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高歡、宇文泰的龍虎雙雄會:東西魏五次大戰的背後|文史宴

高歡、宇文泰的龍虎雙雄會:東西魏五次大戰的背後|文史宴

文/紀植元

經過五胡十六國百年亂世,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一統中原。魏孝文帝漢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獲得了相當的成功,但邊境的鮮卑人卻頑強的拒絕漢化,飽受歧視之後發動了六鎮之亂,動搖了北魏的根基。

經過一番縱橫,六鎮的兵力被高歡、宇文泰分別統領,將北魏分割為東魏、西魏,後又演變為北齊、北周。最後宇文氏北周消滅高氏北齊,統一北方,北周外戚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消滅南方的陳朝,混一南北。隋末大亂,同出於北周關隴集團的李淵,建立唐朝,再度統一。

所以,可以說北朝和隋唐是一個整體,文史宴公眾號自即日開始,推出北朝隋唐專題系列文章,本文的作者還是一位在校的大學生,眼光卻如此老到和深刻,堪稱少年英俊。

本文旨在發掘東西魏五次大戰背後的內涵,對五次大戰沒有詳細介紹,大司馬先簡單介紹一下:

536年,東魏高歡率三路大軍攻西魏宇文泰,自己在蒲坂架浮橋,佯裝渡河,實際上寄希望於竇泰從潼關奇襲得手。宇文泰識破其聲東擊西之計,率主力擊殺竇泰,高歡倉皇撤退。是為小關之戰。

537年,東魏高歡率二十萬大軍渡過黃河,進攻西魏關中本部,宇文泰設伏於沙苑,大破高歡,俘東魏甲士八萬。是為沙苑之戰。

538年,東魏將侯景收復洛陽,向西魏挑釁,宇文泰擊敗侯景,殺東魏名將高敖曹(高昂),高歡率大軍趕到,擊退宇文泰。是為河橋之戰。

543年,東魏將高慎以虎牢關降西魏,宇文泰趁勢圍攻洛陽,高歡率十萬大軍來救,駐紮於邙山。雙方數番拉鋸,互有勝負,最終高歡大破宇文泰,西魏幾乎全軍覆沒,此後被迫吸收關中漢族大姓為兵。是為邙山之戰。

546年,東魏高歡率十萬大軍圍攻西魏要地玉璧,西魏名將韋孝寬僅率數千人守城,高歡圍城數月,攻城之法用盡,玉璧亦巋然不動。此役東魏喪師七萬,高歡慚恨交加,戰後病死,東西魏的舉國之戰從此也落下帷幕。

高歡、宇文泰的龍虎雙雄會:東西魏五次大戰的背後|文史宴

請輸入標題 bcdef

兩魏五戰,即東西兩魏為一統北方而發動的五次大戰,其慘烈程度為古代戰爭史上所罕見。本以壓倒性優勢意欲直取關中的高歡在五次戰局中失利三場,慘勝兩場。客觀上,兩國的戰術力量、戰略體制與地緣均對戰爭結果造成極大影響。

談及兩魏,不得不了解兩魏的綜合國力對比。以潼關為當時北朝之地理分野,東魏坐落於富庶之關東,西魏坐落於殘破之關西。

在鹽鐵、幣帛、耕地、人口、馬匹各項數據指標上,關東遠遠優於關西。由此可見,東魏的總體後勤力量與戰爭動員力遠強於西魏。以東制西,本應呈現壓倒性的戰略優勢。

然小關、沙苑兩次由關東主動發起的戰役卻連連失利;而關西反撲關東的河橋、邙山兩次戰役則是以關東險勝告終。玉璧之戰中,東軍不能攻拔玉璧城,在戰略上亦屬於失利。總括五戰,東軍勝少敗多。

進一步分析戰役類型可知,小關、沙苑、河橋、邙山俱為野戰,而玉璧大戰則是典型的城池攻防戰。其中尤以沙苑、河橋、邙山三場戰役為大兵團合戰。

野戰要求雙方的戰術力量暴露、接觸,那麼首先我們應熟悉一下東西兩大兵團的成分與戰鬥力。

東魏、西魏戰術力量對比

1

眾所周知,高歡以北鎮鮮卑精兵起家,並於韓陵一役大破爾朱氏的契胡精兵。這兩支「天下驍銳」均以騎兵為主力。

以下文字轉自《北齊書》中高昂本傳。高昂即高敖曹,是此役的關鍵性人物,從他的作戰方式與作戰結果入手,亦可佐證高歡兵團以騎兵為主力的論點。

及戰,高祖(高歡)不利,軍小卻,(爾朱)兆等方乘之。高岳、韓匈奴等以五百騎沖其前,斛律敦收散卒躡其後,昂與蔡俊以千騎自栗園出,橫擊兆軍。兆眾由是大敗。是日微昂等,高祖幾殆。 ——《北齊書·卷二十一》

很明顯,韓陵之戰的轉機正是出現在高昂以騎兵分割爾朱兆兵團的時候。而得以承擔此關鍵性任務的,正是北鎮精騎。

很巧的是,五年之後,與此役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沙苑之戰同樣複製了此類作戰模式。

與齊神武(高歡)戰沙苑,(李)弼率軍居右,而左軍為敵所乘。弼呼其麾下六十騎,身先士卒,橫截之,賊遂為二,因大破。 ——《周書·卷十五》

李弼扮演了高昂的角色,以馬隊橫截高歡兵團腹部,從而實施對敵的分割包圍。這種通過橫向的穿鑿來擾亂敵軍的縱向攻勢,是南北朝時期流行的騎兵戰術,之後甚至演變為隋唐軍將的一種作戰習慣。

該戰術之所以得到大量推廣,正是因為高效、有力的優點,而能夠支持這種戰術的,莫不是擁有精銳騎兵的國家。

于謹等六軍與之合戰,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絕其軍為二隊,大破之,斬六千餘級,臨陣降者二萬餘人。

——《周書·卷二》

除開李弼本傳,宇文泰本紀中同樣記載了此事,沙苑之戰本是一場關東對關西的強勢壓制型野戰。

但結果卻正如五年前的韓陵之戰,當時「爾朱氏軍人見陣外士馬四合,蓋神助也」,士馬甚眾的一方最後反而慘遭分割。爾朱氏的戰略潛力並未發揮作用,正如沙苑之戰,高歡的戰略潛力沒有發揮作用。

太祖(宇文泰)以邙山之戰,諸將失律,上表請自貶。……於是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 ——《周書·卷二》

然而戰略優勢是呈現在逐次戰役之後的。五戰期間,高歡實際戰損大於宇文泰,但由於關東的後勤體系強大,最終體現出來的折損比則相較於關西要小得多。

高歡、宇文泰的龍虎雙雄會:東西魏五次大戰的背後|文史宴

北朝的王牌——甲騎具裝

因此高歡可以頻頻動員大兵團繼續爭霸戰爭,而宇文泰則在邙山大敗之後,便立即需要依靠招募關隴豪右來為其補充兵員。這也導致了兩魏末期直至後來齊周兩國的戰術力量出現較大差異。

關隴豪右雜以羌、胡,自五胡之世,迄兩魏五戰已有二百餘年,以山地步兵為主力。北鎮勛貴與軍戶大量集中在關東,尤以能騎善射著稱,齊人因而得以繼承北鎮精騎。西軍的騎兵比例與日俱降,不得不說關西薄弱的經濟後勤是最根本的因素。

時大雪之後,周人以步卒為前鋒,從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諸將咸欲逆擊之。詔曰:"步人氣勢自有限,今積雪既厚,逆戰非便,不如陣以待之。彼勞我逸,破之必矣。"……仍令(段)韶率騎追之,出塞不及而還。

——《北齊書·卷十六》

河清二年,從段韶與周師的交戰中,我們已知西軍此時只能以步卒為前鋒了。齊人後勤得力,輕鬆地組建出甲騎具裝;周人相形見絀,只能使用數量龐大的廉價兵團。

齊周大小數百戰,斛律光、段韶以少量騎兵在野戰中大敗周人的事迹屢見不鮮。此論點的可靠性也就得到了印證。

暫作小結,五戰時期,兩魏主要戰術力量均是騎兵。因此,單場戰役中,東軍並不能占絕對優勢。戰術上的優勢能夠短暫彌補戰略上的劣勢。西軍中有賀拔勝、宇文泰自北鎮帶來的精騎,從而與東軍平分秋色,甚或超越東軍。

在此之後,關西戰損比太大,不得不擴充步兵,戰術力量受到削弱。兩魏五戰中,高歡呈現出的頹靡之勢也便在日後的齊周戰爭中得到了良好的補償。

西魏的柱國政治與指揮不暢

2

高歡在五戰之中暴露出的個人輕敵問題一直為後人所詬病,然以宇文泰為首的八柱國領導中樞也並非完美。

結合前文,已知西軍於戰術力量與戰法上均不遜色於東軍,但是由於領導層的離心力大、協調性差,導致實戰中出現了許多致命問題。

八柱國制度是宇文泰為與趙貴、于謹、獨孤信等具備實力的大貴族進行妥協,以便迅速集中力量御高歡於潼關之外而制定的。該體系為趙、於、獨孤等家族保留了大量的自由空間,也使得關西的集權程度遭受削弱。

高歡在關東的專制與謀略的獨斷或許可以看做是客觀上高家的獨大所促成的。而宇文泰廣納諫言,也同樣可視為八柱國體制對宇文氏的一種牽制結果。決策的民主色彩並不能消弭戰術操作上的弱勢。

正是由於柱國大將軍之間的利益勾連不穩固,關西諸將又多有元從的主公,每臨大戰,尤其是大兵團作戰,各部將之間往往秉持利己至上的作戰指導思想,不能做到默契、協調。即使總統諸軍的權力集於宇文泰一人之手,也無法遏制住諸將失律的問題。

是日置陣既大,首尾懸遠,從旦至未,戰數十合,氛霧四塞,莫能相知。獨孤信、李遠居右,趙貴、怡峰居左,戰並不利,又未知魏帝及太祖所在,皆棄其卒先歸。開府李虎、念賢等為後軍。遇信等退,即與俱還。——《周書·卷二》

以上是河橋之戰的具體過程。兩魏五戰時期,侯景對大小兵團的指揮已入化境。他之所以擴大戰陣面積,便是為了儘可能地把宇文泰兵團各部間距拉大,從而增加西軍協調上的難度。可見八柱國體系的弱點已在他的眼皮底下一覽無餘。

高歡、宇文泰的龍虎雙雄會:東西魏五次大戰的背後|文史宴

十六國以來的華北

獨孤信、趙貴與李虎在河橋之戰中充分體現了利己、保全主義。西軍之內派系林立,自然難以集中兵力。一日之中東西兩軍陣線交合數次,西軍宇文部遭受重擊,其他數部難以跟進增援,最終全線崩潰。

三月,齊神武(高歡)據芒山陣,不進者數日。帝(宇文泰)留輜重於瀍曲,軍士銜枚,夜登芒山,未明擊之。神武單騎為賀拔勝所逐,僅免。帝率右軍若干惠,大破神武軍,悉虜其步卒。趙貴等五將軍居左,戰不利。神武複合戰,帝又不利,夜引還。入關,屯渭上。神武進至陝,開府達奚武等御之,乃退。帝以芒山諸將失律,上表自貶,魏帝不許。 ——《北史·卷九》

邙山大戰伊始,情勢對高歡不利,西軍俘虜東軍步兵,但是卻沒有撼動東軍的主要戰術力量——北鎮胡騎。因此,在這之後連續數場大兵團交鋒中,東軍得以反壓西軍。

「趙貴等五將軍居左,戰不利。神武複合戰,帝又不利,夜引還。」最講究協調配合的大兵團作戰需要各部將帥有最基本最一致的作戰目標,消極配合只會拖人後腿。

很明顯,趙貴等人缺乏這種精神,這數支相對獨立的柱國兵團也就如河橋之戰那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西魏之善守及地緣優勢

3

自五胡十六國以來,黃河與潼關南北承接,成為了卓然天成的地緣分割線。不啻兩魏,五胡的秦燕兩國亦憑此劃界。

蒲坂津、潼關、河橋、北邙,包括玉璧據點一類險要而狹小的關隘由於黃河與山西高原的自然阻隔作用而變得更受重視。兩魏更是圍繞著這些重要的軍事據點形成拉鋸。

地圖上,西軍將勢力楔入河南,除了因為河南是東軍防守的軟腹,也是因為河南平坦的地形有利於進攻。西軍橫掃河南,即可完成對河北、河東這兩大東軍核心區域的迂迴包抄。

因此,五次大戰的爆發之地,常常是中原通向河北的北邙、河橋,或是中原通向關西的潼關、沙苑,中原也就成了兩魏交戰的緩衝地帶。

除非關東能夠真正突破蒲坂津、潼關,或者關西可以突破河橋-邙山一線,強制性挺進并州、晉州,否則將會持續無休止的拉鋸戰,最終罹難最深的莫過於弘農、洛陽諸地。

韋叔裕,字孝寬,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為三輔著姓。……十二年,齊神武(高歡)傾山東之眾,志圖西入,以玉壁衝要,先命攻之。……孝寬報云:"我城池嚴固,兵食有餘,攻者自勞,守者常逸。豈有旬朔之間,已須救援。適憂爾眾有不反之危。孝寬關西男子,必不為降將軍也。"……孝寬慷慨激揚略無顧意。士卒莫不感勵,人有死難之心。……神武苦戰六旬,傷及病死者十四五,智力俱困,因而發疾。其夜遁去。

——《周書·卷三十一》

關西多關隘、山地、城堡,在這種自然地理的催生下,西軍的防禦經驗更為深厚。除此之外,關西人的守衛思想相比於關東更為成熟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韋孝寬身為關中三輔的著姓豪族,並以「關西男子」自稱,慷慨豪邁,激勵士卒。關中大族與關西戍卒所認同的保家衛國,並非保宇文氏的家國,實際上是捍衛關中諸族的共同利益。

高歡、宇文泰的龍虎雙雄會:東西魏五次大戰的背後|文史宴

後三國鼎立圖:東魏、西魏、梁

目前,絕大多數觀點將宇文泰時期視為「關中本位政策」形成的時期。但長久的政治觀念、文化認同絕不非一蹴而就的,關中本位的認同雛形其實自晉代胡亂以來已在逐步完善,無論氐、羌入主,還是赫連氏入主,均非形成該觀念的主要推力。

關中,顧名思義,東西南北為險關環繞。這是一種由地緣政治衍生出的文化自閉。當然,由於出關的道路相對通暢,較於巴蜀,關中的自閉性也並非很強。

來自關東的敵人會時時施壓,數百年來,這份外力也使得關中人的文化認同更為牢靠。即使胡、漢交雜,對比關外的進攻,關西人更容易形成抱團的守衛思想。

在韋孝寬領導的玉璧之戰前,高歡曾試圖進攻過玉璧,當時的城主是王思政,結果是東軍無功而返。

參考數年後的長社之戰,高澄親自指揮十萬大軍,苦戰一年方得破城。之前還有王羆守華州,之後有梁士彥守晉州,此類事史不絕書。關西人之善守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兩魏五戰並不單單是主觀謀略的較量。我們往往著眼於領導層,而忽略客觀條件對戰局的左右。兩魏相似的騎兵戰術、差異較大的統帥機制以及國界之間的地理特色均是不容小覷的外部因素。

唯有經過細膩的比對後,我們才知,在戰役中,關東關西的各項綜合條件勢均力敵,各有優劣,東軍完全壓倒西軍的觀點也就無從說起了。

歡迎關注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綉春刀》外,崇禎是怎樣一步一步做掉魏公公|文史宴
《綉春刀》外,崇禎是怎樣一步一步做掉魏公公——文史宴
文史宴:一代梟雄高歡坐擁十倍兵力,卻一再敗於此人之手,為什麼
《綉春刀Ⅱ》:沈煉真有其人,他奏響了大明盛世的輓歌|文史宴
《軍師聯盟》下半部會有哪些內容?讓我們先睹為快!|文史宴

TAG:文史宴 |

您可能感興趣

龍虎榜揭秘:風華高科
《龍虎鬥京華》:梁羽生的開山之作,金庸古龍的武俠入門教材
苟思睿 美麗的龍虎山
香港中文大學黎志添教授一行朝聖道教祖庭龍虎山
龍虎鬥: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屬相寓意!
孫宏斌賈躍亭「龍虎鬥」結束,或能開啟樂視網飛升的新高度
撕逼簡史1:范冰冰和趙薇的龍虎鬥
袁世凱手下北洋三傑龍虎狗,東北王張作霖座下有五虎將!
北洋三傑龍虎狗,虎和狗都成了大軍閥,北洋之龍為何名聲不顯?
陳偉霆王嘉爾?港漫《龍虎門》將推出影版,網友傾向年輕主演
馮國璋為什麼是「北洋三傑」龍虎狗中的「狗」?
龍虎榜揭秘:猛獅科技
嗣漢天師府: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
龍虎榜:海南賽馬股超預期羅牛山新高 又見趙老哥爆買
諸葛亮與周瑜驚險刺激的龍虎鬥,贊中華文字真是妙極了
龍虎榜揭秘:通產麗星
龍虎獅,戰國也曾三分關東!《九州劫》手游武將盤點
國內公認的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榜首,江西龍虎山第二
江西鷹潭龍虎山,兩大特色,無蚊村和象鼻山!
龍虎榜買方五大遊資席位大戰 趙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