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這一處蘇州庭院,怎一個風雅別緻了得?

這一處蘇州庭院,怎一個風雅別緻了得?

東原千潯社區位於蘇州市相城區,北面是黃橋鎮,東西兩面是其它住宅用地,南面一路之隔是虎丘濕地公園。社區中心位於整個用地的東南角,與兩條城市道路相鄰。

東向鳥瞰/攝影蘇聖亮

與大多數新城開發區里的住宅一樣,千潯社區仍然是一個閉合性的商品房小區。中國目前的住宅開發模式是過去30年的累積,與社會經濟階層的形成息息相關。「鼓勵開放式小區」的新政導向很難在短時間內顛覆這一模式,在相對空曠的新城,基於當下社會環境里的身份認同和安全需求,完全開放的社區就更難實現。在這種條件下,把「社區中心」這樣一個「配套公建」放在地塊的角落是一種必然。對於這樣一個推導出來的被動選擇,建築師並不滿足,而是希望探索:能否依靠建築本體的力量來回應並改變這個消極的邏輯?

手繪草圖:祝曉峰

蘇州是以庭院生活為載體的江南文化薈萃之地;場地本身南側的濕地公園裡又有一條東西向的河流,沿河的蘆葦和樹叢為這一帶的曠野帶來了流動的自然氣息:這兩個來自人文和自然的條件構成了建築的外在環境。做為一個小區邊緣的社區中心,這座建築需要給周邊社區(包括自己的小區)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包括社區事務、聚會交流、藝術展覽、親子活動、體育健身、便利商業等等,這些公共活動構成了建築的內在需求。我們希望尋找一種特定的空間秩序,把建築的內在需求和外在環境融合起來,成為二者的共同載體,從而營造一個兼容社會性和自然性、兼具凝聚力和開放性的社區活動場所。

東南側入口/攝影蘇聖亮

東側入口處立面/攝影蘇聖亮

東北向鳥瞰/攝影蘇聖亮

結構系統和空間秩序的相互推演是山水秀事務所近期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在進行了多種構思的嘗試之後,我們決定用上下交錯疊放的剪力牆來生成空間,我們的結構顧問稱之為「疊牆深梁」體系。整層的結構牆通過上下交疊,在滿足結構對垂直荷載和水平剛度需求的同時,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空間秩序:牆體是圍合性的,可以劃分出不同的空間,空洞則是開放的,可以聯通不同的空間——我們希望這種秩序的雙重潛力能夠讓這座社區中心實現凝聚和開放的共存。

疊牆空間對自然的圍合

交疊剪力牆結構體系

東入口水院/攝影蘇聖亮

走廊與水院/攝影蘇聖亮

根據社區中心各項功能的需求,使用空間的基本寬度模數在7米左右。最終,我們採用了7.2米的跨度模數,將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43米的兩層建築納入了六根7.2米寬的條狀結構中,再根據內外空間和動線需要,運用交疊牆語言沿著這些條狀結構組織並生成了整座建築的內外空間。

手繪總平草圖:祝曉峰

二層的豎向結構主要由南北向的山牆構成,這些山牆自由分布在條狀結構上,自然成了屋頂設計的出發點。通過比選,我們採用了下凹的混凝土筒殼做為建築的覆蓋。160毫米厚的筒殼結構在短方向上的跨度均為7.2米,在長方向上則依靠1.3米的筒殼矢高,實現12至25米不等的跨度。筒殼下的空間體驗彷彿置身於波浪之下,以屋脊為中心,有置身傳統雙坡屋型內的安定感;以筒底為中心,又有空間向外側溢出的感受——連續的筒殼在內部造就了兩種體驗的融合,在外部則以波浪狀的山牆形式出現,表達了與水及江南傳統建築風貌的關聯。

東側的疊牆與筒殼結構/攝影蘇聖亮

我們在建築靠西的位置設計了一條南北向的主要步行通道,小區居民走出圍牆後,將使用這條步道穿過社區中心,前往南側的巴士站或濕地公園。建築的東南角提供了另外一條步行通道,連接東側的小型商業庭院,並向西穿過水景庭院與主通道相連。

東南角走道/攝影蘇聖亮

從二樓走廊看連續的筒殼結構/攝影蘇聖亮

在這個空間結構里,交替出現的實牆和洞口讓建築與自然在相互的界定中融會貫通,形成了一個可以相互滲透的庭院聚落。各種社區活動和步行動線通過庭院的劃分各得其所,也通過庭院之間的空間流動被聯繫在了一起。

一層走道和庭院/攝影蘇聖亮

庭院上空筒殼/攝影蘇聖亮

步道前往濕地/攝影蘇聖亮

沿著主通道,我們在靠近城市道路的西南角設置了一家進出行人都會經過的便利店,在靠近小區的北端設置了親子遊戲室,主通道在建築中部擴大,成為一個半室外的社區廣場,向西面對草坪庭院,向東則可以進入社區中心的多功能大堂,這裡可以舉辦藝術展覽和各種社區活動,也是通往其它內部空間的樞紐:

藝術展廳/攝影東原設計

藝術展廳/攝影東原設計

藝術展廳/攝影東原設計

藝術展廳/攝影東原設計

休息區/攝影東原設計

通往茶室/攝影東原設計

通過下沉庭院採光的地下室是一座健身中心,與小區地下室連通;一層提供了社區事務管理、小型商業和居民的交流空間;二層是社區圖書館和工作室,在朝南的咖啡廳可以享受濕地公園的景觀。

健身中心/攝影東原設計

社區圖書館門廳/攝影東原設計

社區休息室/攝影東原設計

構造節點

建構與空間是建築師最可仰賴的建築本體。在回應來自自然、社會和人之需求的過程中,我們希望運用建築本體的力量探索新的建築秩序。我們期待在營造社區公共生活空間的同時,為整個場所帶來光陰的流轉。

總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地下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剖面圖1-1

剖面圖2-2

項目名稱:東原千潯社區中心

項目地點:蘇州市相城區

項目功能:社區公建(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無界美術館、咖啡廳、健身中心、休息廳、親子教育、社區閱覽、便利店

建築規模(面積):2238.2㎡(地上)1089.40㎡(地下)

設計/建成時間:2016.7 / 2017.6

項目團隊:祝曉峰(設計總監)庄鑫嘉(項目經理)石圻(高級設計師) 盛泰(駐場設計師)杜士剛 李成 付蓉 羅琪 肖載源 尚雲鵬

業主:東原地產

建築設計:山水秀建築設計事務所

合作設計院:蘇州建築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結構方案設計:張准

按下方二維碼看山水秀建築設計更多作品

還可以直接聯繫TA哦~

隨手轉發|分享美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本 的精彩文章:

150㎡三居設計,感受時尚灰的現代生活!
把藝術融入生活,簡約大氣有品位,這樣的空間好贊!
房子裝好了,才知道窗戶還可以這麼玩?
96㎡混搭風格美家,搭出時尚現代風
198㎡經典現代設計,簡單,大方,不落俗的家!

TAG:設計本 |

您可能感興趣

這5種庭院,你最嚮往哪一種?
一處庭院,一壺茶
走進日式庭院的禪意世界,怎一個風雅別緻了得!
這麼美的陽台和庭院,難得一見,買房要這樣裝!
庭院景觀,怎一個「美」字了得!
一亭一廊,一世界,一處一景,一生情;詩情畫意滿庭院
願得一庭院,只種果樹,一年四季各不同!
這樣別緻的家居庭院,給我來一打
一樹一花一世界,一詩一酒一庭院
這樣的「荒漠風」庭院,你不想來一波嗎?
一方庭院,一床琴,一壺清茶,一片雲
江蘇發現一戶人家庭院,真叫一個妙!瞧這配置,舒適雅緻又宜人
一人一屋一庭院!
幾個不錯的禪意庭院案例,怎一個美字了得!
這種帶「坑」的庭院火了,就憑這幾個特點,傳統庭院都比不上
別墅庭院設計中的風格,你更喜歡哪一種?
在喧囂的塵世中,覓一份清幽,尋一份素雅,擇一處庭院
這麼美的庭院鋪裝,你一定也想要!唐寧街地產
一個美麗的庭院,怎能少了水景
一生得一庭院,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