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無論遭遇多大的侮辱和打擊,信士絕不會放棄信仰,即使窮困潦倒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當使命召喚時,也不會為半個銅錢而耽誤片刻。因為在信士看來,放棄原則去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行為。所以,我們發現歷代品學兼優的學者大多是清貧之人。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蘇格拉底就是古希臘最貧窮的人。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對我們來說,站在不受歡迎的少數派一邊,按照自己的信仰良心去履行職責,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因為人都有從眾心理,即便明知真理在少數人的一邊,但人們還是常常譏諷和嘲笑那些不隨大流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愚昧無知和隨波逐流之人佔據各種市場,所以,今世生活,越是有使命感和道德原則的人越步履艱難。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傳統習俗氛圍影響下,沒有接受過系統信仰教育的人,其信仰是十分薄弱的,一旦離開群體生活,就很難堅持信仰原則,因為他們無法分辨真偽。這時,任何一種言論都可以將他們擊敗,任何一種意志都可以統治他們,更談不上堅持什麼真理了。所以,求知對於男女信士都是主命,而且是先於禮拜等功修的重要誡命。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信士在世俗方面是以遵紀守法為基礎,再以經訓為指導原則,堅持正義,維護和平。凡是拋開遵紀守法和經訓原則,追隨某個人的做法,都不是真正的團結,都是違背信仰原則的拉幫結派。真主說:「他們的內爭是嚴重的,你以為他們是團結的,其實,他們的心是渙散的。那是因為他們是不明理的民眾。」(59:14)

放棄原則追求浮華是一種不齒的行為

文/馬石頭,圖/青海門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石頭 的精彩文章:

仁愛之心能使人短暫的一生充滿意義
人不講誠信,就是在摧毀財富
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己
內省不僅是檢討自己做了什麼,更是了解自己需要什麼
信仰為我們樹立的人生觀,不是自私自利獨善其身

TAG:馬石頭 |

您可能感興趣

勇於追求是一種精神,懂得放棄是一種境界
有一種追求叫淺行靜思
讓射手座不敢追求的異性,大抵是這三種,太准
追求跑步配速,是不是一種病?
努力一生追求的句子,且行且珍惜
生存不是苟活,溫飽不是奢侈,發展也不是放縱:追求「美善合一」
「儀式感」不是矯情不是作,更不是浪費,而是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
讓旅行成為一種必須的生活追求
愛是一棵會開花的樹,是一種亘古不變的追求
把追求物質的腳步放慢一些
不是放棄追求;是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生不逢時!盲目追求性能,結果落得一個「飛行棺材」的稱號
追求美是一種態度,你是哪種追求美的類型?
重口味?唐朝的「胖」不是「胖」,而是一種美的追求
養魚不是顯擺,愜意才是追求
不放棄追求,才是一個女人的終極魅力
在感情中追求純粹,一旦對方不夠真心就會放手的三大星座
對於人生追求,「認真」是一種態度,而「當真」是一種佔有心
極簡式的家居生活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追求
勇於放棄是一種大氣,是追求另一種幸福的豁達,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