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正確的知行合一

如何正確的知行合一

15年剛開始去人民廣場附近工作,午飯憑著嗅覺去了福州路求解決;正巧那邊有一家書店,書口有一個已經破舊的宣傳紙,上書:書店關門,十元一斤。雖然平常愛買書,但是其實平常對一本書有多重是不清楚的,十元一斤理所當然就認為肯定是比較便宜的——當然實際上的確也比較便宜。所以興緻勃勃的挑了一堆書,因見機不可失,還電話一個妹子,問喜歡什麼樣的,也買幾本,哈哈。搜索了幾遍,大概挑了十幾本書,最後過秤,得花三、四百塊錢,感覺有點貴,才知道我挑選的書,大都得15元一斤;此時計算下,才發現其實好像沒有撿什麼便宜,不過也沒有往心上去,依舊付錢買了。

等到提著一大沓書回公司,老同事告訴那書店已如此賣書好幾年,才覺得有點吃虧——倒不是後悔買貴了,而是後悔買多了。如今又過去了兩年,上次經過,發現那書店依舊還在。

這次買的書中,就有本《傳習錄》。記得第一次看到《傳習錄》還是以前看常凱申先生的故事時,他提到青年志士蔣志清在日本留學時,看到日本人極為推崇這本書,在公交下都有不少人翻看,而書的作者居然是中國明朝人。當然,再後來風靡一時的《明朝那些事兒》又是對其作者王陽明花了很多的筆墨介紹,推崇至致;當然作為儒家最後一位集大成並配祀孔廟的人物,王陽明值得更多的筆墨。雖然早知道這本書,也曾經翻過幾頁,但是從來沒有讀過,哪怕是15年買了本,也一直沒有讀。

實際上旁邊一張桌子上擺了一大沓書,都沒有讀,有幾本甚至買回來都沒有翻過封面。所以,人不能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勤快和好學,而低估自己的懶怠。

四月開始,開始有把那堆書翻翻的想法,六月翻的就是這本《傳習錄》了。以前大家都說《傳習錄》是講「知行合一」的;所以,可見「知行合一」的確是很難,至少從我的知道這本書好,值得一讀的「知」,到真的讀它這個「行」,中間間隔了十幾年。

不過,自己翻看過之後,我倒是認為《傳習錄》其實並不是講「知行合一」的,而應該算是釋講《大學》及《中庸》(主要是前十章)的書——他至少是認為前人對這些內容的理解是不到位的。《大學》是講「止於至善」的,王陽明的理解是達到這一層次,需要「致良知」,《大學》講「致知在格物」,王詮釋「格物」為去「私意(人慾)」;「知行合一」是「致良知」落腳點,也是本性。

「知」和「行」的問題來源於《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作為明朝有名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上進青年王陽明,在樹立偉大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後,順著這個有著明確先後順序的句子,最終落腳到了「格物」上,畢竟「格物」是起點,據說王陽明格竹子格到吐血;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最後,據說是回到了「格已」上,此說雖然是有幾分道理;不過於我看,陽明先生如果真是到這一層,恐怕還要吐血。

比較有意思的是《大學》提到「格物致知」,但是怎麼「格物致知」卻是散缺了,這也就給後人有了解釋的空間。朱子自己補了一段解釋,大意為:對接觸的物都努力搞懂,久而久之,融會貫通。不過陽明先生並不認同:「朱子錯訓格物。只為倒看了此意,以盡心知性為物格知至,要初學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即「生而知之」(不用學習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發於本願從容不迫地實行)的簡寫,指聖人才有的品質)。如何做得。」

陽明先生的邏輯是,先搞清楚「知」是什麼「知」?他認為:「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既然「知」是本來就有的,那「格物」做甚?原來,「『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是因為「知」受了「私意障礙」蒙蔽,所以,才要「格物」(意(即知)之所在是物)。

所以,關鍵就是要打破行文中預設的邏輯陷阱。而這個突破,在陽明先生其他論述中,也有體現,如「功夫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只為後來做功夫的分了內外,先其本體了,如今正要講明功夫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夫」。看來,要成為一個聖人,還得有足夠的「逆向思維」的能力,如此,才會不輕易被帶進即設牢籠。

解決了「格物致知」的問題,應自然上升到了「行」的問題了。古人一直是究竟誰可以當聖人的問題,聖人的特徵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陽明先生既然認為「良知」人人都有,那自然人人去私意後都可做「聖人」了,實際上他的確也是這樣認為的:「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但是聖人不僅「知」還「行」呢!而「知」、「行」一致,就只能是「知行合一」了。

「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葯。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閑說話」。

同時,結合「知行合一」的理解,我覺得陽明先生應是跳出了思維的束縛——「格物致知」,「格物」的「知」又當「格」何物?又何以知要「格物」?如果,受修齊治平的先後效果順序的影響,在「格物致知」上也一定要探求個順序,則會陷入絕境。同時,如果如朱子補遺所說,那就是生而知「格物致知」了,並且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即生之安行的聖人境界),那麼邏輯就不自恰。除非是,知行本來合一,且人人都生而有「知」時,則自然會「格物」,而這就又是陽有先生的理論了。只是這些都是樸素的自然行人,還需要訓練,就自然到了「大學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個誠意。誠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誠意之極便是至善。」。通過「誠意」而達到「至善」(也即「良知」)

最後,怎麼「知行合一」呢?陽明先生的答案是:「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笠韻 的精彩文章:

TAG:笠韻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正確認知現在的半導體行業
怎樣修行才是正確的?
如何證明離婚債務一方不知情 怎樣正確進行財產分割
如何正確參與孩子的繪畫行為?
如何正確的進行跑步
除了掌握禪法技巧外,更為重要的是對修行有正確的認知
如何做一個正確的俯卧撐
正確認識「五行」
如何正確哺乳
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咽炎正確的聯合用藥方法?
如何才是正確的信仰?
如何正確處理一隻蝦?
如何正確的去眼袋?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一切成功的行動,必須以正確的認識為先導
如何正確的選擇面膜?如何正確的使用面膜?
如何正確的用勺子
如何正確督促患者及其家屬正確的進行康復訓練
如何正確的賭出一對兒核桃
如何正確進行產前檢查?
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