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依戀那麼重要,長輩照看小嬰孩,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王金現
長輩照看
放開二胎生育政策之後,居民區內到處可以看到的可愛小嬰孩。年輕媽媽們要上班,長輩照看嬰孩,義無反顧,自然也成為了一道熱鬧的風景。
照看自己的孫輩或外孫,長輩們自然樂此不彼,即任勞任怨,又盡心得很。照顧嬰孩的起居飲食,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從親子關係方面講,筆者作為的心理諮詢師,觀察發現,長輩隔代養育嬰孩,在嬰孩的心理依戀方面,還是會有些滯後,需要注意的。
安全依戀
代替嬰孩的父母照看孩子,從時間長度上,空間距離上,都成為了嬰孩最親近的人了。自然,在嬰兒心理上,就被當作依賴的對象,成為嬰孩的「重要他人」。
如果嬰孩能夠足夠信任、並依賴外公婆或爺爺奶奶,在心理上就能夠形成安全依戀。自己感到快樂,對外公婆或爺奶感到放心和信任。這樣的嬰孩,能夠獨自玩,專註於外部的事情。
反之,如果嬰孩一直很纏人,總是鬧個不停,不肯自己玩,除了饑渴等生理需要之外,很有可能是內心安全感不足。
所以,長輩的作用就顯得很重要了。就是說,在嬰孩的心理上,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是不是最安全的那個人呢?是不是可以完全依賴的那個對象呢?
這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從經驗上講,長輩們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生理需要。如冷暖饑渴病痛等等。而在嬰孩的心理上,則可能感到茫然。
我看到一對老人,輪流端著飯碗,交替著喂小孫女飯。「乖,再吃一口」。「好孩子,來把奶奶這一勺子吃下啊」。那個小女孩,大概兩歲多了吧,爺爺一直抱在胳膊上。但是,小女孩卻很不情願吃飯,也不開心。
為什麼呢?顯然,爺奶很關心孫女的生活,卻未必能夠懂得嬰兒的心理需要。
因為不能懂得嬰兒的心理需要,那麼,就很難及時滿足嬰兒的需要,也就很難成為嬰兒安全依戀的對象。
所以,親是一回事,愛也很充足,但是,科學育兒更為重要。
情緒體驗
嬰兒的情緒體驗至關重要。
一方面是自己的需要能不能及時得到照顧和被滿足。比如餓了,能不能及時吃到奶水。那種滿足性的體驗,會給嬰兒帶來愉快的體驗。但如果,身邊照料她的人對她的需要不敏感,嬰兒則會體驗到沮喪甚至恐懼。
另一方面,是她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幾個月甚至剛出生幾周的嬰兒,就已經開始對外部世界感興趣了。開始她用嘴唇吮吸感觸外部世界。然後用小手動這摸那。這其實都是她探索了解外部世界的跡象。這時,身邊的照看者,就是她的情緒參照。比如,當她觸摸茶杯時,照看者的反應,對她有著重大影響。如果照看者平靜而慈愛地說:「燙,疼」 。嬰兒就會建立一種安全邊界,而且內心感到平靜。相反,如果照看者大驚失色,大呼小叫,在嬰兒心中就會形成恐懼。
如果嬰兒內心體驗到的感受,多數是負面的,不愉快的,這個孩子能夠快樂嗎?當然不能。那麼,她就會把相當多的心理能量投注在那些讓她感到不安全的事情上,就會變得鬧人,沒有活力。
照看素養
照看嬰兒,成為嬰兒心理上安全依戀的對象,對於照看者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一是要真正以嬰兒為中心。老人們在照看孫輩時,彼此相互見面打個招呼自然是應當的。但是,彼此互訴衷腸,只顧拉家長,完全忽略了嬰兒,就可能不好了。一不小心,孩子從嬰兒車上爬出摔倒了,那就不好看了。同時,當嬰兒長期被忽略,她對自己的感覺就會相當不好。因為她得不到相應的關注。她的哭泣信號也會被忽略。嬰兒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當然要求照看者要完全以她為中心,關注她,重視她,回應她,滿足她。這樣,她才能獲得滿意體驗。
二是能夠敏銳地發現並及時滿足嬰兒的各種需求,及時給予滿足。這裡講的需求,不僅是生理上的,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比如,嬰兒想要探索世界的需求。是害怕危險禁止呢,還是做好保護鼓勵允許呢?照看者的態度,影響甚至決定著嬰兒在心理上對外部世界的感知。
三是要對嬰兒的內心世界充滿好奇,敏銳地感受嬰兒的內心體驗,及時地給予回應、或者安撫。照看者要情緒平穩。如果照看者內心充滿了害怕,自然對嬰兒會有很多的禁止控制。而且這種情緒,也會傳染給嬰兒。比如說,嬰兒摔倒了。一種回應是面帶微笑,然後安撫嬰兒的疼痛。這會給嬰兒帶來安全感。另一種回應是大驚失色,驚慌失措。這會讓嬰兒對摔倒感到恐懼。所以,照看者的情緒穩定很重要。
這樣,嬰兒就會把照看者當作安全依戀的對象,內心形成安全基地。她才能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探索外部世界。
不要代替
所謂的代替,就是完全割斷母子聯繫,完全由長輩照顧嬰兒生活。這是不太恰當的。除非是嬰兒的母親有特殊的問題。
孩子,是媽媽的孩子。這個事實不能改變,也不能被否認。所以,在家庭中,媽媽要「母以子貴」,共同維護媽媽的價值感。
那種任何有貶低媳婦的行為或者跡象,可能都會在嬰兒內心留下陰影的。孩子在母親體內住了十來個月,那種母子一體的感覺,那種內在的連接,是不可以被割斷的。
長輩照看孫輩,自然會有很多的辛苦。在得不到體諒時,就會把這種不滿遷怒於兒媳。婆媳矛盾,對嬰兒會有負面的影響。所以,家庭和睦很重要。彼此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可以相互貶低,相互排斥。


※明明需要心理諮詢,卻一直跟自己捉迷藏,是你嗎,你是怎麼了?
TAG:心理靈活度 |
※經營婚姻,就像呵護嬰孩,要學會用這四種態度對待婚姻,你懂嗎?
※古代乳娘不僅要餵養嬰孩,還要做一件令人羞於開口的事
※獵人撿回嬰孩,孩子長大孝順他,幸福一生的他卻感謝幾頭狼
※山上傳出嬰孩哭聲,過去一看卻不見嬰孩,出事後村民都說那不是人
※那個拿嬰孩來做的實驗,令人膽寒
※民間故事:嬰孩面生醜陋背鼓大包,原來竟是鬼蝶幼骨化身!
※別讓自己人格分裂,夫妻關係中『老公嬰孩化』的起因?
※嬰孩面生醜陋背鼓大包,原來竟是鬼蝶幼骨化身!
※嬰孩夭折隆重出殯,黑狗全程流淚相送,三日後黑狗帶回一孩喊爹
※深夜從白狼口中救一嬰孩,天亮之後,卻發現孩子不是凡人
※盤點龍珠超中的六大強者嬰孩時的樣子,全王的父親原來真的是他
※嬰孩遺骨躺在母親雙腿之間,考古學家認為墓中誕嬰的情況非常罕見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金星和德國老公真慈悲,收養3個棄嬰孩子,網友卻說:其實她不壞
※6月嬰孩洗澡溺亡,面對指控,母親稱「她自己去了廁所就溺水了」
※1歲嬰孩生育器官受到傷害,竟是它造成的,還在用的請趁早扔掉!
※狠心母親把自己的嬰孩從118英尺高的橋扔下,嬰孩卻奇蹟生還
※展覽瀕死的早產兒,這位假醫生受盡唾罵卻救活千萬嬰孩
※如果單論戰績,三國除趙雲外,還有四個常勝將軍,第一用來嚇嬰孩
※嬰孩階段性長牙飲食護理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