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5升直六渦輪戰神:Skyline 25GT Turbo

2.5升直六渦輪戰神:Skyline 25GT Turbo

原文發佈於2006-06-02

五月的墨爾本,已經開始進入初秋。一陣陣的秋風吹過,沒有冷的感覺反而令人格外精神。夕陽伴秋風,就是在這樣的一個下午,筆者來到墨爾本市南部的港區,採訪一輛我期待已久的日產戰車,它就是被譽為入門戰神的Skyline R34 GTT。這分期待,源自自己對日產SKYLINE車系的情有獨鍾,因為在下的日常座駕也是一輛R32 GTST,開著它,在這個秋意昂然的下午邂逅另外一輛「天際線」,心情早已在數日前變得興奮異常。到了約會地點,停在這台R34旁,寒暄幾句後,再看著兩台車,感覺彷彿就是兄弟聚面,格外親切......港區巨大的停車場,空空如也地停靠著這台R34,作為報道,自然要介紹一下這台猛獸的前世今生了。

圖:筆者的R32與R34 GTT,兩代同場下,格外親切。

1989年,第八代的SKYLINE車系誕生,其車系內包含了許多個不同代號的變種,分別有GXI(FR32)、GTE(HR32)、GTS(HCR32)、GTS25(ECR32)、GTS-T(HCR32)、GTS-4(HNR32)等,當然最為知名的必然是有東瀛戰神之譽的GT-R(BNR32),也是從這代SKYLINE開始,RB系列引擎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計有RB20、RB25、RB26等,RB系列的意思為Race Bred,後面的兩位數字代表整數排氣量,D就是Double cam(雙凸輪軸)、E代表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電控燃油噴射系統)、T就是Turbo渦輪增壓,一個T代表單渦輪,而好象RB26DETT,就是雙渦輪增壓系統了。

1993年,第九代SKYLINE投產,全線車系的車架代號和配置都升了級,除了代號BCNR33的頂級GT-R外,第二把交椅屬於一台名為GTS25t的ECR33,使用一台代號RB25DET的直列六氣缸渦輪增壓引擎,採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布局,馬力輸出達到250匹。

圖:代號ECR33的GTS25T,是一台改裝潛力非常高的SKYLINE。

到了1997年,又到了日系車型全面轉款之際,SKYLINE的新一代接班人被公諸於世,第十代SKYLINE,也就是風靡全球的R34系誕生。這代除了GT-R以外,就只有兩個「民用」版本,一台是沒有渦輪增壓系統的25GT-V,使用RB25DE引擎,馬力有200匹;另外一台便是今天主角,25GT-T,RB25DET引擎可以發出280匹的上限馬力,但習慣上,車迷還是簡單地將其成為GT-T。

看著停靠在一起的兩輛車,一種無形的感慨油然而生:32和34,彷彿兩個時代交織在一起,擁有著SKYLINE血統的車系,一直倡導著對大馬力高性能的不懈追求,即便由其外觀,也滲透著無限的戰意!

圖:這台R34 GTT並沒有象許多車主般大肆改動,甚至裝扮成大哥的樣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原汁原味。

圖:雖然R34的首本顏色是藍色,但是黑色塗裝下,GTT同樣有著攝人的殺氣。

圖:賣相頗為統一的十代大燈,也是被稱為最具魅力的頭燈設計。

圖:前葉子板上的GT徽章,並非GT-R的專利,GT-T同樣配得上,畢竟是280匹的大馬力機器。

圖:GT-T的標誌之一,每台GT-T的左方均有此出口,用於中冷器散熱。

圖:從這個方向看去,跟大哥GT-R確有幾分相像。

圖:SKYLINE的字樣,令多少車迷為之傾倒,可惜該車沒有左駕版。

圖:四圓燈組合,除了法拉利,就屬SKYLINE最深入民心,R34已進化為一大一小設計。

先來個引擎參數列表吧:

引擎編號:RB25DET

配氣形式:Twin Cam、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及VVT系統

燃油供應:Nissan EGI (ECCS)

排氣量:2498 cc

口徑×衝程:86.0mm×71.7mm

壓縮比:9.0:1

最大馬力:280匹 / 6400 rpm

最大扭力:35公斤-米 / 3200 rpm

紅線:6800 rpm

從上述的基本參數可以知道,原裝的GT-T實力非常強悍,雖然內里所用的部件,例如活塞、連桿、曲軸、軸承甚至凸輪軸等全部均比RB26DETT弱許多,但是在Garrett的陶瓷渦輪的幫助下,以其2.5升的排氣量及NEO VVT系統的幫助下,RB25DET同樣達到了當時日系車型的馬力上限280匹。作為一台街道用車,RB25DET所拉出的動力已經相當夠用,所以車主並沒有放太多的補品去盲目增大馬力,最簡單的改動,例如進排氣等均採用HKS的出品,例如進氣方面選擇了SPF的冬菇風隔;全段HKS的排氣系統等。相信應付一般的道路狀況已經綽綽有餘了。

圖:不同於之前的R32、R33,R34的引擎艙變得美觀不少。

圖:身份證明文件:ER34,引擎為RB25DET,變速箱則是FS5R20A五前速系統。

圖:一台相當先進的直列六缸引擎,為了適應嚴格的廢氣管制條列,已用上了一系列的新科技,例如電子節氣門,貧燃技術,可變氣門正時等技術。

圖:也是因為這台RB25DET NEO VVT引擎有太多的電子化設備,車主只是選擇了簡單地強化一下進排氣便已完成改裝。

圖:進氣方面,使用了HKS的SPF冬菇型風隔,對於一台渦輪增壓引擎,高速的氣流可幫助提高引擎的響應性能。

圖:SILENT的中至尾段排氣系統,加上渦輪之後整段產品,均來自HKS。

原裝時的GTT已經是一台極具操控性能的房跑車,雖然其沒有GT-R上面的那套ETS四輪驅動系統,而只採用了傳統的FR布局,但卻有HICAS四輪轉向系統的幫助,令車輛在拐彎抹角時更覺鋒利。車主在傳動系統方面的改動上,只換上了一套EXEDY出品的雙瓣式離合器,以令動力傳遞更加直接。

圖:倒立式設計的BILSTEINB系列避震機套件,性能方面完全無須懷疑。

懸掛系統的設計,一直是SKYLINE的強項,ER34當然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如此傳統,前後均採用多連桿式懸掛設計,相比一眾跑房車,GT-T在此項上交足功課。車主換上了德國BILSTEIN的套件,務求令操控更上一層樓,當然如此搭配下,相信沒有人會懷疑是否言過其實。

圖:前後制動系統的強化並沒有使用更大型的產品,只是更換了EBC出品的高性能制動碟和EBC的紅色高溫制動皮。制動效果令人滿意。

圖:HR Racing的18寸輪圈,採用前8寸後9寸的搭配,輪胎則來自FALKEN的ZX,前225/40R18;後245/40R18的尺寸。

駕駛艙內的改動並不多,其實以一直駕駛R32的筆者來看,這台R34的內裝已經很完美了,不過車主還是換上了一副來自NISMO的儀錶台總承,畢竟原裝180公里的限速太小氣了,另外就是那個獨特的BLITZ渦輪延時器。或者這樣,才能讓車主更好地集中精神享受駕駛樂趣吧!

圖:換上了NISMO的儀錶台,錶速高達300公里!轉速更可顯示至10000轉,可見GT-T的改裝潛力一點不會遜色。

圖:原裝已經有了齊全的附加儀錶,電壓、機油溫度、渦輪增壓值等。

五前速的手動變速箱,下為檔位比例參數:

1檔:3.214 (極速62 km/h)

2檔:1.925 (極速101 km/h)

3檔:1.302 (極速154 km/h)

4檔:1.000 (極速200 km/h)

5檔:0.752 (極速280 km/h)

後檔:3.369 (極速59 km/h)

終傳比:4.111

圖:這款BLITZ的渦輪延時器相信國內許多車迷朋友都沒有見過吧。不過用起來還是頗為方便的。

圖:雖然沒有電動設計,但仍可以作六向調節。

改裝清單:

本次的採訪對象,是位平易近人的大哥哥,他一來是咱們MODI-AUTO的網友,二來更是國內頗為出名的瀋陽「動力平方」改裝店的策劃者之一。通過他,讓我認識了許多的在墨爾本改裝同好。他本人,更是把車輛視為朋友的超級愛車人士,同是愛車的我們話語間感覺十分投契,不單因為都是SKYLINE的忠實車迷,更甚的是,我們都抱著同一個理想:希望將國外先進的汽車改裝文化,帶回國內!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高性能車種介紹給大家,敬請期待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十代思域是菜車還是賽車!
【精華回顧】GT-R!
別人家的警車!我要去當警察……
速度利刃 實拍雅馬哈R6改裝賽車
8.12Free run靜態團隊聚會報名通道

TAG:無敵汽車網 |

您可能感興趣

vivo Z3上架官方旗艦店:驍龍710/Dual Turbo雙渦輪引擎
vivo X23發布:Dual Turbo雙渦輪引擎加持 3498元
勁爆188版本Nike Zoom Pegasus 35 Turbo 飛馬渦輪增速馬拉松運動跑鞋
雙渦輪引擎引擎,100km加速只需3.9秒!全新的奧迪RS5 Sportback
vivo X23發布:Dual Turbo雙渦輪引擎加持
Honda NSX Type R 回歸最初,只會有3.5渦輪增壓引擎!
HGP改裝大眾Arteon 使用3.6升雙渦輪增壓
華為旗艦跌至「1字頭」,5000mAh+雙渦輪+8G,狙擊iPhone
vivo X23永不卡頓,Dual Turbo雙渦輪引擎立功
馬自達6改用全球化車名,引入Skyactiv-G 2.5T渦輪動力
Air Jordan 1 渦輪綠髮售,盤它嗎?
超霸氣福特Explorer大休旅!EcoSport換裝小渦輪
vivo更勝一籌,比iPhone便宜3700,雙渦輪+2400萬+8G
vivo更勝一籌,雙渦輪+8G+2400萬,oppo不服
vivo再發新機,雙渦輪+2480萬+6G,oppo首當其衝
雙渦輪引擎加持!vivo LOGO PHONE亮相:10月1日發售
2019 本田雅閣備有1.5L渦輪與2.0L Hybrid兩種引擎配置!
華為放大招,5000mAh+三渦輪+5G芯,oppo壓力山大
摩托羅拉厲害了,渦輪引擎+人臉造型+2048GB 華為iPhono全部看呆!
vivo走上良心路,雙渦輪+4500毫安,oppo卻本性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