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她為希特勒身敗名裂,50歲拍裸照、70歲入海、97歲從天而降,你愛她或恨她,但無法忽視她

她為希特勒身敗名裂,50歲拍裸照、70歲入海、97歲從天而降,你愛她或恨她,但無法忽視她

昨天波叔講了軍艦島的故事,後台留言評論里,小菠菜一個接一個地問波叔:為毛國內就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波叔答:拍不出、不能拍、拍了不能播是三個不同的問題。


波叔回答這個問題可是很認真的,電影真不是那麼容易拍的,今天就講電影史上一位極具爭議的女導演——


萊尼?里芬斯塔爾

(Leni Riefenstahl)


她受到的非議源自他,下圖左一的小鬍子,以及這個小鬍子帶來的極權時代。



里芬斯塔爾從小就不安分。她1902年生於德國柏林一個商人家庭,20歲之前,練體操、學游泳,操練出一個好身材,儼然是奔向花瓶道路。


看上去,她在這條道路上急奔,因為16歲的時候又愛上了舞蹈,夢想成為一名舞蹈家。


21歲那年,她在慕尼黑舉行了人生第一場獨舞演出。


阿娜多姿,風情萬種。






此後

6個月她在歐洲巡迴演出70多場

,隔兩三天就有一場演出。


你說舞蹈事業這麼開場,成功不成功?


可是,就在巡迴過程中,她在布拉格的演出里膝蓋嚴重摔傷。


biaji!剛剛竄紅的舞蹈家生涯就Game over了。


這才21歲啊!


虐不虐?


不管虐不虐,反正沒能虐倒里芬斯塔爾。


她說,我要演電影。


因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命運的山峰》,講的是人類征服高山的故事。


里芬斯塔爾看得心潮澎湃。

別人澎湃也就澎湃,過幾天就冷靜下來了。


但作為一枚行動派,里芬斯塔爾馬上行動起來——去登了一次山,還順便認識了拍攝劇組。


認識劇組後,她給導演阿諾德·范克博士寫信,猛烈地推薦自己——



只有我才是你電影中的女主角。


並隨信附上一張自己的靚照。


看見沒有,那些坐等天上掉餡餅的小盆友,機會永遠是自己爭取來的。


阿諾德導演欣賞這種咄咄逼人,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或許還有那張靚照)。


里芬斯塔爾如願成了阿諾德的女主角,1926年參演了電影《聖山》。


第一次拍片就當女主角,狠不恨?


她赤腳爬山,挑戰自然的震懾力和美。



《聖山》劇照



里芬斯塔爾跟著阿諾德,以每年一部的節奏演電影。


她一邊演戲,一邊留意跟著阿諾德學習拍電影。


演了5部片子以後,她覺得可以出師了。


1931年,里芬斯塔爾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開始撰寫劇本。


第二年,由她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藍光》公映。


里芬斯塔爾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導演。


《藍光》參加了當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奪得銀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喂喂喂,請問你是開掛作弊了嗎?這才是你的導演處女座誒!



強烈的感染力、陽剛的精神狀態、天真唯美的電影畫面......


《藍光》讓里芬斯塔爾獲得了眾多粉絲。


其中最特別的一枚就是——

希特勒


當時希特勒還只是納粹黨的老大,沒掌權。他靜靜看完電影,告訴身邊的宣傳部長戈培爾:



記住!一旦黨需要拍電影,就必須讓這個女人來拍!


1933年,希特勒上台掌權,說到做到,很快就邀請里芬斯塔爾拍攝1934年紐倫堡的納粹黨代會的紀錄片。


里芬斯塔爾早在1931年就聽過希特勒的演講。大家都知道,極具煽動力的演講是希特勒掌握政權的重要手段。里芬斯塔爾也被希特勒的演講點燃了,她在自傳中這樣記錄當時的感受——



聽到他那句「我的德國同胞們」那一瞬間,我眼前一亮,如同神諭出現,永生難忘,就像地球在我眼前無盡地延伸,並突然從中間裂為兩半,噴射出巨大的水柱,直衝雲霄,是的地球顫抖。我似乎癱瘓了……


希特勒並沒有因為對方是腦殘粉而傲嬌,反而顯得非常誠懇——



里芬斯塔爾小姐,就從您的生命中抽出六天時間贈給我吧。只六天,我只想讓一個藝術家來拍這個片子,而不想讓一個黨的導演來拍。



希特勒還開出了對電影導演來說極具誘惑的條件:經費無上限,配備超過170人的攝製組。其中攝影師16名,每個攝影師還有一個助手,36架攝像機同時開工,無上限的聚光燈隨時聽候調配……

你要是里芬斯塔爾,會不會答應呢?


反正里芬斯塔爾是答應了。所以就有了紀錄片

《意志的勝利》


這是一部很讓人糾結的電影。


全世界都知道,這是納粹的宣傳片,所以在很多國家被禁,直到本世紀初才逐步放開。可是,在IMDB上,這部紀錄片仍然獲得了7.5的高分,將近四分之一的打分者給出了10分滿分。



在電影史上,《意志的勝利》被認為是「

法西斯美學

」的巔峰之作。


——波叔敲小黑板講課了——


關於「法西斯美學」,蘇珊·桑塔格阿姨解釋得特別清楚,波叔摘錄如下,大家記好筆記:


法西斯美學從對情境的控制,對服從行為和狂熱效應的迷戀中得到發揮(並找到正當理由):這種美學頌揚的是極端利己主義和苦役這兩種表面對立的現象。


主宰和奴役採取了一種特別虛飾的形式:

成群集結的人、人向物的轉換、物的增多以及人與物均圍繞一個無所不能的、有催眠術的領導人或領導力量集結


法西斯舞台藝術的中心是強大的力量和它的傀儡之間的狂熱交替。


法西斯的舞蹈設計是無窮盡的動作和凝結的,靜止的和「有男性氣概的」架勢之間的交替。


法西斯的藝術誇耀屈服,歌頌愚昧無知,美化死亡。


——講完收小黑板——


《意志的勝利》一開始,黑雲密布的天空象徵著德國一戰後的混亂景象,然後天空逐漸開朗,第三帝國的形象逐漸清晰。一架飛機穿雲破霧時隱時現。陸地上的群眾在仰望和等待。飛機終於著陸,艙門打開,希特勒從天而降,頓時,歡呼聲響徹雲霄……


唯美

,是里芬斯塔爾拍攝影片時的最高追求。


凡是和她信仰的美學有衝突的,通通刪除。


她要求所有畫面都要保證在最美的光線和角度下拍攝,而為了獲得最好的畫面,不惜動用幾十台攝像機從各個角度一起拍然後選擇最優畫面。



與其說是為紐倫堡大會拍攝一組紀錄片,倒不如說是為了紀錄片而召開的大會。


所有的儀式,以及遊行、閱兵、群眾隊伍,背景的禮堂和運動場的建築設計都考慮到要為攝影機提供便利。


最後,她從17萬英尺長的膠片中剪輯出了《意志的勝利》。


它成為震驚世界的紀錄片,相信很多人對希特勒最永恆的影像都來自於這部影片。


該片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外國紀錄片獎,及巴黎博覽會金獎。


義大利導演法蘭克·卡普拉曾這樣評價:



《意志的勝利》不發一槍、不投一彈。但作為摧毀抵抗意志的心理學武器而言,它是致命的。


美國電影史家巴爾諾說:



沒有一部電影把希特勒惡魔般的本質,和把人類自製心喪失殆盡的情況反映得如些淋漓盡致。


《意志的勝利》拍出來之後,納粹的其他導演完全不可能與里芬斯塔爾競爭重要影片的拍攝權了。


1936年,第11屆夏季奧林匹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此時的納粹黨正是最瘋狂的時刻。希特勒要將納粹德國最輝煌的經濟、政治、文化、體育前景展示給全世界,怎麼辦?拍紀錄片。誰來執導?當然是里芬斯塔爾。


但在里芬斯塔爾自傳里,她說給柏林奧運會拍紀錄片,是自己主動向奧委會申請的,因為不想有政府干涉。


無論怎樣,紀錄片

《奧林匹亞

開拍了,而且又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拍攝!



從火炬傳遞開始,里芬斯塔爾募集了80名攝影師和攝影助理,分為兩隊,一隊前往希臘,跟隨火炬運動員穿越七個國家,另一隊在德國大本營。


跳高架邊挖兩條攝影壕溝,百米賽起跑線後5米挖一條攝影壕溝,終點再挖一條,跳遠跑道邊再挖一條;


租飛機高空拍攝;


賽場中央建了三個攝影塔,百米賽起跑線建一個攝影塔,鏈球比賽的護網後建一條攝影軌道......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照片:




第一次比賽時的慢動作!


第一次從地面仰拍的鏡頭!


第一次攝像機和跳水運動員保持同步!


第一次軌道跟拍100米賽跑......


這就是《奧利匹亞》!120萬英尺的攝影素材,經過18個月的剪輯,1938年4月20日該片首映,那天恰好是希特勒49歲生日。



希特勒稱此片為「對納粹黨壯美的無與倫比的讚頌」!


自此,里芬斯塔爾得到了人生兩大title:


第三帝國的電影天使(二戰前)


納粹的婊子(二戰結束後)。


二戰後,有人認為里芬斯塔爾的紀錄片為納粹的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她必須為戰爭承擔責任。


1945年希特勒倒台後,因與希特勒等納粹高層私交甚好,里芬斯塔爾被法軍和美軍先後5次投進監獄,3年多的牢獄之災、4個月的精神病電擊生活,直到1952年西柏林法庭做出終審判決,認為里芬斯塔爾沒有從事過應受懲處的支持納粹統治的政治活動,沒有致力於建立與自己藝術事業無關的聯繫,她與希特勒之間不存在曖昧關係,只能算「納粹同情者」。


無罪釋放,但她的私人財產被沒收,影藝生涯就此終結。


儘管曾為納粹工作過的卡拉揚、海德格爾等都恢復了正常生活,只有她無法被接納。


在自傳中,她這樣說道:



女人,是不被允許犯錯誤的。


可是,她可能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卻不願意承認——


她一直拒絕為自己在納粹統治期間的工作道歉。


同為「納粹同情者」的卡拉揚和海德格爾都道了歉,所以社會重新接納了並未親自參與納粹暴行的人,畢竟當時德國絕大多數人都算「納粹同情者」。


在里芬斯塔爾50歲那年,因為拒絕道歉,她輝煌的電影導演生涯戛然中斷。


換做是你,接下來的人生會怎麼過?


50歲了,半截入土的人了,得過且過吧.....


但里芬斯塔爾又換職業了。


既然拍不成電影,那就拍照片。


1956年,54歲的她扛著相機進入非洲,拍攝蘇丹的土著部落努巴人。


她用鏡頭記錄了努巴人的婚喪嫁娶、狩獵、文身、摔跤。


她其實不是第一個去拍攝努巴人的拍攝影師,但她是第一個被當地人允許拍努巴人神聖的儀式的人。


全身黑溜溜,一絲不掛的努巴人被她拍得油亮光滑,陽剛健美,猶如一座座雕塑品。








1974年,攝影集

《最後的努巴人》

出版。


又有人怒了!因為她的照片里都是身材強壯的男人、女人,很少見老弱病殘,這也是納粹思想和納粹美學的餘毒。


其中以蘇珊·桑塔格《迷人的法西斯主義》最有名,她認為這本攝影集就是里芬斯坦爾想給自己洗白,說明自己一生追求的只有美、藝術。實際上還是戰前法西斯美學的延續......


在文章中,她這樣寫道:



她讚揚這樣一個社會:在那裡展示的是人體的技巧與勇氣,展示的是強者戰勝弱者而取得的勝利,至少在她看來,這成為社會文化統一的象徵(在這種文化中,「個人生活中最主要的抱負」就是在爭鬥中取勝),里芬斯塔爾似乎只是淡化了她的納粹電影中所包含的思想。而且,看來她選擇了一個對她十分合適的社會作為拍攝的目標,在這個社會中,最熱烈的和鋪張的儀式是葬禮。死亡萬歲。 


這對里芬斯坦爾的打擊是巨大的。


戰後小心翼翼構建起來的形象和生活又坍塌了,但她還是靜不下來。



(60歲的里芬斯塔爾)


陸上的攝影玩不轉了,她決定去鬧海。


72歲那年,她謊報年齡稱自己52歲,報名學潛水,成功考取了潛水執照,開啟了近30年的水下攝影模式。






90歲,她去哥斯大黎加拍鯊魚;


95歲,她開始學習使用最新的數碼設備和修圖軟體;


97歲,遭遇直升機墜毀,大難不死;


100歲,紀錄片《水下印象》在電視台播出——這是波叔印象中,

有史以來導演年齡最高的電影作品


2003年,101歲的里芬斯塔爾在家中離世。




這就是里芬斯塔爾跌宕起伏的101年。


為納粹拍攝的兩部紀錄片,是她的巔峰,也是她一生的污點。


飽受爭議,拒不認錯。


因藝術而生,卻毀於藝術,又在藝術中重生。


晚年時她承認:



我那時確實非常崇拜希特勒,他在任何角度都不好看,不是那種會讓女人喜歡的男人;但是,他很有魅力。


你們總是問波叔一個人怎麼可以那麼壞/好?


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生物,不是一個簡單的好與壞可以概括得了。如果生活真如此簡單,我們也不必活得這樣辛苦。


她一直執拗地向前走,留給了世人一個無法忘記的背影。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奧林匹亞》,或許你對她有自己的評價。



今日心情 複雜


有人崇拜她,有人痛恨她,卻沒有人能忽視她。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打望女孩,罵老師,抄論文,屌絲成為一代大師》



《人人都想當皇帝,看看他們的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一顆一顆的漱口水!隨時拯救尷尬的口氣
18歲新娘在結婚40天後被迫做「貞操測試」,最後自殺了
她淪為權貴的玩物,叛逃出國,為謀生計撈過錢,全世界卻依然敬她愛她
出軌一生黑,管你愛誰誰
一個美國特種兵,做了一條能快速降溫、急速吸汗的神奇毛巾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