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處女作很珍貴,但別害怕批評

處女作很珍貴,但別害怕批評

看死君:今年,第11屆FIRST青年影展推出了醞釀已久的場刊評分,分別邀請木衛二、大奇特、王昕、蘇七七、柳鶯等七位影評人組成打分團,對終極入圍名單中的電影做出評價。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與此同時,我們看死小分隊也自發組團,將採用豆瓣五分制,對這幾天觀看的入圍影片做出自己的評價與判斷,在此一併奉上,僅供大家參考。

以上這份便是FIRST場刊評分表哦,今天打分的三部影片,分別是魏曉波導演的《生活而已3》、詹京霖導演的《川流之島》以及高則豪導演的《殺瓜》。以下呈上各位影評人的短評。

F I R S T 場 刊 評 分 團

川 流 之 島

趙夢莎★★★

巧妙的將社會新聞和工人鬥爭放置在一個家庭的危機當中。男女主角的表演可圈可點。故事節奏緊湊,影像成熟。聲音的設計也讓人印象深刻。

張子木★★★

以台灣國道收費人工轉電子為影片背景,是頗為巧妙的大時代更迭的日常註腳,被裹挾於其中的小人物在突如其來的困境中掙扎,夾雜著複雜的欲求與愛… 影片在負重與輕盈之間完成了這些層次,但部分段落的設置有些言情俗套,男主角的表演也有些過於誇張。

王昕★★

先性後愛、因性生愛的古老橋段,配合單身母親、青少年性愛、收費站勞工鬥爭等「時髦」要素,整合在情節劇的框架里略顯散漫。最後母子兩人坐在「小女友」家門口默契無言的場景,雖有感染力卻無法貫通影片多條線索。製作上有種「電視式」的精良,缺乏炫人眼目的時刻。

大奇特★★★★

卡車司機如同車河中穿梭的魚,渴望找到屬於它的島嶼。單親母親掌管的國道收費亭正是這座川流之島。在龐大的經濟壓力之下,他們都已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主控權。我猜劇本創作階段,有參考田納西·威廉斯《玫瑰夢》(The Rose Tatto)。《川》的優勢在於它在情節劇框架下,做到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

木衛二★★★

大小破孩的愛是真摯的,但他們的愛又是無能為力。失去愛人的鄭人碩,與那個在家長車外哭泣的熊孩子,形象完整融合在了一起。尹馨和鄭人碩的投入,令這些涸轍魚的垂死掙扎,多出了一些人生過客的感傷。

蘇七七★★

這個電影的主題是困難的生活,還是難以確認的愛?但問題的核心在於教育,無論是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自我教育——關於性,法律與溝通和解決問題。男女主角都不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所以更迫切地尋找與依賴愛。對於這個狀態的描述,電影不見得多麼自覺,但卻是誠懇與恰當的。

柳鶯★★★

被生活所逼的母子在喪失原本以為珍貴的東西之後,卻達成了動人的和解,不濫情,不聒噪,個人情感和社會趨勢無縫融合。導演在這部首作中展現了對影像的控制能力,實在難得。

生 活 而 已 3

趙夢莎★★

私人影像紀錄的界限與藝術表達的界限在哪裡?在生育題目上,導演的確呈現了一個充滿矛盾的男性視角——男人的一生就是被女人、孩子教育而成長的。而攝影機從頭到尾不可忽視的存在讓妻子成為了表演者。「市儈」的妻子映照著始終躲在鏡頭後面猶疑、焦慮的丈夫,讓丈夫的每一拳都捶在了棉花上。

大奇特★★

觀感不錯,導演能把這個系列堅持下來已屬不易。這次記錄了婚後坐月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鏡頭直言不諱彰顯母性的不易,可惜丈夫的存在感太弱了,也沒有表達更多的夫妻關係婚後問題。

木衛二★★★

魏曉波終於把紀錄對象,徹底壓縮在了家庭之中和二人之間。誕生的儀式感和神聖時刻記錄,幾乎被徹底剝離。這批步入中年生活的年輕夫妻在中國未必有代表性,卻把互相吐槽的不咸不淡,拍出了奇怪的抽離情緒。

王昕★★★

影片真實瑣碎而又充滿日常趣味的記錄了從備孕到生子及產後的全部過程。雖然充滿夫妻二人的質詢對話,但在緊張之下難掩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不過其中的問題也蘊藏在影片的拍攝方法中,那種必須建立(或不願打破)的距離形式化的展現了兩人的隔膜。儘管妻子對被攝高度知情,其間的倫理問題依然無法迴避。然而讓我耿耿於懷的是影片竟在最後一刻處理這一矛盾,用配樂給出的拒絕對話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回溯性地賦意了影片的全部。不過紀錄片本身可能就不應被當作一個整體,在這個流淌的生活之流里,觀眾可以堅持和創作者南轅北轍的理解,尋獲自己的沮喪與希望。

柳鶯 ★★★

觀眾基於個體經驗將會產生極為不同的觀影體驗,但導演的可愛之處恰恰是將自己暴露在觀眾面前,又適時地隱藏在攝像機之後,拒絕接受來自外界的一切判斷。畫質雖粗糙,但夠坦誠。

張子木★★

從對窺私慾的滿足和對懷孕生產的好奇來說,觀看這部影片是有趣的,但從影像對生活的介入與呈現來說,我覺得還是過於直接簡單。這段生活和影像之間沒有互相激發,所以二者都有些單調。

蘇七七★★★

當代生活的《傷逝》,知識分子的瑣碎日常,當影像寫作和生活完全共時存在,並介入生活時,它以一種極為持續執拗的方式打破邊界。這是寫作者的自我選擇,攝像機成為生活中的永恆同行者,他真正的摯愛。

看 死 小 分 隊 觀 影 團

肥羅 5分

馬莉沒有讓人失望,不同於王兵《瘋愛》的混亂無秩序,《囚》經過了精細整合。迷途青年、落馬官員、癮君子、大嫖客、夢想家等人共同譜寫了五個小時男性群像,三部分看下來不覺得悶,倒是笑點多多。

精神病患者的發病是間歇性,而紀錄片的文本也是逐步呈現的,片中的人物在反思自己有沒有病,而觀眾也在為他們思考這個問題,紀錄片的特性和精神病的特性完美契合,增進了觀眾與影片的互動性,使觀眾彷彿置身於精神病院,再加上東北人獨特的幽默,以至於觀眾們甚至會為片中精神病的講順口溜鼓掌。

至於影片所體現的觀點,我想每個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解讀,片尾卡夫卡的名言可能破壞了前280多分鐘保持的客觀。

陸支羽 5分

同難者相憫!長達五個小時的《囚》讓我數次淚目,馬莉導演用鏡頭觸摸到的這群靈魂如此鮮活有力,他們掙扎,他們詛咒,他們思考,他們歌唱,他們喊叫,他們吟詩,他們恐懼,他們沉默。看到後來,我已然不再覺得這是一座精神病院,彷彿我們也生活其中;但正如那句「袖藏乾坤露小手」,終究誰也無能為力。

兩年前看王兵的《瘋愛》覺得冷酷無妄,像一個難解的隱喻謎團。馬莉的《囚》雖同以局外旁觀,卻多少涌動著女性導演的柔軟質地。那個十幾歲的男孩,無論怎麼努力閉眼也無法入睡,唯有睜開恐懼的眼睛跟母親說「對不起」;那個年逾三十依然自稱少年的年輕人,站起來說「向前走吧」,眼角掛淚,傾吐殆盡;那個孤獨一生的老者,坐在走廊里默默抽煙,生無所求。五個小時,彷彿過完了這一生。

柚由 4.5分

第一次在電影院里坐將近五小時觀看一部電影,而毫無厭倦感。《囚》裡面是各色被「囚禁」在精神病院里的病人,他們大多沒有親人陪伴,伴隨他們的是捆綁的工具,打不開的鐵窗,被視為敵人的醫護人員和同樣被當做病人的囚友。在電影里,隨著「劇情」的發展,導演馬莉彷彿成了被訪者的一員,病人們把憋在心底許久的真言講給馬莉,而她名字的帶入也讓這位電影作者成為了影片的一部分。

從不承認自己是病人到自我懷疑再到身份認同,他們的認知隨著時間而改變,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一如往昔的存在。他們的病是慾望,恐懼,不安,躁動,幻想,自命不凡,懷才不遇或者甘於平庸,說到底都是人性使然。裡面最感動我的是一對貧困母子在患難中的不離不棄互相依靠,還有位老人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碌碌無為,可卻因找不到同類無人訴說而遺憾。人生渺渺,大多是袖藏乾坤露小手。

川流之島

Chris 4分

把歷史烙印在愛情和回憶的夾縫中,把底層人民的命運交鋒展現得熱烈又生猛,如果千里之外還有愛情的裊裊餘音,那倖存於愛與被愛之間的遲疑似乎也就多了一層理解和寬恕。成人世界有誘惑,幼童世界有不齒,當地下私密被抽空,曾經發誓守護的浪漫也就成了不可言說的幼稚。大人非大人,小孩非小孩,現實遠非現實,過去卻成定局,只是一個努力追求,一個踟躕不前,其實,我們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彼此。

陸支羽 3分

這是一個原本可以延拓出更佳狀態的電影文本,遺憾的是,主角生存狀態的過度呈現掩蓋了很多細節光芒;編劇痕迹過重同樣是創作者的經驗問題,但相比陳勝吉導演的《分貝人生》要好很多。最喜歡的兩場戲,一場是女主角的暗道夢境,另一場是那張抓不住的票根。可惜須臾之間,沒有更多的感動。

皮皮丘 2分

電影從形同虛設的案件開始,導演將這個案件設計得很大,但隨後演繹出來的感覺並沒有過多影響什麼,鬆散到可以談戀愛。如果一個人背上官司,不知道能不能和電影裡面的人物一樣,輕鬆生活。電影由案件起,卻沒有發現這個案件在劇作上有任何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單身母親找到了更好的賺錢方式吧。影片劇情單薄,劇作痕迹嚴重,無病呻吟。男主表演太浮誇,鏡頭打到他時,總是晃動看不清,不知道這樣的鏡頭寓意為何。

柚由 3分

作為導演詹京霖的導演處女作,《川流之島》以被追債的女國道收費員與玩世不恭的卡車司機之間的感情變化為主線。在狹小的劇情格局中,女主角尹鑫和男主鄭人碩的撕裂式表演有些誇張,但角色在親情愛情工作上的緯度卻十分豐富。作為故事的衝突點,欠債被追債和女主兒子的愛情在後面被一筆帶過。晃動的鏡頭是導演主觀的風格語言,主人公的愛情從交易開始,以交易的被迫中斷而告捷。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在收費台最後一次牽手的戲份,他們彼此相愛,卻因為誤會無法複合。作為在生活中迷失的天使,他們都缺失一份愛,而無法在一起的遺憾,也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殺瓜

Chris 3分

壞的不是啤酒,是天氣;裂的不是西瓜,而是人心;把西瓜示人,殺瓜也就是殺人。以畫地為牢的閱歷衍生出局限性的視角,以此拓寬,把"國"與"民","大"與"小"做出深層次的模擬對比,製造出一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視覺與情感對比,再以「故事中的故事」戳破最後一道理想防線,結局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凱歌。但說到底,改編後的影像文本感覺不如語言來得精到,形式風格也欠火候。

皮皮丘 3分

故事主線還算清晰,很多隱喻設計得很好,但數量過多,有刻意之嫌。片子前半段略拖沓,後面好些,遺憾發力不夠。導演手法偏陳舊,整個戲劇衝突算圓滿,但場景單一,對談模式就像在演舞台劇,而且作為農村戲,台詞太文藝了點,黑幕轉場次數有些過多,還有跳幀。最深刻的一處隱喻是想做野生瓜和裂口瓜。個人覺得總體來說還不錯,完成度很高,能看出導演誠意,比上一部成熟很多。

失控的生命

肥羅 2.5分

又一部關於醫院的紀錄片,這次講的是臨終關懷。全場只有不到10位觀眾,《失控的生命》從題材上可能不太吸引人。影片比較樸實,或者說是稚嫩。莫里康內的配樂用得很不合適。導演有一顆善良的心,希望我們對將死之人有更多的關注,可惜影片對死亡這個終極命題的挖掘不夠深,對臨終關懷作為一個日趨顯著的社會難題的討論也不夠深入。或許因為類似的家庭狀況,我對這個題材的片還算頗有感觸。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10位導演處女作,從庫斯圖裡卡談起
噩耗!林肯公園主唱自殺,41歲
貝拉·塔爾生日,跟大師搭同班飛機
敢愛敢恨的余秀華,「演」得很寂寞
修羅道!一場由楊冪引發的暗戰

TAG:看電影看到死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怕別人批評
如何批評孩子既不傷害孩子自尊又最有效?
不要怕別人批評
當心:孩子被老師討厭?這種傷害比批評更「毒」
批評別人,真的是一個很壞很壞的習慣
輕生是因為家長批評不當,如何批評才能既有用又不傷害孩子的心理
你知不知道,你批評別人的樣子很醜陋
孩子被批評後不是哭鬧卻是這種反應,家長別以為很好,要注意
批評孩子不當,對孩子的傷害居然這麼大,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感情遇到這些人要注意!最經不起批評的男女!
謝娜提前離開,眾人都被誇獎,唯獨張嘉倪被批評,感情好壞很明顯
柴犬犯錯被主人批評後,竟這樣撒嬌賣萌,小賤樣太可愛啦!
男孩被批後溺亡,是村民批評過度,還是孩子心理素質太差!
害怕批評,是當代書法的痛!
孩子做錯事不要這樣批評他,不僅傷害自尊心,大了還可能記恨你
批評孩子要注意尺度,別讓你的批評,成為孩子「自卑」的根源
當孩子犯錯,其實三句話批評就夠!別傷了孩子!(值得收藏)
孩子被批評後,有這3種反應很危險,是心理受到傷害了
孩子犯錯,家長這樣批評效果很差,還會讓孩子「記恨在心」
孩子犯錯後別急著批評,家長這樣做,才是對孩子真正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