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下雨雨雨雨雨了,來傘傘傘傘傘博物館避避雨

下雨雨雨雨雨了,來傘傘傘傘傘博物館避避雨

下雨天,蝌蚪君走在路上時常納悶,天氣預報明明說了今天有雨,那些沒帶傘的人,心裡到底在想啥?

難道上班路上有荷塘,下了雨,大不了折片荷葉頂頭上?

或者……她在期待著奔上天橋,恰逢「許仙」願與之共撐一把小油紙傘?

再或者……家裡有位魯班妻子云氏那樣的賢妻巧匠,不光自製雨傘還千里迢迢奔來相送?

…………

GIF/808K

打傘是對下雨的尊重,淋雨……(圖片來源於網路)

額,好吧,我承認,下雨天我的腦子進水了,還是進傘博物館避避雨吧。

今兒要去的這個中國傘博物館,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橋西歷史文化街區。

如果你對蝌蚪君是真愛,可能還記得,我曾介紹過同樣在這裡的「中國扇博物館」(傳送門)。這片街區,還有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手工藝活態展示館與之作為一個整體形成了充滿濃郁歷史文化的博物館群落,成為了杭州城北新人文景觀。

煙雨江南,衍生出獨特的傘文化,傘的審美、傘的詩意和傘的象徵意蘊伴隨這歷史發展的車輪,碾壓出一道獨特的文化軌跡。

中國傘博物館綜合展示以中國為代表的傘文化、傘歷史、傘故事、制傘工藝技術以及傘藝術的博物館,是世界首創的傘主題博物館。

博物館的展示,共分為六個單元,關於傘你想得到想不到的,一網打盡:

第一單元:中國傘的起源

(圖片來源於搜狐文化)

傘到底是誰、又是怎樣發明的?沒有確切的說法。受到荷葉的啟示,是猜測之一。

傘的起源是一個目前尚不能清晰說明的問題。在古代中國,有多種關於傘發明的傳說和文獻,也有一些可供我們探索的考古材料。雖然這些材料尚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卻能開啟我們無限的想像。我們將具有猜測性的觀點展示在這裡,讓觀眾朋友們自己作出判斷。或許有一天,正是您的觀點,解開了中國傘起源之謎,並成為大家認可的定論。

第二單元:油紙傘與油布傘

(圖片來源於螞蜂窩)

油紙傘是漢民族傳統的日用雨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民國年間,「請用國貨」八角油紙傘(來源於中國傘博物館官網)

漢代以前的傘尺寸較大,傘面可能是用絲帛以及鳥類的羽毛編織而成,因為價格高昂,主要流行於上流社會。到了漢代,隨著紙的發明,情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當紙被用作傘面後,傘成為人們能夠消費的用具,開始與日常生活發生密切的關係。紙傘表面塗上一層桐油以增強避水性,稱為油紙傘,具有良好的避雨性能。棉紡業興起後,以棉布為傘面材料的油布傘也出現了。它比油紙傘更加堅固耐久,價格較高,還是頗受歡迎。進入近代,傳統傘業受到現代傘業猛烈衝擊,一種具有明確審美功能的工藝傘發展起來。它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帶著一絲懷舊的眷戀。

第三單元:美麗的西湖綢傘

製作西湖綢傘工場(模型)(圖片來源於螞蜂窩)

絲綢很早就被當作傘面材料,尤其是中唐以後,隨著絲綢的普及,綢傘進一步流行。南宋臨安是全國的制傘中心,市場上綢傘品類眾多,有大小黃羅傘、清涼傘,紅綠小傘和方傘等,供顧客選擇。及至近代,杭州西湖綢傘作為綢傘家族最靚麗的一支,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綢傘的突出代表。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小巧玲瓏,風格典雅,傘頭造型多借鑒西湖中的「三潭」,傘柄的造型除了注意藝術上的變化外,還要求手感舒適、線條流暢。同時,花線的穿制、傘扣的造型饒有民間風味,也烘託了綢傘的精美工藝,具有濃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第四單元:傘的文化

斷橋借傘(圖片來源於攜程網)

傘在伴隨著人們生活的同時,人們也將自己的情感和觀念,以及建立在這種觀念基礎上的象徵含義賦予傘。傘在歷史積澱中所形成的文化內涵廣泛、深刻而複雜。它的制度、它的形態,它的顏色,甚至它的漢字字形,都激起了人們無限的聯想。它既是將人群區分開來的儀仗制度的一部分,又是將具有共同心愿的人聯繫在一起的媒介,它既為人們帶來喜慶與吉祥,但又成為民俗心態中的一種難言的禁忌。正是在這種多樣化的情緒中,形成了各地豐富多樣的傘文化。

第五單元:走向世界的傘

日本藝伎的傘(圖片來源於新浪博客)

在中國以外的一些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傘。在古埃及,傘是法老儀仗的一部分;在古希臘,傘是貴族婦女遮陽的專用器具。在漫長的中世紀,除了教廷保留了儀仗意義的傘外,傘並不見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一般認為,真正作為人們生活用具的傘,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來自中國。在唐代,中國傘便傳到了朝鮮與日本,並在日本發揚光大。從16世紀中葉後開始有零星的中國傘進入歐洲,但直到17世紀中葉,傘才開始走進歐洲人的生活。傘走向世界,不僅給各國的人們帶去便利,也豐富了當地的文化。在今天,世界許多地區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傘文化。

第六單元:形形色色的現代傘

直到17世紀後半葉,歐洲的傘還是笨重的,傘的使用與其說是遮陽擋雨,不如說是顯示身份。這種情況到19世紀弧形鋼骨傘架研製成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隨著收放自如的傘的問世,傘開始真正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現代紡織技術提供的更豐富多樣的紡織材料也促進了傘的現代改造。雖然傘的形制被保存下來,但材料的變化為制傘業帶來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反過來猛烈地衝擊中國的傳統手工制傘業,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現代金屬傘迅速取代傳統的油紙傘,成為傘的主流。大紅油紙傘雖然依舊美麗和生動,但終於進入非物質文化的名單,離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傘因雨而媚,中國傘博物館和雨密不可分,館內有多媒體演繹的虛擬雨景、小水霧等作為渲染,整個場館以白牆灰瓦色調為主,讓人回憶起戴望舒筆下,那個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裡,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的姑娘。

中國傘博物館中模擬《雨巷》的場景(圖片來自搜狐文化)

如果你覺得只是走走看看,太沒有參與感,不用擔心,博物館還設有互動區,在那裡,你可以為傘組裝零件,畫傘面,修傘。

博物館裡的互動區,讓你過一把DIY的癮(圖片來自螞蜂窩)

*參觀指南*:

中國傘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橋西歷史文化街區,西臨規劃小河路,東至橋西直街,南至通源里,北接同和里。

【公交線路和到達站點】

70、61、591路在台州路口下車,過拱宸橋直行100米;

70、61、63路在登雲路小河路口下車,沿小河路向北行約600米;

K1路車在小河路登雲路口站下車,沿小河路向北行約500米;

水上巴士、艚舫在拱宸橋碼頭下,過拱宸橋到橋弄街。

【開閉館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6:30

周一全天閉館(節假日除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節食的時候大腦會很渴望那些垃圾食品
人類活動和火山爆發,哪個是導致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補鉀可防「夏打盹」,可你知道鉀是怎麼來的嗎?
「中國槍神」戴梓:他設計的機關槍,早了加特林近200年!
萬萬想不到!最早的籃球筐居然有底!

TAG:蝌蚪五線譜 |

您可能感興趣

網友下雨天在超市門口避雨,看到旁邊同樣避雨的小狗,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鳥巢開口朝天,下雨天怎麼避雨呢?
梅花鹿孤兒把主人當「親媽」暴風雨來臨跑進房間避雨
下雨天,商店老闆邀請流浪狗進店避雨,狗狗反而猶豫了…
下雨天小姐姐在避雨,薩摩耶親自送傘來,鏟屎官:成功與否看你啦
避雨遇狐狸精
鎚子首次露天發布會或將遭遇雷陣雨,羅永浩準備好避雨設備了嗎?
一家12口雷雨天躲樹下避雨,突然一聲雷響全部倒地
古代的「紙」窗戶,如何遮風避雨?
北京雨中即景:路人猝不及防「花式」避雨
下雨天在商場門口避雨,扭頭一看,閨蜜笑的奶茶灑了一地!
狗媽媽冒大雨將孩子一隻只叼到屋檐下避雨,母愛偉大!
麻雀窗前避雨,貓咪連忙上前招呼,麻雀:這雨咱不避了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與你一起躲在屋檐下避雨
外面下起了大暴雨,流浪狗想要去進停車場避雨,卻被安保驅趕出去
下起暴雨後,幾隻小鹿跑到女子家避雨,女主人的舉動讓人暖心
下雨天在商場門口避雨,扭頭一看,閨蜜笑的把奶茶噴了一地!
網友早上打開門後發現,土狗為了避雨跑到屋檐下,卻安靜地等待雨後天晴
帥哥外出突然下雨,於是想辦法給柯基避雨,可走近一看笑噴!
心理學:假如突然下雨,你會在哪棵樹下避雨?測你今年的運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