離時尚一族和上流社會不遠的地方,曼哈頓、羅馬、柏林、慕尼黑、維也納,這些藝術繁榮的地段總是離不開這兩個詞語。藝術品這種文化附加值的特性決定了其絕不是大眾消費市場的常客,也不是普通工薪一族經常會交往的「好朋友」,它是小眾的,也是高准入的,文化因素註定為不同的藝術品定出不同的「價格」,這個價格是「圈子」的「價格」,也是階層的「價格」,高文化附加值帶來的高價格是其作為精英文化圈產物的最佳證明。

(三)其他因素:生命的「價格」

梵高《星夜》

還有很多影響藝術品價格的其他因素,其中有很多不確定的成分,這些因素有時會比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對藝術品的影響還要大。例如,梵高的作品在他去世多年之後才被人們所認可,成為如今市場上的「天價藏品」。許多藝術品在藝術家去世之後成為了孤品、絕品,其價值才能夠為世人所認可,價格也會隨之上升,甚至到後來價格偏離價值的幅度會很大,這樣的不確定因素在藝術品市場上比比皆是。或者因為某種契機,使藝術品原有的價值被顛覆,或一躍走高,或垂直跌落——不可小覷這些所謂的「其他因素」,類似的不確定因素有時會成為影響藝術品定價的最重要因素。

三、剖析:

「天價藝術品」的溢價之處

(一)凡勃倫效應

定價因素決定了藝術品的價格,那麼又是什麼因素讓一些藝術品能夠賣出「天價」呢?凡勃倫效應就是其中一種因素,它是指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有一個故事形容凡勃倫效應十分貼切:在某家玉器商店,店老闆讓營業員把兩副完全一樣的玉鐲標上不同的價格出售,其中一副標價200元,另一副標價500元。結果人們進店對比了兩者之後紛紛選擇了500元的鐲子——因為覺得在質地上500元的鐲子肯定要優於200元的那副。同樣的商品,消費者偏好於選擇較貴的進行購買,這就是經濟學中的凡勃倫效應。「天價藝術品」的價格屢創新高,正是因為這種效應,即佔有偏貴的商品能給消費者帶來心理上的滿足——「天價藝術品」往往藝術價值會「顯得」更高,擁有「天價藝術品」往往證明這個人很有「眼光」。

(二)炫耀心理及虛榮效用

第二個原因是人們的炫耀心理及虛榮效用。經濟學家凡勃倫在所著《有閑階級論》中提出「非炫耀性商品」與「炫耀性商品」的區分。非炫耀性商品僅僅能發揮其物質效用,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而炫耀性商品不僅具有物質效用,而且能給消費者帶來虛榮效用,使消費者通過擁有該商品而獲得受人尊敬、讓人羨慕的滿足感。藝術品則屬於炫耀性商品,擁有價格不菲的藝術品往往被視作個人文化修養與個人財富的象徵,這種象徵價值,或者說是符號價值超過了藝術品本身的藝術價值,為擁有者帶來了極大的心理滿足。

經濟學認為,作為商品的高價藝術品,此時帶給購買者的總效用不僅僅包括由於直接「消費」這件物品所帶來的「物理」效用,而且包括由於這件物品本身的高昂價格所帶來的「社會」和「心理」效用。「天價藝術品」現象這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存在並持續發酵,就像手工制皮具,無論價格、美觀度還是獲取便利程度都不及機器壓皮具,一方面價格昂貴,另外手工掌握不好力度在工藝上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另一方面也十分花費時間,不利於大批量生產。但手工制皮具還是以其高昂的價格深受人們喜歡,原因也是如此——它能迎合人們的愛好,滿足人們的美感追求和虛榮心理。

(三)資本逐利

「天價藝術品」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藝術品投資已經從收藏行為轉向了金融行為,例如「藝術資產包」的出現,是打著「金融界創新產物」的口號誕生的。如今,藝術品證券化已經十分普遍:一家實體企業有原始股,其資產可以打包上市;藝術品也有原始股,其本身也可以打包上市。將一幅張大千的畫分割成若干股,上市交易,例如香港中天國際文化產業交易中心等藝術品線上交易平台每天都有數額龐大的進出手交易,還有專業的操盤手在線提供諮詢服務。藝術家賀梓金將12幅以山水為主要題材的作品,以原始份額2500萬元人民幣的總金額發行,將其拆分成2500萬份,定價為1元一份,最低准入門檻3萬元,也就是3萬份,為其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如今藝術品已經作為文化資產的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增值性已經和房地產、股票等其他類型資產一樣十分可觀。正是因為如此,資本對藝術品的競相逐利將其迅速「炒熱」,熱錢的快速流動是其「天價」的重要動因。

四、反思:天價背後的

隱憂

(一)審美追求的提升還是虛無?

岳敏君《笑臉人》

藝術品市場節節走高是否意味著人們審美追求和國民文化素養的提升呢?2000年在中國嘉德的拍賣場中,當代藝術家岳敏君的作品僅以13.2萬元人民幣成交,但2004年其作品《向日葵》便在香港蘇富比一躍成為63.6萬元的搶手貨。從最初的十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短短几年時間從鮮有人問津到一路高奏凱歌,是國內的藏家突然意識到這些藝術品的價值所在嗎?事實上,認清商業價值易而認清審美價值難。藝術市場的火爆程度與人們藝術修養的提高速度並不成正比,且不說表意抽象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藝術,就是具象的藝術作品,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去理解和評判呢?天價藝術品背後的尷尬是,買得起的不懂藝術,懂藝術的買不起。當然隨著藝術需求的日益擴大,藝術知識的逐漸普及,許多富豪在加入收藏或投資藝術品隊伍的過程中也在不斷豐富自己,特別是在今天的藝術品市場上,魚龍混雜的環境也要求任何一位藏家或投資者不敢掉以輕心,請一位藝術品專家做顧問,自己也需要強化相關知識。天價畢竟是天價,保持任何一筆投資都是理性的前提條件是,在任何領域都能成為專家。

(二)工匠精神的弘揚還是喪失?

僅僅用否定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天價藝術品現象是值得推敲的,藝術品天價的合理原因在於它背後的故事,在於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來自於真正喜歡並且能欣賞它的人,這些人不希望看到這些具有藝術收藏和投資價值的作品被世人遺忘,因此以能力之所及博得大家的關注。這樣的情況也不鮮有,著名畫家葉永青充滿爭議的「鳥畫」,在藝術品市場拍出25萬元的高價,「碩大的身體、稀疏的羽毛、簡單的線條」,這樣一幅看似塗鴉的畫作卻是畫家耗時幾年精心費力畫出的作品,以「看似隨意幼稚可笑」的線條表達對陳舊繪畫方式的嘲諷。「藝術家運用專業的方法,甚至像老太太繡花一樣地去創作,但畫出來的作品有時卻像是用兩分鐘就能完成的。」25萬元買來的是一幅畫作,也是一座警鐘——「天價」或許是對工匠精神給予肯定的一種特殊的方式,也是最佳的方式。

葉永青《鳥》

但是,在商品價格飛速攀升的藝術品市場,「好的不一定貴,貴的不一定好」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實際上正如上文所分析過的,任何其他因素都有可能讓一件藝術品的價格陡升。因此,還有多少藏家,多少投資家會買「工匠精神」的帳?在資本競相追逐與快速消費的當下,還有多少藝術家會耗時幾年去完成一件作品?快速完成作品豈不是獲利更快?從這個角度來看,「天價」又是消解了「工匠精神」產生的動因。

(三)資本市場的春天還是寒冬?

面對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火熱,也許有許多人會認為這是資本市場的春天已經到來,特別是在房地產和股票都不十分景氣的今天,作為「第三種」投資品的藝術品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近年來,涉足藝術品證券化的天津、深圳、上海等各地文交所紛紛推出「藝術品資產包」投資產品,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這種將藝術品份額化的交易模式已經在飽受質疑中陷入集體緘默。藝術品遭資本市場爆炒,與資本市場本身缺乏其他有效的投資渠道有關,股市、房地產市場等的低迷也成為藝術品淪為炒家籌碼的助推劑,而監管漏洞和輿論導向的失范,更給藝術品營銷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拍賣會為什麼頻繁拍出天價藝術品?也正因如此,更多的藏家寧願將投資目標聚焦於那些具有相對明確商業價值和社會共識的藝術品資源,而不願「冒險」投資新人新作,這對於藝術品流通生態循環並無良性建構作用。

綜上所述,藝術品市場的規範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從制度上進行監管和規範之外,更需要藏家和投資家、藝術家群體以及相關從業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呵護,同時有賴於全民審美素質的提升。工匠精神固然需要,「天價」也不提倡被完全摒棄,但是在這背後,「天價藝術品」究竟能夠在社會上發揮何種的作用?樹立理性、健康的藝術品收藏和鑒賞觀,賦予藝術品生命力,才能撥開迷霧,使之早日走上正軌。

參考來源:

武洪濱《「天價藝術品」現象及其分析》

周鈺賢《中國藝術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馬健《藝術品消費的「凡勃倫效應」》

後台編輯:關卓倫

校對:高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之有范 的精彩文章:

TAG:言之有范 |

您可能感興趣

老梁揭秘:「天價」藝術品背後的推手,還想著賣天價嗎
淺談藝術品的原作價值,拍出天價的藝術品真的值嗎?
天價藝術品背後的價值之謎
藝術品的天價是如何「刷」出來的?
藝術家眼中藝術品的價值是怎樣的?終於明白有些作品為何那麼貴了
「精品盆景」能成為藝術品,注意這幾點,讓你賞到「價值」所在
這可是吃完「剩下的藝術品」!魚骨藝術!
藝術品是精神糧食,沒有藝術品的家,就像沒有靈魂的空房子
笑死啦,都是古董藝術品,真品!
先拋開藝術品收藏的價值,談談藝術空間怎樣呵護著你的生命……
它們既是王宮貴族的下午茶具必備品,更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天空中的「藝術品」它幾乎可以變成任何形狀或者物體!
奇石必將是未來藝術品最熱的收藏
你最喜歡的那件藝術品,可能正在消失
當手機成為藝術品時候,它們可能是最出眾設計產品
錢幣的收藏價值,藝術品的魅力
香檳酒瓶別丟掉,這樣可以變藝術品!
把玻璃「玩出花來」的博物館:好的玻璃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藝術品,奇石怪異的造型,決定其藝術價值
能將「垃圾」變成藝術品,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摳」 卻最具藝術情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