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打臉了!《逆時營救》與國產科幻都很尷尬!

打臉了!《逆時營救》與國產科幻都很尷尬!

《逆時營救》

上映日期:2017年6月29日(周四)

作者評分:4.0/10.0

(作者根據時光網評分機制打出六項分數得出)

作者 | 汪佳琪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早已不見蹤影的《三體》,以及當年隨著劉慈欣與《三體》系列為中國科幻爭了一口氣之後稀里嘩啦立項的科幻電影。專門為中國電影盲目加油打氣並跟著一起放衛星的媒體們曾經有一個荒謬的說法,說2015年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我曾經也相信了這番鬼話,如今回過頭去看,這無異於從一窮二白直接奔向共產主義,從吃不上飯直接進擊噸糧田。

(哈哈哈哈失蹤人口《三體》)

如果你現在問我,我會告訴你主動提出「元年」這個概念本身就是荒謬到不可思議。所謂「元年」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和所謂某種類型電影的「復興」等概念都一樣泛指的是一個時期的若干作品,後來者在研究時自然會看到那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並將其作為象徵來闡釋一個時期。無論是《星球大戰》還是《終結者》,哪個都不是沖著成為「商業巨星」或是 「名垂青史」去的,科幻題材比任何類型都更加要求創作者的自我解放,而不是像國內這樣可憐。不僅有著一個極其不良的市場以及浮躁的創作風氣,更有著越來越開歷史倒車的政策束縛。

《逆時營救》就是一個在放衛星爆炸後冒出的第一批科幻作品中的典型,可以預計的是這樣的水準是近一段時間國內科幻作品的平均值,當然有文學基礎的差異自然會讓這個基準有上下浮動的空間,但要在近一段時間看到突破性的一刻,還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國產科幻最令我感到憋屈的情況便是,我可以肆無忌憚的讓邁克爾·貝滾蛋卻不忍心跟國產科幻的導演這樣說,因為在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下,不缺一個邁克爾·貝,但對於中國來說,每一個敢在科幻題材上「自殺」的導演都是不可或缺的猛士(即便他是個韓國人)。

國產科幻片在大躍進之前也零零星星的出現過,不論是《霹靂貝貝》還是《機器俠》,或是什麼險些燒毀我視網膜的《未來警察》絕大部分都保持著自知之明,沒幾個試圖走用紮實的設想和科學理論解決故事核心問題的「硬科幻」路線,科幻一直以外掛的方式出現。就像年初的《太空旅客》,對於情感的專註往往會遷移觀眾的視線,千萬別被宣傳誤導,《逆時營救》的絕對核心是一位救子心切的母親,很「軟」,非常「軟」。

雖然「軟」的方向無可厚非,即便是中國電影最擅長的題材之一——「魔幻」,你也很難見到一個完整且富有魅力的世界觀,一般照著《指環王》路子吹牛*的大多落得個《爵跡》或是《封神》的下場,嘗試了,但是慘敗收場。站在這個產業角度分析《逆時營救》,它確實需要鼓勵。

但「尷尬」仍舊是通病,這是一個我們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可以跨越的觀影障礙。就是當「蟲洞」、「空間傳送」等這些辭彙從中國演員嘴裡說出來的時候那種不言而喻的不適感,畢竟長久以來的文化就是魔幻和古裝的世界,國家的科學水平再高也難以快速扭轉「科學」這一概念的舶來品地位。因為要想科幻片可以立足,普通觀眾的認可至關重要。

也正是這樣,《逆時營救》在科幻元素上做了大減法,它不像《恐怖游輪》或是《前目的地》那樣通過加法去鋪排盤根錯節的線索,在最後給你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震驚結局,而是生怕觀眾看不懂,三個平行宇宙前後不過兩三個小時的三款楊冪被設計的性格差異極其明顯。為了增加楊冪演技的辨識度,有意的將這個三個角色安排在了情感線上的三個極端:一無所知的弱女子、智商正常的角色以及超級黑化大魔王。甚至連她們的衣服都在表現這一點。

不過《逆時營救》的尷尬絕不能讓觀眾背了鍋,演員們齊心協力一起尷尬的演技以及他們飾演的角色背後的空洞才是罪魁禍首,一個經典輩出的時空旅行概念在這裡顯得相當陳舊,在尹鴻承的執導下,影片中為數不多的布景設計還是過了及格線的,至少舞台氣息減少了很多,一些段落上也明顯看得出對好萊塢的借鑒,然而這些在演員尷尬的演技面前卻很難被觀眾注意到。

雖然楊冪飾演的三個夏天之間的區別仍然靠的是尖叫咆哮下的用力過猛,但在其自身的演藝道路中還算是小有突破,至於說起之前那個為她引來無數爭議的休斯頓國際電影節影后的稱號,看一下本片其他演員的表現之後也許你會覺得這獎頒的沒毛病。《逆時營救》中能被稱得上「演員」的也就是楊冪、霍建華與金士傑了。我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大雄與黃晨這兩個邊緣角色了,正是他們的存在讓楊冪的演技顯得精湛而細膩。

老戲骨金士傑的表演相當不可思議,令人頭皮發麻的尷尬完全可以被稱為「晚節不保」。首先可能是角色的類型,出演科幻電影對於我國的青年演員都是個新鮮事兒,更何況是這種老同志,如果在台詞以及故事設定中找不到較為準確的感覺是很難入戲的,他飾演的所長從第一次發出走火入魔般的詭異笑聲就不在準確頻道上,從始至終保持著游離狀態。

其次是角色的設計,金士傑的演技可以用「遇強則強」來形容,不幸的是這個所長在楊冪的個人秀中佔據的位置相當之差,在各種穿越之中與楊冪的角色缺乏互動,如果重要角色在反轉之後沒有重頭戲,那麼之前在性格塑造中埋下的伏筆可不是一次簡單的對話就能做到的,《逆時營救》的減法不僅做到了「科幻」上,也同樣沒有放過「人物」。

令人失望的霍建華掉入了同樣的角色陷阱,沒有足以撐起單薄角色的演技就只能隨著角色墮落。這個所謂的「悲情反派」的確是近來反派中較為吃香的類型,但霍建華飾演的殺手除了動作戲上下了功夫(不能忽略了成龍大哥的監製啊!),就幾乎沒有存在必要了,同樣成為了楊冪個人秀的犧牲品,沒有半點兒悲情可言。

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空間內圍繞著一個主要角色講述故事,楊冪的角色是絕對焦點,就算是楊冪在一人飾演三個截然不同的性格上及格了,這三種之間如此大的差距也是不成立的。在短時間內的兩次穿越能讓一個柔弱女子變成一個冷血殺手?還能和一個服役殺手正面剛?還順帶手解決了一票殺手?哇哦!影片解釋了時間穿梭對於腦部細胞的影響以及其導致的猝死或是皮膚病等癥狀,但對於精神影響卻隻字未提,所以黑化的楊冪僅僅是因為一句勸就開始自相殘殺嗎?影片之所以從45分鐘左右就開始崩盤,就是因為很多細節處理的極為粗糙。

在平行宇宙間進行傳送需要相應的接收器,那麼想回到更早的時間根本就是無解啊,因為傳送器還沒有被製造出來。車直接掉到懸崖下面,除了楊冪僅受輕微擦傷以及不省人事的霍建華,其餘人員全部慘烈陣亡,妝都不帶花的就不說了,在受傷步行的情況下,楊冪轉眼間就回到了研究所。這樣用斷片兒式的剪輯敷衍了事的地方在全片普遍存在。

(你是怎麼爬上去的?!)

這樣的敷衍了事同樣出現在特效上,觀眾的眼睛只需要看到結果而不需要考慮歷史的進程,更何況是在不少人認為我們已經有能力幫好萊塢做特效的情況下。如果為了突出傳送裝置這一概念,那麼楊冪返回過去的畫面設計可以說是非常沒有想像力了,雖然特效的經費被層層剝削在國內是慣例,但電梯上行以及車子沖向懸崖等畫面的CG痕迹明顯的並不能讓人忽略,這我真的不能吹啊。

對於科幻電影軟硬的界定無非就是看情感與「科幻」之間的比例取捨,傾向於任何一方都能講出好故事,當然也會有類似《星際穿越》這種不偏科的達人選手。《逆時營救》的問題在於朝兩個方向都努力了,但是兩項都沒有做好。(你不覺得《逆時營救》最可怕的事情是在未來世界的國產動畫還是那麼弱智嗎?!)不幸的是,《逆時營救》所暴露出的問題與尷尬處境,正是整個國產科幻電影所面臨的困境。

PS.哦對了,這玩意兒3D跟沒有一樣

- END -

FUNNYGRAP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APP 的精彩文章:

魔都2046的驚心動魄,被她一腳踩在底下
記憶中的香港電影: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TAG:輕芒APP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幻大片們離了特效之後真的很搞笑!網友:忍者神龜變成人了,夢想實現了!
科幻電影里吹的牛,都實現了嗎?
《流浪地球》國產硬核科幻的起源之作?不完美,但是很好看!
國產最成功的科幻電影!至今還無人超越!
中國建築真逆天!把科幻電影的空中走廊變成現實,外國人嚇壞了,直呼不可思議
《流浪地球》來了,國產科幻片崛起!而國產科幻遊戲為何還是涼涼?
《上海堡壘》堪稱最慘的國產科幻電影,原著粉絲才是最扎心的!
《上海堡壘》砸了就砸了,影響不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景
為什麼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國就沒有像樣的科幻電影?
太刺激了!這部國產網劇,可以說是科幻懸疑類的巔峰之作!
《流浪地球》為什麼折騰了四年?國產科幻的崛起其實非常艱難!
《天意》是惡搞歷史的國產科幻爛劇?你們是不是太較真了
看完《流浪地球》,再也不能說中國做不好科幻片!
國外飛行員頭盔太科幻了!其中中國的一點也不差
《流浪地球》改變了中國科幻,它又改了回去?
今夏最不容錯過的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黑衣人:全球追緝》來了!
你看了才知道,《流浪地球》真的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
國產科幻電影的「拐點」來了!
國產科幻電影,想說愛你不容易!
韓國科幻片《人狼》海報很贊,題材好大膽,陣容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