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何其昌《浪淘沙 軍嶺晴雲》中的「長陽八景」

清代何其昌《浪淘沙 軍嶺晴雲》中的「長陽八景」

長陽清代乾隆進士及同時代的文人用詩詞歌詠了「長陽八景」,從何其昌的經歷和作品來看,可見何其昌在當時的社會影響及學識修養非同一般官員和社會賢達。(何宏江)

將軍山,古稱將軍嶺,曾名官山。清.乾隆《長陽縣誌》記載:「將軍山,縣治清江之南,石色赤黃,狀如甲胄。上有(五代十國時)李(景威)將軍廟遺址,故號軍嶺」。長陽縣史上有名的景點「軍嶺晴雲」便在此處。

長陽縣城周圍有很多景點,史上最著名的有「八景」。因清朝末期的衰敗、民國時期的戰亂、清江庫區的形成及新城建設等原因,其中「鱉渚漁歌」、「東峰樵影」、「楊溪夜讀」、「泉水春耕」四景已經消失,而「軍嶺晴雲」、「龍門春水」、「鳳台秋月」、「西沙古渡」四景卻仍不失往日的魅力。以軍嶺為中心,方圓一千多米內匯聚四景,另有觀音閣、鳴鳳塔、大慈庵、壺口煙波等眾星拱月,確實是難得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相交融的景點群落。

李景威,長陽人,是五代十國(公元907—963年)時期「荊南國(轄荊州至長陽一帶)」的著名將軍,也是被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欽點的「忠臣」。因將軍屯兵軍嶺並壯烈殉國,而且葬於此地,使得將軍、軍嶺與日同輝,並值得永世緬懷。

李景威是長陽歷史上最早最有名的賢哲,其史證資料充實,軍嶺之上並有「表忠觀」遺址尚存,的確能令人信服,能吸引遊客。主要史證如下:

1、清朝吳任臣所撰的《十國春秋》記載:「李景威,荊州長陽人也。文獻王(高從誨)時,未知名,及仕貞懿王(高保融),擢水手都指揮使。(高)繼沖代(高)保勖節鎮,景威時為帳下親校。會湖南張文表之亂,周保權求救於宋,宋命慕容延釗等往討,復詔江陵發水軍赴潭州(長沙),(高)繼沖遣景威將兵三千人以待。未幾,宋師假道荊南,聲言兵過城外,景威曰:『兵尚權譎,城外之約,其可信乎?以臣觀之,直欲乘釁伐我耳。方今精卒數萬,訓練甚備,莫若嚴兵整旅以御之。臣雖不才,願盡相付。』少監孫光憲固謂不可,景威出而嘆曰:『吾言不用,大事去矣,何用生為!』因扼吭而死。宋太祖聞之,曰:『忠臣也。』命王仁瞻厚恤其家。」

2、《明一統志》記載:「高季興節度荊南,慕李景威英傑,闢為水軍都指揮。宋建隆(公元963年)中,(宋師)假道江陵,景威恐宋師襲己,欲伏兵以攻之,判官孫光憲不從。宋師至,發兵圍景威,欲逼威從。威屹然無異志,久不得救,遂扼吭而死。(宋)太祖曰:『忠臣也。』命王仁瞻厚恤其家。邑人為立『表忠觀』于軍嶺」。

3、清.同治《長陽縣誌》(卷一)記載:「清江南岸軍嶺即李景威屯兵處也,墓在其上」。

自然景觀獨特,長迷俠客騷人

以軍嶺為主體,「軍嶺晴雲」、「龍門春水」、「西沙古渡」、「鳳台秋月」、壺口煙波、大慈庵、觀音閣、寶塔山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猶如一幅巧奪天工的山水畫卷,卻又各富特色,常被俠客騷人嘆為觀止。

1、軍嶺晴雲。將軍嶺傲矗清江南岸,與長陽縣政府隔江相望。因其高聳、險峻而且臨江,確實風光無限。晴天山巔環顧,東、南、北重巒疊嶂,一覽無餘;西向崇山峻岭、雲霧朦朧。北向俯瞰,龍舟山城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碧波倒影,百舟競渡......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更絕妙的是,久雨初晴時,軍嶺白雲纏腰,絕壁上的「白馬」(石壁狀如白馬,亦稱白馬岩)向東奔騰,並呈騰雲駕霧之狀。據民間神話傳說:此奇觀始於李將軍含恨殉國之日。李將軍殉國後即刻升天成為軍神,他飽含著亡國之痛,駕馭著白龍駒騰雲駕霧巡守山門,並驅使著「雄獅」(軍嶺東側紗帽山下的石壁圖案狀如雄獅,又名獅子岩)鎮守白石雄關,以求土家山寨萬世太平。其詠頌之作甚多,例如:

如今的清江(何宏江 攝)

——浪淘沙 軍嶺晴雲

(何其昌,清人,官房縣教諭)

軍嶺郁岹嶢,彷彿巾包,彤雲叆叇護金幖,仡仡桓桓千仞上,誰與同袍。日色映丹霄,玉帶纏腰,氣吞龍虎劍光韜,留與佷山長作鎮,永靖戈矛。

——七律 軍嶺晴雲

(李拔,四川人。清乾隆進士,1752年任長陽知縣)

人休事古已多年,轉戰軍屯跡尚傳。

浩氣層層隨嶺見,晴光靄靄映車前。

河山久奠高低壘,桑海難移節烈賢。

借問表忠觀去路,山翁指點白雲邊。

嘆氣溝的古橋通往「龍門春水」。(何宏江 攝)

嘆氣溝入口

——七絕 軍嶺晴雲

(方璲 :漢陽府人,清.康熙捐貢,官長陽教諭)

事往徒傳戰跡存,到今人說故將軍。

料知英氣不消滅,嶺上茫茫空白雲。

——七律 軍嶺晴雲

(清.吳璉)

嶺蟠翠疊勢凌空,聞道將軍氣尚雄。

一代干戈余落照,千秋雲物護精忠。

陣圖隱現紫氛里,劍彩飛騰碧靄中。

草木山川靈跡在,憑高批點舊英風。

——七律 軍嶺晴雲

(牟承五:恩施人,清.乾隆生員)

軍嶺高矗入紫氛,眾峰叢列雄且群。

鐵馬金戈數糾紛,古廟絕頂晴煙熏。

邑人傳是李將軍,將軍此地建功勛。

振古依山顯靈芬,精英渺渺空白雲。

——五絕 軍嶺晴雲

(彭祖賢,年十七補博士弟子員,三十年入太學,官教諭)

此夢豈非夢,將軍計未行。

至今軍嶺上,時有片雲橫。

位於磨市蘆溪何家門口的清代拔貢(譚楚)化字閣

——五律 官山遠晚眺

譚楚,清.道光歲貢,官鄖陽訓導)

遠寺鐘聲落日來,江山清麗亦佳哉。

捍關終古橫秦障,軍嶺當年厄將才。

郭子棲遲猶有洞,漢王蹤跡已成灰。

迴環往事悲流水,不獨猿啼峽口哀。

西沙古渡

2、龍門春水。此景位於將軍嶺西側嘆氣溝的龍門洞。此處峭壁深澗,谷深幽冥,惟晝中見日,並且常年玉瀑飛瀉,怒濤轟鳴,涼風透骨,霧氣升騰,加上石道如通天,從而形成了奇絕的風光,堪稱人間仙境。據明代周伯殷的《龍門洞記》記載,此處不僅風光絕妙,而且因能夠求雨而富有神秘色彩。因此古今詠頌不絕。例如:

——七律 龍門春水

(李拔,四川人。清乾隆進士,1752年長陽知縣)

行春繞甸問芳洲,乍見龍門別樣幽。

杳杳輕嵐還岫出,滔滔晴浪抱城流。

當年霧氣迷寒洞,此日山光映碧湫。

駐馬漫嗟桑海事,慰懷惟喜綠盈疇。

龍門春水

——五律 龍門春水

(彭世壽,清.乾隆舉人,官蓬萊縣丞)

龍洞郁岹嶢,飛泉過春橋。

桃花三尺影,竹箭一江潮。

疏鑿疑天造,之而得水驕。

海門莫輕赴,留與潤枯焦。

——七絕 龍門春水

(方璲 :漢陽府人,清、康熙捐貢,官長陽教諭)

渺渺綠波幾潮回,層層翠靄凈無埃。

佷陽何限春光好,誰向龍門御李來。

——七律 龍門春水

(牟承五:恩施人,清.乾隆生員)

筆架嵐光浮遠翠,龍門水色入春圖。

頻添雨勢流新縠,盡洗山容理舊膚。

野岸綠波朝吐霧,斜陽帆影晚吞珠。

佇看文甲騰千里,遍灑香濤到九區。

——七絕 龍門春水

(鄭毅)

千丈懸崖一線天,層層飛瀑掛潭前。

瑤池一借銀河水,派遣烏龍獻醴泉。

——七律 龍門春水

(陳金祥)

險峰奇岩稱秀境,清溪九曲泄龍門。

碧蘿窈窕迎詩客,翠竹婆娑行履痕。

亂石巄嵷留禹塹,屈階重疊入山村。

沿崎攀上將軍嶺,好看龍舟浴日暾。

——七絕 龍門春水

(江詩炎)

碧川明鏡溢春光,峭壁高懸走畫廊。

七里長溝鶯燕舞,峽風習習送清涼。

——五律 龍門春水

(江詩平)

龍口藏深澗,幽谷裊霧煙。

瀑簾接北斗,壁崖咬青天。

濤鳥驚春夢,涼香透骨間。

扶膺攀古道,塵凈伴嬋娟。

3、西沙古渡。此渡位於龍門洞和渡口坪之間的向王廟處。古渡因水位上升而舊貌無存,但新渡依然不遜昔日風景,尤其是夕陽西下時,霞光萬道,青山倒影,輕舟競渡,半江碧透半江紅之景很是迷人。對此古今詠頌有加。例如:

——七律 西沙古渡

(李拔:四川人。清乾隆進士,1752年任長陽知縣)

尋幽古渡過河西,岸上兒童竹馬齊。

林際風微煙淡淡,灘頭麥長草萋萋。

流鶯獨上高枝囀,野鳥偏來傍水啼。

小艇平沙堪系纜,好將耕稼課蒼黎。

——五絕 西沙古渡

(彭祖賢,年十七補博士弟子員,三十年入太學,官教諭)

喚渡不聞聲,一舟終古橫。

斜陽見人影,沙鷗一雙行。

——七絕 西沙古渡

(方璲 :漢陽府人,清.康熙捐貢,官長陽教諭)

四山開遍野桃花,綠水芳塘處處蛙。

記得討春閑問渡,夕陽一片映西沙。

——七律 西沙古渡

(清人,吳璉)

清江曲曲繞城流,隔岸平沙古渡頭。

小艇盪來疑帶霧,輕橈拔去不驚鷗。

潭空秋水閑漁卧,波映春山遠寺浮。

惆悵徵人何處去,曾尋沮溺問津不?

——七律 西沙古渡

(艾之捷,清.康熙長陽生員)

霧隱河西水一泓,遙遙半嶺細沙傾。

晴霓未掛行人至,白浪翻空艇子橫。

兩岸綠楊聞雀噪,一林煙景望雲平。

行吟此地情無限,除是僧徭繪得名。

4、鳳台秋月。此景位於縣造船廠後的鳳凰山。古時山上有很多梧桐樹,並常有鳳凰棲息。秋天,秋高氣爽,月明星稀,鳳凰來鳴,江面回清倒影,其景色迷人。古時詠頌之作主要如下:

——七絕 鳳台秋月

(方璲 :漢陽府人,清.康熙捐貢,官長陽教諭)

高矗層嵐夜氣清,秋光晶晶月華明。

廣寒靜奏霓裳曲,吹落瑤台和鳳聲。

——五絕 鳳台秋月

(彭祖賢,年十七補博士弟子員,三十年入太學,官教諭)

飛來金鳳凰,棲老梧桐月。

倒影入丹溪,秋濤弄清越。

——七律 鳳台秋月

(李拔:四川人。清乾隆進士,1752年長陽知縣)

層台乍涌月光平,氣肅秋宵分外明。

高磴碧梧珠露冷,廣寒丹桂彩雲晴。

猶思槎泛探蟾窟,何處簫聲葉鳳鳴。

山邑民淳多暇日,頻來高處慰遙情。

——五律 鳳台秋月

(彭世壽,清.乾隆舉人,官蓬萊縣丞)

千仞下翔鳳,亭亭俯碧湫。

銜來巴洞月,照徹陸城秋。

風骨摶雲氣,關山送客愁。

從人問丹穴,疑是鏡中游。

5、大慈庵。位於將軍山西側山腰,即嘆氣溝龍門洞左側懸崖之上。在清咸豐八年(1858)縣紳楊其成等未籌資鑿通嘆氣溝龍門洞石道之前,磨市通往縣城的大路便從庵前通過。此庵毀於清朝末期,目前仍有殘痕斷壁尚存。此庵雖毀,但上面絕美的風光依存。下面有詩為證:

——五律 大慈庵

(饒琇,長陽人,清.乾隆歲貢,官雲夢訓導)

古柏蒼然秀,分行傍路栽。

閣高雲外出,羽化洞中來。

指顧千家近,登臨萬象回。

踏芳憑絕頂,彷彿到蓬萊。

---七律.癸丑上春三日與客登大慈庵

(作者:彭秋潭,長陽高家堰人,清.乾隆舉人;乾隆癸丑年,即1793年)

皂蓋青旗早問津,祥風暖漾碧波新。

遙憐雪後便娟景,正映峰頭縹緲人。

流水聽來疑弄曲,桃花放處好行春。

永嘉屐齒東山酒,一種風流總絕倫。

6、壺口煙波。這是高壩洲庫區形成後出現的一個新景觀。它位於壺口灣出口這一段曲折的江面。每逢江城薄霧朦朧、紅日東升之時,江面便出現霞光萬道、紫氣升騰、青山倒影的誘人景象,若遇到渡船穿梭、漁翁撒網,其景色更是迷人。我曾作七絕一首試加描述:

——七絕 壺口煙波

(江詩平)

塔舉朝陽夷水紅,紫煙飛散現漁翁。

長堤柳畔尋鶯語,驀見西山雪罩峰。

筆者到祖先何其昌當年填詞歌詠「軍嶺晴雲」的地方:長陽龍舟坪清江

長陽何氏族譜:目前僅存的長陽何氏老譜是1767年由進士何其昌老祖宗主修的,距今已250年。

資料上顯示《何氏家訓》乃明人何濟所制。訓共分十二則。以孝為先。因東漢何倫為孝子,故後世何氏多以此為家訓根基。但「正大光明士,鴻運本天開」新族譜則由清人所製成。大體如斯:

何家老屋的家譜是清乾隆三十二年由二十四代何其昌主修的,現在的新派「正大光明士……」也是這次制定的,他是進士出身,在房縣當過教諭,他修的譜現藏何宏海家中。何其昌是何氏家族的功臣,屬老二房。這本譜上承明萬曆老譜,是何氏家族最全的一本譜。我們應該感謝他老人家。在清朝那個時代,就把譜修的那樣全,是花了不少心血的。

何氏族譜

何氏(長陽)現有族譜派系表

位於磨市蘆溪何家門口的清代拔貢(譚楚)化字閣

乾隆御賜:

我們的先祖何其昌(蘆溪)是清乾隆進士,做官房陵(今房縣)教諭,現存族譜與進士匾完全對應,我們將為其寫傳。據悉近代還有教育界名人何攀峰(詳細情況正在收集資料)。

看蘇先生如何打造一個品茶的美學空間

讓長陽清江邊的「三國夷陵之戰」故地更潔凈

王前程教授盤點做過「宜昌市長」的三國名人

走,到宜昌一家「食茗制」的茶道館找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與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亮劍》將軍嶺之戰,如果楚雲飛救了秀芹,李雲龍還會打平安嗎?
亮劍中山本一木被困將軍嶺時,楚雲飛為何要和他談判?
《亮劍》山本特工隊為何在將軍嶺沒被全殲?只因楚雲飛要還人情!
《亮劍》將軍嶺之戰,楚雲飛本可以全殲山本,只因這個女人太愚蠢
《亮劍》將軍嶺一戰,楚雲飛為何沒能全殲山本?原來他被人出賣!
這座山嶺坐落於太行山脈,在後世被稱為將軍嶺,多位將軍長眠於此
《亮劍》將軍嶺伏擊戰,楚雲飛為何沒有動用炮營?難道他忘記了?
將軍嶺之戰時,楚雲飛的指揮部所在地,山本究竟是如何發現的?
共和國著名的「將軍嶺」,劉伯承、徐向前等多位開國將軍長眠於此
《亮劍》將軍嶺之戰,楚雲飛究竟是勝了,還是敗了?答案出人意料!
亮劍:將軍嶺之戰,5000人為啥奈何不了50人?皆因這個女人太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