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別不信,30歲還是會遇到和20歲一樣的問題

別不信,30歲還是會遇到和20歲一樣的問題

作者:麻寧

20歲時要廣結善緣,給自己「做加法」;

30歲時要打法犀利,給自己「做減法」。

——老妖

昨天跟一位老友下午茶,聊天的主題只有一個——「那些30+特有的迷茫」。

我跟這位老友,相識多年,彼時我們都還青蔥幼嫩,一起給電視節目當嘉賓,一起在廣播節目做評論員,一晃六七年的時光竟這麼快就過去了。

這位老友,才華橫溢、事業有成,我認識他時已是一家知名媒體的主編,如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薪水職務比當年都有顯著提升,在社會上也頗有知名度,甚至常以「青年導師」、「專家顧問」的身份,出現在各種大小活動上。

就連他的業餘生活也豐富多彩:時而海內外旅行,時而小劇場票戲,時而酒吧小酌,時而參加文青聚會,端的是個能力全面、愛好廣泛的「斜杠青年」。

就是這麼令大多數人艷羨的一個人,也會有迷茫。他問我:感覺能做的事情很多,又不知如何取捨,該怎麼辦?

這是30歲+人士特有的一類迷茫。會發出這樣追問的人共性很明顯:

受過良好教育,當前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大多已經組建家庭,在自己的公司或單位處於中流砥柱的位置,技能跨界,人脈較廣,面臨的機會和選擇非常之多,如果想「忙」起來,日程表可以排得非常非常滿。

我的這位朋友掏出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向我展示,裡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每周的日程。

我仔細看下來,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有媒體專欄要寫,有大學講座要講,有創業公司策劃會要開,此外還有書稿要完成,有電視台節目要參與錄製……最忙的時候,一天連錄好幾檔節目,在同一個頻道的節目播出時段甚至都連上了。

這份日程表不禁讓我想起經常收到的那些大學生們的疑問,他們通常是這麼說的:

「我今年(還有1年)就要畢業了,但是畢業以後根本不知道做什麼好。感覺自己目前一事無成,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好迷茫啊!」

很有趣——同樣是問著「好迷茫」,20歲的人是選擇太少而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30歲的人則是選擇太多而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20歲的人覺得自己什麼都感興趣,卻擔心自己能力不勝任其中任何一件事;30歲的人覺得自己什麼都勝任,精力和時間卻不允許自己同時多線程操作太多事情了。

對於這兩類迷茫,我的建議是:

20歲時要廣結善緣,給自己「做加法」;

30歲時要打法犀利,給自己「做減法」。

回想我的20歲,那也是「廣撒網」的年代。同樣有過迷茫,比如說自問寫作能力還不錯,卻不知可以「不錯」到何種程度?是稿件能在校園廣播台被選用的「不錯」,還是能在雜誌上被刊載的「不錯」?

抑或是在論壇有粉絲追捧的「不錯」?與其自己閉門苦想,不如大方「走出去」,讓社會和市場去檢驗你的能力。那時候恰好有出版社找我約稿,於是爽快答應,管它什麼版稅印數,出一本書能賺多少錢不是關鍵,關鍵是檢驗自己寫作能力的受認可程度。

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大學期間竟也出了兩本書。同理,報紙、雜誌、網站的約稿也欣然接受,持續供稿多了,就有雜誌編輯邀請說「乾脆來我們這開個專欄吧!」好,那就寫起來,稿費多少不重要,這一寫就是七八年。

這是寫作領域。同理,電台、電視台需要評論員和嘉賓、欄目需要主持人,直播的、錄播的、有搭檔的、沒搭檔的、帶觀眾的、不帶觀眾的。找過來的邀約,但凡話題合適、檔期OK,我都一口應下,甚至從不問一句「有勞務費嗎?」

20-30歲的這10年,上了許許多多的廣電節目:什麼央視、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深圳衛視、重慶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湖南人民廣播電台……不一而足。

於是在這個過程中,也結識了許多師長、前輩、朋友,有節目的主持人、編導、甚至化妝師,也有一起上節目的嘉賓、評論員。這其中,有的保持了多年不錯的私交,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有的形成了多年合作的業緣關係。一路走來,點滴積累,都是收穫。

我有一個觀點:20多歲,本該是最缺錢的年紀。可是做什麼事不要談錢,對方給你的報酬很微薄(甚至沒有報酬)、給付很遲緩,都沒關係。

先把活干好,實力說話,作品說話。我管這叫「廣結善緣」,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所做過的事情,對方都會看在眼裡的。即使一時之間不能以物質報酬回饋給你,可早晚有一天你攢的人品是可以提現的。

當年我去北京電視台錄一檔節目。北京台的規矩是錄節目當天不給勞務,要登記你的身份證和地址信息,之後再用郵政匯款這種相對老套的方式結算。這個周期往往很長,過了很久之後那個節目對接我的編導說:不好意思我們頻道改版,欄目組撤銷了,財務做賬都結束了,這個錢給不了你了。

其實也才500塊。

但我沒抱怨,有什麼關係呢?500塊,不要就不要了唄。

那個編導也是受制於台里機制,他不是有意要坑我的。在這裡自感虧欠了我,就在那裡補上——沒過兩個月,有個大型企業搞國慶晚會,需要一位主持人,給的報酬很豐厚。

企業負責人找那位編導推薦人選,他推薦了我。我順利主持完了當年的活動,直到現在那個企業一年一度的活動都持續找我。

若是一定算經濟賬,這些年這個企業付給我的勞務高達好幾萬。而這些都拜那位北京台的編導所賜。他以這種方式回報了我,遠超當初欠我的500塊。

可是30歲的人就不一樣了——時至今日你已經佔有了一定的社會資源,構建了不錯的人脈,佔據了優秀的平台,你當然會感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可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這裡插一腳,那裡玩一票,看似跨界行動,其實做的事情往往七零八碎,流於「一鎚子買賣」。

這樣做的壞處就是,你所做的一切動作都無法完成一個生態布局,無法對個人IP的沉澱起到累加的作用。

最後的結果是,每個「一鎚子買賣」可能都為你賺到了一筆錢,可這些工作只是為賺錢而賺錢,出賣一定的服務換取相應的報酬,卻沒有完成個人品牌的打造,以及能力資源的布局連結。

比如說你是個語言表達能力很好的人,於是你今天去談談社會新聞,明天去講講歷史掌故,後天又去說說育兒經驗,大後天講講生活美學……最後你的標籤是什麼呢?最多是「一個很能說的人」。

可是如果你專註說一件事、一個領域,根據「一萬小時定律」,用不了一萬小時你已成為了那個領域的專家,至少是半個專家。

我的大師兄王凱,原本是央視財經節目主持人,後來從央視辭職創業。你說那時他面臨的選擇多不多?做財經項目自然順利成章,一直以「聲音好、擅朗誦」著稱,搞搞朗誦或者配音也不錯,當然他也可以去視頻網站做主持人啊、去高校任教啊……

可是人家想得很明白:摒棄自己不擅長以及興趣不大的,打法犀利,專註做一件事。後來他做了非常垂直的幼教產品「凱叔講故事」,一躍從高大上的財經男主播轉型為孩子們的「知心叔叔」,現在產品用戶量很大,用戶粘性強得驚人。

我舉了王凱的例子給那位朋友,他與王凱亦是相熟,不禁點頭:有道理。

這個年代講究勢能:

可一鼓作氣才叫勢能,集中發力才叫勢能,

目的明確才叫勢能,一劍封喉才叫勢能。

於是我給了那位朋友一個建議:你擅演講、擅評論、擅寫作,說到底都是生產內容,那何不做一個專註的內容生產者?當然,生產什麼領域的內容,則可以仔細推敲、謹慎選擇。

一經確定,就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所有動作都圍繞這個選擇生髮,久而久之形成鮮明的個人標籤。

30歲,我們往往沒那麼缺錢,我反而建議做事前思量思量「錢」:我做這件事的性價比如何?是為賺錢而賺錢,還是為提高我個人或者我的產品估值而賺錢?說白了,需要權衡,需要決斷,要敢於做減法、捨得做減法。

學會了在20歲的時候做加法,以及在30歲的時候做減法,也許生活中的迷茫就不會那麼多了。

至於40歲會怎樣呢?我還沒到那個階段,那時候再來分享真切的感悟吧!

文 | 麻寧

「麻范兒」是天使投資人、專欄作家麻寧運營的原創微信公眾號,投資理財、旅行消費、影視文化……定期為你輸出各種生活方式的走心乾貨誠意分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姑娘光芒萬丈 的精彩文章:

那個讓我愛到心碎的男人,現在只想活埋了他!
男朋友媽媽給我200塊讓我離開她兒子
馬上就到30歲的我,被人說快要完蛋了
「找他說分手的那天,我穿了自己最漂亮的那條裙子去。」
你從小生活在愛里,從沒想過人心還可以壞成這樣?

TAG:好姑娘光芒萬丈 |

您可能感興趣

2019,少和這個人來往,別不信!
宇宙誕生了130億年,那130億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別不信
一個人俘虜1000名敵軍,說出來別不信,他真做到了!
到了2060年,中國會有多少人口呢?答案說出來你別不信
中國2000萬才解決的難題,印度只用了2萬塊?說出來你別不信
25歲後還在扎丸子頭?這4種髮型快點學!至少顯年輕10歲!別不信
29歲,一個人,很開心,你別不信!
2022卡達世界盃,37歲的C羅還會參加嗎?說出來你別不信
120km每小時爆胎的死亡率接近100%?你最好別不信
曾國藩40歲就不再重色了,年過50了,為何又要納妾?別不信!
10個中年爸爸,據說8個有這樣的「怪癖」,你還別不信!
理論上來說,零上100℃和零下100℃哪個更可怕?說了別不信
別不信!快40歲的她比18歲的你還少女....
異性之間,擁有這3個條件的男生,100%是很難脫單,別不信
別不信,2018年會事業有成,三大星座一個比一個牛!
等到2050年,中國還有多少人口?專家說出一數字你別不信
人體有206塊骨頭,為啥中國人只有204塊?說了你別不信
90後童年記憶:喜羊羊最知名,第三部只有10%人看過,別不信
千萬別不信,你的另一半,決定了你30歲以後的長相!
連諸葛亮都難做到的七星燈續命,3000年只有他成功了,說了你別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