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許鞍華拍的不是主旋律,拍的是香港!

許鞍華拍的不是主旋律,拍的是香港!

本文首發於香港電影公號

文:三嬸

當得知許鞍華導演要接拍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明月幾時有》時,心頭猛地一揪。

在我的認知里,許鞍華導演雖在早期出現過良莠不齊的作品,但她的作品往往以小博大,從不被人所樂道的題材中挖掘出真知。

在她的鏡頭下,現實社會的疾苦與真實被表露無疑:處女作《瘋劫》以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去還原一起龍虎山兇殺案,《投奔怒海》拍出人對命運不公的憤怒,《客途秋恨》移民潮下自喻出身,再到《天水圍的日與夜》和《桃姐》中平白至生猛的質樸。

許鞍華交給華語電影的從來都不會是枉然徒步的紙上談兵,所以這次面對「抗日」如此寬大的題材,我多少是為她捏把汗的。

許鞍華代表作《天水圍的日與夜》

當我走齣電影院,我很慶幸,許鞍華依然做著最本真的自己。

40年代,日軍佔領香港島,香港淪陷,「東江縱隊」是開闢華南敵後戰場,堅持華南抗戰的主力部隊之一,以彭于晏扮演的「劉黑仔」為代表,他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抗日的游擊部隊。

電影一開始便以護送郭濤、蔣雯麗扮演的知識分子茅盾夫婦為線索,以點及面,交代了故事的大致背景以及三條主線的分配:

彭于晏飾演的劉黑仔領頭的「東江縱隊」游擊隊、霍建華飾演的錦榮地下黨、周迅飾演的方姑與電影敘事者梁家輝組成的民間情報員。

彭于晏飾演「劉黑仔」

霍建華飾演地下黨錦榮

周迅飾演的方姑與母親

這三條主線分別代表了黨、民的共和力量,在互相羈絆的歷史格局中,不斷推動著「抗日」邁向勝利,游擊隊是黨組織的英雄領袖;方姑周迅,手無寸鐵的一介草民自發得加入到「愛國抗日」的隊伍中,這是民心所向;平日光鮮亮麗游刃於上游社會的錦榮霍建華,實則分秒處於生命的無間地獄,他攻入敵方的正心臟,每一步的邁進都足以獻出年輕的生命。

如此「驚心動魄」的歷史題材,許鞍華卻選擇了用平緩至極的鏡頭語言去緩緩道來,我們看慣了雄偉歷史巨制中費勁千金的轟然,亦對「愛家國、灑熱血」的悲壯習以為然。

但《明月幾時有》不是《建國大業》,不是《南京!南京!》,更不是《珍珠港》。

許鞍華選擇了先去陳述香港的歷史,再去說那段「抗日偉跡」。這兩個維度所形成的觀影落差形成了影片上映後,諸多對該片「不置可否」的評論,但許鞍華以往作品中最看重也正是「還原生活的真相」。

所以,我們從影片的三條主線人物即可看出,《明月幾時有》與以往的歷史題材戰爭電影的不同,這些主角人物皆非需要去歌功頌德的歷史英雄,他們的出身甚至不被詳細記載:

一位脾氣倔強的26歲少女和她的上了年紀、婆婆媽媽的包租婆母親,「以小見大」,不一直都是許鞍華不自覺重複的敘述對象。

香港的特殊地形決定了它無法發生場面劇烈的大戰役,游擊隊在香港被零散得分落四處,那以周迅為代表的民間情報員的任務就成為了香港抗日期間的一個「特色」:午夜喬裝出沒百姓家門口,機靈得穿梭於港島之上,分發宣傳單以及人肉護送緊要信件。

這些情報員所需要的鎮定與伶俐不輸給任何如今拿下奧斯卡的影帝、影后們,但是許鞍華沒有刻意去渲染這份「特殊光榮」,周迅的臉上是沉著與自信,一語不發,期盼著勝利。

隨後加入進情報組織的母親葉德嫻,平日里如同在電影《洪熙官》中嘰嘰歪歪的「護仔婆」,卻在護送情報時判若兩人。生活中「家長里短」的普通婦女與在國家面前「打死都不能連累隊友」的民族英雄形成巨大的反差,許鞍華卻用極為冷靜的鏡頭去將這前後的轉變歸於平淡,直到葉德嫻的「犧牲」,情感都沒有被刻意放大。

「克制」代替了「煽情」,許鞍華將一個平民英雄與香港精神中的「草根情誼」結合起來,還原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愛國市民。

許鞍華紀錄的是發生在香港的歷史,這個歷史或許不似內地觀眾所熟知的連貫的、遞進的展現出不同階級的鬥爭,比如《十月圍城》中以孫中山一人為主線,其餘角色陸續犧牲自我成全大我的民族精神,國家情懷也沒有被抬舉到一定的高度,在《明月幾時有》中不斷出現的是宛如蘇軾的這首詩詞的落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作詩,在和平年代思念愛人,在戰爭年代,渴望自由與家園。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沒有唱下去,戰爭還未勝利,明月當空照,不見完璧還。那些為民族勝利付出鮮血的人們,都是香港島這塊土地日后豐沃的基石。

彭于晏與年邁的馮淬帆

這是有些迷離的悲傷,你說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為國家死了,誰還會記得,香港會記得,許鞍華會記得,她就用影像記錄了下來。

當然,影片中並不是沒有國內觀眾熟以為之的線索,茅盾、夏衍途徑香港退散,最後劉黑仔彭于晏與方姑周迅的告別,是為了去廣東繼續參戰,這些線索成為了《明月幾時有》中與大陸歷史格局中交匯的地方,這也成為了一部香港歷史與對岸連接血脈的重要標記。

郭濤飾演茅盾

值得一提的是,許鞍華安插了梁家輝這樣一個敘述者的角色在內,他全片以黑白的偽紀錄片形式對著鏡頭講述這段香港的歷史,猶如神來之筆。

觀眾在被鏡頭切回到現實中去時,可以有時間去審視這段歷史,而梁家輝在鏡頭面前則是像極了一個親歷抗戰的情報員,在老師方姑的指引下小小年紀便保家衛國,梁家輝蒼老憔悴的皺紋間,透出的是人生無常後的平靜,波瀾不驚的陳述下,是對往日這些角色的緬懷,他最後對著鏡頭忍不住淚水外泄,「克制」下的「爆發」。隨著久石讓綿緩的配樂,將這種「克制」恰當好處得帶給觀眾,你可能不會一下子覺得震撼,卻能在影像結束後回味無窮。

梁家輝以敘述者的角度出現

許鞍華出乎意料得將全片最觸動人心的情感渲染交給了一位主線故事外的敘述者,他起承著方姑那一代人的英勇,在歷經千帆後,鏡頭交代了他的身份:不過是個的士司機。

黑白轉為彩色,回憶遁入現實,梁家輝默默地坐進的士車內,那副有些花白的眼鏡後是無盡沉默,歷史過去了,明月就在維多利亞港灣的當空,而那些曾經一起戰鬥的先輩朋友們,被永遠埋藏在歷史的腳步下了。

王菀之飾演民間情報員之一

《明月幾時有》取材於真人真事。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無從得知,但作為一部影視作品,《明月幾時有》沒有過度的英雄主義色彩,不喊口號,不高舉愛國旗幟,更不宣揚暴力鬥爭,唯一明確表明身份的,是劉黑仔一群人用俏皮口哨吹出的一首《神槍手》。

許鞍華用最樸實的語言去還原一個愛國故事,中國人一條心,不分地域,香港人愛國同樣是竭盡全力,這部特殊的抗日電影在華語的抗日類型中開拓了新的一個篇章。

春夏飾演千金地下黨

《明月幾時有》是反高潮、反戲劇性的表達手法,它看似「散」,卻始終不離三條主線,達到形散神不散的敘述效果,每個角色都成為一個個體。

哪怕是走客場的地下黨員盧巧音、村長馮淬帆、千金春夏、漢奸頭子吳岱融,游擊隊隊長呂良偉,劉黑仔的手下蔡瀚億,方姑的朋友王菀之,媒人苑瓊丹等等,許鞍華盡量將當時香港時局下的百態生活展現在銀幕面前,在歌頌抗日精神之外,留足了文章去勾勒香港島上發生的一些瑣碎,這些情節都是許鞍華非常私人化的添置,成了一幅「眾生百態」的歲月神偷。

香港即在許導的鏡頭之下。

就算是上升到了國家高度的題材,許鞍華都會以最自我的方式去表達,這正是許鞍華難得可貴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電影 的精彩文章:

香港回歸,121部不得不看的香港電影!
重溫,《東方不敗》上映25周年
最暴力的陳冠希,最暴力的古天樂,最暴力的余文樂,都是他一手促成!
膽大的很多,動情的不少,11屆青年電影展競賽入圍片單出爐

TAG:香港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吳秀波要求重拍8次,許鞍華卻說已經很好了,徐崢無奈嘆了口氣!
李麗珍獲影后的作品,由許鞍華導演,黃秋生出演,堪稱不朽!
關於許鞍華的新作《第一爐香》,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許鞍華和她的鄉愁
王晶為香港電影摔話筒,賠錢也要投資許鞍華,其實他活得最真?
趙薇曬與許鞍華同框,與好友合照嘟嘴賣萌比可愛
許鞍華談新作《第一爐香》:女主不用新人確定內地演員,你推薦誰?
趙薇曬合影祝許鞍華等獲獎,標點符號讓人哭笑不得
許鞍華的下一部作品,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
許鞍華:堅持獨立創作,愛電影愛到「上癮」的女導演
何處是歸程?《桃姐》寄託了許鞍華對香港那段特殊經歷的情思
明月幾時有:是周迅身邊的江湖更是許鞍華的女人故事
《七里地》:許鞍華和她的鄉愁
經典重溫:許鞍華的吳倩蓮,黎明,梅艷芳,葛優版《半生緣》
豆瓣8.9,這不僅僅是一部神作,看許鞍華如何講述女人四十的不易
文藝片導演拍武俠電影,李安最好,王家衛最美,許鞍華最意外
70多年無人敢拍的《第一爐香》,許鞍華居然選她當女主…
華語電影30大權力導演!網友:不容易啊,許鞍華一個女的
許鞍華電影周:她的電影不光是半部香港電影史,也是20世紀中國歷史
彭于晏馬思純《第一爐香》正式殺青 酷暑中拍攝實屬不易 許鞍華聯手杜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