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就是地外生命!精華收藏級很拽的文獻!

這就是地外生命!精華收藏級很拽的文獻!

本文略長,如果沒時間可以先做文末的小調查收藏文章慢慢看哦~

宇宙中的高級文明很多很多,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即使碰運氣,我們現代社會也應該可以碰到一次我們人類可以理解和接觸的、比較大規模的訪問或者外星系傳遞過來的信息,但似乎沒有。是否代表文明再高級也不可能實現星際穿越,或升級到更高維空間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歸於兩個有名的思考:

費米悖論和大沉默。

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Fermiparadox,又稱費米謬論)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 宇宙驚人的年齡和龐大的星體數量意味著,除非地球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否則地外生命應該廣泛存在。在1950年的一次非正式討論中,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問道,如果銀河系存在大量先進的地外文明,那麼為什麼連飛船或者探測器之類的證據都看不到。對這個話題更加具體的探討最早出現在1975年麥克·哈特的文章中,有時也被叫做麥克·哈特悖論

所以費米悖論講述的是有關尺度和概率的論點和稀缺的證據之間的矛盾,即宇宙顯著的尺度和年齡意味著高等地外文明應該存在。

引自Fermi paradox

下面利用兩個個非常精良的油管視頻來展開費米悖論,各位讀者爆米花準備,別忘了請開著Wi-Fi哦:

費米悖論Part 1(內容簡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hhvQGsMEc

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大約有900億光年。至少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擁有大概1000億到10000億顆恆星。

最近,我們已經了解到,行星是非常普遍的。我們的宇宙中可能有上萬億的適宜居住的行星。

這意味著生命存在和發展的機會很大,不是嗎?但它在哪裡呢?難道宇宙中不是應該充滿宇宙飛船和星空戰艦嗎?讓我們退一步想想。

即使有其他星系存在外星文明,我們完全沒有辦法知道他們的存在。就我們所知,銀河系和近鄰星團被稱為「本星系群」(the localgroup),所有在這之外的星系我們基本上永遠不會接觸到,這是因為我們的宇宙在膨脹(這個我在這個回答為什麼宇宙的年齡是 130 億年,而我們卻能看到 470 億光年遠的東西? - 土豆泥的回答里有簡要闡述)。

即使我們有非常快的飛船,說起來也要花好幾億年的時間才能穿過宇宙中最空曠的地方到達本星系群之外的星系。

所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銀河繫上。銀河系使我們的家園,它包含了多達4千億顆恆星。整個可觀測宇宙的恆星數量之多,大約是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可以對應其中的一萬顆恆星。

在銀河系中,大約有200億顆跟太陽相似的恆星。估算表明這些恆星中有五分之一有處在宜居帶的類地行星。宜居帶就是恆星周圍適合生命存在的軌道區域。

假設這些行星中只有0.1%有生命,那麼整個銀河系中有100萬的行星上會有生命存在(參考德雷克方程,https://en.wikipedia.org/wiki/Drake_equation)。

等等,銀河系大約有130億年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銀河系並不是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的地方,這是因為很多東西在爆炸,但是,在銀河系誕生後的10到20億年,第一顆宜居行星就會誕生了。

地球只有40億年的歷史,所以有數不盡的可能性,生命在其它的行星上也誕生了。

即使只有一種生命發展出了太空旅行的科技文明,我們現在就已經注意到他們了,或者我們就已經被注意到了。那麼,這樣的科技文明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把他們分成了三類:

I型文明

一個I型的文明可以使用他們星球上所有的能源。

如果你想知道人類目前的狀態的話,我們大約處在I型文明的73%左右。在接下來的幾百年間,我們應該會達到I型的文明水準。

II型文明

II型文明可以使用他們的宿主恆星的所有能源。

實現這些目前可能需要一些科幻,但是原則上是可行的。戴森球就是這樣一個可行的概念:一個環繞其恆星的系統結構。

III型文明

III型文明基本上可以控制整個星系並使用它的能源。

但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能夠一開始就看到這樣的文明呢?

如果我們要建造可以承載足夠生活幾千年人口的飛船,我們可以在200萬年之內殖民整個星系。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但是請記住,銀河系很大哦。

所以殖民整個星系需要花費幾百萬年的時間,而且銀河系中可能有不下數十億的適合生命的行星,這些其它的生命比我們要誕生的早的多,那麼,這些外星人都去哪裡了呢?

這就是費米悖論,並且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不過,我們有一些猜想。我們來聊聊大過濾(the great filter)吧。

在這個語境中,過濾器指的是生命很難度過的障礙。在很多中情況下,它都顯得都很可怕。

第一種,存在大過濾器,並且我們已經克服了它們。

也許複雜的生命發展起來要比我們想像的要難得多。到現在,科學上的生命起源過程都沒有完全弄明白,也許這個過程要求的條件非常複雜。

也許過去的宇宙對於生命的形成充滿了敵意,只是最近的情況才變得友好,複雜的生命才可以存在。

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可能是獨一無二的,或者是宇宙中的第一批文明——如果不是整個宇宙第一個文明的話。

第二種,存在大過濾器,而且它們就在我們的前面。

這一條就真的很可怕了,也許像我們這樣水平的生命在宇宙中到處都有,不過到了一個特定的水平,這樣的文明就被毀滅了,也許這個就在我們的前面。

例如,在未來,有了很牛的科技,但是當這種科技被發明的時候(參考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技術奇點),它就把整個行星給毀滅了。

每一個先進文明的最後一句話可能是:「只要我按下這個按鈕,這個新的裝置就會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

如果這個是真的話,那麼我們更接近人類文明的末日,而不是人類的開端。或許存在一個古老的III型文明,他們監視著整個宇宙,一旦一個文明變得足夠先進,它就被立刻剷除掉了。

也許存在的一些東西,我們還是不發現的要好(然而旅行者號已經發出了「聲音」)。

最後一個想法,也許我們就是孤單的。目前說來,我們並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其他的(智慧)生命。

外面什麼也沒有,宇宙看起來如死寂一般。沒有人給我們發送信息,也沒有人回答我們的呼喚。我們可能是完完全全的孤單一人,被困在濕漉漉的泥球上,周圍是永恆的宇宙。

這個想法嚇壞你了嗎?如果是的話,你的反應是正確的。

如果我們讓這個星球上的文明死去的話,也許整個宇宙就再也沒有生命了。在我們的宇宙中,生命可能就從此一去不復返。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只需要大膽的飛向宇宙,並成為第一個III型文明,讓生命之火在宇宙之中蔓延,直到這個宇宙的最後一刻。

宇宙如此美麗,如果沒有人來品味的話,也是太可惜了。

費米悖論Part 2(一些思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fQkVqno-uI

太空旅行非常難,雖然有可能,但前往其他恆星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大量的材料必須被送入軌道和組裝,也許幾千年以後的旅程所需要的人口,大到足以阻止其開始。

而且,目的星球也學也不如同它從遠方看起來的那般好客。這樣就已經非常難建立一個能夠完成旅程的太空船。

還有,星際入侵也許是不可能逃過的

另外,還需要考慮時間,宇宙已經很老了,在地球上,生命存在了至少36億年,而根據考苦學推斷的所謂智人在約25萬年前出現,但是大約僅一個世紀,我們才有遠距離通信技術。

也許已經有盛大的外星人帝國鋪張在成千上萬的系統並存在了數百萬年,我們可能只是錯過了他們。

可能有偉岸的廢墟在遙遠的世界上腐朽。

地球上所有物種中的99%都滅絕了。人們很容易認為,這將是我們遲早要面對的命運。

智能生命可能發展,分布到幾個系統上,然後死光了,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但銀河文明可能永遠不會滿足。

所以也許對於宇宙中的生命,這會是統一的體驗:望著星星,並懷疑「大家在哪裡?」

但是沒有理由認為外星人和我們一樣,或者我們的邏輯也適合他們。這可能只是我們的溝通方式是非常原始和過時的。

想像一下,你坐在家裡用摩斯電碼發送器,持續不斷地發信息,但是沒有人會回應你。你覺得很孤獨,可能是因為我們仍然無法察覺智能生物。我們將會繼續這樣做,直到我們學會正常通信。

即使我們遇到外星人,我們間的差異也可能過大,以至於無法與他們以有意義的方式交流。

想像一下你所能想到的最聰明的松鼠,不管你多努力,你都無法把我們的社會解釋給它聽。畢竟,以松鼠的視角,一棵樹就像是自己需要生存的全部智慧。

因此,人類砍伐森林的舉動是瘋狂的,但不是因為我們恨松鼠而破壞森林,而是我們只想要資源,松鼠的願望和松鼠的生存都不是我們所關心的。

當III型文明需要資源時,可能就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我們。他們可能會蒸發我們的海洋,只是要使他們收集資源更方便一些。

一個外星人,可能會這樣想,「小小的猿們,他們建立真的很可愛的混凝土結構,哦,好吧,他們現在死了。」

但是,如果有一個文明,希望消除其他物種,它的動機更可能是殖民而不是經濟。

而且無論如何,他們藉有自動化流程,通過構建完美的武器,能使一切更有效率,:

這可能是一種由納米儀器建造的,一個自我複製的空間探測器。他們儀器平台所操作的分子水平,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和致命的,具有能在瞬間攻擊和摧毀任何事物的能力。

你只需要給他們四個指令:一,找到一個有生命的星球;二,拆解在這個星球上的一切,成為其組成元件;三,使用資源來建造新的空間探測器;四,重複上述過程。

像這樣的世界末日機器,可能在幾百萬年內就消除整個星系的生命。

但是,為什麼你會想要飛行數光年遠,僅僅來收集資源或者造成種族滅絕?光的速度其實並不非常快,假如有人能以光速行進,穿越銀河一次仍然需要10萬年:

有可能比摧毀文明和建造帝國更為愉快的事情:一個有趣的概念就是Matrioshaka大腦。這是一個圍繞恆星的巨大結構,而這種計算能力的電腦,可以讓一個種族上傳他們所有的意識和存在到模擬的宇宙。有可能,他們可以體驗到永遠純粹的狂喜,沒有出生或者悲傷,一個完美的人生。

如果它的建成地是圍繞一顆紅矮星的軌道,這台電腦可以供電長達10萬億年。如果這是一個簡單的選擇,誰願意花大力氣去征服銀河系或者與其他生命形式的接觸呢?

所有這些費米悖論的解決方案有一個問題:我們並不知道技術的邊界

我們可能接近極限或是差的很遠。例如,有一種超級棒的技術正在等著我們,能將我們能運送到其他星系。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人類已經花費了超過90%的時間作為狩獵採集。500年前,我們還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200年前,我們停止使用人力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30年前,我們還把毀滅性武器互相指著對方,只是因為政治分歧。

然而,在以銀河的時間尺度來看,我們只是胚胎。我們已經走了很遠,但是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自以為是宇宙的中心的心態,仍然強力的印在人類心中,也因此讓很多人容易產生對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傲慢假設:

但最終,只有一個辦法能夠查明真相,對嗎?<img

~~~~~~~~~~~~~~~~~~~~~~~~~~~~~~~~~~~~~~~~~~~~~~~~~~~~~~~~~~~~~~~~~~~~~~~~

大沉默

另一個緊密相關的問題是

大沉默

——即使難以星際旅行,如果生命是普遍存在的話,為什麼我們探測不到電磁信號?有人嘗試通過尋找地外文明的證據來解決費米悖論,也提出這些生命可能不具備人類的智慧。也有學者認為高等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稀少以至於人類不可能聯繫得上。

引自Fermi paradox

不過,我們對於尋找地外生命形式的行星總是有我們固執的想法,比如我們覺得宜居星球要有大氣層。僅以人類或者生物需要呼吸的成分為模板,就可以算出宜居行星的必要尺寸,咱么一起算一算看:

我們知道氣體動力學理論中有一個均方根速度

上式中,R是摩爾氣體常數,Mm是氣體的摩爾質量

稍微變形一下,利用高斯積分和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

注意,這時候的m已經不是氣體的摩爾質量了,而是氣體中單個分子的質量

對於一顆行星,有一個逃逸速度:

根據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中的旁白,我們的地球年齡約有45億年,假設地球還能再存在55億年(太陽的紅巨星階段大約是70億年後),圖個簡便也就是一共45+55=100億年=10^10年

利用

可以得到

上面這個M是行星質量,m是氣體單個分子的質量

再假設這個宜居行星的密度跟地球相仿:

Earth density=5.51 g/cm3(Density of the Earth)

把行星假設成為球形,於是有:

帶入其他已知條件:

可以有等式:

得出宜居星球的最小半徑R=2841624m=2841.624km

2842千米比地球的半徑(6371千米,Earth radius)的一半要小一些,跟Ganymede(木衛三)的半徑2634.1±0.3千米差不多:

但是,是不是情況可能與我們設想的不一樣呢?是不是我們看向了錯誤的地方?

油管上面的MinutePhysic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Gca_Ya6OM)正經討論了這個問題,結合這個網站The Big Alien Theory的理論,我們一起來看看:

當尋求外星生命時,我們會集中去找一些像地球的星球,即其環境狀態與地球相似。

「在地球上有生命」,邏輯上就等於「像地球的地方很有可能會找到生命。」

可是,在可觀測宇宙中,有成千上萬個星系,而其中又有數十億計的恆星,大部分都有行星環繞,總共約有百萬十億十億(10^24)顆星體。

這樣巨大的數目,可以讓我們合理的假設:當中的大量星球有生命存在,甚至是有智慧生物。

而這個龐大的數量連同一些基礎物理學和統計學,結果指出很有可能外星智慧會生存在一些不像地球的「宜居星球」,而且不像人類。

我明白這聽起來有些瘋狂,因為我們只有一個數據點(我們自己),我們可以做出任何關於外星人特性的預測,即使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但是其實我們不可以,原因如下(貝葉斯推斷,Bayesian inference):

一個基礎的統計學結果指出其中在典型的「個體」典型的「組別」特性的差異是巨大的:

例如,大部分人類居住在有起碼1.8億人口的國家,但大部分國家只有少於600萬的人口:

有信仰的人是信仰信徒多於十億人的宗教,但大部分宗教則只有少於一百萬信徒:

大部分英超球迷熱愛有數億擁簇的球隊,比如紅摸、利村、破廠和車子,但大部分球隊則只有數百萬支持者(比如今年的副班長阿斯頓維拉,保級萬金油桑德蘭):

無論是宗教、球隊支持者或者堅果成分,有多少個個體或者如何分組並不重要,

因為這是一個數學事實,即一個組中的中位數會大於或者等於中位組別:

簡單地說,就是只要在組別樣本不是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個體都會從屬於大容量組別

重點是,一個個體大多是屬於一個大規模組別,而不是最普遍的一個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組,正如我不知道我的血型,最有可能的是最大的組別,所以可能是O型血或者A型血:

當然,論及到智慧生命,我們人類不知道什麼組別是我們所在的。

所以統計學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個體應該期待自己屬於大容量組別,而且我們的種族占相當大部分的人口:

而知道我們族群占相當大部分的人口十分有用

例如,個體需要空間生存,即有最大人口的國家傾向於有大片的國土:

所有有更多人口的地球傾向於據有多餘大部分具有智慧生命的星球的空間,簡言之,更大

同樣,每個較小的生物需要較小的空間和能量,這樣可以令它們具有較高的種群密度:

所以螞蟻比大象多得多

相比於其他智慧生命體而言,高人口數量的人類很有可能是身形較小

根據以上推論,我們會有這樣的預期:例如,容易獲取的能量令維持人口稠密更加容易,所以對於其他臨近恆星的行星智慧生命,我們應該期望我們的太陽更熱、更亮、位置更接近我們的星球,地球大氣層更加透明

如果這樣聽起來不具有針對性,有幾個簡單的又合理的基於物理的假設,令我們的預測結果更加精準:

學者們預測大部分智慧生命,具有的數量低過二千萬,大部分具有智慧生命體的星球應該只具有少於80%地球半徑那麼大,而個體則至少重如北極熊(>350公斤)

在The Big Alien Theory裡面有預測,網址前面我都給出了:

所以比起在向與地球相近的臨近行星去尋找地外生命,可能更有效地方式是去尋找那些較小、更暗、霧氣蒙蒙的行星

簡而言之,我們應該期望自己是利物浦,去尋找宇宙中的阿斯頓維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吳書舍 的精彩文章:

魚類當中,智商最高居然是它!
時間是錯覺嗎?時間只是我們的一種幻覺,一種無知的感受
愛人之間吵架千萬別說這十句話!句句刺耳傷人心 心都碎了

TAG:東吳書舍 |

您可能感興趣

鳳眼菩提,一種生命的升華,值得收藏人生
健身房裡的戲精,這是用生命在搞笑!
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著生命的地方是哪裡?
太陽地球模式並不是孕育生命的最佳選擇,外星生命最有可能在這樣的環境生存
在生命的經歷中,什麼是最珍貴的禮物?
別再吃這些了,遠離寄生蟲,珍愛生命!
含山男子醉卧雪地_你這是拿生命在喝酒啊!
這三大星座,天生命里藏金,典型的富婆命,你是嗎
莫文蔚也只是星爺生命中的過客,那他的今生最愛是誰呢?
地球生命起源於哪裡?是地球還是外太空?
大氣層里藏著外星人 竟靠吃這些維持生命
我們生命的「精氣神」是哪裡流失掉的?
老中醫說:這樣的菜很多人還在吃,很容易致癌,別拿生命開玩笑!
西遊記里一個值得讓人尊敬的妖精,為實現人生目標,哪怕獻出生命也無怨無悔,真勵志!
美文:苦,本來就是生活的底子,更是生命的原味
原來貓咪的胎動是這樣的!來自生命的奇妙
生命奇蹟:在地球最冷冰川生存的精靈
這就是生命感悟,美文欣賞
真的有外星人嗎?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幾個原因,你相信嗎?
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上有生命出現?地球第一個生命又是從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