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北京相親角:月薪2萬,有車有房,在這只是三流人|真實故事

北京相親角:月薪2萬,有車有房,在這只是三流人|真實故事




 杜少按 




「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有戶口殘疾也行。」





上周,一篇文章在互聯網廣泛傳播,人們重新開始審視城市中「相親角」這個奇特的存在。




在交友軟體、相親網站廣泛存在的今天,仍有人需要通過相親角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來尋找男女朋友,尋找伴侶,尋找生活的另一半。




而我的朋友中,就有一個人,正在相親角苦苦尋找人生未來的幸福。



這是杜少的第36篇真實故事。你將看到一對父子,雖然只在相親角駐紮4個月,卻已經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了這裡。






「長相是最不重要的」



孩還是胖點好,以後好生養。」




北京中山公園,7月一個周日的下午,一個阿姨對另一個坐在女兒身邊的阿姨說道。



被誇獎的胖女孩並沒有表現出開心的樣子,動了動嘴唇,低下頭,眼睛看著那張寫有自己信息的A4紙。




沒有同齡人會對她說這種話,即使有,也多半是句調侃。




但這裡不同。




在北京正中心,天安門城樓旁邊,有一道窄門。進去後向北行500米,走到故宮護城河南岸,是一條不足200米長,10米寬的小路。




每個周日下午,這條小路會擠進上千人。這時,這條小路便有了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北京中山公園相親角」。





北京中山公園相親角






60歲上下的父母們,在相親角自發排成4個縱隊,每個人面前擺著一張A4紙,上面詳細寫著各自兒女的個人信息,年齡、身高、體重、戶口、學歷、工作、收入、屬相、性格…方方面面,無所不包。




進入相親角,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緩緩行走,不出20米,人們停住腳步,圍觀一個大叔腳下的A4紙。A4紙不過是單調的黑紙白字,真正抓人的是戶口本的絳紅色和房本的綠色。





擺在相親角的戶口本和房本





繼續前行,一棵大樹下,是圍觀人數最少的一個專區——「海外角」。這些家長的兒女生活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香港…普通家長不敢靠近,但也有好事者詢問怎麼在國外還找不到對象,得到的回復往往只是一個白眼。




所有人低著頭,一邊走路一邊觀看腳下的紙條,偶爾抬頭,是聽到有人在高聲發表議論。一個大叔拿著自己的手機,戳戳點點,舉給周圍人觀看,「你們看看,屬鼠的和屬羊的是最克的。」




再向前走10米,一個頭髮全白的奶奶正對著周圍人嚷嚷:「屬羊的不好有科學根據嗎?您告訴我,中科院哪個學科是研究屬相的?」




在相親角行走的男青年,每走出一段距離,總會被一位阿姨攔住盤問:「小夥子多大年紀?哪裡人?什麼工作?北京有房子嗎?」對話往往結束於男青年一句「房子在燕郊」,這個回答總是會讓阿姨轉身就走。




也有外國人出現,向身邊不懂中文的同伴解釋這裡的擇偶標準:「A rich Chinese boy」。




人們關心每一個年輕人的每一個細節,卻惟獨不關心外貌。少有A4紙上會印有照片,彷彿外貌並不是「個人信息」中的一項。






個人信息里,少見照片





一個大叔向面前的阿姨高聲說著「長相是最不重要的。」另一邊,一個大叔攔下一個和母親一起的女孩,仔細盤問後嘆了口氣,「姑娘長得真俊,就可惜沒有北京戶口。」




長相、身材、膚色、衣著…相親角里的父母最不上心的,恰恰是年輕人擇偶時最關心的。





中山公園外,人們把美女模特做封面的雜誌放在報刊亭正中央,網路上正掀起轟轟烈烈的「虎撲女神大賽」,美女網紅支撐起的直播行業規模已經達到300億元,整容行業市場也已經逼近8000億元。




在相親節目中,相貌平平的胖女孩無人問津,身材姣好的漂亮女孩總能被年輕才俊牽手成功。




相親角里的父母,獨力搭建起一個不看外貌的獨立世界。




想要了解這個與外界格格不入世界的成因,可以在老張身上找到答案。




「您願意去就去吧,碰見合適的您娶」




老張始終想不明白的是,現在的孩子談戀愛,為什麼變的這麼困難。





在60後天津人老張的青年時代,主動追求漂亮女孩的人並不多,多半是幹部子弟才會這麼做。老張單位里最漂亮的女孩,便是被廠長兒子追到手。




像老張這樣的普通青年,對漂亮女孩的幻想,只停留在偶爾接觸到的外國畫報里。




少有人主動追女孩。只要等到20歲,一定會有親朋介紹年齡相當,家境相仿的女孩子「談朋友」。相處一年半載,見過雙方家長,便可以結婚生子。




也有相貌太丑或家境太差的人,相親總是失敗。老張一個同事,家裡有10個兄弟姐妹,一家人擠在一間10平米的雙層閣樓里。這樣的家境很難讓姑娘和他談朋友。




但即使是這個同事,也在29歲時順利結婚。朋友介紹給他一個來自天津郊縣農村的姑娘,對那個年代的城市青年來說,這是最差的選擇,但終究不愁結婚。




老張自己的婚姻平平無奇,25歲那年同事將自己的妹妹介紹給他。雙方早就了解對方家庭情況,談了1年朋友後便順利結婚,又過了1年,有了兒子張躍。






90年的迎親隊伍





在那個年代,這就是愛情與婚姻應有的樣子。




改革開放已經過去10年,雖然青年男女們看著「上海灘」,唱著鄧麗君的「甜蜜蜜」,對愛情有了更多自我選擇空間,但婚姻的基石卻仍是建立在過去幾千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之上。




門當戶對,仍是人們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在老張眼裡,這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的步驟。他自己便是這樣過了20年,波瀾不驚,儘管他從不知道「熱戀」是什麼感覺。




可當自己的兒子張躍成年,一切都變了。




大學時,兒子戀愛了。兒子給老張看了照片,是個很漂亮的姑娘。沒來得及誇兒子有出息,張躍卻告訴他女朋友是個南方姑娘。




老張的心臟一下被揪了起來。兒子談戀愛的那3年里,老張有意無意間總是敲打他:「這要是結婚了,以後你不能跟她去南方吧?」「她家裡有個什麼事,你還要跟著跑到南方去?」




直到張躍畢業,和女朋友分手,老張才鬆了口氣。




張躍畢業後在北京找了份薪酬頗高的私企工作。雖然對張躍沒回天津國企工作有些不滿,老張還是拿出畢生積蓄幫兒子在燕郊付首付買了套房子,以此為條件和兒子「約法三章」:




在北京找女朋友,只能找有北京戶口的女孩或者天津女孩。




老張的生活,看上去終於重回正軌。




然而房子車子都有了,兒子卻再也找不到女朋友。每次催兒子,張躍就會回擊老張:「天天上班,我上哪兒給您找天津姑娘去?人北京戶口的女孩也看不上我。」




等兒媳婦等了4年無果,老張今年突然聽說北京中山公園有個相親角,琢磨了幾天,決定親自出馬。




在北京相親角「擺攤」,是件麻煩事。每個周六,他都要坐半小時城際列車去北京,再坐1小時公交到燕郊兒子家裡。幫兒子打點些家務,周日起個大早,帶著摺疊椅子和印有兒子信息的A4紙跑到中山公園。






相親角里被簇擁的父親





只去了一趟,老張發現自己沒白來。




這裡聚集的都是自己同齡人,所有人考慮的都是相同的事,把各自兒女條件說的明明白白,合適的就多聊兩句,加個微信,並不避諱談論結婚辦婚禮、婚後帶孩子之類的話題。




最大的好處,是兒子說「找不到」的天津姑娘,在這裡並不少見。老張和這些父母很聊得來,即使談不成親家,聊聊兒女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感嘆幾句「現在的孩子,咱管不了」,也是老張從沒有過的聊天體驗。




但令老張鬱悶的是,自從知道他來北京是為了去相親角,兒子張躍就一直持反對態度,甚至撂下狠話:




「您願意去就去吧,碰見合適的您娶,別給我看。」




「好看的姑娘能去相親嗎?」




畢業後,雖然答應父親只考慮北京和天津姑娘,但暗地裡,還是背著父親追過2個外地的漂亮女孩。





這2次追求,女孩總是對張躍若即若離,保持著曖昧關係,卻始終不能確定關係。




追求不成,張躍開始自我懷疑——




自己收入還算可以,但也背著房貸。手裡這棟燕郊的房子,說到底是河北的房子,不是長久之計,更像一塊雞肋。畢業沒拿到北京戶口,基本上就和北京戶口絕緣了…




想到最後,只能得出一個結論:自己的物質條件,追女孩一點優勢也沒有。






住在燕郊的年輕人,去城裡要坐很長時間公交




但單身4年的張躍,完全沒考慮過相親。





同學裡已經有人開始相親。張躍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在家裡安排下和一個老鄉相親,馬上就確定了戀愛關係。




張躍嘴上恭喜哥們兒,背地裡卻和別人議論:「好看的姑娘能去相親嗎?肯定是沒人追!」




今年3月,這個相親戀愛的哥們兒結婚了。




哥們兒雖然沒有北京戶口,做公務員的新娘卻有。兩家一起掏錢,在通州買了套房子,以前和張躍一起玩夜店的哥們兒,在北京擁有了自己的家庭。





而和張躍一起隨禮掏份子錢的同學,則一律是沒有戶口的「北漂」。




喝著喜酒,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們袒露心聲。不只一個人在考慮離開北京,回家找一個家鄉女孩,結婚安定下來。




聽著老同學的喪氣話,張躍喝不下手裡的白酒,一個人跑到飯店外抽煙,一直抽到咳嗽止不住,才回到酒桌,重新把笑容堆到臉上。




張躍參加哥們兒婚禮後一周,母親告訴他,父親老張打算去中山公園相親角。




張躍知道相親角的存在,是在社會新聞里,他一直覺得那裡的人都是些談不上戀愛的失敗者。沒想到,父親居然把自己也變成了「社會新聞」,變成了那些找不到女朋友的「老光棍」中的一員。




老張帶回來的照片和微信,張躍從來不看。希望這樣的態度能讓父親放棄,但他沒想到父親居然樂此不彼,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跑來一趟北京。




父子間的你來我往,張躍和老張的僵持,一直持續了3個月。張躍羞於把這個煩惱告訴別人。




在公司,張躍有個天津老鄉小龐,長他一歲,一直被張躍當作大哥。6月一個周五,下班擼串,幾杯啤酒下肚,張躍開始口無遮攔,把父親去相親角的事情告訴了小龐。




小龐沉吟片刻,灌了口酒,對張躍徐徐發表自己的看法:




張躍父親的想法沒錯。學區房誰都買不起,就算買得起,沒有戶口,孩子也上不了北京的小學。快30的人,應該找個有北京戶口的姑娘老老實實過日子,哪怕長得不好看呢。

要不然,就找個天津姑娘,願意把孩子放天津,讓兩邊父母幫忙帶孩子…




張躍看著眼前的小龐,知道他說的全部是事實。但他難以相信,這些話出自一個28歲年輕人的嘴裡。




那個周六,老張又來了北京。張躍沒多說,只是在周日老張出門後一小時,也出發去了中山公園。






相親角里的老人





離相親角還有100米距離的地方,張躍遠遠就認出了父親坐在摺疊椅上的背影。父親正被幾個阿姨圍住,拿手機互相交換著聯繫方式。




那一天,張躍在相親角遠離父親的地方轉了轉。無論走到哪裡,總會有阿姨或大叔死死盯著他,像打量商品一樣打量他。每走出10米,就有人攔住他,問他年齡、工作、收入、房子、戶口…




匆匆應付過幾個家長,他又悄悄離開中山公園,回到自己家。



「你以為找兒媳婦這麼簡單吶?」




老張回家時,張躍主動找他,要看看父親在相親角要來的女孩照片和資料。




張躍接過老張遞來的手機,在老張詫異的眼神下,翻看父親帶回來的姑娘照片。





挑了一個最好看的天津姑娘,又挑了一個被父親當成寶貝,有北京戶口的天津姑娘,張躍把手機還給父親,「我周末才有時間,您聯繫吧。」




笑的眼睛睜不開的老張不會想到,兒子好不容易答應的相親,進行的並不順利。




長得好看的姑娘比張躍大2歲,見面單刀直入,問張躍收入情況。張躍自豪的30萬年薪,沒能讓姑娘的表情產生任何變化。這頓飯張躍結了賬,此後再沒和這個姑娘聊過微信。




北京戶口的姑娘和張躍年齡相仿,還是研究生畢業。但張躍不滿意的是,姑娘本人相貌平平,並沒有照片上好看。這個姑娘堅持要和張躍AA,後來還總是微信聯繫他,但張躍總是隔上幾個小時才回復,漸漸也斷了聯繫。




兒子兩次相親都沒有結果,沮喪的老張和相親角里的朋友訴苦。朋友卻哈哈一笑,「老兄弟,有人在這相親角蹲了2年了,你以為找兒媳婦這麼簡單吶?」




朋友告訴老張,相親角里認識的,10次相親也成不了一次。




李阿姨給女兒找到一個北京有房的小伙,交往了1個月才知道那只是燕郊的房子;




老北京馮大爺好不容易給兒子找到一個海歸北京女孩,只見了一面兒子就埋怨他瞎找外國野雞大學的學生;




陸阿姨的女兒和相親角認識的男孩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陸阿姨堅持要20萬彩禮,兩家人最後鬧的不歡而散;




正準備給兒子買房的唐叔叔,已經在相親角給兒子找了3個女朋友,可每次女孩一問房子能不能寫兩個人名字,唐叔叔都是第一個翻臉的…




年齡、身高、外貌、出身、籍貫、學歷、工作、收入、屬相…所有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價碼,在相親角被明碼標價,在交往過程中討價還價。





相親家裡的老人





即便離開中山公園,在其它角落裡,人們早就給「愛情」里的一切打好價碼。





張躍的同事小龐早就開始相親生涯,他要求女孩必須是北京戶口的天津人,無奈符合條件的女孩總是看不上他;




公司里女主管鄭老師最近離婚了,她婚後一直沒孩子,婆婆把過錯全歸在她屬羊上,直到離婚前最後一天,婆婆還在念叨「十羊九不全」;




大學同學小曾回家後變成搶手貨,工作好,有房有車,每天都有人主動給他介紹女朋友,他也經常得意的在同學群里和張躍他們炫耀…




張躍和朋友們總是樂於取笑土豪包養小三,樂於嘲諷金錢下畸形的婚姻。多數人卻難以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心中,也有一支天平,衡量自己的價碼,也去衡量別人的價碼。




當婚姻變成一場明碼標價的遊戲,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如果愛,請乾淨的愛 




王小波曾說:「你想知道我對你的愛情是什麼嗎?就是從心底里喜歡你,覺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很親切,不高興你比喜歡我更喜歡別人。你要是喜歡了別人我會哭,但是我還是喜歡你。」




張躍從沒意識到,自己和父親老張是一類人。




他關注女孩的外貌身材,父親關注女孩的物質條件。他們都在給女孩標上價簽,只不過側重點不同而已。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難以簡單的去定義它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絕不是能用什麼標準去衡量的東西。




現實中總有年輕人,用各種標準去衡量自己,衡量自己喜歡的人。或因為相貌平平,或因為囊中羞澀,或因為學歷不高,或僅僅因為一頁戶口,他們在愛情面前畏首畏尾,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人,甚至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如果愛,請乾淨的愛,把愛情獻給愛情」。




也許有一天,我們終將對現實屈服。但絕不是現在,絕不是在愛情這件事上。




周日晚上7點,相親角的人逐漸散去。一縷夕陽,灑在與相親角一河之隔的故宮角樓。這座建築在陽光下已經矗立600年,時間從來不曾改變什麼。




一張印有一個87年男孩信息的A4紙被遺落在地上,微風吹過,列印紙稍稍捲起一個角,但終究沒有被吹走。直到第二天早上,它才會被公園清潔工人掃走,扔進垃圾桶。





願這是他的資料最後一次出現在相親角,願他能在青年時代的尾巴里,真正去追求一次自己的愛情,真正去享受一次愛情。








北服

|五菱|女友閨蜜

|殺馬特|藍翔


比基尼

|臟街|風騷律師

|德州撲克|護膚


航母之父

|短褲|黑卡

|法國總統|啤酒





圖片均轉自網路


原創文字,歡迎

轉發朋友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杜紹斐」,ID:shaofeidu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杜紹斐」APP

查看所有歷史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紹斐 的精彩文章:

騙子冒充中國有嘻哈?看我火力全開diss他!|推薦
夏天最忌諱的顏色搭配,穿錯一秒變娘炮|AD
明晚8點,杜紹斐想和你們聊聊天
廣東人為什麼常把「鬼」掛嘴邊?看完北方人都嚇哭了

TAG:杜紹斐 |

您可能感興趣

小伙月入3萬,有房有車居然相親也失敗了,為這哥們心疼……
「35歲的我,相親三年,不要彩禮有房有車,還是沒嫁出去」
34歲大齡剩女相親:男方至少有房有車有錢,網友:靠實力單身!
65歲男人相親36年沒有找到理想對象:世上從不缺愛情,缺的是一顆沒有自知之明的世俗心
男子相親36年,65歲還沒對象:單身有很多種,你千萬別是這一種
31歲大齡剩女相親,有車有房有存款,卻因一句話讓男人「退縮」
相親潛規則曝光:老娘有車有房年薪40萬,嫁不出去!
我有房有車還有北京戶口,卻在相親市場因為這事被嫌棄
你32歲了,相親,還有臉提出這樣的要求
女孩相親被拒34次,在這個三觀泛濫的年代,顏值有多重要!
「過年相親」,這7種男人請一定慎嫁,他們都是「錯」的人
12星座里這些星座相親最多了,有沒有你?
我有房有車相親五年不成功,問明原因,原來女孩都怕了這!
34歲男子去相親,有車有房工作體面,只因這件事讓女子直接翻臉
第一批00後開始相親了,對象的孩子都比自己大,媒人到底有多坑?
大齡男騎行5年至今單身,擁有兩套農家院:有錢了再相親
34歲美女相親角遭群嘲:女人過了30就是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買
男人相親36年沒有找到老婆:世上從不缺愛情,缺的是沒有自知之明
37歲相親女實話實說:男人做不到這四點,我會選擇繼續單身
35歲剩女哭訴:相親這麼久,我累了,想結婚了,真愛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