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經過春秋時代的拼殺和兼并,原本數以百計的諸侯國,除了秦、燕、趙、韓、楚、魏、齊七雄繼續爭霸之外,還有宋、衛、魯、鄒(邾)、滕、中山、越、東周、西周等國繼續頑強地生存著。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借著擊敗齊國之功,同時晉級稱侯。

魏國最強,有時自稱晉國;趙侯都城邯鄲,亦稱邯鄲侯;韓國滅鄭國之後遷於鄭都,亦稱鄭侯。而齊國的權臣陳氏(田氏)家族也廢除了最後一任姜姓齊侯,號稱陳侯。宋國迫於局勢壓力,不敢稱宋公,也只能自稱宋侯。其他諸侯國,除了楚國、越國早已稱王,秦國、鄒國、東周、西周稱公之外,多數自稱為侯,亦可泛稱為君。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為了能近似地還原歷史場景,筆者對於戰國時期天子諸侯的稱呼不使用慣用的謚號,而是採用他們生前的稱呼模式,例如周顯王稱為周王扃,第一次提到他們的稱呼的時候,筆者會在括弧中註明他們的謚號或習慣稱呼。三晉在剛剛分晉之時,尚且能做到同心協力,但隨著時代的推移,老一代三晉諸侯的去世,新一代三晉諸侯之間的矛盾日漸加深。

魏侯罃(梁惠成王,即魏惠王)繼位之初,弟弟公仲緩勾結鄭侯若(韓懿侯)與邯鄲侯種(趙成侯)對其進行圍攻。由於鄭侯與邯鄲侯對如何瓜分魏國產生分歧,鄭侯提前撤軍,使得魏侯罃得到喘息,反敗為勝,自此魏侯罃與邯鄲侯種結下仇怨,為後來的魏軍兵圍邯鄲城埋下伏筆。另一方面,秦國自秦公連(一名師隰,即秦獻公)開始得到了周天子的青睞。雖然周天子的權威比春秋時代更加衰微,但靠著代理人西周君大搞陰謀詭計和刺客暗殺,倒也還能勉強維持。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不過趙韓兩國介入了西周君繼承人奪位之爭,導致西周國又分裂出個東周國,使得周天子處境更加艱難。大概是為了擺脫這樣的窘境,周天子開始討好倚仗西周王朝故地崛起的秦國,藉以抵擋三晉日益高漲的霸權。公元前364年,秦將章蟜在石門(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大敗三晉,周王扃(周顯王)居然賜給秦公連黼黻之服以示嘉獎,秦公連則藉此稱伯,沿襲春秋時代稱霸的思維。

秦公連乃至其繼任秦公渠梁(秦孝公)在周天子的鼓勵之下,繼續不斷地對三晉用兵。在秦軍的攻勢之下,三晉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破裂。魏侯罃為了擺脫被動的局面,開始了一系列戰略調整,首先用武力方式逼迫趙、韓與自己進行領土互換。在這一過程中,魏國依然遭受到秦國的攻擊,公元前362年,少梁一戰,魏將公孫痤被秦軍俘虜。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公孫痤是何許人也,歷來有些爭議,有人認為他就是魏國相邦公叔痤,《史記·趙世家》甚至將公孫痤稱為太子痤,未知孰是,總而言之是魏國的一位高級將領被俘,魏侯罃不得不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換地、遷都、會盟、政變魏相公叔痤也恰好於此時病逝,其身邊的中庶子公孫鞅(衛鞅、商鞅)逃亡至秦國,成功投靠了新繼位的秦公渠梁,將魏國成熟的法度帶到秦國展開變法,終成魏國大患。

當然魏侯罃根本沒料到,公孫鞅的逃亡,對魏國乃至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他所考慮的問題,主要是魏國都城安邑距離少梁太近,僅僅與趙韓進行領土互換,不足以擺脫秦軍的威脅,只有遷都大梁才能緩解壓力。魏國遷都大梁的時間也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總得來說是發生在公元前361年前後,首先要對大梁周邊的水利設施進行修整,還要營造城池,至少要花去幾年的時間。待到一切準備就緒,魏侯罃方可正式遷都,此後魏國亦稱為梁國,魏侯罃可稱為梁侯罃。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在進行遷都和換地的同時,梁侯罃還派遣大將龍賈在秦軍容易侵擾之處修建長城,抵禦秦軍的入侵,而秦國也在進行內部社會改革,暫緩對三晉的攻擊。這樣就給了梁侯罃幾年緩衝的時機。梁侯罃鬆了一口氣之餘,個人的政治野心也開始得到舒張。他擺出霸主的姿態,於公元前356年召見韓、魯、衛、宋四國君主舉行酒宴,以彰顯自己的權威。此時韓國君主為鄭侯武(鄭昭僖侯,即韓昭侯),後來在申不害的輔佐下改善了韓國的內政,在外交上追隨魏國。

魯國君主為魯侯奮(魯恭侯、即魯恭公),他在史料中留下的言論不多,卻體現出一種不合時宜的高貴情結,曾經在酒席宴間暗諷梁侯罃驕奢淫逸。甚至有一種傳說,魯侯奮的這種高貴情結,是導致魏國圍困邯鄲城的一個誘因,後面會提到。衛國君主為衛侯遫(衛成侯),宋國君主為宋侯辟兵(一名璧兵、即宋桓侯、宋辟公),他們都已經被下屬架空,在大國紛爭之中左右搖擺,並無主見。於此同時,梁侯罃的死對頭邯鄲侯種也開始活躍起來,《史記·趙世家》記載,趙國與齊、宋兩國君主會見於平陸(今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宋國倒是兩頭都不敢得罪,既接受魏國的召見,又參加趙國的會談。而此時齊國的君主已經是陳侯因齊(齊威王),他站在趙國一邊,使得魏國的霸業面臨另一個強勁的對手。另外趙國還單獨約見了燕國的君主。《史記·趙世家》上說兩君會見於「阿」,即趙國境內的西阿城,位於現在的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竹書紀年》上記載為:邯鄲成侯會燕成侯於安邑。燕成侯在《史記》中記其謚號為燕文公,未知孰是。趙、燕兩國的君主建立的是反魏國同盟,不可能跑到魏國舊都去會談,所以「安邑」為「阿邑」之誤。

梁侯罃在召見過四國諸侯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號召力實在有限,魯、衛、宋是沒有影響力的小國不說,魯國還要看楚國的臉色行事;宋國首鼠兩端,並無忠心可言;而衛國已經被趙國盯上,隨時可能發生戰事。唯有韓國能夠堅定不移地追隨自己。在這樣的局面下只能先穩住秦國,再做打算。

於是在公元前355年,梁侯罃一面與秦公渠梁在杜平(今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舉行會談,一面令龍賈在陽池(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原武鎮)繼續修建長城防範秦軍。在這一時期,宋國又生變亂,司城皇喜(字子罕,宋戴公之子皇父充石之後,亦稱戴氏)壟斷宋國的軍政大權,太宰戴驩極為不滿,便鼓動宋侯辟兵向皇喜要權,於是皇喜大開殺戒,殺害宋侯辟兵,自立為君,《史記》稱其為「剔成肝」,大概是「司城罕」的訛寫。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為了保持君主稱呼格式的統一性,筆者以下擬稱其為宋侯喜。而戴驩也是個精明人,有史料顯示,他躲避了宋侯喜的毒手,逃亡齊國。宋國這次政變,並沒有對宋國社會造成根本性的影響,本來宋國的內政外交就是由宋侯喜一手安排的,以後該是怎樣還是怎樣。

當然,這次政變還是引來了魏國的小規模干涉。宋國之前曾經從韓國手中奪取黃池(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就是當年吳王夫差與晉定公黃池之會之地,魏國意圖把黃池奪回,不料宋人抵抗甚烈,未能得手。魏國之所以未能堅持與宋人為敵,也是由於另一威脅悄然而至。魏秦杜平之會不但沒有實現魏秦和解,反而激發了秦國對魏國新一輪的進攻。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大意覺迷。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剛開始崛起的英國海軍趣事:炮都裝得超載,打仗全靠搶風頭
小子不能亂喊、長子還叫家督:你不知道的先秦時代日常稱呼
明軍大將張輔平定安南:叛軍列起三道防線、出動象兵也沒能打贏
古羅馬軍團難道喜歡女裝?實戰護具居然還有女性面甲!
霧月政變前的種種密謀:拿破崙帝國的締造之路

TAG:冷兵器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戰國時期魏文侯為何能讓魏國率先於七國之中稱霸?
戰國時期的軍事強國趙國,是毀在一位歌女手中?
作為戰國時期的強國,齊國採取六國合縱為何還反倒被秦國給滅了
戰國時期,楚國和趙國哪個厲害?
戰國時期秦國崛起,連掃五國,只有面對此國卻節節敗退
戰國時期,秦國有哪些名將?
戰國時期楚國那麼強盛,為什麼還是被秦國滅了?
經典!戰國時期各國是如何看待其他六國的
戰國時期,若魏國重用此人,第一個被吞滅的可能是秦國
戰國時期六國相互猜忌,被秦國逐步侵蝕,國君身死國滅
戰國時期,對秦國最恨的國家是它?
戰國七雄其實是戰國六雄,韓國根本算不上戰國時期的強國!
戰國時期:文景對同姓王的鬥爭與七國之亂
他助秦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國,卻被國君下令處以五馬分屍之極刑!
三國時期,三國末代君主的結局如何
翻遍歷史,戰國時期為何唯獨韓國沒有被當做國號使用過!
戰國時期,魏國從位列諸侯到被吞併,都經歷了哪些國君?
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首為什麼被稱為殺神?
戰國時期最弱的韓國,只因做了一件事,直接吞併一開啟春秋爭霸的國家,成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時期,六國合眾,為何不敵區區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