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想撬開更多人的錢包,於是丟了這台Spark過來
「你買這玩意有啥用?」
做個理性的人真的很累,因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去考慮「有沒有用」。但可惜這世界上有很多「沒有用」但卻能給人帶來許多歡樂的事情——比如旅遊、電玩、音樂以及大疆SPARK無人機。
這就是大疆Spark無人機給ZAEKE知客最深刻的印象。它不是個生活必需品,也不會去改變你的生活,甚至在新鮮感褪去之後還有被束之高閣,成天與灰塵作伴之虞。但相信我,只要你玩過它,那麼你就會有無比強烈的想將之收入囊中的慾望。
只要喜歡並且覺得價格可以接受,那麼大疆Spark無人機將會是你家中,乃至你所居住的小區中最酷炫的玩具。沒錯,對不少人(乃至所有人)來說,Spark充其量只是個沒有絲毫的實用意義的玩具。但只要你還保留有那麼一絲的童心,你就不應該在意別人的眼光。
再說了,我一不偷二不搶,用自己賺的錢買個玩具又如何?
也許是第一台你真正願意帶著的無人機
ZAEKE知客一直驚嘆於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迅猛發展勢頭。2015年發布的精靈4便已經算是一台相當貼近於個人用戶的無人機產品,但僅僅半年之後,重量和尺寸僅為前者一半的Mavic就刷新了我們的三觀。而今年的Spark,則是在Mavic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重量和體積減半。
要怎麼說明Spark的便攜度呢?它在裝上電池之後,機身重量只有300克,大約是一台iPhone 7加上一台iPhone 7 Plus的總重。可以完全收納好Spark、好幾副備用螺旋槳、原廠充電頭以及一條MicroUSB充電線的原廠泡沫盒子,投影面積也就只有iPad Mini一般大小。
這也就意味著Spark幾乎可以塞進除了坤包之外的一切隨身箱包之中,我甚至能夠將Spark連同它的原廠收納盒,偷偷塞進IT碼農的背包中而不被察覺。
這也是為什麼ZAEKE知客認為Spark是一款正常人真正願意帶著的無人機的原因。Spark足夠小足夠輕便,帶著出去踏青或長途旅行,都不會給主人增添太多負擔。在到達遊玩目的地的時候,拿出Spark的動作也足夠簡單低調,絕對不會成為路人關注的焦點。
另外,Spark的螺旋槳和螺旋槳防護罩的拆卸與安裝都十分便捷。即便是第一次上手,也可以在短短几秒內完成單個螺旋槳或是防護罩的拆裝。ZAEKE知客認為這一點對於Spark這種攜帶型無人機來說極為重要——畢竟若是安裝和拆卸太過於繁瑣的話,會直接讓人失去使用的興趣和慾望啊。
更讓人拍案叫絕的,Spark甚至還可以使用MicroUSB電纜進行充電,其甚至還支持高通QuickCharge 3.0快速充電技術。所以在出去遊玩的時候,Spark根本不需要額外攜帶專門的充電器和電纜。當然這種便利,iPhone用戶們是享受不到的啦。
值得額外說明的,在3299元的Spark標準套裝之中,大疆隨機附贈了一枚比亞迪代工,支持QC3.0協議的18W快充頭。不過這一良心配件卻並不存在於在4599元的「全能套裝」中,好在Spark本身也完全兼容其他品牌的QC 3.0快充頭。
如此小巧和輕便的Spark並不是全無妥協的,在這個電池技術進展緩慢的當下,Spark便損失了明顯的續航換來了如此極致的便攜性。
即便是在實驗室的理想環境中,巴掌大的Spark的官方連續飛行時間也只有16分鐘(官方數據)。來到風力稍強些並且風向也十分多變的空地上之後,Spark的連續滯空時間就會縮水至10分鐘甚至更短。
根據ZAEKE知客實際的使用體驗,Spark最快能夠在短短半個小時之內吸干3塊電池的電量。換上新電池,到低電量報警而不得不返航的時間最快只有9分鐘左右(當然在樓頂試飛的時候風確實不算小)。如此短的連續滯空時間,是搭載任何快充技術或是準備更多電池也無法逾越的短板。
這也是大疆官方將Spark的用途定義為「自拍、合影等近距離低空拍攝」的原因。若是對飛行時長、距離和高度有更高要求,卻又不太希望犧牲便攜度,那麼還是考慮下「御」吧。
不過這並不代表Spark的相機模組不值一提,Spark的相機雖然只有1200萬像素,但感光元件尺寸卻有1/2.3英寸。搭配F/2.6光圈和2軸機械防抖,Spark的相機硬體規格其實是超越了不少旗艦智能手機的——比如iPhone 7系列。
實拍的效果當然是沒有太多好說的,Spark的拍照水平基本能夠趕上當今的旗艦智能手機們。這對於大疆來說可算是一個相當值得表揚的進步了,考慮到自家的「御」和Phantom 4 Advanced那極其不穩定的畫面色彩還原,Spark的直出畫質已經是相當優秀了。
但說到底,Spark搭載的畢竟只是一顆1200萬像素的感測器。較低的像素總數和較大的廣角,使得Spark的靜態照片細節表現相當一般。碰巧航拍又是個相當需要像素總數的活,如此便導致Spark的照片只停留在「觀感好」的層面上,並不能滿足「數毛黨」們的需求。
Spark的拍照模式中還有模擬單反和光場相機的功能。其「先拍照後對焦」以及單鏡頭實現的「大光圈虛化」效果,都是相當有意思。其中大光圈虛化更似乎是藉助於Spark的紅外測距儀完成的,但考慮到Spark的主相機是個泛焦鏡頭,所以其「大光圈虛化」的效果甚至可能不如國產雙攝手機們。
也正如我們所料,Spark的「大光圈」的實際成片的效果依舊是如同將被攝主體用PS從背景中摳出來,然後給背景上一層高斯模糊那般簡單粗暴。ZAEKE知客覺得這樣的「虛化」真的只是「玩玩就好」,別太當回事了。即便只是用來發朋友圈,那麼也會有種「車禍現場」感覺。在拍攝相對較近的物體時,不支持自動對焦的主相機就更無能為力啦。
至於夜景拍攝?Spark只是做的勉強合格。即便有了這樣一塊不算小的「底」,並且還有2軸機械防抖,但Spark拍攝的夜景照片卻只有市面上1500元等級智能手機的水平。
那麼視頻錄製品質呢?只是尚可。因為Spark實在是太輕了,稍有點風便會讓這個300克的小精靈在空中搖擺不定。若是在樓頂,或是水庫邊這樣的開闊地帶,Spark就會在風中「瑟瑟發抖」。
誠然大疆的UltraSmooth電子防抖能夠讓視頻比較流暢與穩定,但在由於風向不穩定而導致的飛行方向前後抖動,則是Spark在錄製視頻時最無法迴避的缺點。不管是懸停錄製,亦或是物體跟隨,這樣的的現象都會多少地存在著。
還有這種操作?
和其他一些便攜型無人機一樣,大疆並沒有為Spark原廠標配個碩大的遙控器。對Spark的基礎操作要麼是使用手機端的DJI GO,或是直接用手掌和肢體語言。
等等,肢體語言?還有這種操作?
沒錯,就是有這種操作。Spark支持對人臉識別進行啟動,在成功識別人臉啟動之後,就可以使用手掌的手勢和手臂的揮動操控Spark飛行或是拍攝照片。用這個操控模式下的Spark可以實現環繞用戶身邊的飛行,或是乾脆向更高遠的地方飛去以便拍攝更大廣角的照片。
想要啟動這一模式,只需將已經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的Spark托起並保證其攝像頭對準自己的臉,雙擊尾部按鈕。在四個螺旋槳開始旋轉之後輕輕一拋,Spark就可以懸停於空中。或者乾脆在其騰空懸停之後,直接伸出手掌在攝像頭面前晃一晃,就能夠直接進入「掌控」模式。
只要能夠成功激活Spark的「掌控」模式,你就可以像絕地武士使用原力一般,用手掌的移動操控這個小精靈四處飛動。只要向著攝像頭伸出手掌,它也可以自動跟隨操控者的移動向各個方向平移、前進和後退,而非如一些人想像中一般只能夠繞著原地不動的操控者飛行。
在該模式下,單手揮舞便可以讓Spark向更遠和更高的方向後退一段距離(大約距離操控者3米的樣子),揮舞雙臂便可將其召回。對著攝像頭用雙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比出長方形,便可以讓「曉「在當前位置拍攝一張靜態照片。
使用手勢控制降落?當然可以,只要在Spark穩定懸停時,將手掌平放伸到它下面大約20厘米的地方,它就能夠慢慢地穩穩地降落在你的掌心之中。
憑藉著這樣的功能,Spark除了在戶外進行拍攝之外還能夠在室內(當然建議是比較寬敞的室內,並且裝上槳葉保護罩以防萬一)等沒有GPS信號的地方起飛。基於視覺的定位系統和機身內置的自動避障系統在室內能夠發揮一定用處,如此不管是一群朋友們聚會自拍或是單純的飛著玩,Spark都能夠應付。
那實際的操控體驗又會怎樣呢?
簡單形容,便是「有趣,但不完美」。
所謂「有趣」,便是Spark能夠很順利並且準確地識別用戶的手部動作,並且做出相應的反應。在吃瓜群眾們看來,操作者就會如同絕地武士一般,像是使用原力操控著Spark。這種操作方法在外人看來是十足的「黑科技」,也一定能讓周圍的人投來驚詫的目光。
Spark在「掌控」模式下,功能性自然是被大幅度削減的。首先在該飛行模式下,Spark只能拍攝靜態照片,不能錄製視頻。其次在該飛行模式下,Spark最遠只能夠飛行至距離操控者3~4米的位置——畢竟Spark還是要去持續識別用戶肢體語言的。最後,若是希望Spark能夠準確並且迅速的對自己操控做出回應,那麼就需要盡量增大動作的幅度
至於「不完美」則有兩個原因,其一是Spark對於動作操控的識別反應速度偏慢(至少不如官方宣傳視頻那般低延遲)。手掌緩慢移動時,Spark的跟隨能力尚可。但從手掌開始移動到Spark做出反應之間,會存在一個1秒鐘左右的延遲。由於這種延遲的存在,ZAEKE知客覺得最好還是不要在不太開闊的環境中使用「掌控」來裝酷——若是萬一碰到花花草草或小朋友,那就真的不好了啊。
其次,則是Spark在戶外強逆光或是光線不太好的環境下,會有非常高的幾率無法識別到用戶的面部和手部。ZAEKE知客便碰到過好幾次這樣的情況——在強逆光環境下雙擊按鈕開啟「掌控」模式時,Spark的攝像頭彷彿失了智一般地上下來回擺動,但就是檢測不到我的面部。並且在成功騰空之後,Spark也好幾次丟失了對我手掌的追蹤。不管我如何揮舞手臂和手掌,它始終茫然地懸停在空中,嚇得我趕緊拿出遙控器控制平穩降落。
小包里大片玩具
以前甚少接觸無人機,但看到大神們用無人機拍出如同電影大片一般的鏡頭之後羨慕萬分?那麼Spark應該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你自己動手「拍大片」的願望,甚至和競品們比起來,Spark在視頻拍攝上擁有硬體優勢。
這種「硬體優勢」,自然是來源於其的自帶2軸機械防抖鏡頭。其他定位接近的競品(比如零度XPLORER Mini)基本上都是依靠電子防抖,防抖效果自然不如Spark。再進一步說,Spark憑藉靈活度更高的鏡頭,是能夠正兒八經的拍攝俯視視角的,而非只能「盯著」前方。
雖然只是目前大疆旗下最入門級別的無人機產品之一,Spark內置的飛行模式功能卻一個也不少。對無人機初學者們來說,Spark最有吸引力的應該是其「一鍵短片」功能了。提供的「衝天」、「漸遠」、「環繞」和「螺旋」四種預設模式,可以讓初學者們方便簡單地拍出大片一般的效果。
但這一功能並不意味著Spark是一個徹底的「大片工具」,因為「一鍵短片」功能所做的,實際上只是錄製一段不到20秒的短視頻。DJI GO 4應用則可以降之編輯後導出稱一個10秒左右的短視頻,並配以一些不同效果。使得「如同大片一般」,但奈何只是「如大片一般」。當做朋友圈騙點贊的素材相當不錯,但用到其他地方就並不理想了。
但和自家體量更大的兄弟們相比,Spark畢竟是一款非常小巧且輕量化的無人機,這也導致其抗風能力並不突出。2軸機械防抖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夠保證錄製視頻的穩定和流暢,但在劇烈搖晃時的防抖效果也不如自家那些配有3軸雲台的兄弟們。和那些滿大街跑的城市SUV們能稍微走走爛路,但不能真正去越野一個道理。
其次,在不額外購置遙控器的前提下,Spark是只能夠通過5.8GHz的Wi-Fi與手機相連。5.8GHz的頻段相對目前被廣泛應用的2.4GHz頻段來說干擾更少,但是其「穿牆」能力和遠距離的信號強度卻並不佔優。所以若是單純地通過手機控制Spark,那麼其續航半徑就會受到明顯的制約。
怎麼解決?當然是買個遙控器啦。
確實,以目前Spark給人的體驗來看,使用手機操控和手勢操控已經可以實現絕大多數的功能,「一鍵短片」功能甚至允許用戶放開雙手自己給自己拍出大片一般的短視頻。
但就操控的精度和靈敏度而言,在智能手機屏幕上指指點點始終不如兩根靈敏的搖桿。更不要說在使用遙控器操作的時候,Spark的圖傳品質會更穩定,圖傳距離也會更長了。
一個很好,但售價不菲的玩具
我們真的需要一台Spark這樣的無人機嗎?不一定。我們想要一台Spark這樣的無人機嗎?是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Spark做的就已經足夠多也足夠好了。它在好玩、酷炫之餘,又不會因為過於笨重而讓人失去帶它出門的興趣。普通地塞入包中普通地出門,心情好便拿出來飛一飛,不方便的話就留在包里。Spark的存在感不高,但是需要引人注目的時候,它卻可以拉來足夠多羨慕的目光。
如果你是個攝影/航拍愛好者,那麼請你果斷忽略掉Spark,直接從Mavic起步。因為Spark的拍照畫質誠然不錯,可是視頻錄影性能比較一般,並且輕量化的機身也難以在較大的風中保持穩定懸停。
更進一步說,不少攝影/航拍愛好者們在購買Spark這樣小型的無人機時,大多是抱著規避「禁飛令」的心態的。不過由於重量超過了規定的250克,所以仍舊需要進行登記「上牌」。即便它只是個玩具,在拿出來把玩時也要按照基本法律和規定,受到「限飛令」或「禁飛令」的控制。哪怕Spark只能夠被稱為「玩具」,但國家可並不這麼認為。
如果你只是個尋求不一樣的自拍角度,以及想要體驗體驗操控無人機的快感的初學者,那麼請你除了Spark之外不要考慮其他無人機產品。儘管大疆目前在售的無人機中Spark的售價只是第二低,但售價更低的精靈3不支持視覺識別功能,是實打實的上代「過氣」產品。
但話說回來了, ZAEKE知客覺得大疆在Spark這款無人機的定價上實在是有點「雞賊」。其3299元的標配套餐價格作為入門的門檻確實很低,但4599元的「全能套裝」才是最優之選——一方面是解鎖Spark的全部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多一塊電池讓Spark不至於「三秒真男人」。可對於真的愛玩的人們來說,3塊乃至4塊電池才是最起步的配置。
曾經高昂售價的無人機,是需要掌握足夠的技巧來操作,再經過繁瑣的後期處理,才能夠獲得成果與成就的工具。只是台中高檔智能手機售價的Spark,只需從手裡拋出就能起飛,只需要在App里點幾下就能拍出「大片」,這是讓人玩的開心的「玩具」。
但比起那些真的只是玩具的玩具而言,Spark有著足夠拍攝能力與防抖性能、方便易安裝的螺旋保護罩、好用且通用的快速充電技術等,依然保留著無人機的基因與考慮。在ZAEKE知客看來,這是大疆完成工業級、專業級、消費級到入門級市場覆蓋的最後一步,也可以說是開啟「全民無人機」時代的第一步。
可黑色幽默的是,我們看來是玩具的Spark依然觸及「限飛令」的限制,其可玩性幾乎被腰斬甚至完全抹殺。但以大疆這發展勢頭來看,其在未來很有可能推出一款符合要求的玩具,並擁有更好的飛行與影像性能。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高通發布第三財季財報 看起來不那麼樂觀
※魅族PRO7定妝照:這次的爵X人生長得像電冰箱
※這塊史上最速的海盜船SSD,要把性能推上高峰
※飛傲X7 Mark Ⅱ圖賞:內外兼修的新旗艦
※飛傲F9圈鐵耳機圖賞:斗水小漣漪
TAG:ZAEKE知客 |
※無人機家族再添一員:售價近萬的大疆精靈Phantom 4 Pro來了
※這台大疆無人機,可能是你不太了解的大傢伙
※摺疊後只有iPhone大小,如此高性能的無人機,性價比超大疆了!
※大疆開始搶 GoPro 飯碗了
※VR眼鏡盒子能不能玩大疆RMS1機器人?實測後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大疆這次不發無人機,但把4k影像塞到了你的口袋裡
※為了能讓自家無人機能幹更多事,大疆發布PSDK開發包和禪思XT2
※哈利波特終於要出手遊了!IphoneX可能要停產?大疆又突破自我發布了新款無人機……
※上面的是X-Star,下面的是大疆精靈
※模友自己DIY大疆Spark只花了1200元,飛起來怎麼樣?
※大疆最適合拍vlog的運動相機來襲,GoPro顫抖了!
※感嘆的同時也在驚嘆 大疆到底要把go pro逼到何地
※大疆剛發了一款2499元的口袋相機,解放了你的iPhone
※讓大疆如此尷尬,這款無人機是怎麼做到的
※開箱 | 大疆OSMO Mobile 2,以及為什麼選了它?
※三軸穩定還能變焦,有了它手機也能拍大片—大疆DJI靈眸 OSMO Mobile 2 防抖一體智能手機雲台
※大疆靈眸OSMO口袋雲台相機來了 買不買都值得看看
※大疆如影SC開箱:做一個沒有麒麟臂的vlogger!
※699入大疆!小白上手秒出大片,這款Vlog神器太硬了
※打著做直播的旗號,我們體驗了這幾款「很穩」的大疆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