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部隊,山東最強偽軍集團,最後起義算落個善終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部隊,山東最強偽軍集團,最後起義算落個善終

文| 周渝

在侵略與反侵略的民族戰爭中,向來都存在著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作為被侵略國的國民,卻倒向侵略者陣營,並為之效力,這類人通常被稱為叛國者,而在中國,他們還有個專有的、更直接的名稱——漢奸。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這長達14年的衛國戰爭中,侵略國日本先後在華扶植了偽滿洲國、偽維新政府、汪偽國民政府等叛國偽政權,這些勢力之下亦組織有諸如「皇協軍」 「華北治安軍」 「和平建國軍」等名目眾多的部隊,好在如今對這些部隊都有個共同的通稱——偽軍。其中,山東吳化文部則屬於偽軍另一類——集團型偽軍。

抗戰初期,山東曾是著名的第五戰區,徐州會戰的主要戰場,振奮全國的台兒庄大捷就在這裡打響。但隨著徐州失守,山東到抗戰中後期也成為國民政府權力的真空地帶,同時也是關內偽軍人數最多的一省,其中規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吳化文部。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部隊,山東最強偽軍集團,最後起義算落個善終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將領」

吳化文是馮玉祥的西北軍出身。1929年,吳化文奉馮玉祥之命在韓復榘軍中任聯絡參謀。中原大戰爆發後,馮玉祥站在反蔣陣營,而吳化文卻跟隨韓復榘投靠蔣介石,對馮反戈一擊。抗戰爆發後,韓復榘因違抗軍令被槍決,吳化文部則被改編為獨立第28旅。從馮玉祥到韓復榘,再到吳化文,他們的軍隊始終都帶著濃厚的軍閥部隊色彩。「吳化文的部隊多來自於魯西家鄉子弟兵,他對待部屬的家長式父兄風格及地緣關係是內部凝聚力的主要來源。」西北軍統帥馮玉祥是有名的「倒戈將軍」,其麾下也出了諸如韓復榘、孫良誠、石友三、吳化文等一干倒戈將領,其中孫、石、吳三人更是突破民族底線,投靠日偽。

徐州會戰後,身為獨立第28旅旅長的吳化文積極收編地方武裝,擴充實力,很快將獨立旅擴編為師。抗戰時期在敵後生存的部隊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極容易與友軍發生摩擦,廣為人知的國共摩擦只是其中一例。當時在山東與吳化文發生摩擦最激烈的當屬東北軍系統的于學忠部,後來吳化文附逆,並為日軍異常賣命,對於學忠部發動兇猛進攻,其根本原因就是積累已久的吳於矛盾。當然,從種種跡象表明吳化文投敵附逆並非偶然事件,甚至可以說是蓄謀已久。1941年,在日軍的「圍剿」下,山東的國軍部隊一度陷入窘境,吳化文對其部隊發表講話:「咱們生活這樣艱苦,八路軍、五十一軍及省政府和咱作對,我一定給弟兄們想個辦法。」這段話不僅是吳化文向部屬暗示準備投敵的證言,同時也能看出其視軍隊為私有的軍閥本質。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部隊,山東最強偽軍集團,最後起義算落個善終

吳化文見汪精衛


山東實力最強的偽軍集團

吳化文從1942年春開始通敵。當時日軍大舉掃蕩山東國軍,于學忠部遭受嚴重打擊,吳化文此時已和日軍達成默契而作壁上觀。隨著山東國軍勢力日漸式微,日軍已不滿足於與吳化文用暗通款曲的方式合作,他們要求吳化文公開投降,誘降的同時,日軍還對其發動軍事進攻逼迫其就範。吳化文在日軍攻擊下節節敗退,招架不住之時他與重慶政府和軍統取得聯絡,軍統出於對敵偽進行利用的策略考慮,吳化文「接到戴笠類似『曲線救國』的密諭」。不過戴笠與蔣介石這回失算了,因為吳化文並不聽話,他在得到這層保險後,對部下說:「現在我們投靠了日本,將來如果日本打勝了,我們自然無問題。如果中國打勝了,我就拿著這封電報去見蔣介石。」不僅如此,他甚至還預算到將來國共一定會爆發內戰,並說「那時他(蔣介石)如不要我們,咱就去投共產黨去,怎麼說沒有光明前途呢?」

1943年1月,吳化文正式公開投敵,其部被改編為「和平建國軍山東方面軍」,吳任上將總司令,日本人新榮幸雄擔任其顧問。同年4月,吳部改編為第三方面軍。據劉熙明所著《偽軍:強權競逐下的卒子》一書載,吳化文部改編後「兵力約一萬多人,南京除增加軍餉及裝備外,張步雲偽軍也一度編歸他指揮。1944年春,吳部有一萬九千多人,在日本及汪偽政權的全力支持下,成為山東實力最強,又最重要的偽軍集團」。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部隊,山東最強偽軍集團,最後起義算落個善終

1943年2月國民黨魯蘇師長吳化文與汪偽要員

拆國軍台,見風使舵

無論投敵前還是投敵後,吳化文部在本質上都是一支軍閥部隊。一方面,他接受日軍與汪偽的補給援助,積極擴充勢力,另一方面又與國府方面保持聯絡,「騎牆」以便見風使舵。吳化文的部隊雖不像「黃衛軍」那樣從建軍宣言到實際軍事行動都緊跟日軍步伐,但因其與于學忠部積怨甚深,客觀上還是幫日軍拆了國軍的台。吳化文投敵後,矛頭首先就對準了老冤家于學忠。1943年5月,吳部配合日軍共約3萬餘人向沂水、蒙陰間山區游擊根據地大舉進攻,于學忠部奮起反抗,而吳化文部用日本人提供的武器打起昔日的友軍來毫不手軟,戰鬥異常慘烈,「敵我傷亡相當重大」。何應欽在分析形勢的公開報道中稱:「吳逆化文籍敵之攻勢,亦乘機進據山區,目下除吳逆化文部乃拒守山區與我對峙外,已無敵軍部隊。」

其實在吳化文對於學忠部進攻之前,國民政府方面就派李仙洲聯絡吳,李在電文中對他說:「於公為中央大員,似應投鼠忌器,留作他日轉圜之機。」暗示吳應為自己留後路,停止對於學忠部的攻擊。但吳化文拒不接受,「乃協助日軍擊潰於部的周光烈第五十一軍及劉桂堂部,俘虜挺進第二縱隊司令厲文禮等多人,國軍慘敗」。經此一役,于學忠部被迫撤離山東,至此,山東的國軍正規軍全面瓦解,只剩3萬人左右的游擊隊。而日偽軍數量達到了18萬人之多,成為華北偽軍人數最多的地區。不過吳化文趕走了山東的國軍正規軍,在客觀上讓中共的武裝得以更快的在這一地區發展,從1943年夏季到1944年春,中共先後發起三次討吳戰役,俘虜大量吳部人員,繳獲大批武器。

「倒戈將軍」下的倒戈部隊,山東最強偽軍集團,最後起義算落個善終

吳化文(右)在濟南高埠部起義


看透國民黨,躲過一劫

抗戰勝利後,國共矛盾日益激化,儘管國民政府內部一直不乏以漢奸罪審判吳化文的聲音,但出於實際利益的權衡,作為地方實力派的吳化文部還是成為國民政府拉攏收編的對象。與許多投降的偽軍一樣,吳化文部得不到國民政府真正的重用。起初,吳化文的部隊被收編為一個軍,1946年春被降編為第七縱隊,「吳為司令,共一萬八千人,一萬五千支槍」。幾個月後,吳部再次被降編為第二保安總隊,從「正規軍」淪為地方保安武裝。吳化文也意識到蔣介石並非真正信任自己,於是一方面對國府陽奉陰違,另一方面與共產黨取得聯繫。實際上吳化文的猜測沒有錯,蔣介石不但不信任他,並且早想將其除之而後快,起初沒有按李延年等人的建議以漢奸罪審判他,是因忌憚其手中尚握有兵權。1946年夏季,蔣介石密令王耀武,讓他召見吳化文,並以違反軍令罪將其「就地正法」,但因消息走漏,吳化文拒不來見,躲過一劫。1948年濟南戰役打響後,吳化文已決定起義,在對部屬進行一番思想教育後,於9月21日率領兩萬餘人戰場起義,濟南戰役最終以王耀武被俘,山東國軍全部瓦解而告終。

吳化文部被改編為第35軍,先後參與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在戰鬥中,該部減員嚴重,解放軍遂將其與其他部隊進行合并,儘管合編後的部隊還以吳化文為軍長,但已從本質上結束了該部隊私有化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吳化文離開軍隊,不再掌兵,他本人於1963年在北京病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偽滿洲帝國軍為何沒有派系鬥爭?
打造中國版的米老鼠,我們還有多遠的路?
守護人民,守護安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哪裡需要去哪裡
林彪談打仗:堅決的犧牲才能換得更少的犧牲
明末的中國為什麼會再三錯失大航海時代?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復榘手握1個集團軍,為何面對日軍,放棄山東?最後被槍斃
最後一波補強內線!簽下山東隊外援,馬刺隊要在季後賽攪局?
山東無緣總決賽,下季球隊恐迎巨變,五人恐離隊,小丁或赴NBA
CBA最會隱藏實力的球隊,看來遼寧隊、山東隊奪冠的希望又要落空
山東隊雖止步CBA總決賽門外,卻勝了自我,下賽季重新再戰!
北京雙殺浙江最頭疼的卻是山東 兩隊已成魯軍季後賽卡位戰勁敵?
繼煙台之後,山東又將崛起兩座潛力巨大的城市,或將超越徐州!
廣廈半決賽對陣山東前兩戰必須拿下,山東魔鬼主場驚人戰績太可怕
山東贏球董事長「被起鬨」,賽後更衣室小丁累癱,稱讚最漂亮一戰
山東魯能迎來頂級帶刀後衛,邊後衛竟然連續兩年奪得隊內最佳射手
為了籃球和女友分手,丁彥雨航下個賽季回歸山東隊?
半決賽將迎廣廈戰山東,山東恐因自身這點太強或將勝利拱手讓人
歷史意味著山東隊大腳站在了總決賽的舞台,球隊再迎來二個好消息
轉會塵埃落定,是江蘇女排上演終極逆襲?還是山東男排扮演起兵?
山東籍最後的將星,開國少將孫干卿隕落,65歲指揮老山炮擊戰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六個主力師開赴東北,師長都是誰?
山東魯能功勛鐵腰今夏或再次離隊?若回家鄉球隊效力將是最好結局
軍政全能的開國上將,和許世友並稱山東二虎,死後要求不進八寶山
說好的總冠軍呢?山東高速被廣夏翻盤,丁神的冠軍夢破碎了!
勞森終於出了汗,山東隊雖然大比分落後,但晉級指數還是五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