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真寺為什麼造到了猶太人的聖山上?地球知識局

清真寺為什麼造到了猶太人的聖山上?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你身邊的人都在悄悄關注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

236

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

耶路撒冷

的故事


文字:重光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7月14日,3名以色列警察在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耶路撒冷老城聖地

聖殿山

(穆斯林稱其為

「尊貴聖地」

,阿語:al-?aram al-?arīf)

外區域

遭槍擊

,其中兩人身亡。








16日開始,

以警方

在通往聖殿山的入口

加裝金屬探測門和攝像頭

,引起穆斯林群體不滿。




20日星期五(周五為伊斯蘭教聚禮日)晚,

數千名巴勒斯坦穆斯林

聚集在耶路撒冷老城的獅門外做禮拜,

同時抗議以色列加裝金屬探測門等措施。

雙方還爆發了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遭槍擊身亡的巴勒斯坦青年

的親屬在葬禮上哀悼




 


隨之

巴勒斯坦

宣布停止與以色列在各級別的聯繫

,直至以色列停止對阿克薩清真寺採取的措施。




以色列政府則

拒絕拆除

在耶路撒冷老城聖地聖殿山入口安裝的金屬探測門,

並禁止50歲以下

的巴勒斯坦人進入聖殿山。



以色列在聖殿山入口處


加裝金屬探測門與攝像頭






自1948年以色列獨立以來,

阿以雙方

圍繞聖殿山已發生了多次衝突,

那麼聖殿山究竟屬於誰

,它為何成了兩方心中的聖地,它又有著怎樣的過去呢?








「世界開始的地方」







根據猶太教的經典《塔納赫》(即基督教的《舊約聖經》),

耶路撒冷聖殿山上的奠基石是世界被創造的初始點

,整個世界由此點延展而來。




聖殿山與耶路撒冷老城


可見圓頂清真寺


阿克薩清真寺與西牆(哭牆)






上帝

在奠基石上用土造了第一個人類亞當(伊斯蘭教稱其為阿丹);「萬國之父」先知

亞伯拉罕

(易卜拉欣)也是在這塊巨石上以其長子以撒(伊斯蘭教中稱伊斯哈格,為易卜拉欣次子)為燔祭。




今日在聖殿山上圓頂清真寺內奠基石,


其內有洞穴,


左上部的洞口為靈魂之井。






聖殿山上還是

上帝的住所

,猶太教大祭司可在此與上帝直接溝通。普通猶太人則因其極為神聖而不會踏上聖殿山,最多是

在禮拜的時候朝向耶路撒冷聖殿山。




在神聖聖殿山上建造猶太聖殿的計劃在以色列王國國王

大衛統治時期

便有了雛形。公元前957年,其子

所羅門王

在聖殿山上建成

第一聖殿

,將其獻給上帝雅威(即耶和華)。

由此聖殿山在猶太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被正式確立。






第一聖殿的復原圖






但好景不長,以色列王國在失去強有力的統治者後開始走向

分裂衰落(分為以色列和猶大王國)

。其東面的新興強國

新巴比倫

尼布甲尼撒二世

的帶領,於公元前597

年圍攻猶大王

國首都

耶路撒冷

,不克。






十年後他捲土重來,

圍攻30個月後耶路撒冷陷落

,巴比倫人一把火燒掉了大半部耶路撒冷,

第一聖殿也被摧毀

,猶太人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擄走,亡了國,成了巴比倫之囚。




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下的新巴比倫帝國






居魯士大帝

領導下波斯帝國擊敗新巴比倫後,猶太人得以返回耶路撒冷,

聖殿的重建工作

由此展開,末代猶大國王之孫所羅巴伯成了波斯帝國猶太省的省長,他主持了

第二聖殿

的修建工作,並於公元前516年建成第二聖殿。




第二聖殿與耶路撒冷的模型








先來了耶穌





雖然是自己土地的主人,但猶太人卻未能擺脫屬民地位,

相繼從屬於波斯、馬其頓與羅馬。

公元前19年左右,

大希律王

僱傭了一萬名工人

擴建聖殿山與第二聖殿

,使聖殿山面積達到了15萬平方米,並在聖殿山西北角建造了

安東尼亞要塞

以色列池

(雨水收集庫)。




此地頗為重要


歷史上曾被東西各路帝國統治過



第二聖殿模型






根據《新約聖經》,

耶穌生平中幾件大事也在聖殿山發生。

不過耶穌自己在《新約》中這樣說過:


「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約翰福音 4:21-24 和合本)




所以,在基督教中聖殿山的地位並不是很高。




儘管部分基督徒相信聖殿的重建會伴隨著耶穌的再臨,但是

去聖殿山朝聖並不是基督教信仰與崇拜的必要部分。




羅馬帝國與耶路撒冷






公元66年,羅馬帝國猶太省的猶太人發動了

反抗羅馬征服者

的大起義。他們

焚毀

藏在神廟中的債務賬冊,消滅耶路撒冷的羅馬駐軍。羅馬皇帝尼祿派軍前往鎮壓,四年後攻陷耶路撒冷,

焚毀第二聖殿。




提圖斯凱旋門上表現羅馬軍隊


從耶路撒冷掠奪戰利品的浮雕


其中的

七枝燭台


是猶太人&猶太教的象徵






之後的羅馬皇帝

哈德良

本想

造一座新城市

作為禮物送給猶太人,來安撫他們的情緒,

但他犯了幾個在猶太人看來不可忍受的錯誤:




他在聖殿山上新造的聖殿內安放了朱庇特像,而哈德良自己的雕像被豎立在聖殿前。

這兩座巨大的雕像在猶太人看來是偶像崇拜,違反猶太教教義




猶太會堂中不存在任何神像。






哈德良還根據古羅馬多神教,在聖殿前舉行的潔凈儀式中

殺豬獻祭

可惜猶太教視豬為不潔之物

(與伊斯蘭教相同)。




另外哈德良還

禁止猶太人行割禮

,而割禮在猶太教被認為是猶太人與上帝立約的重要部分。




哈德良的這些舉措在猶太人看來是對猶太教與猶太文化的莫大侮辱。






不久後的131年,

猶太人反抗羅馬的起義再度爆發,

皇帝哈德良撕下了偽善的面具,派軍強力鎮壓,四年後羅馬軍隊又攻陷耶路撒冷,幾十萬猶太人被殺,

倖存的猶太人被禁止進入耶路撒冷,離散於世界各地。




耶路撒冷的陷落,作於1850年






到了

拜占庭統治時期

,363年拜占庭皇帝尤里安

為了抗衡基督教的勢力

(他信奉古羅馬多神教),

曾允許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但當猶太人開始清理聖殿山的廢墟時,發生了大地震,重建工作不得不中斷。




在尤里安死後不久,猶太人再次被禁止進入耶路撒冷。此後千年都未能再回到故土。






後來了穆罕默德






時間就這樣靜靜地流逝著,到了拜占庭與薩珊波斯於602年—628年間互相交戰時,

已是伊斯蘭教興起的前夜。




北伐的前夜


薩珊波斯將被滅,拜占庭被重創





波斯從拜占庭手中暫時奪取了耶路撒冷的控制權,並將聖殿山的管理權

交給了基督徒

。隨後基督徒拆毀了聖殿山上未完工的猶太聖殿遺址,

並把聖殿山變成了垃圾堆場。。。






637年阿拉伯人衝出半島,擊敗捲土重來的拜占庭,

攻佔了耶路撒冷

。第二任正統哈里發

歐麥爾

在希臘東正教會牧首的帶領下來到了聖殿山,

在改宗伊斯蘭教的一位猶太人

的幫助下找到了奠基石。




但哈里發被聖殿山遍地的垃圾噁心了個透心涼

,旋即下令清理乾淨聖殿山,並根據伊斯蘭教教義準備在聖殿山上

建造清真寺。




阿拉伯帝國早期四大哈里發


「公正者」歐麥爾





關於阿拉伯帝國正統哈里發的更多故事


點擊下圖

即可打開





伊斯蘭教和聖殿山的聯繫也是古已有之。




根據《古蘭經》與聖訓

(穆罕默德言行)

,621年7月27日的夜晚,真主命令吉卜利勒來(加百利)帶著飛馬到麥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吉卜利勒來的陪伴下,瞬間從千里之外的麥加乘布拉克趕到了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阿語中「阿克薩」之義為最遠)。




繪畫中人頭馬身的飛馬布拉克






隨後先知

在奠基石

登上七重天

,見到了其他先知與真主。黎明時分,穆罕默德即重返麥加。




因有

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故

,穆斯林將耶路撒冷視作僅次於麥加與麥地那的伊斯蘭教第三聖城,聖殿山也就成了伊斯蘭教的聖地。




在倭馬亞王朝時期,691年哈里發

阿卜杜勒-馬利克

在奠基石上

建起了八角形的圓頂清真寺。

後來

又擴建

了阿克薩清真寺。哈里發還成功地拉上了猶太人一起施工。

伊斯蘭教的聖地由此矗立在猶太教的聖殿山上。




圓頂清真寺,奠基石在其中央。




阿克薩清真寺,即遠寺。






十字軍東征期間,圓頂清真寺與阿克薩清真寺曾短暫地成為聖殿騎士團的基地,

聖殿山上也因此出現了基督教的建築

;但不久薩拉丁攻佔了耶路撒冷,他將聖殿山上的基督教痕迹全部清除,並將兩寺恢復原貌。






此後

奧斯曼帝國

在1516年征服耶路撒冷後,

曾禁止非穆斯林踏足聖殿山

,直至19世紀才解禁。不過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日暮西山,無力修繕日益殘破的聖殿山。




奧斯曼帝國一戰戰敗後,巴勒斯坦由英國託管

,期間約旦哈希姆家族(聖裔,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修繕過圓頂清真寺。




聖殿山的西南入口








聖殿山的今天





1948年以色列獨立後旋即爆發了

第一次中東戰爭

,埃及控制了加沙地帶,而約旦則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地帶,並將其吞併為領土。




1965年,約旦國王海珊


親自駕機飛臨聖殿山上空。






得勝的約旦

在耶路撒冷老城大興土木,炸毀數座猶太會堂,並多次修繕圓頂清真寺,

禁止以色列人朝覲聖殿山。




直到1967年

第三次中東戰爭

,以色列才從約旦手裡奪過了整個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老城與聖殿山也

回到了猶太人的手中。




以色列與約旦之間的約旦河西岸


以色列與約旦河西岸之間的耶路撒冷






1967年,


以色列國防軍空降兵


在抵達聖殿山西牆(哭牆)後拍下的照片




 


在獲得聖殿山的控制權後,以色列國防軍首席拉比

(猶太教神職人員)

帶領士兵們在聖殿山和西牆(哭牆)進行宗教儀式。擁有管轄權的耶路撒冷伊斯蘭基金會並未阻撓他們,這就算是默認了猶太人的朝聖資格。




官方雖然沉默,民間的極端分子卻不想和猶太人共享聖殿山。


1969年一個澳大利亞人

試圖一把火燒了阿克薩清真寺

;1982年一個猶太教極端分子潛伏在圓頂清真寺內,

並對正在做禮拜的巴勒斯坦人開火

,造成44人受傷,2人死亡;1997年猶太教極端分子們試圖將一個

包在《古蘭經》書頁內的豬頭

丟入聖殿山,還好被以色列安保人員阻止......


聖殿山,可見圓頂清真寺、


阿克薩清真寺與西牆(哭牆)。






儘管約旦和以色列後老簽訂了和平協定,規定約旦政府獲得圓頂清真寺與阿克薩清真寺的管轄權,

但這並未能杜絕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繼續圍繞聖殿山發生衝突。每年仍有大量人員在衝突中傷亡。

最近發生的聖殿山衝突只不過是歷史多次上演的戲碼的一次返場而已。




2000年以色列反對黨領導人


沙龍巡視聖殿山,


一度激起巴以雙方的激烈衝突。




 


聖殿山因宗教而聖,卻又因宗教而沾血。




在這應許之地上,缺位的永遠是應許的和平。




教義總是勸人向善,但部分信徒卻總被邪念蒙蔽了雙眼,從向善助人變成了做惡傷人。他們誤以為這能得到來世的救贖,殊不知等待他的是現世的報應。




宗教沒有錯,錯的是人。






參考資料:


1. "BBC - Science & Nature - Horizon". Bbc.co.uk.


2.《聖經》(和合本)撒母耳記下 24:18-25;歷代志下3:1-2;約翰福音 4:21-24


3.《古蘭經》2:4;17:1;34:13-14


4. Nicolle, David (1994). Yarmuk AD 636: The Muslim Conquest of Syria. Osprey Publishing.


5. Maimonides, Mishneh Torah, Avoda (Divine Service): The laws of the Temple in Jerusalem, chapter 6, rule 14


6. Carol Delaney, Abraham on Trial: The Social Legacy of Biblical My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20.


7.Babylonian Talmud Yoma 54b


8."Jerusalem: Eye of the Universe - Torah.org". Torah.org.


9."Entering the Temple Mount - in Halacha and Jewish History"? Gedalia Meyer and Henoch Messner, PDF available at [2], Vol 10, Summer 2010, Hakirah.


10. Toledot 25:21


11.The Night Journey, Qurandislam


12."Merits of the Helpers in Madinah (Ansaar) - Hadith Sahih Bukhari". haditsbukharionline.blogspot.ca.


13. Gonen (2003), p. 69


14.Chisholm, Hugh, ed. (1911). "Aelia Capitolina".Encyclop忙dia Britannica.1(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256.


15.Brian J. Incigneri,The Gospel to the Romans:the setting and rhetoric of Mark"s gospel,BRILL 2003 p.192.


16.Lester L. Grabbe(2010).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Temple Judaism: History and Religion of the Jews in the Time of Nehemiah, the Maccabees, Hillel, and Jesus.A&C Black. pp. 19–20, 26–29. ISBN 9780567552488.


17.Yoram Tsafrir (2009). "70–638: The Temple-less Mountain". In Oleg Grabar and Benjamin Z. Kedar. Where Heaven and Earth Meet: Jerusalem"s Sacred Esplanad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p. 86–87.


18.Har-El, Menashe Golden Jerusalem" Gefen Books 2004 p. 29


19. Hagith Sivan (2008). Palestine in Late Antiqu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05.


20. Karmi, Ghada (1997). Jerusalem Today: What Future for the Peace Process?. Garnet & Ithaca Press. p. 116. ISBN 0-86372-226-1.


21.Dan Bahat (1990). The Illustrated Atlas of Jerusalem. Simon & Schuster. pp. 81–82.


22.Andreas Kaplony (2009). "635/638–1099: The Mosque of Jerusalem (Masjid Bayt al-Maqdis)". In Oleg Grabar and Benjamin Z. Kedar. Where Heaven and Earth Meet: Jerusalem"s Sacred Esplanade. Yad Ben-Zvi Press. pp. 100–131.


23.F. E. Peters (1985). Jerusal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186–192.


24.Yehoshua Frenkel, 『Jerusalem』, in Abdelwahab Meddeb, Benjamin Stora (eds.), A History of Jewish-Muslim Relations: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Present Da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p.108.


25.Selwood, Dominic. "Birth of the Order". Retrieved 20 April 2013.


26.The History Channel, Decoding the Past: The Templar Code, 7 November 2005, video documentary written by Marcy Marzuni.


27.Barber, The New Knighthood, p. 7.


28."Entering the Temple Mount - in Halacha and Jewish History"? Gedalia Meyer and Henoch Messner, PDF available at [2], Vol 10, Summer 2010, Hakirah.


29.Hashemite Restorations of the Islamic Holy Places in Jerusalem", Jordanian government website.


30.Martin Gilbert, Jerusale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6, p254.


31.Israeli, Raphael (2002). "Introduction: Everyday Life in Divided Jerusalem". Jerusalem Divided: The Armistice Regime, 1947–1967. Jerusalem: Routledge. p. 23. ISBN 0-7146-5266-0.


32.Menachem Klein, Jerusalem: The Contested City, C. Hurst & Co. Publishers, 2001 pp.54-63


33. Itamar Sharon, "Jews must stop Temple Mount visits, Sephardi chief rabbi says", The Times of Israel, 7 November 2014.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戰火中的西亞古城,到底是什麼來頭?地球知識局
父母為防自己坐牢給女兒用毒品,這是怎麼回事
妻子為了200萬保險,找姦夫殺害自己丈夫,被判28年
一到冬天,這個國家的人就覺得凍成孫子也值得
一到冬天,這個國家的人就覺得凍成孫子也值得!

TAG:地球知識局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製造到底怎麼了?說的是真話嗎?非也!
唯恐朝鮮不亂:韓媒把謠都造到解放軍身上了!
誰說中國製造到了至暗時刻?這些領域我們可從來不虛!
黃毅清想紅造謠造到自己孩子身上?黃奕發文澄清
為什麼國產晶元發展這麼慢?晶元製造到底有多難?看完長知識了
隈研吾把建築造到了丹麥的島上,這回的建築該怎麼「負」?
晶元製造到底有多難?看這篇就夠了
真賤!庫里造到3分犯規,科爾當面嘲諷:哈登,這可是你的招牌動作啊
《東京喰種》中鈴屋什造到底是男兒身還是女兒身?實力恐怖至極,金木研都被他完虐了
燃!橫店把影視夢造到了天上
婚後,女人永遠不要想著去改造男人,否則很容易把男人改造到別人的懷裡
俄羅斯人:中國製造到底有多厲害?看看排隊買中國手機的就知道了
中國製造到了什麼程度?看看這些產品,只有中國能造,外國造不了
他們將自己改造到面目全非,變成地球人看不懂的「外星人」
李彥宏:從製造到智造,最主要是讓設備能夠聽懂人話
求改造 |我竟然改造到了迪麗熱巴本人?
黑色四葉草主角咆哮帝的塑造到底多尷尬?王道漫畫後繼無人?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你都聽說過哪些新故事?
中國製造到了印度後,就成了其他國家的了,當地人:這是我們的
老祖宗智慧俗語大全:擺渡擺到江邊,造塔造到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