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3種思維方式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3種思維方式

GIF/646K

《後會無期》里有句經典台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道理永遠簡單,真正行動起來卻永遠那麼難。

你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卻依舊每晚刷手機直到凌晨仍不肯睡去。

你知道運動能使人保持精力充沛,卻還是下了班就想回家癱在床上。

你知道滿足於現狀永遠不可能在職場上有新的發展,卻還是庸庸碌碌不肯改變。

你不甘平庸,卻又迷茫焦慮,不知該怎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實現逆襲。

《知道做到》告訴你:其實,你知道了那麼多道理,卻無法學以致用的原因是,你沒有培養這3種思維方式。

你和別人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能力或者勤奮的程度,正是在於思維方式。

1、拒絕信息超載

有段時間,我經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大學同學L君轉的網路課程報名帖。

點開一看,發現各種99元、199元的網路在線學習課程,主題有理財、寫作、時間管理、品牌營銷......

我問他:「這麼多課程,你都報名參加了?」

他說:「對呀,你不覺得很划算嗎?不到200元就能參加這麼多名師大咖的課堂,讓自己多掌握幾項技能,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我十分欽佩他對學習的熱愛,便接著問他:「那你現在肯定收穫頗豐吧?我也挺想報名寫作課的,能給我講講那個課程都上了些什麼嗎?」

他隔了半晌,發來一個「尷尬」的表情:「其實,我光報了名,還沒開始學呢。最近挺忙的,那些課都還沒來得及聽,積攢了有不少了。」

原來,他雖然報名了那麼多課程,卻並沒有實際投入學習中。

這個時代,人們能夠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地去參加一堂網路課程、聽一本新書、收藏幾十篇感覺對自己有用的文章,知識來得輕而易舉,但卻不會實際改變我們的行動。

因為獲取新知識要比應用已有的知識有趣得多,所以我們總是在焦慮地、源源不斷地渴望吸收新的知識。

讀書、報名網路課程並沒有什麼不對,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學習工具,我們需要它們。

可如果我們總是在接觸新的知識,卻沒有停下來去整合它們,並將其付諸實踐,那就會成為問題。

韋伯斯特詞典的發明人丹尼爾曾經說過,他寧願徹底讀透幾本好書,也不願進行大量泛泛的閱讀。

通過間歇性重複徹底讀透少量資料對你所產生的影響,要超過泛讀20本書所產生的影響。

我們首先必須確定自己需要學什麼,然後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學這些東西。

我們必須完全沉浸其中,慢慢地咀嚼、消化,直到將其徹底吸收,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不斷接觸新信息,報名參加很多的課程,或者只讀一遍書,這些都只會讓你養成迅速遺忘的習慣。

而要想真正了解一個領域,你必須透徹地吸收一些重要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觸大量信息。

2、綠燈思維

我和我閨蜜說話的時候總覺得很累,因為不論我說什麼,她的第一反應永遠是反駁我的觀點。

比如我跟她聊起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我說這部電影的劇情還不錯、演員們的演技也可圈可點、視覺效果也還可以,看得挺過癮。

她立馬瞪大了雙眼看著我:不是吧?這種爛片你也看?然後立馬列舉了一大堆理由來證明這部片有多爛。

我有些尷尬,以為真的是我的品味水準出了問題。上豆瓣一查,發現分數7點幾,也不算太低。

其實,這也是許多人身上經常會出現的情況。

人都有習慣性防衛的特點。當別人表達了與我們自己完全相反的觀點時,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對方觀點的合理性,而是立馬進行反駁。

同理,當我們讀一篇文章、聽一段音頻或參加一場辯論時,我們通常都會抱著一種焦慮、先入為主或者堅持固有思維的態度去判斷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會消極過濾

所以,就算我們看一篇文章,聽一堂課,以為自己真的看懂了或聽懂了,實際上最終只有10%的信息能夠進入我們的潛意識。

如果我們一直處於這種消極過濾的狀態而不自知,恐怕學習再多的新觀點和新知識都是無用的。

因為消極過濾的思維會讓我們只能學到或利用自己接觸到的一小部分信息,只能發揮自己的一小部分潛力,過早地拒絕大部分有用的信息。

而怎樣才能解除這種消極過濾的狀態呢?

肯·布蘭佳提出了解決方案:綠燈思維

所謂的綠燈思維便是,對自己接觸到的新信息,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不要帶有任何偏見或先入為主。

只要一有人提出任何想法或建議,你就要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個想法或建議是可行的。

一旦學會用綠燈思維去傾聽,你就會把你所聽到的內容跟自己接觸過的其他知識聯繫起來,積極、開放的心態會引發我們的創造力和應變力,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靈感。

切勿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培養綠燈思維,才能最大限度地接收新的知識,獲得成長。

3、跟進複習

學生時代有過很多次這樣的體驗:

每次為了期末考試而臨時抱佛腳,重新翻開書和課堂筆記的時候,感覺不是在複習,而是在預習一樣。

明明課也聽過了,書上的內容卻大部分都陌生得像第一次接觸。

其實,如果我能夠在每天下課後及時跟進複習一下課堂筆記,而不是全部拖到期末考前再複習,想必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這也就是我們之所以沒能學以致用的第三個原因。

成功人士總是非常渴望學習,並且會在學習後制定一份相應的跟進計劃。

而另一部分人,在接觸了新事物之後,沒有及時跟進複習,因此很快就會恢復自己原來的認知水平。

真正有用的,不是收藏幾個G容量的學習資料、快速閱讀幾十篇的知乎文章、報名幾十種的網路課程,而是在學習到一個新的知識後,馬上開始練習。

越快實際應用一種新學會的技巧,你就越容易掌握它。

學習不只是一段在腦子裡完成的過程,只有當你真正將自己學會的東西變成實際行動時,你才是在真正地學習。

你不能只是偶爾將自己的知識應用到行動中。要想讓自己獲得真正的進步,我們必須培養起這種及時跟進複習的思維。

我們常常覺得很無奈:聽到越多道理,就越迷茫,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會被淹沒在信息的大海中?為什麼你那麼積極地學習,效率卻總是不高?

美團CEO王興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沒有培養這3種思維方式,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沒有用。

迷茫時,不如培養這3種思維讓自己增值。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須活得swag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 的精彩文章:

封面和書名令人過目難忘,內容好看到爆表的9本書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習慣的差距
這3句話最傷人,永遠不要說出口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才能戒掉壞習慣、走出平庸?
60後退了休的她,如何做到半年騎行1萬多公里?

TAG:精讀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12種思維方式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幾種思維方式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6種逆向思維模式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幾種思維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4 種逆向思維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幾種逆向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6種思維方式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3種特質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種特質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3種習慣
真正優秀的女人,都有這兩種屬性
真正優秀的人,都擁有這5種能力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些特點
真正優秀的人,都擁有這4種能力
心理學家:如果你具有這6種思維方式,說明你是一個真正優秀的人
比你優秀的人,贏在這4種思維
真正優秀的女人,都擁有這3個好習慣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5個特質,怪不得人家混的那麼好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個共同點
優秀的人,都有這三種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