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老人用這5種情況來帶孩子,年輕人要慎重

老人用這5種情況來帶孩子,年輕人要慎重

隨著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年輕人生完小孩都會給家中老人來帶,但是家裡老人真的勝任養育孩子的責任嗎?他們極端的做法有時不但誤導,甚至會傷害孩子。吉林珍愛婦產醫院溫馨提醒爸爸媽媽們:在把孩子交到老人手中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哦!以下這些類型的老人不適宜幫你帶孩子,請爸爸媽媽們慎重!

NO.1護理方面,是最明顯的問題

老的觀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老人也總希望我們的孩子吃得很抱,習慣不停地喂,及至追著喂。

還有一種常見情況:在幼兒園裡頭,在遊樂場裡頭,孩子玩得特別高興的時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裡塞一個水果。在老人看來:只有這個時候,孩子不會輕易抗拒,塞一個,孩子就會吃一個。吃一個,就算一個。

老人做得對不對呢?出發點當然對,只是方法不對。實際上這個小小動作極易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有些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什麼他的注意力不好?實際上就跟他小時候一點一滴的這種「被打擾」有關。

而且,長期塞給孩子食物,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不把吃飯當成是一個正事,也不把它當成一個快樂的事。自然地,這又引發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吃飯困難問題。

另外,老人怕冷,於是也習慣地給孩子穿很多。孩子是純陽的,他不怕冷,除非他的體質生下來就偏弱。結果孩子一運動,就容易出汗,汗涼了,孩子一熱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總之,老一輩傳下來的很多育兒知識,一旦發現不好用,就趕緊就得換。有時候老人並不懂得,那就需要父母去恰當溝通。本文後面,我還會講到如何溝通的問題。

NO.2更重要的衝突就表現在教育上

一個媽媽跟我這樣抱怨過:

有一天,我回家,發現女兒嘴上有甜味,就問:你吃糖了?她想了想,說:吃了。這時爺爺就衝出來,說:你這個叛徒,我都告訴過你不要告訴你媽媽,你還跟你媽媽說。

媽媽知道,不能跟老人起衝突,只好壓著情緒,跟孩子說:一定要跟媽媽誠實,吃了就是吃了,媽媽不是不允許你吃的明白嗎?

第二天,孩子又吃糖了,媽媽再問時,女兒疑惑了半天,想了想,說:我吃了還是沒吃呢?她不知道他該怎麼樣回答。

一方面,這孩子怕爺爺說他是叛徒,一方面又怕媽媽擔心。你看,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所以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可會察言觀色了。他們會看看爺爺奶奶允許的是什麼,如果爸爸媽媽不允許就不去找他們了,轉而去找爺爺奶奶。

就是因為我們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不一致,導致了有這個空隙可以鑽。

NO.3對孩子的探索造成「限制」,影響孩子健康發展

老人最常跟孩子說的,就是:慢點跑,別摔著。一歲半以後,其實經常是爺爺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煙就沒有了。於是老人害怕:我乾脆就抱著他好了。

經常抱著孩子會導致什麼情況?一旦會走路的孩子,反而不願意走路了,老想讓大人抱著。我見過一個奶奶跟我說:實在抱不動他了。

我問:這孩子多重啊?

21斤。

多大了?

5個月。

這個大胖墩確實抱不動。這個時候,就該讓他坐,爬一爬。可是我們的爺爺奶奶疼孩子。但,你要阻礙他某些方面的發展就不是疼了,所以一定要有度。

我還看到有一個孩子,兩歲,自己能把褲子脫了,蹲到那兒尿尿。這個時候,奶奶從後頭跟上來,一巴掌就拍到了孩子屁股上。因為覺得孩子自己跑開了,太不聽話。害得奶奶在後面氣喘吁吁地追。

本來,小孩很成功地自己尿了尿了,還挺高興的,但是卻得到了一個巴掌。那麼,這個孩子怎麼想?他會想:我下次尿到褲襠里也不自己尿了,一定會這樣。

總之,由於體力受限,老人不太會跟孩子玩什麼遊戲,經常看到的,就是老人坐邊上,孩子自己玩兒。孩子自己玩兒的過程中,限制也更多一些。這樣很容易養出膽小的孩子。

NO.4可能導致孩子聽力發育上的一定損傷

孩子的耳膜發育不全。若我們總是對孩子說話聲音過大,就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尤其是男孩。因為他們的聽力就容易損害。不過,我發現的是,老人由於耳朵不好,看電視的時候習慣將電視聲音開得比較大。說話的時候,聲音也更要高一些。這樣長期以往,都會對孩子的聽力有損傷。

很多父母也會發現,我們跟孩子經常說好幾遍,他就聽不見。於是,我們開始著急了:這孩子怎麼不聽話呢?

實際上,他真得沒有聽見。所以,如果你家也有這種情況,即你說話、喊叫半天,孩子沒反應,你們就走到孩子身邊,面對面地去和孩子溝通交流,看著孩子的眼睛和他說話。

NO.5怕孩子哭鬧,而過度滿足孩子吃零食的要求

孩子鬧的時候,年輕爸媽一般還能等待,能接受孩子的哭。而老人很多時候,聽不得孩子哭,心疼。比如,我們本可以用共情的方式,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特別想吃這根火腿腸。但不去滿足他。因為很多時候,你是不能給孩子吃的。於是,我們就得陪著孩子,等待他用哭泣去排解情緒。

NO.6「替代」孩子做事情

媽媽問:寶貝,你今天去哪裡玩了呀。然後奶奶就說我們今天去小公園了。媽媽沒吭聲,又問:你今天見到哪個小朋友了啊?奶奶說:我們見到誰誰。

另外一個例子,孩子吃飯前喜歡幫媽媽端飯,家裡老人就很擔心飯碗會摔掉,一般都是孩子還沒端起來,就被老人接過去了。這些行為,其實是減少了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對孩子語言發育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都是有影響的。

NO.7幫孩子穿衣

好多孩子三四歲了,都不知道怎麼自己系鞋帶,不能穿衣服。老人說孩子小,大人應該幫忙,或者說孩子穿得不對,出去會讓人笑大人沒盡責。但實際上孩子學穿衣穿鞋有個過程,犯錯多了,慢慢的就會自己糾正。老是幫孩子穿,孩子沒機會犯錯、也沒機會糾正,自然就不會了。

NO.8老人缺乏活力

現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年歲都比較高。因為大城市中的年輕人,結婚和生孩子的時間本就愈來愈推遲,上班後陪伴孩子也少。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帶孩子,他們跟孩子身體上的接觸偏少,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母嬰肌膚的接觸,是嬰兒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這類孩子長大後不會主動跟別人交流,也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他們往往會內向,甚至抑鬱。

NO.9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責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這樣的教導,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後,往往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推到客觀環境或者別人身上,這樣的孩子,不善於自我總結和糾正,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

NO.4欺騙孩子

「你將這碗飯吃了,奶奶等下帶你去買糖」,「你去睡覺,爺爺明天帶你去公園」……結果,孩子歡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覺了,但是爺爺奶奶故意將承諾忘記了,或者乾脆說「下次再給你買」,「下次再帶你去玩」,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被騙多了,會養成懷疑的習慣,逐漸地,也學會去騙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3種情況下,男人只想一個呆著,女人最好不要去惹他
一個女人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來強大自己
在哪3種情況下,女人不要輕易愛上一個男人?
這2種女人,大部分的男人是不喜歡她們的,有這2種情況的一定要改了!
女人來月經時,如果身上沒有這3種情況,恭喜,你的卵巢還很年輕
老人帶孩子有這樣的情況的,各位可要好好的和老人們說
女人來「大姨媽」時,身體若沒有這4種情況,說明子宮很「年輕」
男人「下半身」若有這3種情況,可能是衰老預兆,多數人卻忽視了
有這三種情況,女人不應生孩子
吵架後,這4種情況下男人為什麼不會去哄你,女人一定要知道!
老人帶孩子出現這2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制止,不然孩子長大會恨你
女人生完孩子,很多情況下,都會變成這3種體質,你是哪一種呢?
出現這四種情況的女人,小心她跟許多男人有關係
婚姻里,女人遇到這3種情況,最好別生孩子!
人販子選擇孩子下手,這3種情況孩子最容易被盯上,家長們要了解
產後寶媽身體出現這4種情況,多半是月子沒坐好的原因,你有幾種
一定要小心女人的這3個小細節,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你就要注意了
老年人有病早知道,出現這6種情況就要小心了
女人如果沒有這3種情況時,恭喜你,你的「卵巢」還算年輕!
在這3種情況下女人最好不要找男人去幫忙,這樣只會越幫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