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早期的航海圖都繪在一張羊皮上,繪製內容過多的大型航海圖時,人們就將幾張羊皮圖縫合在一起組成「地圖集」。這裡介紹的加泰羅尼亞地圖集,即是中世紀航海地圖集中的極品,它反映了這一時期的航海圖特色:一是海岸線的輪廓都相當準確;二是有宗教的內容減少了,突出了一些商貿內容與商道;三是不論海上還是陸上都繪出指南羅盤和恆向線;四是大型航海圖不僅用於航海,而且成為一種室內的奢華裝飾品。

在中世紀的波托蘭航海地圖上,沒有經緯線,有的只是一些從中心有序地向外輻射的互相交叉的恆向線。在現今發現最早的航海圖比薩航海圖上,首先使用了這種恆向線,但沒有繪出羅盤,或指南玫瑰。維斯康特1320年繪製的世界航海地圖上,在北方繪出了一個羅盤花。這個加泰羅尼亞航海地圖集,也只在開頭部分繪出一個羅盤花,中世紀的水手也稱其為「風的玫瑰」,但它比維斯康特所繪製的羅盤花已經精製多了。

加泰羅尼亞是古代阿拉貢王國的領地,也代指阿拉貢王國,在今天西班牙東北部。這幅地圖的繪製者亞伯拉罕·克萊斯克(Abraham Cresques)是馬略卡島的猶太人,當時繪圖界馬略卡派的領軍人物。馬略卡島是阿拉貢王國東南部地中海里的一個島嶼,當時歸阿拉貢王國所轄。此地是古代歐洲兩大海圖生產基地之一,另一個是亞平寧半島北部地區。受阿拉伯繪圖風格的影響,馬略卡人也喜歡用鮮艷明快的風格繪製航海圖。所以,這種航海圖也被後世稱為「加泰羅尼亞地圖集」(Catalan Atlas),在大航海時代被廣泛使用。

這幅地圖繪出了北回歸線以北,北極圈以南的歐亞大陸從直布羅陀到中國東海的廣大地區,還包括非洲北部地區。作者為什麼要繪製這樣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呢?據說,當時是法國國王查理五世希望從阿拉貢國王那裡獲得一份最新、最詳實的世界地圖。於是,阿拉貢國王就讓宮廷御用製圖學家亞伯拉罕·克萊斯克繪製了這幅世界地圖。此圖至今仍被看作是法國國寶,珍藏在法國皇家圖書館中。

此圖最初繪在6張大羊皮紙上,每張羊皮紙又粘在木板上。由於不斷地翻閱,對摺處斷成兩半,於是變成了12 張羊皮紙的「地圖集」,每一張羊皮紙為縱69CM橫49 CM,總長近6米。前4 張羊皮紙上是加泰羅尼亞語文本,涵蓋了關於天文、地理和航海方面的圖表、數據資料及文字描述,如日月、星辰、曆法、潮汐、構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土、水、火、氣)、世界各大洲的劃分等等;後面的8張羊皮紙上繪有巨大的世界地圖,地圖為彩繪,金葉裝飾,被譽為是「中世紀最好、最完備的世界地圖集」。

我特意請朋友從西班牙幫我買回一幅一米長印刷版「加泰羅尼亞地圖集」,以便更清楚地研究地圖上的註記。此圖信息來源分為三類:一是從中世紀時期典型的圓形世界地圖派生的元素; 二是沿用了地中海「波托蘭航海圖」的基本輪廓; 三是從13和14世紀的遊記中吸取最新地理信息,比如馬可·波羅遊記和曼德維爾爵士的遊記。

據說,阿拉貢國王非常希望知道世界東西兩端的詳情,而對歐亞大陸的北部及非洲南部不太感興趣。所以,這幅地圖繪成東西方向的超長圖卷。此圖不像中世紀地圖那樣以東為上,或以南為上,而是以北為上。它延續了波特蘭航海圖繪有恆向線的特色,但它的恆向線不僅繪在海上,也繪到了陸地上,表達了強烈的探索欲與方向感,也因此被稱為「航海圖與指南針大師」。圖中顯示了東西方許多城市,基督教城市用十字標記,其他城市繪有一個圓頂。藍色波浪線用來象徵海洋,重要的港口地名以紅色註記,一些不很重要的則地名則以黑色註記標示。許多地名以拉丁文註記。

此圖廣泛吸取最新地理知識,在非洲西海岸部分,繪有一艘單桅小帆船,旁邊標註「一名叫喬姆費雷爾的船員,在1346年尋找黃金之河的航海探險中遇難」。可見阿拉貢國王對西非黃金十分關注。在東方和北方部分,鋪排著濃重的《馬可·波羅遊記》色彩。據中國內蒙古學者研究,此區域繪出了元蒙的幾大兀魯斯(即汗國):金帳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和大元帝國,並描繪出每個汗國統治者的畫像:金帳汗國是札尼別汗;伊兒汗國的畫像不知是誰,只是提到他是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的統治者;察合台汗國是卻伯;大元帝國是忽必烈;每個汗國城市都用統治王朝的旗幟標註。地圖上有兩條從西方穿越中亞到達中國的陸上通道,它表現的即是後世所說的「絲綢之路」。最北邊商道上的那支駝隊,通常被指認為馬可·波羅的父親與叔叔前往中國。

關於中國陸地部分與港口部分,作者著墨頗多,這裡也多說幾句:在忽必烈的皇冠上方有拉丁文註記:「全韃靼人之最大君主,名忽必烈,英明睿智,建造了一條從從蠻子到汗八里的大運河」。在中國北方山脈邊繪有巨大的城堡插圖,標註為「Chanbaleth」,即蒙古人所說的「汗巴里」(可汗都城之音譯),當時的元大都,後來的北京。旁邊還有一段文字說明:「可汗的都城宏大,城牆堅固,每個城門有上千衛兵把守等」。旁邊用彩色粗字標註出「CATAYO」,即「契丹」。中國大地上畫有一條發源於西北地區的大河,它又分為南北兩條大河,北方河有三個支流,南方河也有三個支流。在北方三個支流的北數第三支流入海處,繪的一個小城堡,旁邊注有「Cansay」(行在,即杭州);在南邊三條支流北數第一條支流入海處,也繪的一個小城堡,旁邊註記「Zayton」(刺桐,即泉州);在「行在」與「刺桐」之間的那個小城堡被標註為「Mingio」,據寧波大學歷史系教授龔纓晏考證,應是寧波的古名「明州」之音譯。

關於中國周邊的海洋部分,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寫道:中國周邊的海洋中有7548個島嶼,盛產香料與珠寶——這些內容顯然來自馬可·波羅。在中國南海之中,繪有個巨大的島,並有文字說明:島上居民十分奇特,他們高大無比,皮膚黝黑,智力低下,好食人肉。此島西側,畫有一個上半身為女人下半身為魚的海妖。再向西是中南半島,而後是印度半島。此圖算得上對東方尤其是對中國所做的最詳盡,也最先進的地理描述了。所以,我甚至猜想作者有可能見到,或知道馬可·波羅從東方帶回歐州的東方航海圖。

此地圖對今天的南歐著墨不多,這一帶他們太熟悉,但對於「西班牙南部與北非」部分則很下功夫,圖的左側突出展示了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的信息:海峽的寬度,兩岸的海岸線,鄰岸綿延的山脈與散落的城市。作者在非洲部分細心描繪了豐富的黃金與象牙。在西北非位置上手握黃金的應該是西撒哈拉的馬里帝國統治者曼薩·穆薩。這位國王曾因1324年赴麥加朝聖時,以一百頭駱駝載著黃金,一路揮霍而名揚天下。這個故事被在亞力山大經商的威尼斯人帶回了歐洲,引起了歐洲人對非洲財富的興趣。所以,曼薩·穆薩被畫到了地圖上,在他的身後還繪出了非洲北部的山脈與有駱駝行走的商道。

在西部非洲的大西洋沿海,作者繪出了對歐洲人意義非常的加那利群島,它是古典希臘地理學中描述的世界最西邊界,也是後來西方人打入非洲和跨越大西洋的重要據點。據信,歐洲人大約是在1336年發現此地。此圖從加那利群島「起步」,一直描畫到中國的廣闊地域,彙集了當時最新的地理新知識,也映照出歐洲人開始海外探險的心路。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加泰羅尼亞地圖集每幅縱69橫49 厘米總6米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圖中的絲綢之路上的商隊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南亞地圖代表著印度洋和「利亞賈納」亞馬遜王國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圖的下部顯示西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在頂部和尼日河底部。曼薩·穆薩坐在寶座上手持金幣。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圖中的印度國王

最早的世界航海地圖集描繪出元帝國的三大港口

中國港口的標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梁二平的海洋 的精彩文章:

擺脫文字描述走向獨立的航海圖
這幅有漢字的航海圖似可證明馬可波羅到過中國並從海上回國
中世紀的航海圖為什麼叫「波托蘭」航海圖

TAG:梁二平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