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林肯公園主唱的死亡與酒精依賴

林肯公園主唱的死亡與酒精依賴

7月20日,美國搖滾天團「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南頓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住宅內上吊自盡,年僅41歲。當地時間周四上午9時,貝南頓的遺體在家中被發現。查斯特·貝南頓生前曾有藥物及酒精成癮的問題。酒精猶如一個魔鬼,你可以用來它來澆愁,用它來會友,但交道打多了你就離不開了,對它有依賴了,那它的危害也就來了……

林肯公園主唱的死亡與酒精依賴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塑化劑事件讓白酒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新熱點,可就在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塑化劑的毒性上面時,別忘了酒精本身就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只不過酒精對健康的危害是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小心求證。

比如,孕婦盡量不喝酒,這似乎已是大家的共識。可如果碰到非喝不可的場合,少喝點行不行呢?查一下各國的孕婦健康指南,關於孕婦喝酒上限的說法很不統一,有的說一杯也不能喝,有的則認為每周喝幾杯紅酒沒有問題。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答案很簡單:相關研究太難做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研究應該很好做啊,找一組孕婦不喝酒,另一組孕婦喝少量酒,然後比較一下新生兒的健康情況不就得了?這個思路當然沒問題,但太過理想化,執行起來非常困難。一來少量酒精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是非常微妙的,需要極大的樣本量才能看出差別;二來這個差別往往需要等到新生兒長大後才能顯現出來,研究時間很長;第三,孕婦不是實驗動物,沒法強迫她們按照實驗者的意願去生活,因此很難做到標準統一,某些隱含的因素會起到干擾作用。

比如說,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高齡孕婦和較為富裕的孕婦更喜歡在懷孕期間喝少量紅酒,而這些人的營養條件和護理條件明顯好於其他孕婦,吸煙的情況也較為罕見,這些差異很容易掩蓋了酒精的危害,這就是為什麼按照這個思路所做的研究大都得出結論說,孕婦少量飲酒對新生兒沒有影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幾名科學家決定換個思路,用基因分析的方法消除研究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已知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需要乙醇脫氫酶的參與,代謝速度取決於酶活性的高低,而酶活性則與基因有關,只要分析胎兒的基因型,就可以判斷出胎兒代謝酒精的能力到底有多強,也就可以間接地知道胎兒發育期間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受到過酒精的傷害。

研究人員招募了4167名孕婦,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她們在懷孕期間的飲酒情況,等到嬰兒長到8歲時再測量他們的智商,以此來作為酒精影響神經發育的衡量指標。結果顯示,胎兒的基因型越糟糕(酒精代謝能力越低),8歲時的智商就越低,兩者最多相差3.5分。更重要的是,這種差別只在飲酒的孕婦當中才有,只要孕婦在懷孕期間喝過酒,哪怕每周只喝一杯紅酒,都會帶來上述智商的差別。但如果一杯未喝的話,基因型和智商之間的關聯就消失了。於是,科學家們終於可以負責任地得出結論說,孕婦在懷孕期間即使只喝很少量的酒,都會對胎兒的智力發育帶來負面影響。

這篇論文發表在今年11月14日出版的《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獲得了科學界的高度評價。大家一致認為,這篇論文為此類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而這個思路之所以可行,很大原因在於科學家對於酒精的代謝機理有足夠多的了解,因此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研究統計,從而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發現細微的差別。

下面要講的第二個故事,更加說明了機理研究的重要性。有個成語叫做借酒澆愁,這是很多人過量飲酒的主因,他們相信飲酒可以讓自己忘掉痛苦,可實際上過量飲酒的效果往往正相反,會讓酒鬼們更加焦慮。關於飲酒導致焦慮的問題已經有過大量研究,得出的結論都證明確實如此。今年9月2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神經生物學分冊上又刊登了一篇論文,從另一個角度研究了過量飲酒和心理創傷的關係。該文認為,過量飲酒不但可以導致焦慮,而且還可以讓飲酒者更難應對已有的創傷。

每個人應對創傷的方式都不相同,多數人一旦脫離了那個特殊的環境,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可有一些人卻很難從創傷中恢復過來,一直沉浸於那種痛苦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酒精為什麼會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呢?來自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的幾名科學家決定用小鼠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他們先是給小鼠不間斷地喂酒精,其含量大致相當於人類法定駕車飲酒量上限的兩倍,模仿人類的所謂「慢性酒精中毒」癥狀,然後再電擊小鼠,並在每次電擊前播放鈴聲,讓小鼠把鈴聲和電擊產生的痛苦聯繫起來。久而久之,小鼠被培養出了對鈴聲的恐懼,一聽到搖鈴就會呆在那裡一動不動。過了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只播放鈴聲不再電擊,對照組的小鼠很快就不再害怕鈴聲了,但是飲酒組的小鼠仍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保持對鈴聲的恐懼。也就是說,這批小鼠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那麼,酒精為什麼會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對這批小鼠的大腦進行了解剖分析,結果顯示慢性酒精中毒的小鼠其大腦內側前額皮質部分的樹突棘(Dendritic Arbor)組織的形狀發生了改變,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方式也變了。除此之外,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的活性也被抑制了,而這種受體是學習和記憶過程中一類至關重要的受體,對於神經元的形狀和可塑性的形成等均有顯著影響。

這個結果聽起來有些抽象,但卻是科學家們首次搞清了酒精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作用部位。這個結果不但說明酒精確實能夠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而且能夠幫助科學家們找到這種病的病因,從而研製出徹底根治它的藥物。

總之,上述這兩個實驗都說明酒精是一種毒藥,大家飲酒一定要適量哦。

更多關於酒精的知識,移步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袁越聊科普:吸煙與月經
身邊的致癌細菌和病毒
診斷新生兒疾病 用超聲更安全可靠
男性健康殺手:電磁輻射
愛酒人士來測測你成癮了沒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因「放羊的星星」和林志穎相戀,被傳死亡,卻和老公幸福讓人羨慕
哈里遜、林肯、肯尼迪離奇死亡,竟源於印第安人古老的詛咒……
林肯、馬丁路德金、肯尼迪和藍可兒,誰的死亡更神秘?
《失樂園》:讓死亡保鮮愛情
探尋汪精衛的死亡真相,汪精衛的死與戴笠有何關係?
《靈》愛與死亡的選擇
山莊里的死亡盛宴
非洲馬拉河魚群離奇集體死亡真相竟然是被河馬大便憋死的
迪馬濟奧:阿斯托里心臟死亡
西決天王山勇士失誤不斷,湯普森沒自信,卡佩拉對格林死亡封蓋
武則天老公李治究竟是怎麼死亡的?
蒙古「四帝之父」托雷的離奇死亡!
男子倡導安樂死被人們稱為「死亡博士」,發明安樂自殺的機器
洋商觀光被拒嚇死中國人,乾隆大怒成立專案組,主犯竟神秘死亡
《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哪有什麼科學啊、客觀啊、人類利益啊,都是不同主體心裡的小九九
杜蘭特稱水花兄弟乃「死亡五小」靈魂,庫里傷病不斷球隊難爭榜首!
社交孤立和孤獨是心肌梗死、中風和死亡的危險因素
黎明殺機廠商新作《死亡花園》公布前瞻預告
毀滅森林的「殺手」——山松甲蟲,能導致大量樹木死亡
驚悚漫畫《死亡盛宴》山莊里的死亡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