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氏宗親聯誼會上來了一自稱劉邦後裔的外國人,鉤沉起千年往事

劉氏宗親聯誼會上來了一自稱劉邦後裔的外國人,鉤沉起千年往事

1997年,第三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在徐州召開。

來了一個名叫高橋通泰的日本人,他通過翻譯王芬,向與會人員宣布:「我是劉邦第71代後裔。」

既不姓「劉」,又來自日本,卻是「劉邦第71代後裔」,這、這何從說起?

時年已76歲高齡的高橋通泰不慌不忙,從容出示了自己的證據:

一、高橋通泰家世代相傳的家譜——《島田高橋家系圖》。該家譜上明確記錄著高橋通泰的家譜系,他本人真是劉邦的第71代孫。

二、日本史書——《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這些史書都記錄有高橋祖先阿知王東渡日本,並成為履中天皇的幹將,並幫助其從敵對勢力中奪取天皇權力,得賜予國土的事迹。

把日本史書和中國史書結合在一起分析,的確很容易理出阿知王東渡日本的經過。

阿知王是誰呢?

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原名劉阿知。

話說,公元220年,曹丕篡漢代魏,黜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

漢獻帝劉協全家即從許昌遷到封地山陽(今河南焦作一帶)居住。

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第四任山陽公劉秋及其同輩兄弟劉阿知都覺察到了天下亂像已生,為延續劉氏家族,共商應對之策。

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提議率家族東渡。

劉秋是朝廷冊封的山陽公,不便遷移,於是漢獻帝劉協的後裔便由此分為兩支,一支留守山陽延續至今,現在位於山陽故城內的牆南村還有一條當地人稱為劉巷的街道;另一支則選擇了萬里迢迢、乘風破浪的遷徙之路。

東渡日本避難的以劉阿知為首,此外,有劉阿知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包括段氏、郭氏、李氏、多氏、皂氏、朱氏、高氏等七個姓氏,共兩千零四十人,離開中國本土,櫛風沐雨,歷盡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

劉阿知到達倭奴國後,被倭奴國國王賜號東漢使主,改稱阿知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

據《日本書記》記載,雄略天皇曾命阿知使主經高句麗至吳地,求得兄媛、弟媛、吳織、穴織四織工至日本。

履中天皇即位前,住吉仲皇子企圖謀殺履中以代之。是阿知使主探聽到這個消息,並通知了履中才使其幸免於難。

後來履中即位,升阿知使主為藏官,稱阿知王,賜予大片食邑。阿知使主一族枝葉茂盛,分布在攝津、近江、播磨、三河、阿波等國。

在今天日本的奈良縣檜前村和岡山縣倉敷市妙見山頂,現在都有「阿知宮」,是後人祭祀阿知王的場所。

作為漢朝皇族的劉氏移民倭奴國,帶去了當時中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極大的促進了倭奴國文明的發展,很快成為倭奴國社會中地位尊高的新貴族。

阿知王的兒子劉都賀也被稱為都賀王。

日本朱雀天皇時代,阿知王后裔、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十五代孫大藏春實官任征西將軍,平定了當時日本發生的「天慶之亂」,被賞賜錦御旗、皇族紋章、軍配,在日本九州原田築城。大藏春實的後裔從此世代居住在原田城。

從高橋通泰提供的《島田高橋家系圖》可知,在原田城,大藏春實的第九代孫大藏種直生有五個兒子,他們的後裔分別形成五個新的姓氏,其中的太郎大藏賴種移居高橋城,以高橋為氏,後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橋氏。另外四姓分別為;江上氏、秋月氏、原田氏、波多江氏。

指著譜系,高橋通泰一再強調,自己就是劉邦的第七十一代後裔。

高橋通泰還說,現在的日本九州島福岡市建立了漢太公廟,他們高橋氏和江上氏、原田氏等劉邦後裔每年都會按照傳統的禮節到太公廟對劉邦等劉姓遠祖進行定期祭祀。

為了加強族人之間的聯繫,高橋通泰還在1983年發起成立了「高橋元種公後裔聯誼會」(實際就是日本劉氏宗親聯誼會),他本人親自組稿、編輯、排版、印刷、發行該聯誼會會刊《智伯陽來》,聯繫了日本劉氏後裔90多個家族,從此一起舉行祭祀祖先、宗親聯誼等活動。

由此,高橋通泰是「劉邦第71代後裔」的身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這次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上,被任命為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和中華劉氏宗親聯誼會永遠名譽會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此七旬老將身先士卒與敵肉搏,打了一場彰顯中華民族血性的龍之戰
此女號令群雄,叱吒風雲,名動朝野,退隱後相夫教子,不為人知
寫在正史中的大俠,曾把藩鎮節度使夾在腋下,在風雨中飛檐走壁
血淚奇書埋井四百年,一朝出井,萬民追捧,卻又遭毀遭禁三百年
此人與岳飛齊名,人人都說他是忠臣,皇帝也認可,但還是要冤殺他

TAG:歷史大沙龍 |

您可能感興趣

冬天千萬不要買的6款粉底液,因為你會告別暗沉起皮和卡粉,引得閨蜜都嫉妒!
冬天千萬不要買的6款粉底液,因為你會告別暗沉起皮和卡粉,引得閨蜜都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