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生探訪老村醫侯方傑:行醫近60載 義診21000餘人次

大學生探訪老村醫侯方傑:行醫近60載 義診21000餘人次

來源:中國青年網南充7月19日電(通訊員 文苗 張君宇)

7月8日上午,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院赴南充營山黨員骨幹社會實踐服務團來到了南充市營山縣保增村拜訪了侯方傑老人。

見到侯老時他正專註地為一位老奶奶把脈,開處方。侯老雖已七旬,但看起來相當硬朗。

侯老從14歲開始獨立行醫,行程39萬公里,累計為群眾看病75萬人次,救治危重病人400多人,對南充市53個鄉鎮進行義診,行程達6800多公里,義診人數達21000餘人次,自貼車費、藥費達16萬元,為群眾減免診費藥費達10多萬元。

「我雖然出生於農村,沒什麼文化,父親是一位鄉村醫生,由於父親的關係,或多或少了解些醫學知識,但是我熱愛醫學,積極自主地學習傳統醫學,14歲開始行醫,至今看過的病人超過百萬人次。」侯老回憶著過去,緩緩談道。

侯老自行醫起,50多年來,十里八鄉的老百姓一有病,不管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他隨時出診。

一位前來看病的老奶奶告訴團隊成員,在這幾十年中,她非常感謝侯醫生對她們家的照顧,她的兒子患疾在身十幾年,侯醫生不但不嫌她家貧窮,而且免費為自己癱瘓在床的兒子診治,關照至微。

「這裡是我的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熱愛這裡。」一個醫療箱、一件藍風衣、一根鐵拐杖,這成了侯老每次出診時的真實寫照。

巡迴義診不言苦,仁愛播撒惠基層」,應該就是對侯老的真實寫照。

志願者與老人交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君宇 提供

侯老在行醫治病的同時,也時常關心社會各地的醫療事件。他說,自己行醫數十載,從未遇到過醫療事故。當他走訪或坐診各縣、鎮醫院時,他看見一些醫務人員並不耐心,病人也不理解醫生,缺少溝通是醫療事故的緣由。

侯老說:「你們將來也是醫生,一定謹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憂』,良好醫患關係的建立從來不依靠法律,也決不依靠法律;病人都是弱勢團體,要親切對待,當作自己的親人。」

在侯老的記憶里,他記著每一個病人痛苦的樣子,心情焦急。他將這樣的心情轉化為執著的力量,將醫者仁愛予以他的每一位病人。「病人在我的手中康復,他們的快樂,便是我的快樂。」侯老嘴邊時常掛著這句話。

候老正在為病人診治。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君宇 提供

在與社會實踐服務團同學們交流過程中,他笑談自己在過去醫學的學習中沒有固有的學習體系,醫療環境與設備也遠不及現在,自己早已是過去時代的人,已不及現在的學生。

侯老談話灰諧幽默卻不乏深意內涵。他希望讓團隊成員明白,醫生是一個嚴謹的職業。隨著醫學的發展,醫療技術日新月異,醫生要秉成嚴謹求知的心態,一邊充實自我醫學素養,一邊行醫治病。

侯老以一句話概括自己的一生,「這一輩子,我沒有忘記我是一名醫生。」

你還沒關注「鄉村白大褂」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白大褂 的精彩文章:

企業愛心捐助88輛醫療電動摩托車及醫療箱 解決鄉村醫生出診難題
觸目驚心!一例靜滴藥物外滲造成的嚴重併發症!
您怎麼看:鄉村醫生進行輸液資格考試
中華民族文化脊樑-中醫
村醫交流:公共衛生項目和鄉村醫生管理的見解

TAG:鄉村白大褂 |

您可能感興趣

兒童厭食怎麼辦?聽聽名中醫侯江紅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