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安慰了無數歌迷 他卻死於痛苦

安慰了無數歌迷 他卻死於痛苦

7月21日,又一個措不及防的黑色星期五。切斯特·貝南頓(Chester Bennington),林肯公園(Linkin Park,以下簡稱「LP」)樂隊的主唱和靈魂,於美國當地時間7月20日清晨在家中毫無徵兆地自縊身亡,年僅41歲。

從皇后樂隊的弗雷迪·默丘里、涅槃樂隊的柯特·科本、再到今天LP的切斯特·貝南頓,主唱的意外離世似乎已經成為了搖滾天團們無法擺脫的夢魘。而且最令樂迷們難以釋懷的是,弗雷迪·默丘里那華麗的高音,柯特·科本那頹廢的煙熏嗓兒,以及切斯特·貝南頓那幾乎令人窒息的暴力嘶吼,這些樂隊領軍人物在音樂層面的無可替代性使得這些享譽世界的樂團都不得不面臨停滯或解散的命運。

林肯公園Numb NYC 2010現場版

皇后樂隊在弗雷迪·默丘里1991年因病去世後基本屬於半退休狀態,直至近兩年在擁有得天獨厚嗓音條件的「美國偶像」亞當·蘭伯特的突然崛起之後,雙方的「跨界」合作才使得這支老牌搖滾樂隊得以重獲新生。在主唱柯特·科本飲彈自盡之後,涅槃樂隊就地解散,鼓手戴夫·格羅爾「另起爐灶」創建了另一隻搖滾樂隊Foo Fighters。如今,切斯特·貝南頓的突然離世不僅讓全世界樂迷一片哀嘆,也迫使已成軍21載,自首專發布以來毫無人員變更的LP走到了十字路口:樂隊會解散嗎?還是會尋找新的主唱?誰又能替代切斯特在樂隊中的位置,替代他在歌迷心中的地位呢?這一系列的問題如多米諾骨牌效應版在所有LP樂迷腦中回想。然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未來發生什麼,世間再無那個我們摯愛的,以暴力嘶吼為標籤的鼎盛LP。

LP脫穎而出的千禧年前後,正處於歐美樂壇一種從重金屬音樂分支出來的新興音樂類型新金屬(Nu-Metal)大熱之時。在林肯公園於2000年推出其處子專輯《Hybrid Theory》之前,創作《碟中諜2》主題曲的軟餅乾樂隊(Limp Bizkit)和科恩樂隊(Korn)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粉絲群體,而P.O.D.、Godsmack、Papa Roach等新金屬樂隊在千禧年前後如雨後春筍般的集體爆發,將新金屬正式從小眾推向主流市場。客觀地說,LP首專《Hybrid Theory》是在壓力與機遇並存的狀態下推出的。時至今日,17年過去了,上述新金屬樂隊絕大多數早已消聲覓跡,只有科恩樂隊近期還推出了新專,但其影響力顯然早已無法和享譽世界的後輩LP相比擬。能夠將兼顧說唱與重金屬的「小眾非主流」搖滾樂隊憑藉7張錄音室專輯、2張混音專輯、5張現場錄音和其它包括採樣專輯和電影原聲等唱片在全球範圍內創造出令人咋舌的7千萬張唱片銷量;坐擁兩座格萊美一舉成為今日在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搖滾天團;樂隊的旗手和靈魂人物切斯特·貝南頓居功至偉。因此,討論他如何偉大並無意義。歷史,會留給他和他的LP應有的位置。

對於國內很多LP的樂迷而言,演唱《變形金剛》系列影片前三部的主題曲是真正讓他們愛上這支美國樂隊的契機。誠然,國內龐大的變形金剛市場和80後一代普遍的「變形金剛情結」使得LP在國內的迅速躥紅提供了絕佳的平台,然而,讓他們的音樂迅速被國人接受的另一大原因不僅源於其多元化的背景和亞裔色彩(另一位主唱麥克·信田Mike Shinoda為日裔美國人,樂隊的DJ 約瑟夫·韓Joe Hahn為韓裔美國人),更多的認同感源自樂隊所譜寫的詞曲旋律。很多長輩認為搖滾樂是消極的,充斥著負面和焦躁情緒的,但LP是個太特殊的例外。6個年紀相近志趣相投的音樂人不僅有著搖滾樂隊中鮮有的團結,在生活當中零緋聞零負面新聞,且他們所演唱的積極向上的「另類」搖滾與那些歌詞中宣揚頹廢黑暗的樂團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他們的歌曲雖充斥著爆裂的鼓點,刺耳的掃弦和聲嘶力竭的咆哮,卻鮮有髒字,切斯特和麥克兩位主唱所歌唱的內容除了在訴說生活中的無奈和不滿之外,充斥著勵志的心態和不屈的精神,鼓勵逆境中的崛起和頹廢后的涅槃。正因如此,切斯特·貝南頓的輕生才更令樂迷們痛心疾首。我們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看上去樂觀堅強,熱愛音樂的切斯特竟用一條皮帶結束了自己的黃金歲月。那些帶給無數樂迷慰籍與勇氣的歌聲,那一句句充滿正能量的歌詞,竟出自一位如此痛苦地活在世上的歌者,想想都覺得心碎。

林肯公園永恆經典《What I』ve done》(《變形金剛1》主題曲)

親歷了2007年上海和2015年北京的LP世界巡演,現場零距離感受到了切斯特那「既不科學也不現實」的聲線。他那帶著巨大穿透力的嘶吼帶有一種勝過無數謾罵的氣勢如虹。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多少場巡演喊下來,切斯特的聲線永遠聽起來像放CD原聲,既不破音也不跑音。既能在《Given Up》中吼出撕心裂肺的17秒不間斷咆哮,也能清唱起柔到醉人心脾的《Crawling》和《One More Light》。聆聽切斯特·貝南頓那撕心裂肺的咆哮,對於處於躁動青春期的少年不僅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洩,更是一種面對未知人生那惶恐不安的吶喊。心情低落時,激昂躁動的《In The End》,《Given Up》,《Bleed It Out》和《Faint》是恆久不變的選擇;需要鼓足勇氣向前時,《Iridescent》,《Shadow Of The Day》,《Leave Out All The Rest》,《Battle Symphony》這些略微舒緩的歌曲則能帶給樂迷們源源不斷的能量。在LP全球巡演中屢見不鮮的全場大合唱,無數次印證了音樂那超越種族、語種和國界的力量。台下樂迷不僅唱出了自身對樂隊的痴狂,也在喊出自己一去不返的不羈青春。現如今斯人已逝,我們的搖滾青春也自此跟隨著切斯特的歌聲深埋心底。

對於切斯特的死因,一時間眾說紛紜。最普遍的說法是源於他的好友克里斯·康奈爾(Chris Cornell)在2月前的自殺給予他巨大打擊(切斯特自殺的7月20日也是克里斯的生日),以及他在童年時受虐的心裡陰影。假設這兩種說法成立,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切斯特在好友克里斯·康奈爾葬禮上唱響的由去年離世的萊昂納德·科恩所作名曲《Hallelujah》和在吉米·坎摩爾秀的新專發布會上為懷念摯友而臨時更改曲目所唱的《One More Light》聽起來是那樣痛徹心扉;連17年來他每每唱起的首專經典《Crawling》都是那樣的情真意切,因為那是他自己最真實的寫照。切斯特的輕生並非沒有徵兆,他曾在採訪中談到「我有時候覺得生命很艱難,有時很好但大部分的時候我感覺非常辛苦。我感覺自己被困在不斷循環的相同境遇中。我總在想,該如何結束這一切…如果我今天和大家一起相處我會感覺很好,但我如果自己獨處,那我的感覺糟透了…」或許直到他決定輕生的那一刻,他兒時的夢魘都揮之不去。若真如此,死亡未必不是一種解脫。

自切斯特去世後,他生前的居所已經被樂迷的鮮花蠟燭所包圍。再次打開樂隊的官網主頁,一張切斯特赤膊上陣背對鏡頭被樂迷團團包圍,身處宛如銀河系中星光璀璨的演唱會現場正在動情獻唱的照片已成為了官網的唯一背景。沒有一句悼詞,這張無言的照片勝過樂迷心中的千言萬語。41歲的切斯特·貝南頓,當天堂需要響徹夜空的嘶吼,他便如夜空的流星般逝去了。他留下了無數首載入搖滾樂史冊的經典曲目,卻帶走了全球數千萬粉絲心中難以磨滅的青春回憶。再回放樂隊7年前的專輯《A Thousand Suns》中的《Waiting For The End》,或許切斯特那時已經唱出了自己的遺言:「等待結局的降臨,祈禱我還能站起來。這並不是我所計劃的,已經超出了我的掌控…我唯一想做的就是用現有的生命換取嶄新的開始,為我尚未得到的一切堅持下去。」

文| 王加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北京在一位葡萄牙藝術家的筆下是這樣的
靳東 陳道明,「前半生」的直男邏輯令人齒冷
《中國有嘻哈》靠freestyle還能火多久?
過度曝光會損害作家的藝術生涯
瑪利亞的婚後生活 從電影到戲劇的轉換魔法

TAG:北青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只知王菲是高身價的歌手,被無數歌迷羨慕,卻不知她背後的故事
薛之謙以為歌迷不會接受他衰老的樣子,歌迷卻做了兩件事讓他落淚
薛之謙衰老的樣子,怕被歌迷嫌棄,可歌迷做的事卻讓他落淚
歌迷叫她劈叉,她以為歌迷喊她名字,可能遇到一群假歌迷
黃家駒墓碑被人為破壞刻紅字,歌迷心疼不已,緊急清理仍留有痕迹
為什麼黃家駒死了那麼久了,他的歌迷都老了卻還是有很多?
劉若英是我見過最讓人心疼的「小三」,曾經向歌迷求助「你們幫我求求他啊!」
山口百惠引退最擔心多次衝突的老闆,歌迷影迷們深深刺痛她的心!
王菲除了有歌迷還有腿迷!
刀郎低調退出娛樂圈,歌迷從來沒有忘記他!
她為了歌迷穿尿不濕唱完最後一場演唱會,逝世後被卻母親這樣對待
陳信宏一曲感動無數歌迷,如果你說你是風箏,那希望我是風
不要太尷尬!周杰倫被男歌迷表白:我喜歡你卻沒有辦法嫁給你,就娶了現在的她
他的粉絲見面會座無虛席!因為只要他能做到的,都會滿足歌迷!
周杰倫演唱會出「損」招,歌迷崩潰:皮一下很開心是不是!是不是沒被歌迷打過!
許嵩歌迷不想他的歌都免費,他說出10個字,歌迷瞬間淚奔
他是歌迷們心中的情歌王子,戀上大齡女助理被網友炮轟,如今相戀二十幾年依然恩愛!
《歌手》觀眾大喊吳青峰「好騷」,歌迷很憤怒,他卻覺得正常?
《歌手》沒被霍尊的歌迷住的人,多半被他的手迷住了!
薛之謙世界巡演啟動,感恩歌迷:沒有你們我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