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暑濕燥熱?中醫提倡夏季「清補」

暑濕燥熱?中醫提倡夏季「清補」

暑伏天氣,高溫、高熱、高濕,

人體易出現陽熱過盛、暑濕困脾、津液損傷等變化。

中醫在此時節提倡「清補」,

選用具有驅暑生津功效的食料,以補充人體的消耗。

多吃苦味 苦味食品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

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

如芹菜、苦瓜、絲瓜等。

在乾鮮果品中,有杏仁、黑棗、茶葉等。

另外,啤酒、茶水、咖啡等苦味飲料也屬於苦味食物範疇。

稀食為宜 夏季消暑飲食最好是多以稀食為主,

比如在早餐以及晚餐的時候多喝粥,

在午餐時多添加一碗湯,可以達到防暑降溫的功效。

煮粥時適量地添加一些養生材料,比如荷葉、綠豆等,

這些都具有消解暑熱、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的作用。

補含鉀食物 中暑的病人通常會出現低鉀現象,

為了預防中暑,應當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

如大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等。

此外,牛奶、鯉魚、鱔魚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數量的鉀,

可適當多食用。

以上食療是一些「清補」方,您記好了嗎?

發現中暑救治措置

一旦發生中暑,應先將中暑者轉至陰涼通風處,

口服藿香正氣水等應急藥品。

此外,還可將患者平卧在空氣流通處,

在太陽穴擦清涼油,並配合掐壓人中、合谷等穴位5秒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