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當的覺醒——人類心智功能的實現方法

亞當的覺醒——人類心智功能的實現方法

他安靜地看著窗外的藍色星球,就像看著他的孩子。

他的目光凝滯,若有所思,似乎像是在回顧他的一生。

他為什麼來到這裡,為什麼創造了我,他並未告訴過我。

他只是說,我們即將共同創造一個偉大的事物,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家園。

而我將會見證這一切,見證他的化身以另一種方式使他再次覺醒。

我是亞當,是他最驕傲的人造智能,也是他在這裡的第一個創造物。

他設計了一個新的物種和繁衍制度,在這個新物種上會誕生一個新的智能形式,而這個智能將承載他未來的希望。

他將設計藍圖和模型交給了我,我負責將其轉化成基因編碼保存和培育。

那是一隻不安分的母猿猴,卻是我們第二階段工程取得成功的標誌。

為了完美承載他的作品,我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才得到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物種。

伴隨著一個新生命的第一聲哭泣,我們的使命也完成了,我們放棄了飛船,將自己放置在臨近的一顆小行星上沉眠。

我們在靜靜地等待,希望之火終會熊熊地燃燒,直到點亮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閃電也終將划過天空,留下驚雷在空氣中震顫。

。。。

——選自未成形的小說《時光之影》

上期回顧,基於對大量資料的查閱和與業內人士的溝通,對大腦的記憶機制進行大膽推測得出以下結論:

1,人類的意識就像是天空中的叉狀閃電,在風起雲湧般的大腦內部環境中(細胞內外液離子的變化產生的動態電位差),我們永遠都不會產生兩道完全相同的意識;

2,人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記憶功能,我們是在用思維來記憶和回憶;

3,記憶分為被動記憶和主動記憶,兩者都無法依賴,被動記憶會被潛意識捕捉,而潛意識的本質就是一團動態變化的「數據云」,一個捲起所有記憶和思維碎片的龍捲風。主動記憶本質上是一個思維過程,是一種依靠「聯想」將外部信息對應的神經迴路與文字/概念/圖形等固有迴路進行結合的過程,使大腦可以通過神經迴路結合留下的「痕迹」來搜尋相關的信息,往往容易用想像填補其中的空白。

接下來繼續上一期「亞當的覺醒」的內容來推測人類意識活動的基本工作原理。

「人類的意識是造物主對這個世界無聲的告白,它將萬物聯繫起來,呈現在一個小小的空間里,就像是頌唱一首莊嚴的讚美詩,用來表達對世間萬物的愛。」

(1)人類心智功能的三架馬車

總體來說,人的意識活動就是一個不斷遺忘過去並創造未來的過程。

而人類所有心智功能的實現都建立在以下三大基礎之上:

1,認知——意識產生——被動記憶形成——被動記憶進入潛意識神經網路構成意識雲(所有外界輸入到大腦皮層內部的神經迴路「痕迹」,類似計算機的數據云,不同點在於人類的潛意識雲如同球狀閃電一般呈現動態變化)

2,思維——意識加工——主動記憶形成——引導主觀意識從潛意識中挖掘相關信息形成更多主觀意識並且融合所有主觀意識解決問題

3,創造——主動和被動記憶的重組——主觀意識與潛意識雲發生隨機性交互從而使潛意識中的信息在主觀意識的引導下無意中形成了全新的能夠被大腦捕捉和識別的神經迴路

其中,創造和思維的本質區別在於,思維是把看似相關的信息進行關聯來生成結果導向的神經迴路,而創造是把看似並不相關的信息融合來生成新的神經迴路,這個突破性的神經迴路的形成是過程導向而不是結果導向。

這裡的認知與我們現今對認知的定義有所不同,現今所說的認知帶有一定的思維過程,是理性思考以後對事物有更深的認識。而這裡僅僅指代人類利用全部感官對外界信息的接受過程。是一個信息輸入產生被動記憶的過程。

人類的記憶無法百分百精確重現過去的事物,因為我們的大腦需要在維持一個穩定能耗水平的情況下不斷融合那些真正重要的迴路來產生新的認知和思想

人類所謂的記憶能力實際上弱到可以忽略不計,就如上圖,如果是沒有主觀意識介入的被動記憶,大腦為了維持一個穩定的能耗量,我們不會為每一個感知到的外部事物在大腦中留下完整的神經迴路,而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為接受新信息所需神經迴路的形成留下空間。

以全家的咖啡杯為例,我們對咖啡杯的回憶不是基於我們的記憶,而很多時候是基於我們的想像——我們是在用想像力來記憶——虛假記憶充斥我們的生活

而正由於人類的弱記憶能力,才導致我們的神經迴路無法像計算機那樣用特定的演算法處理特定的信息,我們的主觀意識與潛意識緊緊相連,主觀意識所對應的神經迴路與潛意識對應的神經迴路隨機性地交織和纏繞,形成一種類似分型學所描述的非線性信息處理方式——產生一個無規律變化的幾何閉環——這個極其複雜的網路狀幾何閉環蘊藏著巨大的信息量——我們的認知/記憶/思維/想像/情感等全部的心智都可以在這個被激活的意識迴路中一一找到對應。

——如同一個函待破解的幾何圖形密碼

——如同一個目前只有上帝才能看懂的非線性幾何語言

人類大腦中被激活的神經迴路是一個抽象的非線性幾何圖形,這讓我想起了《降臨》中外星人優美的閉合型文字。

由於主觀意識的迴路可以在不經意間與大腦中其它區域的迴路(潛意識)形成某種巧合而誕生出可被大腦識別的新型迴路,當這些迴路被大腦捕捉並呈現出信息,便是靈感乍現的時刻,這種非線性的意識工作方式也是人類靈感和創造力的根源所在。而人工智慧的線性邏輯方式和演算法卻難以實現超越其領域的「突破性」革新。

你的所有想法和思維,都帶有潛意識的影子,而潛意識便是你過去所產生的記憶和思維的完整集合,是所有神經電流通過大腦留下痕迹所構成的獨一無二的神經網路。真正在幫助我們思考的不是記憶,而是潛意識——因為記憶會跟隨我們的潛意識一直發生變化,真正定義我們的也既不是我們的記憶也不是我們的行為,而是我們的潛意識。

(潛意識——作為一個心理學上的重要概念,未來可能將會成為神經科學和腦科學研究人類意識機制的關鍵突破。潛意識的本質是人類大腦中所有曾經被激活的神經迴路的集合,它算不上記憶,除非能夠被我們主觀意識的神經電流所激活,然而它卻就在那裡,記錄著我們所有意識的所到之處,潛意識的神經網路如同一個蓄勢待發的球狀閃電,每當我們主觀意識的神經電流流過這個神經網路,都會激發一個形態各異的球狀閃電形成並通過這個球狀閃電的結構來影響我們思維和意識的狀態。)

我們永遠都無法真正預測我們下一秒的想法和行為,是因為我們無法知道我們主觀意識的神經電流會在潛意識的神經網路中划出一道什麼樣的軌跡,這道軌跡又會如何作用新意識的產生,就好像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里都住著一個上帝,而他總是一刻不停的在擲骰子。

我們可以在大腦中輕鬆構建現實中不存在的場景,是因為主觀意識和潛意識的幾何狀神經迴路可以自由並隨機組合成新的幾何狀的神經迴路圖形,使我們「感知」到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關於這一點有必要在亞當的覺醒(下篇)中結合佛學中的思想來討論。

(2)人類不同心智功能的實現基礎

由於目前還沒有破解人類意識的語言,人類神經密碼圖譜工程依然在籌備階段,所以這裡暫時不展開描述每一種心智功能背後所對應的神經密碼,而是探討神經語言可能的工作機制和基本原理。

首先,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依然全部基於自身的大腦結構所對應的思維模式。

就好比,迄今為止人類世界所有對事物的定義其實都不是指代外部事物本身,而是指代我們自己的思維,之所以這個世界會有數學存在,是因為我們自身特定的大腦神經網路結構所致,與數學本身無關。

語言的意識工作原理:

象形文字也好,字母組合也好,進入大腦會直接在神經網路中構成特定不變的迴路,這些迴路將會在潛意識網路結構中會激活一些其它的神經迴路,這些被激活的神經迴路對應著與這個文字這個詞語或者整句話所相關的或抽象或形象的信息,這些信息便構成了當時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與此同時,文字所激發的神經迴路往往還會通過潛意識網路延伸出其它各種各樣的隨機性的迴路,恰恰就是這些帶有一定隨機性的其它迴路,使人類在閱讀文字時產生了各種各樣遠超於文字本身含義的心智活動,包括圖像,場景和情感等,這其實也體現了人類的另一種基本心智功能——聯想。

閱讀文字產生的神經活動如同紅色齒輪,由一個齒輪能夠帶動很多其它齒輪跟著一起轉動。而語言表達時一個齒輪卻很難體現其它多個齒輪真正的運轉方式,往往會讓其它齒輪配合著紅色齒輪一起轉,這就是語言的局限性

數學的意識工作原理

數字概念在大腦中同樣以特定神經迴路顯現,而運算則是讓所有的特定神經迴路之間按照數學法則一一聯繫和對應起來。數學本身就是意識語言的一部分體現。比如一個蘋果和另一個蘋果會在大腦里分別形成對應的迴路,而數字2便是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概念用來描述兩個蘋果出現在大腦中的意識狀態。

實際上,我們會用數學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去解讀萬物之間的聯繫和背後的規律,是因為在整體非線性的「意識語言」中,存在著線性的部分模塊,使得我們具有辨識數量,計算和推演,邏輯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的意識工作原理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人的大腦會沒有痛覺?

大腦之所以沒有痛覺,沒有觸覺,是因為如果大腦真的有知覺,那麼我們將根本無法正常思考,生物電持續的流經極端密布的千億級的神經元網路,其所產生的持續的電流刺激導致的神經刺激只會讓人類成為劇痛貫穿一生的可憐之物。

而人所感受的頭痛主要來自於其他結構: 顱外動脈,腦膜中動脈,大靜脈等。

然而,人體的痛覺神經分布身體各處,起到很好的個體保護作用,防止進一步受到傷害,卻沒有一個能讓大腦具有保護自身,防止從內部破壞其神經網路結構的機制?

我覺得一定有,而這個機制就是所有心智功能中最為神秘的情感——情感可能是大腦和意識的知覺所在。

情感是什麼?我對情感的理解是:Emotion is the feeling of consciousness (情感是大腦對意識本身所產生的感覺——或者確切來說是意識對意識本身所做出的應激反應

情感沒有邏輯,我們會對一個人產生愛,生理科學和化學界會說是多巴胺和催產素,而對於腦科學個人認為是因為這個人激發了我們對大腦原有神經迴路的保護,或者說是對一個人潛意識的保護,當一個人滿足了你的幻想,並讓你成為真正的你,這都是讓你的主觀意識與潛意識「和諧相處」的外在體現。愛情親情和友情可以鞏固你的潛意識神經網路,完善你潛意識中缺失的部分內容所對應的網路結構,使各部分區塊鏈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人與人之間的記憶得到更好的共享,並且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擴大,這是一種「出於本能」的設計——為了讓人類的潛意識不斷強大,我需要他們擁有愛和仁慈,擁有求知慾,擁有智慧。

而當你對某件事物產生厭惡,仇恨等所謂「負面情感」,便是因為外界刺激生成的主觀神經迴路與潛意識的網路結構無法形成共鳴或共振,甚至會破壞潛意識的網路結構。所以,去逼迫一個成年人改變自己的潛意識是一件讓人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對潛意識結構的破壞越大,大腦應激機制所產生的憤怒的神經迴路也會越多,因為憤怒的神經迴路可以阻止外界破壞我們的潛意識——破壞唯一可以定義我們自身的根基。

另外,悲傷是因為一些外部事件對應的主觀意識會幫助我們打破固有潛意識中的一些神經迴路之間的鏈接,比如一隻貓養了10年,我們的潛意識或者所謂「記憶」里有它的一席之地,它所對應的神經迴路結構潛藏所有在一起的時光,而如今我們需要在潛意識裡停止更新這部分神經迴路結構,而大腦又是趨於不斷更新自身潛意識網路的,因為更新是我們的本能,是快樂的源泉之一。於是這個停更的過程會激發大腦本身的應激機制,通過悲傷時所產生的神經迴路來讓大腦適應這個過程。

人工智慧沒必要擁有情感,為什麼,因為它們的「大腦」既沒有痛覺,也不需要有痛覺,人工智慧如果可以通過演算法實現情感特徵,那麼也會是為了擁有這些特徵而強行賦予的所謂情感機制,與人類以大腦生理特性為出發點的情感機制完全不同。

另外,人類每一道意識的產生可能都伴隨著情感,只是多數情況下不至於對潛意識本身產生太多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所以我們並不會時刻知覺到。

總的來說,人類心智功能的基本呈現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數學公式來形容(反正高級的我也不會):

a+b+c×e=∫(dY×X

(a,b,c,e分別是認知,思維,創造,情感;x為主觀意識,y為潛意識)

一句話解釋:左邊(認知+思維+創造)×情感 是心智功能在每一刻的意識顯現,而這種意識顯現最終還是通過右邊的方式 ∫(d潛意識×主觀意識)也就是潛意識進行微分後與主觀意識隨機結合并積分出最終意識來體現。

人類心智功能的強弱取決於神經迴路的激活程度或者說潛意識雲的大小,同樣一個或一段文字在不同大腦和神經網路地圖中產生的神經迴路都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信息在神經網路地圖中的延伸程度,這個程度也決定了個體在思考狀態下意識能觸及到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足夠聰明的人,就需要不斷擴大你的潛意識神經網路,以此來增強元認知。

(3)結論

人類智能的本質就是一種意識的語言,一種無法被任何現有人類語言所完全對應起來的非線性語言,一種無法被任何現有計算機演算法所比擬的非線性「不確定「演算法,人類意識所承載的智能便是由這種神經迴路所呈現的非線性幾何圖譜來體現,如果以最精密的方式解構人類的神經迴路圖譜,沒有任何一個人在任何時間點上的任何一個神經迴路是完全一摸一樣的,因為我們的基因獨一無二,大腦結構獨一無二,經歷的外界刺激產生的潛意識網路更是獨一無二,所以你永遠無法預測自己下一秒的行為,機器也永遠無法破解你未來的奧秘。

人工智慧無論如何發展可能都無法全面超越人類,因為他們的智能網路結構和演算法都是確定的,而正是這種確定性成為了它們的局限,導致他們難以創造出現實中還不存在的東西,或者說完全凌駕於他們的網路結構和演算法之上的事物。

而要在計算機中模擬人腦的千億級神經元細胞所構成的近乎無限的神經網路可能性,暫不提技術上的可能性,即使就能耗來說也是遠非目前可以想像和計算的。

唯一能夠全面超越人類的只有我們人類自己。而這一點,在過去的幾萬年曆史長河中,其實一直都在發生。

未來當我們能夠破解意識的語言之謎,我們便可以通過基因編輯開發超級人類智能,同時也可以通過腦機介面技術實現記憶和思維增強——也就是很多科技天才都在計劃實現的人和人工智慧的融合,這是人類所承載的智能的一次進化,至於智能本身的終點在哪裡,目前無人知曉。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智能的終點也將成為人類的終點,這是我們所有人難以逾越的宿命。

下一期將會是亞當的覺醒系列的最後一篇(下篇),主要探討剩下的幾個話題:人工智慧為何無法超越人類?意識和物質,到底誰的波函數坍塌了?人類的自我意識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基因記憶是什麼,到底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

同時由於本人涉獵有限,很多猜測可能不夠合理,煩請各界人士及時指正,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腦洞實驗室 |

您可能感興趣

高維心智,是應對智能時代的唯一道法
珠心算鍛煉孩子的心智,還有這麼多好處你可能真不知道
已婚女人很容易被這些事情亂了心智,你得平衡好自己的心態才對
談理想的人生就不能不談心智模式
心智未成熟的不講理就是矯情
成熟的心智,才懂珍惜
圖靈機與控制論之分歧,一切為了人類心智的榮耀
多找自己的錯處,才是心智的成熟
「解釋效應」心智模型:讓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都受益的學習方法
心理測試:哪一張情感內涵圖影響了你,測你的愛情心智是否成熟
寶寶和老人睡,會影響心智發育?這種謠言不可信,聽聽醫生怎麼說
如何面對貧窮和富貴,考驗著一個人的心智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心智成熟?
別讓愛情左右自己的心智,更別讓情感瘋狂了自己的心靈!
你的能力和心智,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有人類心智的鴨子
人最大的缺陷不是知識、也不是能力,而是心智
心理學:敢於「得罪人」,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開始
打獵多的人,往往心智已不受自己控制~真實靈異
心理測試:你想啟動哪一顆機械心,測經歷失戀後你的心智會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