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太極拳法之母拳

太極拳法之母拳

太 極 拳 法 之 母 拳

──武當趙堡太極拳的金剛三大對──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金剛三大對一式貫穿於武當趙堡太極拳一脈的始終,拳架推手散手跡跡可尋,斑斑可見,堪稱太極拳法之母拳。母拳者,系統也。散者為萬株,合者為一統。能統領所有拳式,各拳式亦能化為一式。其定,為靜,為一式;其變,為動,為無窮。其靜穩如泰山,其動變化萬千。拳法無非進退顧盼定,閃戰騰挪東西南北中。悟清宗師曰:「金剛三大對,乃太極拳之精華也」。

能攻能防始為戰。兵者,戰也。戰者,攻防也。拳法者,攻防之戰也。兵不血刃乃上也。孔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金剛三大對如形意拳的三體式,八卦拳的單換掌,少林拳的閉門式,西洋拳的格鬥式,截拳道的警戒式等。乃至各拳派格鬥的基本姿式。金剛三大對乃太極拳法格鬥搏擊的基本姿式。即:「在實戰狀態下,人身形體的基本間架結構的配置」。其要求,攻防便宜,能達不攻而攻,不防而防之妙境,乃為上乘。靜時對方難於攻擊,如老虎吃天無處張口;動時無隙可擊不防而攻,直抵重心。攻防之戰是也。

攻防結構要合乎生理。強化機體,百練成鋼,柔韌有餘,方能始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先聖曰:「拳法備七峰,七星是也」。上中下三盤,頭肩肘手和胯膝腳。上盤有七竅頭撞牙咬;中盤肩三肘四拳有五;下盤胯二膝一腳有六。心肝脾肺腎五臟氣相生相剋陰陽平衡;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運化正常虛實兼備。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有形之體,築無限之基,攻防結構合乎生理,始能談兵,談戰。

有意變無意,道法要自然。燭為體,光為用;形為器具,意為驅使。金剛能防能攻,要意在人先,彼微動,己已動,我意在先。重心定格,搶佔空間。變化瞬間,捕捉先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平時練意,功在拳外。格物致知,養成先天。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者,效也。法者,意也。能效法自然,有意變無意,自然而然,乃得技擊之道也。

金剛效法太極。圓中陰陽,變化無端,無始無終,無聲無臭,無形無象。金剛效法柔順。剛強者,易折;柔順者乃長。天下柔順,莫過於水,水性無形,隨曲就伸。萬事萬物蘊芸生長;陰陽之氣,枝繁根茂。生物場氣息變化,乃成三圓,為太極球。即:平圓、立圓、交叉圓。能知氣之周流圓滿,愈練愈精。氣也,無形、亦有感。感而隧通,變化莫測,進而神明,乃知金剛之變也,乃知太極拳法之變也。金剛之變能知,自能母儀天下也。

是為太極拳法之母拳也。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義太極 的精彩文章:

性格決定命運!三國袁紹失敗皆歸結於其性格
《伊索寓言》鷹與烏鴉新釋
《三國演義》中為數不多卻又不可忽視的女人
《伊索寓言》鷹與烏鴉續編
《伊索寓言》鷹與烏鴉新編 2

TAG:德義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三等父母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行為管孩子
28歲女子要求父母帶她去吃牛排,遭拒後對父母拳打腳踢拿刀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