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兄弟鬩牆: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總在互相傷害?

兄弟鬩牆: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總在互相傷害?

在決裂後的一個甲子又十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仍然兵戎相見。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能不能達成和解呢?


兄弟鬩牆: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總在互相傷害?
credit: 123RF


每天當太陽的餘輝尚未散盡的時候,在阿姆利則(印度城市)和拉合爾(巴基斯坦城市)兩座邊境城市的連線中點,兩國最優秀的儀仗隊均在表演一個大英帝國17世紀流傳下來的軍隊儀式:鳴金收兵(Beating Retreat)。儀式上回蕩著嘶吼的口號,雙方怒目而視和高過頭頂的高抬腿踏步彷彿一副恨不得生啖你肉的樣子。但是,儀式的最後敵對雙方的國旗同步緩緩降下旗杆,兩國邊防士兵簡單握一下手,咔嚓鎖上的邊境鐵門在剛降臨的夜幕里殘留著夕陽餘溫,顯得一切又是這麼安靜祥和。

今年八月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孿生兄弟迎來七十歲生日之際,關於瓦加邊境檢查站的「斗舞」的安排反映了他們關係中的那不可磨滅的深刻傷痕。在巴基斯坦這邊,已經建成了一個多層的露天看台以應對到時候的人山人海。印度這邊從來不缺圍觀群眾,猶如半座足球場的看台可以容納超過一萬五千人前來觀看「斗舞」。而真正使用這個檢查站穿過邊境鐵門到另一邊的兩國群眾,每周寥寥不足數百人。


瓦加邊境站的看似可笑的「斗舞」的背後有著嚴肅的使命。雙方依照預訂時間同時開始表演、合作無間完成「斗舞」,而且士兵和圍觀群眾在樣貌上、語言和動作上都非常相似,所有這一切都讓這場「斗舞」看起來就像一場體育競賽。這場「斗舞」的儀式似乎在說,無論我們之間有多少糟心的事情,我們知道這只是我們相互之間的一場競賽。不幸的是,印巴之間的「競賽」經常變得不可收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剩下寥寥的槍聲的時候,風雨招搖中的英屬印度猶如一鍋不同種族、不同語言和不同宗教團體的大亂燉咖喱,而大英帝國在此處面對著兩個團體關於獨立的訴求:其中一半是英國直接管理的殖民地,另一半是由英國加冕的565個土皇帝各自管理的「土邦」國。大概英屬印度的每個人都想著要獨立。雖然國民大會黨的聖雄甘地規划了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藍圖,但全印度穆斯林聯盟領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卻認為,次大陸占人口的30%的穆斯林理應自己獨立為另一個國家,因為穆斯林在印度教佔大多數的統一國家將面臨受壓迫的風險。雙方爭執不下導致騷亂不斷,促使英國的最後一位總督蒙巴頓倉促規劃分而治之的方案。他在方案的地圖中用一根二千公里的邊境線將整個英屬印度規劃成兩個國家,而在方案實際操作上巴基斯坦的分裂導致分治的國家變成了三個。


兄弟鬩牆: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總在互相傷害?

當在1947年8月中旬,宣布兩國分治的時候,總督蒙巴頓希望分治能夠有秩序地進行。兩國邊境線已經在地圖上繪製清楚,一份詳細的分家清單將上到人員和資產、下到軍隊的樂器都清楚地分配給兩國。但是,這個分治方案立即在一場混亂暴動的兩國人口大遷移中徹底失敗,而這個失敗的分治方案直接導致了至少一百萬人死亡,一千五百萬人流離失所。


幾個月之後,正式的戰爭爆發了。戰爭導致原本試圖獨立自治的克什米爾土邦國一分為二,使其長達750公里的邊界成為雙方永遠的爭議熱點。在1965年和1971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均因小衝突引發了兩場戰爭。其中在1971年的戰爭中,印度支持孟加拉族游擊隊在東巴基斯坦進行叛亂,最後導致東巴基斯坦獨立為一個新的國家:孟加拉國。在這個過程中,西巴基斯坦的平叛至少導致了五十萬平民死亡。


甚至在兩國相對和平的時期也並不和平。在1990年代,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爾游擊隊在印度進行叛亂活動,至少導致4萬人喪生。1999年,巴基斯坦部隊在卡吉爾地區佔領了印度控制地區的軍事制高點,印度利用空中部隊反擊作戰取得了衝突的勝利。自2003年以來,克什米爾地區的停火併沒有阻止巴基斯坦贊助的團體多次在印度境內組織罷工。巴基斯坦也聲稱印度暗中贊助其國內的顛覆團體。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兩國相互滲透的模式會導致,只要雙方的政客都想向和平的方向邁出一步,就立刻會發生一些不和平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這些不和平的事情擁有同樣的套路,首先是巴基斯坦的滲透人員襲擊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的士兵,引發印度炮兵的還擊,還擊反過來又促使了巴基斯坦軍隊做出更猛烈的回擊。幾個星期之後,開火事件就會漸漸平息下來。然後等下一次開火事件再次發生。


2015年底也發生著這麼一個套路,起因也許是印度總理莫迪突然前往巴基斯坦總理納瓦茲·謝里夫家裡進行會面使兩國民眾太過震驚。幾天後,某原教旨主義滲透者襲擊了印軍的空軍基地,為兩國元首會面帶來的希冀蒙上一層陰影。另有一人,用自殺的方式襲擊了邊界附近的一個印度軍營,造成19名印軍士兵死亡。面對印度民眾的憤慨,莫迪老仙的關於兩國和平的話語比平時更為無力,只能下令派遣突擊隊進入巴基斯坦。在以往面臨巴方襲擊時,印度方面都能保持相對的冷靜,甚至在回擊巴基斯坦時,印度也會留有給巴基斯坦冷卻事態的空間。而這一次,莫迪政府在外交上孤立巴基斯坦,在國內,放棄了在政府幕後為兩國和平所作的努力以平息緊張的局勢,並在軍事上在克什米爾爭議前線向著巴基斯坦扣動了無端的扳機。

印度喪失耐心是可以理解的。它的人口是巴基斯坦人口的六倍,經濟體量是對方的八倍,但印度發現是自己經常被對方挑釁而不是主動挑釁巴基斯坦。當2014年莫迪老仙及其所在的具有印度教和民族主義的印度人民黨(BJP)上台執政時,它承諾將著力於印度此前辣雞一般的外交政策。軍事歷史學家兼記者Sushant Singh說,「印度第一次在主動積極行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回應。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然而,莫迪老仙這一次的強硬態度卻提高了兩國衝突升級的風險。「如果只是平常的交火回擊,巴基斯坦這邊可能升級也可能不升級衝突,而經過莫迪老仙的強硬表態,巴基斯坦只有一個選擇:升級衝突。「印度通之一Pratap Bhanu Mehta寫道。


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如果只是擁有常規武器的軍隊的話,印度和巴基斯坦無論怎麼鬧都不用擔心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但不幸的是它們的軍隊裝備了不止一百個核彈,同時裝備的還有能將核彈打向對方目標的導彈。由於兩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互坦誠了他們的核攻擊手段,樂觀主義者認為這種「核平衡」會鼓勵他們以更和平的方式相處,這種觀點已被證明起碼是部分正確的。印度人總是抱怨自己被"核劫持"了:巴基斯坦非常清楚核戰風險將會使印度在考慮如何還擊巴基斯坦這邊的挑釁的時候更加縮頭縮腦。令人擔憂的是,巴基斯坦拒絕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甚至,它已經部署威力較小的戰術核彈頭作為戰場武器,儘管使用它們可能會傷及己方的平民。


印度這邊雖然擁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但其軍事作戰預案里描述的一個大規模的常規閃電戰,其效果不亞於核武器。預案要點在於迅速佔領大塊敵方領土,並徹底摧毀巴基斯坦的武裝還擊能力,防止其對閃電戰做出後續軍事反應。印度的軍火庫里還有一款效果不遜色於核武器的超音速布拉莫斯3型巡航導彈,世界上最快的巡航導彈(沒有之一),可以向巴基斯坦境內的任何目標精確地送去一個300公斤的彈頭。這款導彈的空射型可以在兩分鐘內打到伊斯蘭堡(巴基斯坦首都),打到拉合爾(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更是不到一分鐘。如果對兩國核戰做一個無情的總結的話,印度四倍於巴基斯坦的領土,核戰時更能扛核打擊。


但是兩國核戰在未來可能被證明只是危言聳聽。雖然兩個國家看起來都在磨刀霍霍準備大打一仗,但是他們都清楚,全面戰爭的代價將會非常巨大。而在戰爭收益上,儘管近年來國際環境風雲變幻,如中國崛起、巴基斯坦的鄰居阿富汗持續的騷亂和美國川普總統的各種不確定性,但國際社會似乎仍然不願意看到一個大一統的印度次大陸。

兄弟鬩牆: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總在互相傷害?


正如經濟學人特別報道(special report)所指出的那樣,巴基斯坦和印度應該更坦誠地承認自己和鄰近地區七十年來分裂帶來的痛苦代價。這些代價不僅包括他們花在進行戰爭和戰爭準備上幾代人的生命和財產的付出,更應該囊括這個次大陸上兩個主要地區錯失經濟文化交流導致的巨大機會成本的流失。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額每年只有可憐的25億美元。


兩國持續的敵意也扭曲了其內部政治。特別是在巴基斯坦,不可一世的將軍們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反覆踐踏其國內的民意。巴基斯坦在文化上也為其所害,由於受到印度次大陸腹地的「文化禁運」,它已經對阿拉伯世界文化敞開心扉,並且受到了中東排外的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對於印度而言的扭曲在於,對巴基斯坦抱有敵意這件事,已經從一種普遍的價值觀轉變為更為強硬的「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譯者註:即「不恨巴基斯坦不配當印度人,不敢跟巴基斯坦開戰不配執政印度」)


對印度的恐懼促使巴基斯坦的將軍插手阿富汗的爛攤子,他們認為阿富汗是巴基斯坦的戰略後院,任何外國勢力都不能在此駐留。印度這邊,由於常年與巴基斯坦交惡,印度與附近其他較小的鄰國的關係也越來越冷。令人驚奇的是,區域內的貿易額僅佔次大陸整體貿易額的5%,而與東南亞的貿易額則佔總額超過了四分之一。因此絲毫不覺得奇怪,巴基斯坦在經濟上對中國展開了懷抱,後者可以為巴基斯坦提供關於金融、貿易和大國之力的全套服務。

這份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將試圖揭開兩國看似不合常理的敵意的內在原因,並探尋這兩國維繫這種敵對狀態的內部勢力。並分析在這個複雜的地緣政治競賽中新因素的影響,比如中國的崛起。並且會思考如何將兩個冤家推出敵對狀態的惡性循環。

(幕後煮屎者)寫在後面:看新聞的都知道,從6月中旬到現在我們在印度邊境那邊都不大太平。7月8日巴鐵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以及9號交火升級都極大地緩解了我們這邊的壓力,同時也給印度方面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剛好本周《經濟學人》雜誌出了一篇特別報道(special report)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事情,被翻譯的本文為特別報道的開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兩國的總體情況,這個特別報道後面還有6篇文章,非常深入地介紹分析兩國紛爭的歷史和現狀、周邊變數如中國一帶一路的影響,最後一篇文章為兩國的和解提了一個方案和做了一個願景。對這兩個國家感興趣的人來說這篇報道是不可多得的資料,個人推薦去深讀一下。


另外,本文前面提到的「斗舞」,可以在任意視頻網站上搜「印度 巴基斯坦 降旗儀式」關鍵詞,你可以看到國家級別的尬舞是什麼樣子的。


兄弟鬩牆: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總在互相傷害?
credit: 123RF

本文譯自 economist,由譯者 幕後煮屎者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發霉啦:今天,男朋友說他愛上了另一個女人
為什麼狗變得不像狗,但貓卻還是貓
發霉啦小視頻:最終番
半夜背後涼颼颼:癢,門,我應該相信我的兒子
汪星人為什麼這麼愛你?

TAG:煎蛋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巴基斯坦的恩怨情仇
印度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為什麼巴基斯坦還這麼強硬?
膨脹了!印度炫耀和巴基斯坦衝突的戰果:巴基斯坦的損失是印度的4倍!全民震怒!
為什麼俄羅斯總喜歡坑印度?俄羅斯:我們還覺得委屈呢!
克什米爾不服印度控制,巴基斯坦:暴力鎮壓必反無疑!
印度與巴基斯坦:恩恩怨怨已百年!
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上空擊落印度無人機
印度認慫了嗎?巴基斯坦猛烈反擊之下,總理莫迪竟然高喊別打了
印度軍事實力強於巴基斯坦,為何巴基斯坦如此強硬?背後有一大哥
印度聖地負責人斯拉卡特神父在喀拉拉邦遇害身亡
沿襲印度陋習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
印度國土面積比巴基斯坦大,為啥打不過巴基斯坦,專家這樣說
印度國土比巴基斯坦大,為什麼還打不過他?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印度公開向巴基斯坦認慫,巴鐵這次乾的漂亮!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集結重兵,莫迪:隨時可越境打擊巴基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差距到底有多大?
敲黑板:斯里蘭卡和印度的梗
為什麼印度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雙方在克什米爾卻打了這麼多年?
印度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為什麼克什米爾還打了這麼多年?
巴基斯坦示威,印度竟這樣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