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車企掛名背後,百度通過Apollo拿到自動駕駛數據恐非易事

車企掛名背後,百度通過Apollo拿到自動駕駛數據恐非易事

或許,這也將倒逼百度拿出更多的誠意。

7月5日,百度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百度AI開發者大會,發布了Apollo 1.0的開放細節,以及Apollo開放平台的整體戰略和開放路線圖。

「開放能力、共享資源、加速創新、持續共贏」

陸奇用這短短的16個字闡述了整個Apollo的戰略目標。而從目前來看,除去一直宣傳的軟硬體服務之外,Apollo的服務平台還將提供給合作者的服務有:高精地圖服務、模擬引擎、安全服務、智能化車內體驗DuerOS。

而整個Apollo計劃中,最吸引眼球的恐怕是讓每一個開發者都有了從0到1的能力。因為百度的硬體平台提供了從CPU到GPU到FPGA、GPS到IMU到攝像頭、激光雷達、雷達等一系列模塊。

不過,從曾經的魏則西事件引發出的競價排名「醜聞」,讓百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個只知道追求金錢利益的公司。那麼表面上看起來「免費、開放」的Apollo計劃,背後又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百度阿波羅計劃實際上只是一個探索性計劃

就在幾天前,百度和微軟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將展開合作,微軟將在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地區為百度Apollo開放平台提供微軟智能雲Azure服務。

能夠獲得微軟的青睞,似乎百度的Apollo計劃看起來還蠻靠譜,但只是看起來……

早年間的,時任百度副總、L4事業部總裁王勁,通過布局ARM CPU、GPU、FPGA為基礎的高性能異構計算平台,讓百度在高性能計算領域處於全球領先水平,這也讓百度有了進軍自動駕駛的底氣。

而且當時的百度在做自動駕駛時,還是以多種感測器、高精地圖、本地智能決策為基礎,進行整套解決方案研發,這也讓王勁有信心可以喊出「三年商用、五年量產」的口號。

不過,隨著陸奇空降,全盤否定了王勁的策略,將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事業部合併,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技術,並且讓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落地,儘可能快的實現商用化,Apollo計劃就此誕生。

軟體、硬體都不做,轉而搭建一個通用的平台,Apollo計劃看上去更像是組了個局,讓買賣雙方加入進來,各取所需,自己還能賺個不菲的「手續費」。

但是,類似的計劃並不是首次出現。

就比方說寶馬和英特爾,以及已經被英特爾收購的Mobileye,這三方很早就進行了合作,而且其目的就是為了搭建並推廣自己的一套自動駕駛標準,這也是百度搭建Apollo平台的目的之一。

要知道,百度在做自動駕駛初期,可是和寶馬進行合作的,但也僅進行了2個月而已,至於背後的原因,寶馬中國CEO康思遠(Olaf Kastner)曾經說過,兩個公司的發展步伐以及經營理念有一些不同,對今後如何進行研究存在分歧。

可見,彼時的百度或許已經轉換思路,開始籌備自己握有主動權的自動駕駛平台,而更講究實戰派的寶馬自然不願「苟同」,進而轉投英特爾。

此外,與谷歌相比,在放棄激進的無人駕駛戰略之後,谷歌轉而開始研發將會率先實現商用化的自動駕駛,這也讓擁有更多實測數據的谷歌再度領跑全球。反觀現在的百度,放出Apollo計劃的時間點,早已落後於其他對手。

名單中的車企恐怕也都遲觀望態度

在Apollo計劃公布當天,所有的合作夥伴名單中出現了15家車企的logo,但是鎂客君認為這些傳統車企放棄自主研發,轉而使用Apollo平台的可能性並不大。

持續關注百度Apollo計劃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除了發布會前一汽和百度進行了簽約、發布會當天奇瑞的尹同躍為Apollo站台之外,其他的企業並沒有公開表態。

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已經有很多車企宣布進軍自動駕駛領域,並開始自主研發,包括長安、東風、吉利都已經有測試車上路,長安更是進行了單次長距離的測試。要想讓這些車企放棄現有的研發成果,轉而使用百度提供的軟硬體平台,並且「進貢」最值錢的數據,恐怕並不現實。

最近鎂客君接觸到了一位來自某自主品牌(該品牌也是Apollo計劃名單中的一個,為了尊重受訪者意見,這裡就不透露具體名稱)的自動駕駛研發工程師,他表示目前自動駕駛的研發還是企業在自己做,並沒有使用百度的任何產品、平台。同時他還強調,「自動駕駛領域現在最值錢的就是測試數據,每一家都把數據看的死死的。我明明有實力可以自己做研發,所以也就沒必要用你百度的東西。所以加入這個Apollo計劃的名單更多的只是想蹭一下熱度,掛名而已。」(對於同樣的問題,還有其他受訪企業工作人員並不願意表態。)

更何況,讓車企放棄自主研發,轉而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硬體提供商,失去話語權,也是這些車企最不願意看見的。

自動駕駛上路並非兒戲安全底線是100億公里實測

其實整個百度Apollo計劃中,唯一算是有點新意的就是模擬引擎了,這也是唯一能夠忽悠地住外行人的地方。熟悉自動駕駛領域的朋友對於模擬測試肯定並不陌生,國外早就有工程師、或者是研究團隊做過類似的事,他們將自動駕駛程序搬上大型模擬遊戲GTA。

請注意,這裡的測試人員僅僅只工程師和研究團隊,並非百度這樣的大體量公司。

當百度還在「洋洋得意」的推出模擬測試引擎的時候,谷歌、Uber這樣的自動駕駛領先企業,可是實實在在把車放置在實際道路上,不停的積累實測數據。

實際上在整個自動駕駛領域都有一個公認的底線,就是在真正商用化之前,自動駕駛必須經過100億英里的實測。要知道,目前全球擁有最長測試里程的是谷歌,而他們也僅僅進行了不到400萬英里的測試,離100億英里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孰優孰劣,顯而易見。

當然,鎂客君也並非全盤否定百度的Apollo計劃,就像速騰聚創的邱純鑫曾經對鎂客君這樣說過:「百度Apollo計劃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開放程度。」

將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不同公司聚在一起做一件事的初心,是好的,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而且自動駕駛的實現,必然離不開多方共同參與,所以說百度應該認清形勢,放低姿態,多拿出一點誠意,開放出最核心的技術,讓行業看看百度的水平究竟如何。

換句話說,如果百度真的可以誠心的打造一個開放平台,讓國內的自動駕駛研發水平有一個整體提升,對於全球自動駕駛領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當下尚無明確商業模式和技術路線的情況下,能夠有百家爭鳴的狀態,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政府否認「口頭批准」超級高鐵,然而馬斯克沒有任何損失
看不清摸不著還能識別出物體,目標演算法讓機器人更聰明
日躍星竇宇飛:高增長的市場下,我們用三維整形工具改變美容行業
定了!孫宏斌接盤賈躍亭當選樂視網董事長

TAG:鎂客網 |

您可能感興趣

AppStore用Google Play一半下載量拿到雙倍收入
投了三四十家小公司未果,卻拿到了 Google 的 offer!
拿到Offer不要隨便浪,你忘了去年被撤銷的幾百份Offer了嗎?
拿到理想offer,人生不再迷茫
壓倒Waymo,這匹黑馬率先拿到加州載客自動駕駛許可
我是如何拿到 Google的Offer的?
Apple Watch之後,LG Display拿到下一代iPhone訂單?
拿到offer,開完party,然後你必須要做的 6 件事!
剛剛,我們拿到了Nike Air Fear of God 1
為何SonicFox力壓s1mple和Uzi拿到年度最佳?看完他的經歷我懂了
學會這個,offer拿到手軟!
博士生為「錢途」入歧途 被捕前拿到名企offer
並不「優秀」的我,卻拿到了賓大offer!
Tim Hortons承諾,如果拿到這個杯子,大家可以免費續飲哦
拿到數千萬美元融資之後,multiverse這一年做了哪些事?
Jennie贏了twice拿到一位,twice成員哭了?
4月中還能拿到兩份Summer Internship Offer?看她如何邊求職邊提升自身實力!
掌握這些機器學習能力項,拿到offer的幾率是80%
Angelababy一部劇拿到八千萬的片酬,讓很多老戲骨感到憤憤不平
我是一名HR,當我拿到這份來自杭州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