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夏日炎炎多蟬鳴|最著名的蟬詩三首

夏日炎炎多蟬鳴|最著名的蟬詩三首

蟬,為了那一季的光明,在黑沉沉的世界裡生存十七年,或許是為一朵花的誓言,或許是為了一片樹葉的承諾。總之,是執著的,為了某個信念,等待涅槃,遭遇不曾遇見的風景。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根觸鬚,形狀似官員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因而用「飲清露」象徵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裡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鳴聲。為什麼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鳳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詩人以蟬自比,則其鳴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著一「疏」,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於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是從上面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意思是「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沈德潛說:「命意自高,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詠蟬 / 在獄詠蟬

唐代: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首詩作於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當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剛升為侍御史的駱賓王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聞一多先生說,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痴心女子打負心漢」(《宮體詩的自贖》)。這些話道出了駱賓王下獄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動刀筆,於是被當權者以「貪贓」與「觸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獄。此詩是駱賓王身陷囹圄之作。

唐代: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是唐代詠物詩的大家,他的詠物詩大多托物寓慨。這首詩表面寫蟬,實際上是寫自己。紀昀說:「前四句寫蟬即自寓,後四句自寫,仍歸到蟬。隱顯分合,章法可玩。」全詩層層深入,闡發主題。「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被譽為「追魂之筆」,語出憤激卻運思高妙、耐人尋味。後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足見其感情的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 錢鍾書先生評論這首詩說:「蟬飢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樹無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蟬棲樹上,卻恝置(猶淡忘)之;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答題時間!這首詩包含了28位詩人才子,你猜出幾個?
最美古詩詞鑒賞—盤點古詩詞之最之「愛情篇」
秀外慧中,才是更高級的美貌
你覺得最悲涼最讓人絕望的古詩詞是哪一句?
《一年好景君須記》:原來古詩詞還可以這麼讀!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