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曾與倫勃朗「雙星爭輝」 利文斯為何逐漸黯淡?

他曾與倫勃朗「雙星爭輝」 利文斯為何逐漸黯淡?

兩個出生於萊頓的年輕人,天生熱愛繪畫,曾先後負笈遊學於繁華的阿姆斯特丹,拜在同一位老師門下,得到了義大利油畫技法的真傳。隨後,兩個人都回到了家鄉,一起切磋繪畫技藝,這一段等待機遇列車到達的歲月,事後證明是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幾年後,兩人各奔前程,經歷各自的人生風雨,同時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那段藝術旅程。這兩位畫家就是倫勃朗·范·萊因與揚·利文斯,國家博物館正在展出他們的作品。

1628年10月,一位大人物來到他倆在老萊茵河北部水道邊的工作室——一間由兩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搭建的「家鄉繪畫小站」。此人是當時歐洲頗具影響力的外交家康斯坦丁·惠更斯,作為荷蘭執政者奧蘭治親王的秘書,除了政治上的天賦,他在文學與藝術上具有同樣的遠見卓識。在快速瀏覽過兩位年輕人的作品之後,他驚嘆自己一下子發現了兩個天才,同時十分肯定地預言:兩個人將會成功地推動荷蘭繪畫的發展,問鼎歐洲藝術的最前沿。

然而,與倫勃朗相比,利文斯在美術史上的地位令惠更斯的預言落了空。在利文斯辭世之後的三百多年時間裡,他早已被遺忘在美術史的長河之中,不僅對於普通美術愛好者,即使是藝術界的專業人士,對這個名字也頗為陌生。

也許惠更斯的預言具有一種魔力,不斷有人發現利文斯作品的巨大價值,希望新的時代能夠重新評價這位17世紀荷蘭繪畫黃金時代的傑出畫家。為此,在2009年4月,美國密爾沃基美術館「揚·利文斯藝術展」開幕,共展出110幅作品,據說這個數目代表了這位被埋沒的荷蘭畫家存世的全部作品,其中有50幅油畫,28幅素描和34幅木刻。然而,展覽過後,一切似乎又趨於平靜。

估計本次國家博物館的「萊頓收藏展」的主辦方卡普蘭先生有意為利文斯鳴不平,不然為何在展覽進口樹立的畫像不是倫勃朗卻是利文斯呢?

雖然這次只來了利文斯的4 幅油畫作品,可卻是他早期繪畫中的精品。尤其是《自畫像》,可以說是他所有存世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

《自畫像》

當你凝望著這幅肖像上這位只有22歲年輕人,很難不生出些許感慨。當年的惠更斯,深諳人世,閱人無數,初見利文斯,正是這幅肖像創作的前一年。可以說,這幅作品還原了當年惠更斯初見利文斯的樣子。

畫面上的年輕人,血氣方剛,朝氣蓬勃,極富穿透力的眼神和飄逸的長髮凸顯畫家自信的氣度。他用大筆觸掃出一頭的秀髮,雖髮絲細密,發質柔軟,卻展現了浪漫不羈的個性與意氣風發的幹勁。圓睜的雙目,專註地注視著畫外右側,像是畫家從鏡中觀察自己時的寫照。他正在細細端詳自己的面部特徵。微微閉攏的嘴唇,顯出一種剛毅與決心。然而唇上淺淺的須痕,傳遞出相反的信息,他的人生閱歷還很稚嫩。與精細的臉部刻畫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脖頸下稍稍束緊的圍巾,率意而瀟洒,體現出惠更斯稱道的「活力與激情」。

這幅肖像最為大膽之處,在於畫家審視自己後為觀眾所呈現的觀看距離。這是一個照相機發明後才會經常運用的特寫鏡頭,構圖非常大膽直率,畫家的頭部、肩部佔據了畫面的絕大部分,這在17世紀的荷蘭乃至整個歐洲繪畫史上都是罕見的。觀眾站在這幅肖像的面前,幾乎與20歲出頭的利文斯臉貼臉,似乎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

難怪見多識廣的惠更斯稱讚利文斯為「奇才」,是一位「充滿活力、難以馴服的人物」,指出他「描繪人類面部」的偉大才能,認為他在這方面「創造了奇蹟」。

可愛的逞能

展廳中另外兩幅肖像與一幅群像作品的確有力地佐證了惠更斯的判斷。

這幅肖像採用經典的對角線構圖,老記賬員身體傾斜向左,處在暗部的左肩及左臂與左下部堆積的書本平行,頓顯畫面的簡潔有力。

從這幅作品展現的色調上看,利文斯似乎有意在炫技,這是所有年輕畫家不可避免的可愛的逞能。畫家採用了同一個色調描繪不同的質地,層次分明,界限過渡自然。老者的皮膚,呈現出因衰老而漸漸失去血色的蒼白,與他身穿的白色薄絲面料的衣服形成有力的對比,顯然衣服比人更精神。花白的鬍鬚陷在陰影中的邊緣地帶,十分自然地構築起右肩亮部與左側暗部的分界線。老者的略微抬起的右手,因專註的思考而收攏成拳頭,突顯裸露的青筋。手部的黃色塊恰好把觀眾的目光引到手前發黃的卷宗上,並隨之與近景角落裡厚厚的一疊書連成一片。

《桌邊的記賬員》

創作此幅作品時,利文斯雖只有20歲,但他已深諳人物畫之道。作為一個年輕人,能夠如此精準地把握一位老者的神態和心態,除了天賦之外,我們只能歸因於他的專註以及對繪畫的痴迷。利文斯8歲開始學畫,即便後來到阿姆斯特丹師從當時最負盛名的歷史畫家彼得·拉斯特曼,也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就學滿出師,此時他才12歲,之後便回到家鄉萊頓,在父親的小木屋裡擺好畫架,開始了自己漫長而獨立的繪畫生涯。由此可見利文斯的天賦與勤奮,還有繪畫上的超級早熟。從這幅畫上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利文斯表現出對色調及細節的高超掌控能力,甚至超過了只比他大一歲的倫勃朗。

惠更斯的造訪並非曇花一現,從1628到1629年,由於他的大力引薦,年輕的利文斯得以赴海牙為皇室人員繪製肖像。畫上的貴族男孩應是當時荷蘭執政者奧蘭治親王的親屬。

《戴頭巾的男孩(巴拉丁的魯珀特王子像)》

利文斯對色調的痴迷在這幅作品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男孩通體似一塊純金,中間雜以紅潤的面色,淺藍色的包巾和頭飾上高聳的羽毛,處處折射出這個孩子正處於生命最佳的成長期。伴隨身體的發育,他的內心萌動,不由自主地窺視外部的世界。男孩側身向左,眼神瞟向畫外左上側,有一點懷疑,有一點好奇,有一點憧憬,有一點畏懼。畫家像一位心理學家,一下子抓住了這位貴族少年欲說還休的人生瞬間。

肖像精彩 群像亦佳

利文斯不只是單幅肖像畫得好,群像也極為出色。《玩牌者》刻畫了暗夜裡的一場社會底層人的牌局。兩個士兵無疑是這場賭局的主角,左部側對觀眾的士兵顯然勝券在握,穩穩地翻出紅心A,直逼得右邊的對手眼神發愣,身體凝固在失落的一剎那。看客雖只有三人,卻被畫家儘力驅使向前,聚攏的姿態,構成對比明顯的明暗分布,充分營造出牌局結果公布時那一瞬間的緊張氣氛。從這件作品可以看出,利文斯雖然沒有去過義大利,卻通過觀看荷蘭當地人收藏在手的原作,憑藉間接的方式極好地繼承了源自卡拉瓦喬的明暗對比法。

《玩牌者》

卡拉瓦喬《玩牌者》

如此出色的繪畫技法,如此全面的人物表現力,在美術史上利文斯為何依舊默默無聞呢?看罷「萊頓收藏展」全部74件作品,我轉回展廳入口時,望著放大的利文斯自畫像,這個大大的疑問不斷湧現在腦海中。

如果把萊頓城比做人生的車站,年輕的倫勃朗與利文斯,在此相互切磋技藝,相互鼓舞鬥志,從這裡出發,邁向攀登繪畫高峰的征程。然而,「倫勃朗號」列車發出的汽笛聲在他去世後響徹美術史的雲霄,而「利文斯號」卻駛入遠方,後世人難覓其蹤影。如果比較兩人的天賦,可以說相差無幾,甚至年輕時期的利文斯顯得更高一籌;如果比較兩人對於繪畫的熱忱,實在也難分伯仲,然而兩個人的人生境遇卻如此大相徑庭。難道真是幸運女神的選擇才導致兩位畫家在西方美術史上的地位如此相差懸殊嗎?

惠更斯回到海牙後不久,便請利文斯來給他畫肖像。經他的大力推薦,開始有顯要人物向利文斯訂購作品。其中有一位主顧購買了他的一幅肖像,並轉送給了英國大使。這位大使又將此畫進獻給了英王查理一世。消息傳到利文斯的耳中,深受鼓舞,他開始夢想渡海到英國宮廷謀取皇家畫師的職位。這可是那個時代一個傳統的畫家最好的歸宿。

服務皇家貴族VS服務商人市民

應當時荷蘭執政者奧蘭治親王邀請,利文斯不得不忙於完成為其家屬繪製肖像的任務,暫時無暇顧及渡海之事。一耽擱就是三年,利文斯才得以到達倫敦。現在回顧這段史料,利文斯遲遲未去英國的原因,很可能因為他缺少重要人物的引薦。1632年,這個機會來了,利文斯有幸在海牙結識了英王查理一世的御用首席肖像畫師安東尼·凡·戴克,後者對這個年輕人的才能頗為賞識。於是,利文斯如願以償,隨凡·戴克到了倫敦。由於沒有任何一件那個時期的畫作被保留下來,現在無法獲知利文斯是否成功地進入了宮廷。他有可能只是擔當了凡·戴克的助手,否則,他不會在3年後便離開了英國。

也許羞於回到荷蘭,利文斯先去了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加入了當地的聖盧克畫家公會,成為一名自由畫家,等待接受繪畫市場的考驗。這時的主顧來自四面八方,不再設定為王室貴族。作畫的價格由雙方協定。

此時的倫勃朗不但在阿姆斯特丹因《杜普醫生的解剖課》站穩腳跟,而且畫名日隆。在這座當時歐洲最繁華的商貿城市裡,他即將迎來人生中最高的榮耀,也是在這裡,他將墜入世俗世界無底的深淵,在當世人的眼裡,他再也沒能從中走出。

比較利文斯與倫勃朗前半段的職業生涯,可以清楚看出,兩者雖同為天才,同樣熱愛繪畫,同樣勤奮,卻選擇了不同的繪畫謀生途徑。利文斯一直渴望回到舊式的繪畫謀生方式上,把為皇室及貴族效力作為目標,而倫勃朗從一開始就十分清醒,自己的服務對象是所有的人,特別是新興的荷蘭商人與市民階層。這個客戶群體定位上的差異,是導致利文斯邁向繪畫職場後棋輸倫勃朗一著的重要原因。

不過,利文斯畢竟技法高超,不久便在安特衛普獲得了大筆訂單,其中一大部分來自當地耶穌教會下轄的教堂。他此時的繪畫風格嫁接了烏德勒支畫派的布魯沃,這是一種巴洛克風格的北歐化改版。利文斯終於在比利時攢夠了人氣,重拾自信,於1644年回歸阿姆斯特丹。此時的倫勃朗已不再是這座城市的「王者」,開始走下坡路。一般的美術史都會把這一敗落的局面歸因於倫勃朗1642年創作的《夜巡》,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真實的原因是倫勃朗利用十年的時間,已經在畫風上探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全新道路。因此,兩人更為深刻的差距體現在繪畫風格的選擇與追求上。

沒有人肯花錢認可併購買倫勃朗超越時代的畫作。正好利文斯來了,他在進一步鑽研了魯本斯的技法之後,將主攻方向確定為阿姆斯特丹的精英階層,並嘗試以凡·戴克式肖像畫風格打動這裡的這批主顧。這種畫法填補了倫勃朗被公眾拋棄後的繪畫市場。其實,連倫勃朗的學生弗林克都擯棄了老師的肖像畫路子,轉投凡·戴克的風格。

利文斯隨後的訂單多數來自阿姆斯特丹上流社會,海牙也不斷有訂單飛至,同時也常接到政府的訂單。至1674年去世,利文斯風光了三十年時間。但不知何種原因,他的晚年卻跟倫勃朗一樣,臨去世時,落得資不抵債,最終連兒女們都主動放棄了財產繼承權,因為除了一大筆債,根本得不到任何財產。

精準VS情懷

斯人已逝,光陰流轉,美術史開始以冷靜的眼光重新打量兩位畫家的作品。於是,倫勃朗的作品穿透時間的迷霧,越來越展現出奪目的光芒。而利文斯依然沉寂在美術史的大幕後面,他真的還有出頭之日嗎?

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兩幅作品。

《彼拉多洗手》局部 揚·列文斯

根據聖經記載,羅馬帝國的猶太行省執政官彼拉多,負責審訊耶穌,他在整個過程中,發現耶穌並沒有罪,但迫於宗教壓力而判處他到十字架上受死。隨著耶穌被押赴刑場,彼拉多內心不斷受到良心的譴責,為撇清自己的責任,他要求侍從給自己洗手,表明自己與判罰無關。水,從閃亮的銅壺中落下,彼拉多面帶悔意,全然感覺不到水在流動,他失神地凝神前方,內心無比糾結。注意右上角,兩名手持利矛的士兵,架著耶穌走出大門。由於這一細節,畫面不但擁有了極強的縱深感,而且揭示出彼拉多心事重重的根源。

同樣取材於《聖經》故事,倫勃朗描畫了老者托比特,他已雙目失明,正在雙手合十,期待漂泊在外的兒子趕快歸來。老婦人抱著的羊羔,暗喻老者的兒子,還沒有醒悟,從而迷途知返。老婦驚恐的眼神與老者雙目失明的神態,構成了強烈的戲劇性場面。這是倫勃朗20歲時的作品。此時,他與利文斯幾乎朝夕相處,切磋技藝。兩人的水平很難分辨高下。

《托比特與漢娜》 倫勃朗

刻畫失明的老者,在技巧層面,可以說,已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精準;而在情感的層面,也已登峰造極。如果倫勃朗想在畫藝上再推進一大步,必須求諸於一種全新的技巧表現方式,必須朝著展現人物情懷的方向狠狠地挖掘下去。

如今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的《浪子回頭》,也許是倫勃朗生命中最後一幅宗教題材的大尺幅作品。上面所繪的一切震撼了觀看者的內心。

倫勃朗擯棄了一切的修飾,以粗糲的筆觸,主要運用紅、黃兩色,固執而專註地刻畫出浪子歸家向老父親祈求寬恕的那一瞬間。在倫勃朗特有的強光與暗影的交織之中,一種超越個人情感的寬容瀰漫於每一寸畫布上。

《浪子歸來》局部

這就是情懷,從個人的痛苦之中解脫出來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一個畫家畫到這種程度,一定全然忘卻了繪畫的現實功用,忘卻了個人渺小的苦難,把全身的力量,一生的坎坷,無數的淚水,在同一時刻,一起傾瀉到畫布之上。

「尊古」VS「超越」

可惜沒能找到利文斯晚年的作品,姑且用他31歲時所作的自畫像與倫勃朗作於34歲的作品對比一下。

《自畫像》揚·列文斯(1638年)

在風景如畫的背景前,利文斯倚靠在莊嚴的大理石柱旁,穿著華貴衣袍,扭臉望著觀眾。他的側身坐姿使我們回到了義大利威尼斯畫派領袖提香的作品之中。這番心境似乎有意追索古代大師的蹤影,他所追求的高貴就是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堂皇。這時的利文斯正在安特衛普,訂單紛至沓來,繪畫事業蒸蒸日上。

《自畫像》 倫勃朗 (1640年)

這幅肖像也套用了提香的作品構圖,但與利文斯不同的是,倫勃朗成功地把握住了提香賦予人物的氣度與內心世界的內斂與平靜,真正做到了神形兼備。這個畫像上的倫勃朗,不僅是一位名揚天下的畫家,而且具有高貴的身份,這種高貴不在於高華的外表,而在於內心的強大與冷靜。這一年,倫勃朗34歲,他的事業如日中天。就在人生與事業最為一帆風順之時,他通過自畫像在嚴肅地審視自己,似乎在是探問:

「我是誰?」

從17世紀的昨天到21世紀的今天,利文斯無疑被大多數普通人所遺忘,美術史的確應該給予他一個較為公正的地位,畢竟他的畫技法高超,情感表現力豐富。但是,如果有人問,在將來,美術史有沒有可能把他與倫勃朗相提並論?那我認為,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兩個人的畫,處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如果早期的水平難分高下的話,到了中期和晚期,不用細細端詳與品味便高下立現。

在倫勃朗眼裡,人無高低貴賤之分,他窮其一生,孤獨前行,意圖揭示人類心靈深處的那一束光輝。而利文斯,究其一生,他步自己所崇拜的魯本斯和凡·戴克的後塵,盡心竭力在畫布上展現一個個精緻的人物,繁雜的場景,豐富的情感,優美的韻律,利文斯具有巨大的視覺再現能力,而這種再現,只是對生活飽含情感的睿智觀照,而非痛徹心扉的洞察力與深刻的自我反省。

一切都在畫布上表露無遺。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賽跑,起始的步伐一致,甚至超前,並不代表最終能夠抵達最為深遠的終點。註定可以看到人生最美風景的人,一定是那個繼承傳統的精華,聽從內心的召喚,孤獨而堅定的前行者。

文| 王建南

本文刊載於20170721《北京青年報》B8版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大帥哥蘭陵王的面具和心理問題
馬蓉再次發聲:事情過去這麼久了,放過我吧!引來網友紛紛吐槽
原著中的所謂「亦舒女郎」 其實與劇版相去不遠
他知道人們不愛聽道理 只愛聽故事
一位原著黨對一部9小時戲劇的意見:縮編版的小人書

TAG:北青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意媒:尤文要和巴薩爭奪阿賈克斯雙星
轉會更新:拉比奧特加盟尤文,奧地利伊布皇馬雙星馳援米蘭雙雄?
「囧叔」神換人激活阿根廷雙星,解析熱刺為何不敵尤文圖斯
矛盾之爭 庫里歐文雙星閃耀 勇士險勝綠軍,能否總決賽再見?
穆里尼奧促曼聯追逐拜仁「雙星」
阿斯:巴黎欲引進阿賈克斯雙星,面臨多路豪門競爭
如何評價黃興?和孫中山堪稱辛亥革命的文武雙星,可惜去世太早
穆帥狠下逐客令,法國雙星黯然離開老特拉福德?
阿賈克斯主帥:會建議雙星去拜仁,但他們很貴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暗示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未來,和史湘雲無關
意媒:尤文要和巴薩競爭阿賈克斯雙星打包權
阿斯:皇馬財政可承擔內馬爾或姆巴佩!曼聯可用博格巴換尤文雙星
歐冠遭逆轉加速離隊進程?巴黎雙星內馬姆巴佩或奔赴皇馬!
世界盃上的非洲雙星:薩拉赫與馬內
張本智和逐漸啞火,伊藤美誠潛力挖空,日本乒乓雙星已無威脅!
西媒關注巴薩雙星表現:伊涅斯塔和保利尼奧的亞洲田園詩
阿扎爾與皇馬達成一致,比利時雙星將投奔伯納烏,再現銀河戰艦!
斯莫洛夫挑戰薩拉赫 俄埃生死戰聚焦雙星對決
阿媒:尤文雙星確定征戰世界盃,桑保利棄二弟選大賽軟腳蟹!
世體:巴黎欲截胡荷蘭雙星,球員意願成巴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