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李岳:我憂慮故我在

李岳:我憂慮故我在

《那些科學家們徹夜憂慮的問題》

約翰·布魯克曼 著靳清 王娟 靳心蝶 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我憂慮故我在

文|李岳

(書評人)

當人類最好的圍棋選手柯潔流下眼淚時,我們終於明白,在某些智力活動中,人類恐怕再也戰勝不了人工智慧了。如果奇點真的存在,如果指數型增長能夠延續,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將無所不能。霍金、比爾·蓋茨、馬斯克等人對人工智慧終將取代人類而憂心忡忡;也有些人保持樂觀,比如原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羅德尼·布魯克斯就認為,現在要擔憂的也許是機器人還不夠多,例如老年人護理這類繁重但不討好的工作,就需要大量機器人去完成。

好的問題能帶出無數奇妙的思考,讓人靈感迸發。號稱「世界上最聰明的網站」的平台Edge,就做了這麼一件事,每年提出一個大問題,然後邀請上百名世界頂級科學家與思想家進行同題探討。最近幾年的年度問題,如「我們應該憂慮什麼」「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無疑就是好問題。

工程師與德魯伊的大分歧

我們對待任何科技進展,似乎都有兩極的態度,要麼盲目樂觀,要麼徹底悲觀。科技預測專家保羅·薩夫將其總結為工程師與德魯伊(編註:在凱爾特神話中,德魯伊是僧侶、醫生、教師、先知與法官,具有與眾神對話的能力),這比喻貼切且充滿創意。

德魯伊們認為:我們必須放慢腳步,扭轉兩百年來的工業化造成的損害與破壞;工程師的主張正好相反:只能用新的技術創新去解決過去的技術帶來的問題。德魯伊主張回到過去,工程師則竭力主張奔向未來。

工程師們認為我們的科技發展已經停滯,所以才會造成一系列問題。他們擔憂科技發展會受到種種干擾和制約,比如反智主義、不斷增加的迷信人口、社會政治力量,以及傳統思維的束縛。

德魯伊主張回到過去,工程師則竭力主張奔向未來。

此外,他們還將擔憂延伸到學術研究領域,憂心基礎數學和基礎物理很難取得根本性突破。畢竟即便強子對撞機也沒能產生更多的發現——除了意料之中的希格斯玻色子。發現旅程進入了瓶頸期,諸如相對論、量子力學、費馬大定律、龐加萊猜想這樣艱難的問題,很難奢望還能得到解答。也許「萬物理論」永遠無法找到,甚至已經有人喊出「物理學的終結」與「數學的終結」。不過,如果樂觀一點看,終結意味著新的開始,也許只有拋棄舊有框架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德魯伊們則認為科技發展已經失控,必須停下來反思。有科學家擔憂,技術已在危及民主,人們不再熱衷於閱讀理性分析文章,而是習慣看推特和臉書的消息做出情緒化判斷,因為這樣容易得多。推特的確成了特朗普競選最有力的武器,不知道算不算應驗了這一擔憂。也有人認為,我們壓根就是在拒絕承認災難性風險的可能,網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實際將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比如日益形成的「數據霸權」,無論谷歌、臉書,還是中國的BAT,這些IT巨頭們壟斷了數據資源。而數據就是權力。

互聯網的歡喜與憂愁

毫無疑問,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創新是互聯網,但互聯網在創造巨大收益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少社交、更淺薄、更沒有耐心、注意力更分散、更疏遠自然??馬歇爾·麥克盧漢有一句名言:「我們打造了工具,而工具也會反過來塑造我們。」即便有負面效應,我們也已無法躲開,只能接受這種再造。但適度的審慎還是需要的,諸多科學家和思想家都表達了他們心中最大的擔憂。

馬歇爾·麥克盧漢 媒介理論家

「我們打造了工具,而工具也反過來塑造我們。」

例如,數字技術讓人們變得更不耐煩,比如強化了我們對延遲的敏感,對新刺激到來前的空白時間更加不能容忍。這點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特別是在手機上,畫面跳出來慢一點都會讓人煩躁不堪。要知道,現在用的可是光釺和4G網路,人們已經難以再想像撥號時代的上網體驗。我們的注意力已經無法應對各種誘惑,特別是同指數型增長的帶寬相比,我們的應對能力並沒怎麼提高。這讓我們無法應對真正的難題。

文字在因此貶值。書寫方式改變了,電子郵件和社交網路讓文字傳遞變得快且隨意,文字的質量難免下降。如今,任何字斟句酌都成為了過去式。

任何知識都被包裝成「快速消費品」,類似「10個小時學會??」,千篇一律,缺乏深度,思想美感和神秘感頓時消解。為了點擊率,人們被迫放棄艱澀難懂的東西,還美其名曰:用戶視角。但這無非是拉低所有人認知水平。在知識付費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有理由去審視那些產品背後的邏輯,認清究竟怎樣的知識才值得學習。

通過智能篩選機制,你可以輕易選擇只看與自己觀點相同的內容,屏蔽與自己觀點相左的人。互聯網貌似一個繁榮的「思想市場」,但卻缺乏多元化溝通,反而更容易形成某種單一化、極端化思維,並且更難改變。我們正在陷入「自組織的集體錯覺」,社交網路讓同質化群體更容易組織起來。我們認為周圍都是和我們同樣的人,其實不然。

真理的標準已經模糊,不再有權威為我們提供篩選機制,那些傳播力最強、點贊最多、評論最踴躍的內容成為了新的標準,但這些可信嗎?真相在哪裡?如果我們不具備質疑結論的能力,就會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正受益於信息時代。

我們認為周圍都是我們同樣的人,其實不然。

更多數碼科技讓人與自然產生了疏離感。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與自然界分離過。我們對陌生人感到恐懼,卻對手機、電腦等屏幕痴迷。我們甚至不再能分辨虛擬與真實,就如某些魔獸玩家認為的:我是生活在虛擬世界,只是偶爾回到真實世界來吃飯睡覺。法國哲學家鮑德里亞提出「擬真」概念,虛擬不再是對真實的虛擬,而是對虛擬的虛擬,最終我們對現實與空想會發生認知錯亂,就如《盜夢空間》那般,不知是在哪一重夢境中遊盪。說不準年輕一代會「進化」成新型人類——注意力短暫,喜歡短笑話,並擁有能適應智能手機的短小手指。

不知生焉知死

當物理學與數學發展遭遇瓶頸時,生命科學與認知科學卻迎來了黃金髮展期,這兩個領域的任何突破性進展,都讓我們離解開生命與意識之謎更進一步。但關於生死,究竟視之為科學問題還是哲學問題更好呢?

上世紀70年代,人類就有豪言壯語要徹底征服癌症,但今天癌症不但沒有消失,患者反而越來越多了。有科學家擔憂,環境變化正在造成我們的體細胞DNA中,基因組的不穩定性上升,造成更高癌症發生概率。

一種觀點認為,我們忽視了癌症治療中微生物作用。人體內的微生物占人體重量的1%-3%,數量則多於人體細胞,比例為10∶1。這些微生物很有可能在為癌細胞提供某種生長(或抑制)的微生態系統。另一個盲點可能在基因非編碼區域,基因編碼區域只包括大約2%的DNA,而目前測序技術僅僅盯在該區域,可能遺失重要信息。

如今,醫學界看待癌症視角已經有所轉變,癌細胞也曾是你身體一部分,只不過由於突變而「背叛」了你。你無法徹底殺滅他們,只能想辦法控制住它們的瘋狂繁殖。與其征服,不如共生。共生是非常普遍生命現象,所有微生物不都是外來物,但卻為身體所用,起到關鍵作用。更生態地看待問題,可能會開啟一條新的生命思路。

另一個一直纏繞我們的問題是,人類能否戰勝衰老?谷歌等企業在該領域投入巨資,相信延長生命已不再是空想。但永生是無法奢求的。在這個問題上,哈佛大學免疫學專家凱特·傑弗里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思考,他擔憂的是死亡的消失。人類應該逆轉生老病死這樣的自然進程嗎?難道40億年的進化錯了嗎?也許只有死掉,才便於我們的後代——那些更好的版本——繁榮興盛。我們已經掌握了基因編輯技術與基因組學,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能編輯基因,而且能創造出新的物種,或者復活猛獁象。但我們真的要這麼做嗎?永生是妄念,成為上帝更是。

黎明女神艾奧斯愛上了人間的美少年提托諾斯,說服宙斯賜他「不會死」。提托諾斯一天天老去,最終變成了一隻蟬。希臘先哲們早就預料到人類的僭越,所以用悲劇故事讓我們警醒,警惕不可預料的結果出現。

問題不在於是否永生,而是我們能否活好當下,越來越多人在服用精神類藥物緩解壓力和焦慮,這一定不是正常現象。說我們這代人是「焦慮的一代」,一點都不為過。

我們究竟應該擔憂什麼

為何我們對疫苗和轉基因有著如此恐懼,卻對顯而易見的傷害不以為然?談了那麼多擔憂,我們不得不回到一個根本問題上,這也正是Edge年度問題提醒我們的——我們究竟應該擔憂什麼?

需要讓擔憂重新分布,把有限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問題上並付諸行動。有太多人在爭搶我們注意力資源,看看朋友圈中那些聳人聽聞標題就明白此言不虛。但為何就是這些內容得到了最多的轉發呢?這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盲點,大腦喜歡走捷徑、喜歡強刺激。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教授為此專門寫過一本書,《思考,快與慢》,他擔心,我們被有害的思考模式佔據了太多時間,而對真正值得花時間思考問題卻十分吝嗇。

《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 著 胡曉姣 李愛民 何夢瑩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2年7月

最後,讓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再為我們上一課。在談及戰爭的真正誘因時,他認為,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能源缺乏、氣候變化、無人機、網路戰、核必然性,而是,自戀的領導人、完美的正義、群體主義、烏托邦理論??真正應該擔憂的是意識形態和規範這類精神層面的東西。對於個人來說,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認知。如果我們依然傲慢地固守那些早已落伍的固化思維,這將是最值得擔憂的。

刊於《財新周刊》2017年第29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川行日本:玻璃與光的能量折射
今日不容錯過的新聞一瞬間0719
今日不容錯過的新聞一瞬間0718
人工智慧時代 中國如何換道超車?
記者手記——航母熱潮後的思考

TAG:鳳凰衛視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注!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岳東去達州調研了這件事
李岳凌《原始靈魂》:2011-2017年台灣肖像
陳旭科、李岳、沈欣憶、王小寧、謝代勛、楊新民硬筆書法藝術