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無限制的發行紙鈔, 引發中國第一次通貨膨脹!

忽必烈無限制的發行紙鈔, 引發中國第一次通貨膨脹!

華人資訊

宋朝以前都是使用金銀等貴金屬,宋朝的時候開始使用紙幣,實物貨幣和紙質鈔票相等,但是從元朝開始濫發紙幣,結果造成了中國第一次通貨膨脹!

元初發行紙幣在合理範圍內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於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北宋的紙幣有交子、錢引和小鈔三種。北宋發行過大量紙幣,但到今天,真正的北宋紙幣一張也沒有留傳下來,其原因大概是紙質易爛。

元朝襲宋,以行鈔為主。

1264年,忽必烈頒布了一條法令,公布了用紙幣來計算主要商品的價值。他的第一任「理財」大臣是穆斯林賽夷阿札兒,他把鈔票的發行維持在合理的限度內。

正常情況下,發行紙幣要與金銀儲備量相當,但是當紙幣無限量增大的時候,鈔票會越來越貶值。但是,隨後繼任的幾位大臣們開始輕率行事, 實行無限制的通貨膨脹政策,使鈔票貶值,特別是從阿合馬開始,引發了通貨膨脹。

忽必烈放縱奸佞斂財

阿合馬能於《元史·奸臣傳》排名第一,當然有所擅長。《元史》中大罵不已的「榷民鐵」、「課鹽稅」,其發明者就是阿合馬。

先說「榷民鐵」。

1262年,阿合馬在鈞(今開封)、徐(今徐州)等地沒收了一批鐵礦(沒收對象主要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又從當地蒙元貴族手裡罰沒了三千戶「驅口」。靠著這些本錢,阿合馬做起了皇家鐵礦生意,在不給工錢、動輒以殺人威脅「驅口」的情況下,阿合馬的皇家鐵礦生產戰線當年就取得了輝煌戰績:一年之內就產鐵一百多萬斤,並鑄農具二十多萬件。

一般來說,封建王朝壟斷冶鐵只是在生產環節、銷售渠道搞特殊,絕對不會有人對消費者動歪腦筋。在這一點上,阿合馬鹽鐵專營2.0版進行了創新,不但要建立鹽鐵生產、銷售系統,還要強迫消費者購買,全國所有農人都要去他那裡更換新農具,至於舊農具,一律當做廢鐵賣給阿合馬。

自此之後,但凡不使用官家農具者,治重罪!

阿合馬賣鐵器,不收中統鈔,一律以糧食交換!一年內,阿合馬就向忽必烈上繳了四萬石糧食!當時,禁榷僅在鈞、徐兩地推行,兩州之地搜颳了四萬石糧食,如果算上各級封建官僚的運轉費用,數量更遠高於四萬石,這又是多少人賴以為生的口糧啊!

再看「課鹽稅」。

蒙元帝國自窩闊台時期就已經開始食鹽專營,只不過禁榷工作為色目人把持,這些人看到錢就好說話,帝國對食鹽專賣的監控歷來不怎麼嚴格,漢人、南人中的鹽商日子混得也不錯。

阿合馬來了,一切變樣了!

食鹽不是農具,阿合馬沒有辦法讓所有人把家中留存的食鹽都交出來,更沒法在食鹽上打上官營Logo。

這點小事能難倒阿合馬嗎?

1264年(至元元年),在得到忽必烈准許後,阿合馬開始了自己的榷鹽改革:各行省按朝廷給定的數額領取官鹽,無論能否賣出去、也無論是否已經禁絕私鹽,最後都要按阿合馬計算好的利潤向朝廷交錢。至於阿合馬核定的利潤,則是根據行省人口數量計算出來的,無論口重、口淡都是一個標準,他才不管你去哪裡賣鹽!

錢,阿合馬是一定要拿到的!

鹽稅改革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績,中統年間(1260—1263年),蒙元帝國官鹽產量僅是三十萬斤左右,只能課銀七千五百兩(相當於一千五百錠);至元元年產量就增加到了近五十萬斤,課銀達到了一萬兩千五百兩,到至元十年(1273年)時,鹽產量達到了兩百多萬斤,課銀一萬多錠。

忽必烈拿到了無窮無盡的戰爭經費,當然對阿合馬大加讚賞,將之譽為「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

阿合馬死後被開棺戮屍

1275年(至元十二年),蒙元帝國征服了整個南宋——這可是一個花花世界,金銀、糧食、錦帛……各種財富應有盡有!然而,鐵騎只能把南宋皇室拉下皇位,卻不可能在瞬間掠走南宋所有財富。

沒關係,阿合馬自然有辦法盡占天下之利:貨幣改革!

南宋謝太后向忽必烈奉傳國玉璽的時候,忽必烈曾經下旨:驟然廢黜江南會子,必然使小民失去財富,市場貿易也會很不方便,因此,可以保留江南會子。

阿合馬對這道詔書相當不以為然,命令發布之後,阿合馬仍三番五次向忽必烈進言要求廢黜江南會子:現在江南剛剛平定,我們無法立即展開戶籍調查,賦稅核定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您不可能立即對江南富庶之地收稅;只要您同意以中統鈔兌換江南會子,我們可以馬上盡占江南之財!

聽說有錢賺,忽必烈動心了:那你就放手去做吧。

平心而論,南宋政權曾經超量發行會子、關子,幣信早就蕩然無存。與之相比,多年來忽必烈對中統鈔發行一直相當克制,每一貫中統鈔都有等值的黃金白銀做準備。兩者相比,以中統鈔兌換會子、關子其實是一件好事。

果真如此,估計阿合馬也不會被列入《元史·奸臣傳》。

至元十二年,阿合馬開始收兌江南會子,江南會子和中統鈔兌換比例為50:1計算。南宋降臣對此並沒有過多意見,這比江南會子、中統鈔的實際兌換比例還高了很多,江南漢人並不吃虧。

誰也沒有想到,江南忙著兌換貨幣的時候,阿合馬還悄悄忙了其他幾項重要工作。

第一項工作,收回各個行省兌換中統鈔的所有貴金屬儲備。這個活兒幹得非常地道,沒下聖旨、沒大鳴大放,鬼子進村咱悄悄地干,各行省還以為只上收了自己的儲備。

第二項工作,廢黜「中統銀貨」、「元寶鈔」,僅留中統鈔。中統銀貨、元寶鈔的持有者按限期到指定地點兌換黃金白銀(請注意,是兌換真金白銀,不是兌換中統鈔),過期不候。畢竟這兩種紙鈔的持有者是蒙元貴族最高層,也包括阿合馬本人,阿合馬還沒有膽量把所有人全得罪光。

第三項工作最為出色,拿出國庫中所有中統鈔到江南大批採購物資,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如果商人庫存物資不足,沒關係,也可以先收錢、後發貨。

對南宋商人來說,中統鈔代表帝國國家信譽,當然樂於接受,相當一批物資就這樣被阿合馬預訂走了。

以上三項工作完成後,阿合馬的印鈔機開工:此後,中統鈔印刷數量不再以平準庫白銀為限,只要忽必烈給個數,阿合馬照著印刷就是!至元十二年十一、十二兩個月間,蒙元帝國中統鈔年發行量翻了十倍,達到一百九十萬錠,此後更是猛增至六百八十萬錠!

現在中統鈔儲備都到了阿合馬手裡,持幣者根本無法兌換白銀,貨幣增發多少,紙幣貶值速度就有多快!雖然南宋商人手裡的中統鈔變成了一堆廢紙,而阿合馬的訂單卻是一定要完成的!

人們常說「寸金難買寸光陰」,在當代金融市場中,「寸光陰」卻真的就是「寸金」,大到國家行業政策、利率變動、稅收變動,小到併購、企業技術革新乃至上市公司高管個人保險信息,早一天得到這些信息,就能早一天判斷股價、早一天做出投資決策。所以,這些消息也被稱為「內幕信息」,持有「內幕信息」的人是禁止上市交易的。

蒙元帝國也有這種「內幕信息」,中統鈔即將貶值就是一個可以帶來真金白銀的內幕消息。阿合馬一個人不可能完成這些工作,必須假手他人,於是,中統鈔即將貶值的消息就這樣不脛而走。

獲知這些消息的人絕大多數是阿合馬的心腹,也只有他們才有這樣的機會。於是,阿合馬在前線搶劫江南財富,他的手下就在北方忽悠蒙元貴族和色目人,幾乎就在同時,阿合馬的兄弟、子嗣、手下甚至奴才也以中統鈔向蒙元貴族、色目商人購買了大量物資。

當然,任何時候利用內幕消息獲利都是非法的,都必須受到懲罰。只不過,這一次受罰的人只有一個——阿合馬。

中統鈔貶值,阿合馬派系的人把中統鈔提前換成了真金白銀,絕大多數蒙元貴族、色目人卻都被狠狠坑了一把,此舉把整個強勢分利集團都推到了對立面。至元十九年三月,阿合馬被益州千戶王著以銅錘暗殺。阿合馬死後四十天,忽必烈下令將其開棺戮屍,子侄處死,抄沒所得的其家族及黨羽財富足抵蒙元帝國九年國用!

大元第一任理財師啥也不懂就是貪

明朝的前期也使用紙幣,但是當時紙幣和實物貨幣都是同時使用的,這樣紙幣是無法大規模貶值的,因為如果紙幣發行量過大,幣值下降嚴重,實物貨幣必定成為流通貨幣,紙幣退出市場,清朝則基本上不實行紙幣,可以這樣說,宋明清朝的統治者比較老實,宋明兩朝即便發行紙幣,也准許實物貨幣使用,實際上給紙幣這個野馬套上了韁繩,不至於脫離控制,當然期望紙幣不貶值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明朝中期廢除紙幣的根本,這一措施也可以說又讓明朝延續了一百多年。

雖然,阿合馬是大元第一任理財師,但是他對發行貨幣是一定不懂,無限量的發行紙幣,導致紙幣大幅貶值,引發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通貨膨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忽必烈在晚年為何要突襲日本?
歷史揭秘: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原因
中國最大版圖的締造者忽必烈最遠曾經打到哪裡
忽必烈曾兩次發兵遠征日本 為何都失敗
說一說忽必烈對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戰爭

TAG:忽必烈 |

您可能感興趣

他們花20美元買了一個舊沙發,結果發現裡面藏了一大堆紙鈔
緊咬兩張紙鈔不放,迷你比熊氣噗噗狂轉頭:這要買罐罐的
向大海致敬,這個國家的紙鈔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貨幣之一
柯基被裝箱拋棄在公園,拆開發現百元紙鈔大喜,看到內容潸然淚下
最多種語言的紙鈔:印度鈔票
ATM機突然向外噴紙鈔 有人裝了滿滿一大袋
8萬紙鈔埋床底13年,取出後無法兌換,銀行:無能為力
紙鈔中有牛肉成分!印度教團體要求澳洲央行禁用牛肉成分印鈔
震撼│掃一掃,紙鈔飛出金鳳凰!紙幣防偽知識了解一下!
新中國流通紀念鈔: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枚紀念紙鈔
比特幣紙鈔,就問你敢不敢拿它去點煙
民國貨幣之珍罕品:民國中央銀行紙鈔一組
當紙鈔成為摺紙,日本藝術家讓人人愛的鈔票變得更搶眼!
令和新氣象!日幣紙鈔將全面改版,新設計加入浮世繪!
這種港幣不收,泰國知名換匯中心對印有亂港標語港幣紙鈔say no!
銀行遭搶劫 紙鈔撒滿大街卻沒人去撿
迎接令和時代!對於紙鈔改版,日本網友最理想的設計是這款!
迎接令和時代!對於紙鈔改版,日本網友最理想的設計竟是這款!
辦公室貓咪會自己掙錢 居然是搶路人的紙鈔!
紙鈔看經典,亦必稱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