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1954年7月20日

誕生了華語「音樂教父」

他就是

羅大佑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音樂教父」羅大佑開創了很多第一次。有人說,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他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他在寫一個大格局。許多年後,當我們再次哼著《光陰的故事》《童年》《戀曲1990》等那些看似淺顯的歌曲,再次品味他要講述的故事,方能讀懂故事裡的乾坤。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羅大佑是華語音樂教父,李宗盛說羅大佑:「和他相比我會感到惶恐,他對我來說只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才是真正的台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

他把個人的迷惘、失落、愛情都看成是天大的事,既是天大的事,就要用很多創造性的面向去看待,始終是沉鬱而孤傲的,時時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連情歌都滿是滄桑的傷痕。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戀曲1990》

《戀曲1980》是羅大佑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也是羅大佑可謂最經典的系列歌曲——「戀曲」系列的第一首歌,同時,也是羅大佑第一首純正的「情歌」,開創了羅大佑的柔情之路。在懷舊經典歌曲中,這首歌無疑是羅大佑的經典之作。

《阿郎戀曲》是1989年電影《阿郎的故事》的主題曲。廣為流傳的有兩個版本。粵語版為許冠傑演唱,收錄於專輯《許冠傑87-90經典演唱會全集》。這首電影主題曲可以說成為了兩位歌手的代表作之一。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 光陰的故事是由羅大佑填詞和譜曲,而原唱是張艾嘉,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 羅大佑用他深情的嗓音唱紅了《光陰的故事》歌詞,《光陰的故事》成為了經典校園民謠。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皇后大道東》

《皇后大道東》牢牢抓住了港人對九七香港回歸既擔憂又帶有展望的心態,成功引發了港人討論香港前途的熱潮。「冷暖氣候同樣影響這都市,但是換季可能靠特異人士」,羅大佑唱道。專輯主打歌《皇后大道東》是諷刺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大甩手」政策,可謂入木三分。這首歌代表了大佑先生對香港回歸祖國的政治看法。雖然他的看法明顯帶有那個年代的風格。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童年》

《童年》的第一個演唱者是張艾嘉,1981年,羅大佑從中國醫藥學院畢業並取得醫師執照之後,第一次以音樂製作人身份製作的第一張唱片。那時的張艾嘉早已成名多時,她的名氣比當時的羅大佑大得多。張艾嘉唱完之後,童年火了,羅大佑也火了,後來他自己重新演繹童年,幾乎成為全世界所有華人心中的經典。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是他第一首政治歌曲。歌詞描繪了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直指台灣當局鼓勵移民、開發山區政策造成的城市糜爛和對鄉村破壞,敢這樣直截了當地批判政府,作為藝人,恐怕空前未有。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亞細亞的孤兒》

這首歌創作靈感來源於在上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替換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中日、中美建交後,台灣在國際社會受到了冷落,一時間孤立無援,此時的台灣,被許多台灣青年稱為「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孤兒》道出了當下台灣的迷惘和困惑,歌詞被收錄在前衛出版社出版的年度詩選中,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首歌曲——改變了許多人的思考方式,對大時代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東方之珠》

1979年台灣和美國斷交後,羅大佑創作了《亞細亞的孤兒》反映自己的心境。

而《東方之珠》則是羅大佑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描摹香港的悲情。從某種程度來說,《東方之珠》是香港版的《亞細亞的孤兒》,是羅大佑首次通過作品來關注香港問題。

不置可否,這個作品非常成功。但凡中國人,基本都聽過這首《東方之珠》。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海上花》

1985年,羅大佑準備踏入香港樂壇。他帶來了一份見面禮:自己創作的《東方之珠》,由關正傑首唱。然後,他宣布封筆一年。1986年,羅大佑重新提筆,為香港導演楊凡執導的《海上花》,量身定做了同名主題曲:《海上花》。

《海上花》原是清末韓邦慶用吳語(蘇州話)所著的一部講述十里洋場妓院里,各色人等穿梭其中,勾心鬥角的故事,後經張愛玲翻譯成《海上花列傳》。

也正是這首歌,讓我們看到了羅大佑柔情的一面,他標誌性的長句頗有古典韻味,結合影片人物命運 ,顯得雋永而意味深長。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你的樣子》

這首歌曲是為電影《阿郎的故事》所作。《阿郎的故事》是一部悲情英雄片,《你的樣子》即「阿郎」的樣子。

歌詞以「你的樣子」為題,卻並未實寫關於「你」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而是通過夢境般的虛幻描寫,結合類似於電影蒙太奇般跳轉的手法,將對阿郎這一平民英雄的懷念和對生死離別的痛苦展現得淋漓盡致。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是否》

1983年,隨著電影《搭錯車》的熱映,插曲《是否》一炮走紅,蘇芮的嗓音為這段感人的故事增添一份悲戚之感,這首歌是由羅大佑創作而成,後來,他改版歌詞重新演繹,又是另一番味道。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

《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是羅大佑1984年發行專輯《家》中的第七首歌,也是羅大佑傳唱度和翻唱度很高的情歌之一。張學友曾於1985年翻唱該歌為《輕撫你的臉》。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愛的箴言》

《愛的箴言》是羅大佑為鄧麗君創作的歌曲。此曲最早的版本是由羅大佑作曲、日本詞作家羽岡仁填詞、鄧麗君演唱的《白いアマリリス》(中譯:《白色的孤挺花》),收錄於鄧麗君1983年6月發表的日語專輯《旅人》之中。

聽一聽羅大佑的音樂,找尋自己的故事

結語:在年少不經意的年華里,有個音樂大師級人物羅大佑的存在,讓人至今鳴謝不已:他曾經寬慰了我最孤單難耐的靈魂。但願,音樂不老,時光慢些走,一切都好。動情不過羅大佑,我想,這是最真的絮絮情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創意|老外的成人用具設計,創意簡直碉堡了
倘若您習慣在夜晚欣賞音樂、紓解一整天的疲勞與壓力,我認為她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未曾遠去的流金歲月,聆賞那些被翻唱過無數次的英文歌曲
Audyssey MultEQ Editor應用程序家庭影院自定義設置
Marantz 馬蘭士 PM-10 旗艦合并式功放

TAG:影音新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你也愛聽羅大佑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