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hone音質的救贖,雙木三林i2便攜解碼器體驗

iPhone音質的救贖,雙木三林i2便攜解碼器體驗

自從iPhone 7開始,智能手機行業颳起了一陣取消3.5mm耳機介面的旋風。3.5mm耳機介面是目前通用性最強的介面之一。3.5mm耳機介面被蘋果取消掉後,手上耳機通過連接iPhone手機自帶的一個lightning轉接3.5mm耳機介面的配件來實現轉接支持3.5,mm耳機介面。

三木雙林(S.M.S.L)是一家技術實力頗為雄厚的HIFI產品廠商,產品形象和宣傳在以往都過於低調,但是產品實力卻非常過硬。在智能手機即將全面取消3.5mm耳機介面的浪潮中三木雙林推出了一款基於lightning介面的3.5mm便攜解碼器,並且支持高解析度音頻播放,通過了MFi認證,型號是i2。從產品的包裝背面可以看出來,i2幾乎支持所有的lightning介面的蘋果設備。

i2沒有任何配件,收納式的包裝也看上去非常簡潔。i2的外觀就像是一個傳統播放器的線控,全機身採用了金屬陽極氧化工藝,正面有著頗為立體感的造型,凹凸有致,看上去非常有個性和辨識度。按鍵也有細小的凹凸質感,內置的麥克風也相對比較隱秘,適合一些發燒耳機無內置麥克風的搭配使用。

金屬陽極氧化帶來的產品磨砂質感不是蘋果的那個普通配件可以相媲美的。雖然想一睹下裡面的廬山真面目,但是背面有四個防拆卸的螺絲,無法拆卸i2。i2輕薄機身採用了全金屬CNC切割的材質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裝飾,因為金屬鋁的高剛度有效抑制外部的信號干擾和震動,可以讓聲音信號更為純凈。

另外一方面i2使用的是lightning介面,該介面也是全金屬材質,並且通過了MFi認證,在產品安全性和兼容性上有了官方的保障。MFi的認證是比較複雜的,蘋果對MFi認證的授權也是非常謹慎和細緻的,除了對被授權企業資質和實力的考察認證以外還要對產品本身的規格和使用用途都有詳細的規定。Lightning線材長度大約為30cm,不長不短,感覺正合適。

自從iPhone 7代開始,蘋果iPhone系列手機的lightning介面似乎有些鬆弛。與國產大多數lightning介面設備相同,在蘋果目前其他的大多數設備上不存在帶套插不緊的情況,但是在我手上這台iPhone 7 Plus上卻有因為帶手機套而導致輕微晃動而連接失敗的情況,這種情況不是個例,之前在使用1MORE lightning耳機的時候也遇到過,但是官方的配件卻不存在這樣的情況,通過觀察初步判斷是國內通過MFi認證的lightning介面普遍相對偏短那麼幾毫米,導致手機在帶殼的時候插不緊。

i2通過了MFi認證,對lightning介面的數字輸出有了很強的兼容性保證。關於lightning介面的數字輸出能力描述其實是這樣的,目前所有的USB設備都存在兩種工作模式,分別是Host和Slave模式。而iPhone默認的工作模式是Slave,在此工作模式下最高僅能支持44.1kHz/48 kHz的數字音頻信號輸出。在iOS設備的Host模式(之前需要通過Camera Adapter連接lightning數據線再接駁解碼器,此模式類似於電腦USB介面,類似安卓的OTG線。)下可以支持最高支持到PCM384kHz/DSD128的數字音頻輸出。在這之前,lightning介面數字輸出原生僅支持44.1kHz/48 kHz的數字音頻信號輸出,如今隨著iOS系統的更新升級,更多許可權的開放,i2可以通過原生的lightning介面支持到PCM384kHz/DSD128的數字音頻輸出,為了實現這點其實是很難得的,這也是我把玩過的第一個不需要Camera Adapter就能支持高碼率數字音頻輸出的設備。在將i2插入iOS設備的同時會提示安裝「SMSL player」,通過iTunes連接iOS設備傳輸音頻,可以實現全APP高規格音頻的播放。

Lightning介面提供輸出的是數字信號,而這些高品質的數字信號是無法被人直接聽懂的,i2的工作就是把Lightning介面輸出的數字信號通過翻譯成模擬信號並且放大,通過耳機讓我們的耳朵能聽懂這些聲音信息。為了實現這樣的工作流程,就音頻架構而言有兩種方案,目前主流的方案就是使用一顆獨立的codec晶元用於翻譯數字信號並且運算放大模擬信號。這顆Cirrus Logic的「DAC-OPA一體化晶元」實際上就是前面說的codec晶元,相比獨立DAC-AMP的架構對供電需求更低,而且可以做到更加輕薄。

關於i2的聲音體驗,這裡直接搭配隨身設備難以推動的音茶樂「櫸」。櫸這條耳塞以賣萌、難推和調前端而聞名。能伺候好這條耳塞的設備必須要滿足推力充沛和聲音素質中正以及控制力這三個要求,然而滿足這兩個要求的設備通常會顯得非常HIFI,並不是這種低價位的便攜解碼器能夠做到的。

這裡可以確定iPhone自身是無法推動櫸的,搭配蘋果自帶的配件聲音中間凸兩邊翹,偏軟偏暗,整體聲音非常散,聲場打不開。

先來說一下整體的聽感,雖然櫸是一條以流行聽感為主的耳塞,但是極容易在低端前端下出惡音。i2推櫸能推出相當不錯的解析力體驗和極高頻細膩的地方,相比iPhone直推的那種鬆弛而又尖銳的怪聲自然許多,在i2驅動下櫸的高頻清澈透亮,非常好聽。這套系統的中頻表現比較寬鬆和溫潤,中頻從細節和解析來說比高頻差距較大,這種鬆弛溫潤的中頻聽感對人聲影響較大。值得稱道是i2把櫸的人聲推的非常細膩妖嬈,有特殊的潤色修飾,在一些流行音樂中甚至能感覺到人聲躍然於音樂之上,甩出伴奏較遠的距離。人聲部分無論是男聲還是女聲表現都比較精緻和細膩,加上貼耳的人聲表現,使得整套系統有著非常出眾的人聲表現。至於低頻方面,櫸的低頻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保守的,低頻量感和彈性只有在有一定推力保證下才有較好的體驗,而i2正好能做到這一點,更高的控制力將低頻的層次與量感控制的相當到位,與用iPhone直推相比能帶給人不一樣的衝擊。

櫸搭配i2使用後聲音完全不一樣了,首先能感受到最大的變化的聲場的開闊,雖然櫸本身的聲場在縱向有所拉伸,但是在iPhone直推下橫向聲場體驗不夠理想。其次是解析上的進步,解析可以帶來更豐富的聲音細節和紮實的聲場結象。最後是三頻的變化,低頻的層次感和中頻的細膩被完整的體現出來,不再是單純的兩頭翹的聲音。得益於i2本身中性的聲音,可以發揮很多像櫸這樣雖然偏門但聲音獨特的耳塞的實力。另外,i2本身相比iPhone的聲音有了較大的進步在於素質、推力和對高解析音頻文件支持。i2不僅僅是iPhone獨立的音樂模塊設備,還是一個從軟體方面提升iPhone音質的完整解決方案。

雖然i2面對的是發燒用戶群體,但是一般真正去使用像櫸這樣難推的耳塞產品還是比較少的,現在很多耳塞產品都針對智能手機優化,手機直推起來並不難推,但是推好的話還是需要i2這樣的便攜解碼器一類的產品。當然,隨著iPhone開啟了砍掉3.5mm耳機的頭,以後的iOS設備只會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這也同時為各大廠商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音頻架構的設計思路,如此看來像三木雙林i2這樣的小東西就很有前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這款插件能讓iPhone通知消息變得透明
傳 LG 將成iPhone 9的獨家電池供應商
果粉狂贊!iPhone 8史上最大變化:電池續航要上天!
iPhone背面的新科技:墨水屏大放異彩
安卓在美份額領先iOS 蘋果坐等iPhone8翻身

TAG:iPhone |

您可能感興趣

Bose revolve體驗:設計、音質與續航的高度平衡
Divoom Tivoo 像素藍牙便攜音箱—時尚元素新體驗
微軟Bing Search Android版更新 改進瀏覽器體驗
谷歌 Google Home Mini 智能音箱使用體驗報告Soomal
Windows、macOS和Linux三大操作系統使用體驗比較
Divoom Tivoo 像素LED 智能藍牙音箱 體驗
InVision Studio 試玩體驗
Bose SoundWear Companion:開啟沉浸式音樂新體驗
谷歌 Google Home Mini 智能音箱使用體驗報告 [Soomal]
紅色iPhone 8/8 Plus開箱體驗:通殺男女和友商
三星Gear IconX體驗 蘋果AirPods新對手
三星Gear IconX體驗評測:能超越蘋果AirPods嗎?
紅色iPhone 8/8 Plus開箱體驗 通殺男女和友商
雷蛇Razer Thresher Ultimate for PS4耳機體驗
便攜性超越MacBook的筆記本電腦!微軟Surface Pro 5輕體驗
為什麼iPhone 8 Plus實際體驗比iPhone X更好?
最好的迷你藍牙音箱之一,體驗羅技UE Wonderboom
Nokia 8 Sirocco 上手體驗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瞄準Windows用戶
iPhone X的屏可碎不起 tech21防摔保護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