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祖面前十不求

佛祖面前十不求



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參禪學道的人,不要要求身體一定要健康,永遠不生病,因為身體沒有病,有時候容易生起貪慾、執著。「有病方知身是苦」,學道的人有時候帶三分病,才知道發道心。因此,無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發精進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無病」。




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在世間做人處事,不要害怕困難挫折,有時太容易、太順遂,容易驕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從艱難困苦裡完成目標,反而不會遭致嫉妒、障礙。所以,「處世不求無難」。



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發心學道,不要要求沒有障礙;沒有一點障礙、干擾、困難,容易輕忽所學,做人就會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艱難,越懂得謹慎從事。所以,「究心不求無障」。




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不堅。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要怕魔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難有時候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所以,「立行不求無魔」。


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我們無論是讀書、創業,或是從事任何工作,不要急於成就,太容易成就,則志願不堅,很容易遭致失敗,所以,「謀事不求易成」。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與人交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忙我、有利於我,這種自私的心態,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與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樣給別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於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與人相處,不要要求別人凡事聽命於我、順從我,事情太過順心如意,則容易剛愎自用。所以,「於人不求順適」。




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幫助別人,不要企望人家報答我。望人報答,那不是布施,是貪慾;既然布施,就要無所求,無所求的無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見利不求爭分,利爭分則此心妄動。




見到人家有了好處、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生隨喜心,為人家歡喜、祝福,這樣就不會痴心妄動。




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壓抑,不要急於辨白、申訴,否則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夠吃得虧、看得破、放得下,有時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報。


↓↓↓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語 的精彩文章:

一日禪:不留遺憾
一日禪:「喜悅幸福」就在身邊
1個未接來電,看哭了多少人!
說話要注意分寸
一日禪:用善念去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TAG:每日一禪語 |

您可能感興趣

西遊記唐僧有難時,為何不喚玉皇大帝,不求如來佛祖,而求這位大神?
不是聖母,不是佛祖
他是二十八宿的師父,比菩提老祖厲害,比佛祖地位還高
無天判出佛門連如來佛祖都不放在眼裡,卻不敢在他面前囂張
孫悟空在如來佛祖面前插科打諢,卻為何十分畏懼東來佛祖
西遊最神秘的四位老祖,如來佛祖僅排第三,第一位你們絕對猜不到
通天河老龜身份特別,唐僧不敢在佛祖面前為他說話
玉帝和老君地位究竟誰高?如來佛祖法力無邊,排行榜前十卻沒他!
佛弟子一定要在佛前供這三支香,不僅能得佛祖庇佑,八方佛菩薩也會來加持!
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求取的真經,佛祖該不該收錢
作為佛祖的二弟子,唐僧的前九世為何走不到西天?
中國這座廟很奇特,裡面沒有神仙也沒佛祖,前來祭拜的人源源不斷
「天下第一奇廟」,裡面供奉的不是佛祖和菩薩,反而是解放軍
道祖太上老君,佛祖如來佛,妖祖又是誰?答案你想不到
孫悟空被壓五百年,菩提老祖偷干一事,玉帝佛祖卻不敢揭穿
都知道孫悟空的師父是菩提老祖,可他也是佛教二把手,地位比如來佛祖還高
如來佛祖與菩提老祖從未同一時間出現,背後的原因細思極恐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不要胡亂一跪,隨便插香!難怪佛祖不待見你!
無天佛祖是如來佛祖的惡性面么?無天佛祖是誰?無天在佛界的資歷居然這麼深!
天界誰最大?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如來佛祖,更不是道祖鴻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