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人都說我濕熱重,那在三伏天我該如何祛除濕熱呢?

人人都說我濕熱重,那在三伏天我該如何祛除濕熱呢?

最近腰酸骨疼的又莫名的發熱出汗,沒食慾還便秘,一出門就覺得很煩。周圍的人看到我這樣子都說我是濕熱太重了,叫我去看醫生。醫生說讓我平時少吃香辣的東西,多清淡之類的然後開了一些葯,之後的癥狀是好了不少,可卻一直不明白這濕熱究竟是什麼東西?在炎炎的夏日我該如何把濕熱去掉?

濕熱是什麼?

濕熱是為中醫名詞術語,為致病因素,屬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熱)中的兩邪。濕熱蘊結體內,臟腑經絡運行受阻。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濕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濕上加濕。

而且現在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最潮濕的時期,也是濕氣最重的時期。一些體質虛弱的人或體內已經有一些濕氣的人就特別容易濕氣變重!

濕熱有什麼癥狀?

濕熱體質的人脾氣比較容易煩躁,經常會有緊張、壓抑、焦慮的情緒。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色發黃、臉上出油多、頭髮容易臟、舌苔膩等。皮膚容易生瘡,並且紅腫痛癢。

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後口乾、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後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癥狀。

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

如果濕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濕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癥狀。

濕熱的人如何調理身體?

【濕熱的人生活調養】

濕熱體質的人要注意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每天保證至少7小時睡眠,給身體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修復。夜間睡眠不足就特別需要午覺的補充。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午間適當補眠能讓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

另外,有空練練瑜伽、太極這些舒展筋骨和身體的運動,強度不又能有效鍛煉,非常適合濕熱體質的人。

同時,注意盡量避免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盡量保持以寬鬆為好。

體內濕熱,如果只表現為輕微的癥狀時,通過以上調理就會有所好轉,如果癥狀嚴重則通過食療調養。

【濕熱的人飲食調養】

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的食材為主,如: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還適合吃清利化濕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蠶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捲心菜、空心菜等。盡量防止吃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物和飲品,以及火鍋、油炸、燒烤之類。

在眾多食物中。薏米的祛濕能力最好。薏米性寒,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溫的功能,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本草綱目》中提及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駐容、輕身延年」。是我國古老的葯食皆佳的糧種之一。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用水將薏米和紅豆泡4到5小時後,把薏米洗凈炒熟,然後薏米、芡實、枸杞和紅豆下鍋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放入生薑繼續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最後等粥變溫了就加糖或者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

薏米冬瓜排骨湯

材料:冬瓜、豬排骨、一些的薏米,鹽、姜、蔥、清水

做法:將排骨洗凈後,放入沸水中焯2分鐘去掉血水,把排骨撈出沖涼水瀝干;把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冬瓜不用去皮,把冬瓜洗乾淨,連皮一起切塊;姜切成2片。把排骨放進煲湯鍋里,一次性注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後下料酒、放薏米、薑片改小火繼續煮一個半鍾。放冬瓜片再煮1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口感清淡宜人,清熱解毒,祛濕消暑,降脂降壓、通利小便的功效。

五花茶

材料: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和雞蛋花

做法:材料全部泡洗5分鐘,放進鍋里煮沸後改小火煮15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清熱涼血、清熱祛濕和祛濕解暑作用。主要用於預防夏季風熱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對出現頭暈頭痛、鼻涕黃稠、面紅目赤、食欲不振等癥狀的人有一定療效

總結:你濕熱重嗎?你會調養好自己身體嗎?

------------------------------------------------------

健康伴我行,你想不想加入健康生活的行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自悠人 的精彩文章:

疾病纏身前身體發出的5個信號,一個都不能漏!

TAG:娛樂自悠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天熱,臉出油,長痘痘,濕熱重,渾身難受,用它泡水,效果顯著
脾胃陽虛虛寒,又加之濕熱重火氣旺,如何調理?
大暑過後濕熱重,靜養避暑增辛咸
體內濕熱重有3個信號,除濕先養肝,6個方法是趕走濕氣
老中醫總結4個信號暴露身體濕熱重,內附祛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