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做一個「不愛當地人生活」的遊客

做一個「不愛當地人生活」的遊客

(這張照片拍攝於泰國華欣的一個傍晚的海邊。 此時此景,身邊有誰,感受是不一樣的)

我有沒有講過,我現在旅行,就喜歡去到一個城市的酒店裡住下,漫無目的的逛吃逛吃。以前還有買買買,如今全球一體化,犯不上每次都水客一樣大包小包。

有個年輕男生曾經說過我,其實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表揚還是批評。他就是說:唔,估計你現在對人類已經沒什麼興趣,我不一樣啊我還年輕啊,我就喜歡旅行中和各種各樣的人聊天,喜歡體會當地人的生活。酒店嘛!不就是晚上回來睡個覺嗎?

當時我內心的白眼簡直要翻上天。「當地人的生活」和「遊客去的地方」,簡直是鄙視鏈上的兩個大詞兒。每次你去到一個新鮮城市,吃了好吃的飯菜,一定會有人給你留言說:那都是騙遊客的啊。那不正宗啊。但你多問他一句那到底哪兒好吃,他一定給你推薦一個特別難找的小巷子里的臟飯館兒,附帶初心不改的江湖民間傳奇故事。(朋友,我不是拍舌尖的,我就是想吃頓好飯啊。)

至於「當地人的生活」,絕對是個居高臨下的偽命題。帶著一顆俯視的心,好像降尊紆貴走趟小巷子或者城鄉結合部,就有了另外一種超越買門票看景點的優越感。

我們總是對只有遊客的地方充滿警惕,認為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假象,也認為自己的品位超越了大多數出門旅行的人。覺得一個有趣的地方,當地人和遊客混在一起都樂此不疲,才是城市的精髓,這話沒錯。但「當地人的生活」終歸是一個需要長期浸入的生活過程, 你短暫的探尋一下,用來對照自己的生活,是無意義的。

「當地人的生活」這個詞就帶著一種居高臨下和放縱的獵奇,跟領導視察似的。他們去看少數民族走婚,去看恆河邊的儀式,去水上市場買菜,去夜市上吃小吃,去巷子里張望別人的家,就像外國攝影師激動的拍下了魚鷹捕魚的照片,發現那幾個筏子其實是成天就在那兒收費拍照的。諸如此類,最後我其實很困惑當地人的生活到底應該怎麼算,這件事總是向下兼容沒法向上,就好比我也想去中東體驗當地土豪的生活啊但臣妾做不到啊。

(曼谷的 The Commons,我最近很愛的街區之一)

我喜歡城市旅行。有一些城市,確實是充滿遊客意味的,是很美,也不錯,但你去一次之後,很少有機會或有慾望再去第二次。而另一些城市,是可以反覆去的。前者對我來說,可能是伊斯坦布爾,後者就多了:杭州、香港、曼谷、京都、東京、紐約、等等。都可以一去再去。但我從來沒有妄圖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而是在龐大的城市中尋找自己想要的,和喜歡的。

大都市總是文化多元,你可了解不過來,只要有幾個能打動你的點就可以。文藝青年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台北,每次都會去誠品書店;我有幾個朋友每次去東京,都有固定打卡地點:要麼是蔦屋書店,要麼是新宿二丁目;像我每次去杭州,必然要去江南驛吃個飯;另外閨蜜每次去香港肯定要拜佛,她說「拜佛當拜連卡佛啊」……

我們的長輩可能不能理解,為什麼旅行是反覆去同一個城市呢?他們是另外一種旅行代表:像集郵一樣,在所有風景名勝處打卡。沒錯啊,看看不一樣的世界。當你看得足夠多,就可能會更愛與自己契合的城市,是那種在陌生的」當地「尋找到自己的生活的地方。

人都是先朝外走,最後都會朝內看。

年輕時旅行,簡直就是趕場,睜眼就要出街,夜深才肯回來。酒店的意義確實是個睡覺的地方。隨著年紀增長,你的要求慢慢多起來。到後來,一間好酒店,有時甚至就是旅行本身。

放在從前,怎麼可以覺得酒店就是目的地呢。你有沒有發現,大概從三五年前開始,整個世界規則都開始不一樣了。新的城市文化、新的街區、都是新的生活方式塑造的。而我還說過,Instagram 改變了全球的審美,同時也改變了生活方式。舉個例子:我三月的時候去了一次曼谷,制定旅行計劃的時候,我預定了幾家亞洲50佳餐廳,還去了幾家網紅咖啡館和創意街區。有的地方很好吃,有些一般,但我知道拍出來一定很好看啊!

作為熱愛研究生活方式的人,這次旅行對我很有啟發。 回過頭來再看北京和上海的街區,就有了更多靈感與想法。

(比如這張我發過的 The Jam Factory 創意園區)

有趣的是,一座酒店往往是一個城市地標。和景點雕塑、著名廣場意義是一樣的。

隨著新世代生活方式的變化,一間地標式酒店,要慢慢滲入所在城市肌理,融入當地文化,但同時又改變街區氣質,並激發創意靈感。

(去年開業的曼谷皇后公園萬豪侯爵酒店)

是的,時隔幾個月,我又去曼谷了。

不知不覺中,曼谷在我心中的印象已經慢慢從一座旅遊城市,變成了創意靈感之都,無論是廣告行業,還是創意街區,或曼谷網紅店,總是能讓人發現一座城市快速成長的驚喜軌跡。

能夠成為城市地標的酒店,也是隨著這一系列改變成長。比如我們熟知的萬豪酒店品牌,去年在曼谷新開了曼谷皇后公園萬豪侯爵酒店。

「侯爵」是萬豪酒店品牌升級的一個標誌。能夠冠這個名字的酒店要滿足以下幾個特徵:

一,有超過1000間以上的客房。

二,必須位於城市市中心。

三,必須有高科技視聽、商務會議、智能系統。

而從軟體角度來講,更多將視野聚焦於「創智階層(Inventive Class)」,助力賓客捕捉和發揮旅途中迸發的靈感火花,滋養創造力。

我這次來,是參加 TED X MARRIOTT 的大會。

萬豪酒店品牌邀請了三位年輕的創智階層人士,以TED大會的形式,講述他們對「成功」的理解,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身份的青年,無論工作或是生活,「成功」一詞對他們都有著獨特的定義,這意味著面向未來、通過創意思維發揮影響力並渴望美好生活。旅行之於他們而言則更是一種開拓思維,激發全新思考方式的絕佳方式。

Cesar 熱愛旅行,看他畫出的航線圖,他幾乎已經去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通常故事就在這裡開始和結束:一個 Gap year 的年輕人,環遊世界,並且沿途做義工。他參與了海洋清污和救助海洋生物的行為,而這一切給了他很大啟發:他開始研究風力自動清污設備,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在香港建立了 MakerBay 和 Scoutbots 環保創業公司,就「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如何幫助維護更為清潔的海洋環境」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以商業的形式繼續研究環保的持續性發展。

Aparna是一名印度的藝術家,致力於創作幽默而富於社會深度的藝術作品。在旅行中,她對裝置藝術和人類行為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開始動手研究人體習慣與自動感應裝置之間的聯繫。貫穿生活中的無意識行為與習慣,對生活的智能化有什麼影響?

我們看到她做了幾個感應的點,掛在牆壁上,隨著人在房間里的走動,那些點也隨著發生形狀的變化,繼而,她開發了複雜的機械,也可以通過人體的行動發出指令,隨之做出關聯的動作。很多人不明白,這樣的研究對生活有什麼意義,而這真的可能就是未來科技起步的開端,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都是從一些無意識的小動作開始的。

Matilda Ho 則是專註於投資領域的投資人。她曾有在上海生活學習的經歷,對於食品安全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隨著她走遍了中國大陸的很多地方,她對建立新的安全有機食品體系產生了靈感,每一口放進嘴裡的食物,從哪裡來、如何耕種與飼養、如何採摘與包裝等都會影響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於是她試圖建立全新的平台體系,讓物產豐富的大區域,可以聚合通過驗證的有機食品對當地農民和消費者都提供幫助。不久以前,「一米市集」上線,如何跟友善農夫,買一份誠食,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以往旅行中未曾有過的經歷。萬豪國際集團亞太區品牌推廣副總裁霍日燊先生(Mike Fulkerson)表示,「人身在旅途,是最容易產生最好的創意的時候,同時,很多棘手的問題也會突然有了新的解決角度,我們為他們創造這樣的機會。」

(曼谷皇后公園萬豪侯爵酒店大堂)

作為萬豪酒店與TED全球性合作的一部分,此前,萬豪酒店已在美國、迪拜、英國的標誌性酒店內成功舉辦TED沙龍。7月,位於智利的聖地亞哥萬豪酒店也將舉辦TED沙龍活動。而這是在亞洲舉辦的首次TED大會。在此期間,所有入住曼谷皇后公園萬豪侯爵酒店的客人都可以在客房電視娛樂系統中的專屬TED頻道觀看經過精心挑選的原創TED節目,在旅行的同時激發創新思維與靈感。

(TED泳池派對,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歡快的聊了一晚上,產生了很多不一樣的靈感。)

最近去過不少城市的酒店,在新生活方式的影響下,紛紛在探索所在街區文化方面做了更靈活可喜的改變。你不僅僅是住在這裡,你可以參加他們健身俱樂部的山間跑步活動,或騎上自行車去探索歷史文化街區。而曼谷也是一個本土文化與潮流生活結合得相當好的城市。作為一個街區地標型酒店,強調創意生活,在傳統中尋找時髦理念,更是讓人眼界大開。

(現代化的酒店設計、承載藝術展覽的空間、本土料理、tutu車主題的甜品,融合得水到渠成)

The Commons 是曼谷近年來熱門的文藝網紅地點,這並不是「當地人的生活」,而是當地人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對當代城市生活的一個探索。

舊有的街區建築物改造,成為了一座四層樓的開放式商業綜合體,以潮流餐飲為主,兼顧生活體驗和社交功能。

樓下是咖啡館、甜品店、麵包房、酒窖、小吃店,你在任何一家店買了食物,都可以坐在整個開放區域里吃,而不是只能在商家提供的位置上,因著這個開放性,所以起名 The commons。

創始人講,大概用了四年時間設計和改造這個開放的商業體,一開始,沒有人相信一個沒有電梯空調、沒有星巴克、麥當勞入住的商業空間可以存活下來,這件事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而經過幾年的孵化之後,這裡已經成為當地青年和遊客的社交場所、打卡地點、最佳拍攝地。

這裡有網紅店 Rosat,也有手沖咖啡的培訓課程,還有繪畫教室。親身參與更有樂趣。而你流連其中,並不會覺得自己是在曼谷。

而既然來到泰國,又怎麼能不去海邊度假。

(華欣火車站)

古老的火車站,如今仍在使用。是的,在這裡可以更多體驗到原生態的文化。但你可以看到,隨著新世代旅行者的倒推,更多的新生活方式也在慢慢改變這座城市的風格。

在華欣萬豪度假酒店,呈現了和城市地標不一樣的慵懶情懷。酒店大廳以家中客廳的形式呈現,而貫通的泳池可以將整間酒店連接起來,非常適合全家漫遊或整間公司團建,而和其他住客的互動也毫無問題。高科技的會議室同樣支持遠程連線和智能分享。

酒店的餐廳和麵包房,在本地文化的基礎上更接近摩登城市潮流,在風土人情的基礎上依然讓你體會現代時髦兒的與時俱進感。

過去我們總是去這樣的餐廳體驗風土人情

而如今,曾經養大象的農場,也變成了泰國的葡萄酒莊園,你可以在這裡體驗德國釀酒師帶來的不同口味的葡萄酒與香檳。而我覺得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不是「當地人的生活」,但又帶有濃厚的本土風格。因為你總會情不自禁和法國的葡萄酒庄進行對比,發現饒有趣味的不同。這也是一種靈感的激發,在旅途中你會情不自禁的思索。

感覺是突然一下子,全世界的靈感和創意都在主導著生活方式的升級,就連華欣本地的夜市,也逐漸在朝文化藝術創意靠攏。乘坐酒店的 tutu 車去到他們推薦的文藝夜市,這裡可沒有沸反盈天的小吃熱鬧,而是可以看見各種不同藝術家的現場實驗。

(文藝夜市CICADA)

有些藝術作品還蠻有趣。比如下面這張。簡直有幽默感。

這一張就很萌。

有藝術家在當場繪製泰北山區的風貌。

不得不說,這是多麼文藝而獨特的風景,我想了想北京或上海有沒有這樣的夜市,並沒有找到答案。但這些年,創意市集確實也慢慢活躍起來,也有很多有趣的衍生品商店——你看,人在旅途中總是情不自禁的要和自己的生活進行對照。

但美好的海灘不常有,順著華欣萬豪的泳池走過去,一望無際大海在眼前展開。在沙灘上,在海邊的 Big fish餐廳里,你都可以坐下來,慢慢的對照,享受這美景,心中充滿期待和躍躍欲試。

所以現在的城市旅行,已經不僅僅是提供給你和原有生活不一樣的風物,而更多的是激發靈感與創意。萬豪酒店品牌助力旅行者「旅·獲精彩」,圍繞著好奇、創新、旅遊、企業家精神等關鍵詞,讓你感覺到,世界的不同,不僅僅在於當地人的生活,而是自己能親自感知到變化與變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庄雅婷 的精彩文章:

TAG:庄雅婷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最清閑的一座古鎮,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遊客去了都羨慕不已
國內最坑人的一個景點,本地人都不感興趣,外地遊客卻都搶著要去!
中國遊客赴日旅遊,一個人兩個行李箱不夠用,這一行為卻遭當地人的反感:不歡迎!
《嚮往的生活》中蘑菇屋大變樣,一個遊客不斷,一個仍無人問津
國內遊客最不想去的三個地方,遊客聲稱貼錢都不去
我們中國最坑的一個景點:本地人都不去的,外地遊客卻搶著去
這個地方女孩們當街沐浴!旅遊客嚇壞,而當地人說看習慣了!
國內最自信的城市,遊客來了不想走,當地人稱:我們不怕沒遊客
一個連「吃飯」這點事都要被人圍觀的地方,當然少不了中國遊客!
中國最神秘的地方,因為野人每年遊客絡繹不絕,一般人不敢來
印度最髒的美食,當地人都不愛吃,中國遊客卻搶著買
全國最「沒人氣」的世界遺產,一年的遊客還不如故宮一天的遊客量
非洲最具影響力的一個國家,對遊客實行落地簽,這些建築的存在讓遊客無一不驚嘆!
印度那些讓人「作嘔」的事情:當地人習以為常,遊客卻接受不了!
為什麼遊客都喜歡本地人不會去的小吃街品嘗美食,當真人傻錢多
故宮旁邊有個石獅子,遊客不願靠近,當地人也勸遊客不要拍照
在泰國旅遊 男性遊客的目的地都在這兒 難怪不帶女伴了
中國最奇怪的三個景點,本地人不去,外地遊客必來
安徽這個知名景點尷尬了,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當地人倒貼都不願去
我國最「失敗」的觀音像,本地人不去,遊客也不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