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第三屆circRNA研究論壇

第三屆circRNA研究論壇

會議簡介

circRNAs是一類不同於線性RNA的內源RNA,它通過反向剪接形成閉合環狀的RNA分子,它已成為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與焦點。

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積極投身於circRNA領域的研究,潛心鑽研、突破進取,湧現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獲得了眾多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為了促進circRNA最新技術的傳播與發展,帶動科研與臨床應用的相結合,提供分享科研經驗的平台,繼成功舉辦兩屆circRNA研究論壇之後,circRNA研究組委會將繼續邀請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針對當前研究熱點及問題展開研討,打造全新的2017年第三屆circRNA研究論壇。

我們熱忱地邀請您與國內外circRNA研究大咖們共同相約廣州,引領發展!

會議主題

1、circRNA翻譯蛋白;

2、circRNA與疾病診斷;

3、circRNA高通量測序與數據分析;

4、circRNA與疾病關係;

5、circRNA研究資料庫;

6、circRNA機制研究。

會議日期

2017年7月7日-2017年7月8日

會議地址

廣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翡翠宴會A廳

主辦單位

circRNA研究組委會

承辦單位

廣州吉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吉賽抗衰老研究所

媒體支持

贊助企業

大會議程

7月6日 星期四

14:00-20:00

註冊簽到

7月7日 星期五

08:00-09:00

註冊簽到

09:00-09:50

楊柏華 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演講主題:Interaction of circular RNAs and proteins

09:50-10:20

茶歇

10:20-11:10

董瑞 博士(楊力 研究員 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演講主題:環形RNA多物種進化比較研究及資料庫構建

11:10-12:00

趙方慶 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

演講主題:環形RNA組學研究的計算方法

12:00-14:00

合照、午餐、午休

14:00-14:50

魏歡歡 博士(王澤峰 研究員 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上海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演講主題:環狀mRNA-RNA甲基化修飾(m6A)驅動的環狀RNA翻譯

14:50-15:40

宋曉峰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演講主題:Circular RNA profile in gliomas revealed by identification tool UROBORUS

15:40-16:10

茶歇

16:10-17:00

薛尉 博士(楊力 研究員 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演講主題:環形RNA生成加工機制及功能

17:00-17:30

專家訪談第一場

7月8日 星期六

09:00-09:50

單革 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演講主題:外顯子-內含子環形RNA的特性

09:50-10:20

茶歇

10:20-11:10

張弩 副教授(中山大學)

演講主題:腦膠質瘤中環狀RNA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理

11:10-12:00

丁向明 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

演講主題:環狀RNA高通量測序質控及數據分析

12:00-14:00

午餐、午休

14:00-14:50

汪洋 教授(大連醫科大學)

演講主題:Efficient back splicing produces translatable circular mRNAs

14:50-15:40

陳俊霞 教授(重慶醫科大學)

演講主題:膀胱癌中circRNA差異表達譜的篩選與circTCF25/circMYLK促進膀胱癌進展的機制研究

15:40-16:10

茶歇

16:10-17:00

何春江 副教授(武漢大學)

演講主題:組織特異環狀RNA的識別和鑒定

17:00-17:30

專家訪談第二場

論壇嘉賓

排名不分先後

楊柏華 教授

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實驗醫學和病理學教授,長期從事腫瘤的科學研究,在micro-RNA與腫瘤發生的實驗研究領域有出色的工作,在靈芝活性成份抗腫瘤作用研究中也有傑出的成績,是廣東省引進的領軍人才,小分子RNA研究領域國際知名專家。在Cell、Nature Cell Biol等國際知名雜誌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50多篇,文章被引次數超過8400多次,H-index=55。

楊力 研究員

中科院德國馬普學會

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轉錄組RNA及其相關計算生物學研究。2012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並在終期評估中獲得「優秀」。曾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中國科學院大學-BHPB導師科研獎,明治生命科學獎「優秀獎」,獲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近年來主要建立計算生物學新技術方法體系,在外顯子環形RNA生成加工及其多層次調控新機制、轉錄組RNA多水平差異調控及其分子基礎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進展。迄今,在Cell、Nature等學術期刊共發表論文58篇,近五年他引近3000餘次。

王澤峰 研究員

中科院上海馬普學會

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1994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獲得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本科雙學位。1997年,在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獲得碩士學位。2002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科學研究(Damon Runyon fellow)。自2007年起,在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擔任助理教授,並於2013年升為副教授(終身教職)。2015年,實驗室移到中國上海,並擔任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的所長。主要研究方向:RNA可變剪接的機理、RNA結合蛋白的合成生物學、RNA功能基因組學。

趙方慶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1年獲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學、計算機技術及其應用專業學士學位。2006年獲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海洋微藻的進化基因組學。在此期間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2006),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2007),國家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2)。2006年7月至2010年底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比較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從事計算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的研究工作。2010年10月被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聘為「百人計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計算基因組學。現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聯合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計算生物學與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副秘書長,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Hereditas、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國際刊物編委。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生物信息學和基因組學領域國際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單革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劃」候選人(2010)。先後在美國埃默里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RNA酶的共同發現人、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Sidney Altman博士。長期從事基因表達調控和非編碼RNA功能及功能機理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的非編碼RNA類型、研究了新的非編碼RNA功能、揭示了新的非編碼RNA作用機理、探索了新的非編碼RNA研究方法。實驗室成立以來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2015, 2016),Nature Communications(2012),和P.N.A.S(2015)發表多篇非編碼RNA領域的研究論文。

汪洋 教授

大連醫科大學

2007年獲得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學位,先後作為博士後研究員和研究助理教授任職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腫瘤中心,並被授予「青年科學家發展獎」。2013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和遼寧省「攀登學者」計劃。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資助,並獲得「牛頓高級學者」基金。2016年獲得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科技人才稱號。

汪洋教授主要從事RNA及腫瘤研究領域的科研工作,研究RNA選擇性剪接與人類腫瘤,較為系統地鑒定了調控RNA選擇性剪接的順式作用元件及反式剪接因子;並進一步利用人工合成的方式獲得了特異性剪接因子,應用其調控腫瘤相關基因的選擇性剪接,從而增加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另外揭示了剪接因子RBM4通過調控癌性基因的選擇性剪接來抑制腫瘤進展的重要調控機制,為研髮針對異常RNA選擇性剪接引起腫瘤進展的治療藥物提供了科學依據。作為第一和共同通訊作者在Cancer Cell、Nature Method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際著名刊物發表系列論文,總影響因子大於150,並被SCI引用590次。

丁向明 研究員

美國加州大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測序中心項目科學家,美國生物化學學會會員, 2008 年畢業於復旦大學遺傳所,2009至2014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師從美國醫學科學院王存玉院士,從事非編碼RNA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及腫瘤生物信息學的研究。2014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測序中心,從事二代測序信息學分析平台及大規模資料庫的建立。2016年加入吉賽生物,吉賽生物首席技術官。參與多項美國NIH資助的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國際一流的成果,多篇文章發表於Science Signaling,Cancer Cell,Cell Reports,Nature Communications,JBC等高影響因子雜誌,已被引用超過360次。曾為Cancer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PLOS One等國際著名雜誌擔任審稿人,並被Cancer Letters評為該雜誌傑出審稿人。

宋曉峰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項目培養對象。主要研究領域為基因組學與計算系統生物學。近幾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一項,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一項,主持校級教改項目三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著名SCI檢索學術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BioSystems等發表論文24篇,EI、ISTP收錄論文30多篇,獲發明專利授權2項,軟體著作權一項。多次參與組織和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目前擔任:中國生物醫學物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陳俊霞 教授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1986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生物系,1991年在華西醫科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4年在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重慶市遺傳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腫瘤轉移及信號轉導以及非編碼RNA在膀胱癌中的功能及機制研究。近年來在國際雜誌上發表SCI文章2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基金4項、重慶市科委2項及教委課題2項。

張弩 副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發病機制與綜合治療。主要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在Cancer Cell、Cancer Research、Neuro-Onc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國外知名雜誌。目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環狀RNA翻譯蛋白質的調控過程與生物學功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廣東省國際合作專項、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專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個三」人才支持計劃等課題。

何春江 副教授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湖北省楚天學子,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會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員。2009-2013年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演算法設計和醫學大數據分析,包括急性白血病的大規模預後標誌物的篩選和統計建模,以及複雜疾病的microRNA、lncRNA及circRNA的大規模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數篇,分別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Carcinogenesi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雜誌上,引用次數共計300餘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武漢大學自主科研基金等項目,參與衛計委傳染病重大專項一項。擔任Nucleic Acids Research、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Genomics、Plos One、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Current Bioinformatics等國際知名雜誌審稿人。

持續更新中……

註冊流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ioArt 的精彩文章:

儲成才Nature Plants綜述系統總結九大作物miRNAs功能研究現狀及育種應用策略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朱海波課題組博士後招聘
許琛琦組揭示靜電作用介導Src家族激酶底物選擇性的分子機制
亞洲主要城市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實力分析

TAG:BioArt |

您可能感興趣

Join Us!SoMAx 跨境創新論壇
零基礎搭建BBS論壇 Discuz
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致辭
這是場高智商論壇——Tech Shanghai 2018 IC設計論壇回顧
Cadenza Innovation獲世界經濟論壇表彰為技術先鋒
BOE Mobile SBU副總經理魏星已確認出席論壇
區塊鏈如何影響時尚論壇How Tech Is Influenced Fashion Industry
帕胖歸來!現為Oculus Subreddit論壇官方版主之一
HPE與世界經濟論壇聯手推出Tech Impact 2030計劃
第四屆華夏醫學婦產科論壇workshop開課啦,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AlphaCar參加TokenSky經濟高峰論壇 受多家投資機構關注
第三屆(2018)全球VR/AR/MR+AI+XR跨界融合論壇
論壇實用小帖子分享第五期:Hors dap M1DIY申請,評估面試過程!
芝加哥論壇報-Should girls be good at everything?
SteamSpy創始人:Epic Games Store無論壇、開發者可建賬戶
HCL Technologies在2019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彰人道主義領袖
丹麥納米衛星製造商GomSpace公司高管Tor-Arne Gr?nland先生確認出席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
國外論壇現iPhone新品真機圖 網友猜測:iPhone X SE?
華麗志米蘭論壇(9月25日):日程 | 嘉賓 | 購票方式 Luxe.Co Milan Forum(detail&ticket)
國內首個GTA6交流論壇gta6.cn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