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因瓦古城裡借花獻佛

在因瓦古城裡借花獻佛

因瓦古城曾是緬甸近四個世紀的首都,著名的因瓦王朝的古都。

感悟時光的力量

因瓦古城是一個小島上,需要坐渡輪過去,河水與伊洛瓦底江不一樣,更為清澈。上船以後就有馬車可以乘坐,這也是出行的最佳選擇。

大片大片的棕櫚林,火紅的鳳凰樹下,落紅滿地,馬車悠悠地行過,迎面而來一輛牛車,拉著滿車的甘蔗,婦女頭頂著一大捆菜,直讓人驚嘆緬國婦女頂上功夫驚人,路邊芒果、榴槤伸手可及。

被英國人稱作「Ava"的因瓦古城(Inwa),被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 River)和運河與其他地區隔開,曾是緬甸近四個世紀的首都,著名的阿瓦王朝的古都。

古城盡頭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寶迦雅寺(Bagaya Kyaung),據說是因瓦最老的寺廟,也是最幸運的,自建成至今仍保存完好,戰爭期間也躲過了劫難。整個寺廟由柚木建成,由267根柚木柱子支撐,非常堅固。廟裡有一個學堂,幸運的話可以看到有當地人的孩子在這裡讀書,體會一下因瓦的生活氣息。

巨大的木棉樹

1839年3月,一場大地震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 從此這裡拋棄了往昔作為首都的喧囂繁華,遠離了宮廷的爭權奪利,如今這裡避免了工業化帶來的污染,一代又一代淳樸的阿瓦人隱居在綠茵碧水間,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始而又溫馨悠靜的田園生活,刻在我們腦海中的是散落在田間的寺廟、城牆、佛塔、廢墟,這些擁著厚重歷史、滄桑歲月的印跡。

小小的佛塔用紅磚砌成,從仰光而來並未到蒲甘就對著許久未見的古樸建築產生了興趣,在一個張滿荒草的空間內,有一個小小的平台,上面放了三多美麗的木棉花,正在好奇是誰這麼用心的時候,紅帽子小孩熟練的爬了下去,捧著一堆花擺好。

如不是供奉給神靈,那又何必擺放如此整齊還注意角度問題呢。不知道小孩子是怎麼發現下去的秘籍的,他很清楚哪個磚塊之間有可以著落的縫隙,難道他就這樣不用上學每天與佛陀共處么?直到後來,他才拿出一疊明信片問我要不要,看著他的眼神我幾乎就要買了,然而已經沒有什麼收信人有意義的寄出去了。

生在南國的我也曉得木棉花煲湯的功效,作為食材晒晒還是不錯的。而小男孩更像是在把它的花作為藝術品,人神共賞。

但那顆菩提樹下端坐的佛像,寶相莊嚴,與廟宇內的金身佛像很是不同,殘破的黑白色讓我很是喜歡,當然會讓人想起神秀那首著名的佛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心無塵埃,大概只有小孩子才能做到吧。

坐著馬車,顛簸著,攙扶著,觀望著。塵土吹乾了我們的臉龐,陽光刺得眼睛閉成一條線,兩人各自看著風景。

馬哈昂美寺(Maha Aungmye Bonzan)是一座類似於吳哥窟的寺廟,只是要小得多。這是一座顏色鮮明的建築,儘管歷經風雨,但依然可以看出那艷麗的黃色和雄偉的氣魄。

去因瓦古城可以坐馬車或者自己從外面帶單車摩托進去,不過沒這個必要了。馬車基本是帶你走了最好的景點,其他肯定太偏自己都走不到了,兩個小時車程就結束了,剩下的都是看日落的時間,還有好幾個小時可是你並沒有辦法塞其他景點進來,剛上碼頭你就會看見一堆馬車,還有泥路,真難想像雨季的緬甸會是什麼樣子。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曼德勒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讀 的精彩文章:

香港都回歸二十年了!這25個打卡方式你完成了嗎?
來紐西蘭的神秘部落尋找馬幫少年
北卡羅來納海岸浮出新海島 不過也許沒多久又會消失了
潛水聖地帛琉,躍入上帝的水族箱
辛巴威:親歷驚險刺激的非洲狩獵

TAG:暢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近萬塊的瓷磚,只因瓦工這樣鋪貼波打線,全部敲掉從來,提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